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赐李远书 西魏 · 宇文泰
 出处:全后周文卷一
李将军广亲有此事,公今复尔,可谓世载其德,虽熊渠之名,不能独擅其美(《周书·李远传》)
马嵬二首 其二 中唐 · 李益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金甲银旌尽已回,苍茫罗袖隔风埃。
浓香犹自随鸾辂,恨魄无由(一作因)离马嵬
南内真人悲帐殿,东溟方士问蓬莱。
唯留坡畔弯环月,时送残辉入夜台(此首一作李远诗)
奉和郎中游仙岩四瀑布寄包秘监李吏部婺州中丞处州谏议十四韵 唐 · 李缜
 押词韵第七部
符守分圭组,放情在丘峦。
悠然造云族,忽尔登天坛
求古理方赜,玩奇物不殚。
晴光散崖壁,瑞气生芝兰。
中有四瀑水,奔流状千般。
风云隐岩底,雨雪霏林端。
晶晶含古色,飕飕引晨寒。
澄潭见猿饮,潜穴知龙盘。
坐憩苔石遍,仰窥杉桂攒。
幽蹊创高躅,灵药馀仙飧。
携赏喜康乐,示文惊建安
缣缃炳珠宝,中外贻同官。
末调亦何为,辄陪高唱难。
惭非御徒者,还得依门栏。
请祀岳渎亲申拜礼奏 中唐 · 裴堪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七十九
谨按旧仪。岳渎以祝版御署讫。
北面再拜。證圣元年
有司上言曰。伏以王者父天母地。
兄日姊月。于礼应有再拜之仪。
谨按五岳视诸侯之礼。其日月以上。
请依旧仪。五岳以下。
署而不拜。制可。
至开元修理五岳四渎。皇帝无亲祭礼仪。
其祝文皆云。嗣天子某谨遣某官。
敢昭告于某岳某渎之神。读讫皆申再拜。
祭五龙神。但云献官再拜。
此则有司行事。皆有拜文。
今臣与礼官等通详典制。整办所宜。
伏闻礼拟于时。议则求古
无文可质正者。则推类以明之。
臣愚以为三才之尊。各申所极。
尊有所统。礼亦宜差。
若无比视。何以辨等。
故礼云。五岳视三公
四渎视诸侯。其馀山川。
视伯子男。议者以岳渎既比公侯。
则礼如人臣矣。其于祭也。
则人君不合有拜臣之仪。谨按五经通议云。
星辰日月。五岳四渎。
皆天地之别神从官也。因郊而祭者。
缘天地之意。亦欲及之也。
又礼记云。非其臣则答拜。
郑元注云。不臣人之臣也。
则星辰岳渎。既是天地从官。
恐人君不得如公侯之礼而臣下之也。何以言之。
王者父天母地。兄日姊月。
星辰视昆弟。岳渎视公侯。
以此明之。星辰岳渎。
是天地之臣也。秩视人臣也。
陛下与天地为子。遣使申祭。
恐不合令受天父地母从官之拜。宜有以答之。
故开元礼祭岳渎祝文。皇帝称名。
又云谨遣。于义有必拜之文。
是国家著礼以明神为敬。不以臣下为礼。
以臣等所见。并请依證圣元年定制。
有司行事。须申拜礼。
当涂李远816年 唐 · 许浑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创作地点:重庆市重庆直辖县行政区划奉节县
赋拟相如诗似陶,云阳烟月又同袍。
车前骥病驽骀逸,架上鹰闲鸟雀高。
旧日乐贫能饮水,他时随俗愿餔糟。
不须倚向青山住,咏雪题诗用意劳。
岳州李外郎远(一作肱)847年 唐 · 温庭筠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创作地点:湖南省岳阳市
引用典故:宋玉悲 袁宏憔悴
含嚬不语坐持(一作支)颐,天远(一作近)楼高宋玉
湖上残棋人散后,岳阳微雨鸟来(一作归)迟。
早梅犹得回歌扇,春水还应理钓丝。
(一作唯)袁宏(一作安)(一作易)憔悴,一樽惆怅落花时。
李远贵妃(各赋诗一首) 唐 · 李群玉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故物犹存事渺茫,把来忍见旧时香。
拗连绮锦分奇样,终合飞蝉饮瑞光。
常束凝酥迷圣主,应随玉步浴温汤
如今落在吾兄手,无限幽情付李郎(《青琐高议前集》六)
黄陵庙(一作李远诗) 唐 · 李群玉
 押真韵
黄陵庙莎草春,黄陵女儿茜裙新。
轻舟短(一作小)(一作楫)(一作随)歌去,水远山长愁杀人。
重建东峰亭(有序) 唐 · 裴丹
 押灰韵
大贤志勋略,琢石依崔嵬。
声容问古今,文字埋草莱。
仰想驻旌戟,仍闻建亭台。
胡为积岁荒,密迩无人开。
顾鄙作吏间,探幽来此隈。
披寻忽惊喜,叹咏空徘徊。
盼睐得殊境,卑高怯冗材。
薙芜碧藓出,芟竹鲜风来。
危槛架幽谷,飞轩标胜垓。
分明见城郭,毕竟抛尘埃。
叠嶂天外展,长溪林际回。
平原淡烟境,远壑生云雷。
物象宁极已,英灵信悠哉。
凄清汎瑶瑟,放浪酣金杯。
求古外凡意,立言悲自媒。
永怀紫芝客,眺览期相陪。
清嘉庆十一年洪亮吉纂《泾县志》卷三一)(〖1〗清赵绍祖泾川金石记》载宋蒋之奇跋云:「裴丹东峰亭诗》十六句,其碑亡之久矣。初中裕得断碑以示余,有其诗并序,才十〖「十」字似为衍文〗六韵,而阙其十韵。今年至水西,及还,中裕以其碑见寄云:『白云院僧处琎掘土获之。』十六韵皆全,而缺二十馀字。其前六韵并序所缺字,则以断编正之。独后十韵中缺一字不可考。既而公曼复于民间访得一本为示,又补后所阙一字,遂为完篇矣。序虽不甚佳,而诗颇近雅,重刻之,所以存故事也。熙宁二年十一月十六日尚书主客员外郎殿中侍御史里行蒋之奇颖叔题。」)。
怀求古翁847年 唐 · 李商隐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创作地点:广西桂林市
引用典故:谢朓
何时粉署仙,傲兀逐戎旃。
关塞犹传箭,江湖莫系船。
欲收棋子醉,竟把钓车眠。
谢朓真堪忆,多才不忌前。
荥阳公与浙西李尚书847年 唐 · 李商隐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七十四 创作地点:广西桂林市
某材术素空。宠荣叠至。
未申论駮。俄忝察廉。
尚书允赞休期。克抱全德。
直以高堂指训。外地优閒。
尚稽廉部之名。实积具瞻之望。
然贤豪出处。典●FEA3传流。
故有移孝作忠。自家刑国。
推曾颜之至行。参邴魏之嘉猷。
将使为臣。皆规令范。
出征入辅。尤叶群情。
厚承恩怜。倍注诚款。
即以今月十日赴任。到镇更当有状。
许昌李尚书 唐 · 李商隐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七十五
伏承旌幢。寻达忠武
二十五翁尚书克有懿德。允叶休期。
式扬捍屏之功。尝在重难之地。
顷者河桥作镇。当街亭失律之初。
上谷受符。值卿子丧元之后。
折简之诰。单车继来。
致伊臲卼之邦。服我平明之化。
况兹间岁。亟立殊勋。
虏帐夷妖。壶关伐叛。
旁资巨拔。遥藉声言。
十万横行。樊哙长思破敌。
三千有勇。仲由且使知方。
实兼文武之全才。以处亲贤之重寄。
今者灵台偃伯。衢室归尊。
永言台铉之司。合属间平之允。
岂令岁序。久滞藩维。
颍水云清。许田斯辟。
汝南古多贤士。维扬旧号劲兵。
政令既明。欢娱多有。
投壶雅宴。祭遵岂以为妨。
望月登楼。庾亮祇应不浅。
载怀往岁。屡奉初筵。
今则贫病相仍。起居未卜。
远思邹马。方陪密雪之游。
遐望。尚阻德星之会。
瞻望恩顾。不任下情。
许昌李尚书 唐 · 李商隐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七十五
王十二郎十三郎扶引灵筵。兼侍从郡君
今年八月东洛讫。声尘永已。
门馆依然。仲宣非女之才。
昔惭刘氏。安仁当国士之遇。
今感戴侯。仰计交情。
良深轸悼。下情不任感恸之至。
李尚书840年10月10日 唐 · 李商隐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七十五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昨者伏蒙恩造。
重有沾赐。
兼假长行人乘等。
今月十日上都讫。
既获安居。
便从常调。
成兹志愿。
皆自知怜。
伏以无褐无车。
古人屡有。
馈飧受馆。
诸侯不常。
皆才可持危扶颠。
辩或离坚合异。
尚有历七十国而不遇其主。
旷五百岁而方希一贤。
道之难行。
运不常会。
苟至于此。
知如之何。
某始在弱龄。
志惟绝俗。
北窗风至。
东皋暮归。
彭泽无弦
不从繁手
汉阴抱瓮
宁取机心。
岩桂长寒。
岭云镇在。
誓将适此。
实欲终焉。
其后以婚嫁相萦。
弟兄未立。
阳货有迷邦之诮。
王华生处世之心。
靡顾移文。
言从初服。
李公之阍者。
不拒孔融
读蔡氏之家书。
未归王粲
粗闻六蔽。
聊玩九流。
行与时违。
言将俗背。
方朔虽彊于自举。
匡衡竟中于丙科。
驾鼓未休。
抢榆而止。
然窃观古昔之事。
遐听上下之交。
有合自一言。
奖因片善。
不以齿序。
不以位骄。
想见其人。
可与为友。
近古以降。
斯风顿微。
处贵有隔品之严。
于道绝忘形之契。
中间澹年犹乳抱。
李北海因与结交。
裴逖迹困泥涂。
王右丞常所前席。
时之不可。
人以为悲。
愚虽甚微。
颇向斯义。
自顷升名贡籍
厕足人流。
未尝辄慕权豪。
切求绍介。
用胁肩謟笑。
以竞媚取容。
袁生之门。
但闻有雪。
墨子之突。
曾是无烟。
每虞三揖之轻。
略以千钧自重。
閤下念先市骨
志在采葑。
引以从游。
寄之风兴。
玳筵高敞。
画舸徐牵。
分越加笾。
事殊设醴。
贾生之少。
祢衡之狂。
此际举觞而恨异漏卮。
对案而惭非巨壑。
谢家东土。
延宾而别待车公
王令临邛
为客而先言犬子。
彼之荣重。
殊谓寂寥。
伏闻声尘。
已移弦晦。
隋王朱邸。
方同故掾之心。
燕地黄金。
更落他人之手。
追攀未及。
结恋无任。
瞻望门墙。
若在霄汉。
伏惟始终识察。
上易定李尚书843年 唐 · 李商隐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七十五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某疾秽馀生。偶存晷刻。
岂期妻族。亦搆祸凶。
司徒内行政声。郁为人杰。
一昨奉辞伐罪。克壮其猷。
躬节鼓旗。亲临矢石。
家财给于公用。子弟散于行间。
始退舍以致师。终设奇而覆寇。
敢问古之名将。何以加焉。
安知垂立大功。遽兹薨落。
伏弦抚敛。实有遗音。
行路之人。莫不相吊。
某穷辱之地。早受深知。
遂以嘉姻。托之弱植。
虽冶长无罪。堪成子妻之恩。
吕范久贫。莫见夫家之盛。
今则车徒俨散。栋宇萧衰。
抚归旐以兴怀。吊病妻而增叹。
酸伤怨咽。敢类他人。
伏以姻懿年深。交游迹密。
远味复圭之美。当追命驾之恩。
谒叙末由。悲慨无地。
忠武李尚书846年4月 唐 · 李商隐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七十五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不审跋涉道路。
尊候何似。
伏计不失调护。
先皇以倦勤厌代。
圣上以睿哲受图。
系万国之往居。
集兆人之悲庆。
况二十五翁尚书望兼勋旧。
地属亲贤。
绩久著于藩垣
任合归于陶冶。
今者果应急召。
咸副佥谐。
凡在有心。
莫不延颈。
窃料皇闱入谒。
紫殿承恩。
睹山邱之端容。
眷鼎角之殊相。
便当讲惟新之政。
备爰立之仪。
伏惟促动前驺。
速光后命。
仲父新柴之井。
留侯前箸之筹。
允赞昌图
亟登寿域。
天下幸甚。
某猥以庸薄。
厚沐恩怜。
荏苒光阴。
缠绵词旨。
难屯少裕。
违奉淹时。
家艰频臻。
人理中绝。
未经殒
莫获祈迎。
仰望清光。
实动丹款。
伏惟特赐恩照。
崔华州837年1月11~24 唐 · 李商隐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七十六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中丞閤下。愚生二十五年矣。
五年读经书。七年弄笔砚。
始闻长老言。学道必求古
为文必有师法。常悒悒不快。
退自思曰。夫所谓道。
岂古所谓周公孔子者独能邪。盖愚与
俱身之耳。以是有行道不系今古。
直挥笔为文。不能攘取经史。
讳忌时世。百经万书。
异品殊流。又岂能意分出其下哉。
凡为进士者五年。始为故贾相国所憎。
明年病不试。又明年复为今崔宣州所不取。
居五年间。未曾衣袖文章。
谒人求知。必待其恐不得识其面。
恐不得读其书。然后乃出。
呜呼。愚之道可谓强矣。
可谓穷矣。宁济其魂魄。
安养其气志。成其强。
拂其穷。惟閤下可望。
辄尽以旧所为发露左右。恐其意犹未宣泄。
故复有是说。某再拜。
白从事上陈许李尚书844年10月 唐 · 李商隐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七十七 创作地点: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
某启。
伏奉公牒。
辟署节度巡官
兼伏奉荣示。
赐及疋帛等。
才异当仁。
事从非望。
拜受失度。
跪捧难胜。
某符彩无奇。
局量有限。
徒以杜林外氏。
学富文华。
谢朗举宗。
皆亲儒墨。
龆年有志。
壮岁无名。
瞻遗构以自惊。
奉成书而未遂。
重以零丁属衅。
息类非蕃。
稚圭之甲科。
则行有违离之苦。
敬通之却扫。
则坐无供养之资。
徘徊盛时。
郁抑衷恳。
敢思聘召。
忽赐降临。
尚书分戚天家。
扬辉王国。
攻文而丹青让巧。
论兵而钩觡惭能。
顷者言自执金。
雄推受脤。
河桥三垒。
当弟子之舆尸。
易水一城。
将军之下世。
功深式遏。
道著绥和。
中间卫朔拒君。
邢洺起乱。
纪侯去国。
汾晋挺灾。
语其巢穴之间。
在我封邻之侧。
而又潜调辔。
密运良筹。
轻敌残人。
则勇于不敢。
伐谋持重。
则令在必行。
今者赵北变风。
淮南受赐。
戎麾始至。
宾驿初开。
固合大选英髦。
以充僚属。
岂期思虑。
遂及孱微。
贲帛丰盈。
寓圭重复。
慈亲喜问。
孀姊号惊。
姓名遂列于群英。
簪笏遽光于单绪。
感深肌骨。
戴重邱山。
未伸投刺之诚。
巳定糜躯之誓。
伏以久将栖托。
兼议扶迎。
更涉旬时。
方遂行李。
漆园之蝶。
滥入庄周之梦。
竹林之虱。
永依中散之身。
莲幕含诚。
金台结想。
瞻仰恩顾。
伏挠精魂。
谨奉启陈谢。
谨启。
为故麟坊李尚书夫人王鍊师黄箓斋文851年7月 唐 · 李商隐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八十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以妾某所佩图箓。先经遗坠。
今复寻获。乞恩归罪。
据辞上诣虚无自然元始天尊太上大道君太上老君太上丈人三十六部尊经元中大法师所佩箓中灵官将吏三界官属。一切灵化嵩洛名山众真高隐。
妾运从往业。庆及今生。
获以愚蒙。早佩经法。
而注念不谨。修奉多违。
殃与时增。善随日削。
莫忘尘累。备极艰虞。
儿息凋零。孙侄孤藐。
一辞西雍。久寓东周
五迁家居。十变年序。
昨者以所授宝箓。盛以雕奁。
既忘诲盗之资。果有担囊之酷。
遂使金科玉篆。见辱于宵人。
神将灵官。久凌于暴客。
寻求未获。披露无因。
分已名系幽官。位标黑籍。
万劫永沈于狴犴。九元同役于河源。
而罪重忧深。诚专感达。
始闻寻索。旋得踪由。
爰以吉辰。迎归静曲。
修存香火。拂拭尘埃。
瑶缄错落以如新。锦帙烂斑而若旧。
永怀衅戾。不敢遑安。
今辄请高真。仰陈薄具。
负荆泥首。引剑投躯。
伏乞太上三尊。十方众圣。
曲流殊渥。旁敕元司。
录其归咎之诚。许以自新之路。
使良缘渐固。真路稍通。
既勤肉血之馀。长奉灵仙之戒。
苟其重渝今誓。犹涉初心。
请候真科。以从冥考。
咏壁鱼(一作 宋 李远 诗) 唐 · 李远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鳞细粉光鲜,开书乱眼前。
透窗疑漏网,落砚似流泉。
潜穴河图内,吞钩乙字边。
莫言鬐鬣小,食尽白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