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沈彬圹篆临终,指葬处以示家人。穴之,乃一冢,未尝葬人,石灯台上,有漆灯一盏,圹头有一铜碑,篆文云云。) 唐 · 不详
五言绝句 押词韵第五部
佳城今已开,虽开不葬埋。
漆灯犹未灭,留待沈彬来。
寓居岳麓谢进士沈彬再访 唐末至五代 · 齐己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去岁来寻我,留题在藓痕。
又因风雪夜,重宿古松门。
玉有疑休泣,诗无主且言。
明朝此相送,披褐入桃源。
吴都沈员外彬 唐末至五代 · 齐己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归休兴若何,朱绂尽还他。
自有园林阔,谁争山水多。
村烟晴莽苍,僧磬晚嵯峨。
野醉题招隐,相思可寄么。
宿沈彬进士书院 唐末至五代 · 齐己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相期只为话篇章,踏雪曾来宿此房。
喧滑尽消城漏滴,窗扉初掩岳茶香。
旧山春暖生薇蕨,大国尘昏惧杀伤。
应有太平时节在,寒宵未卧共思量。
沈彬吴都请辟 唐末至五代 · 齐己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长讶高眠得稳无,果随徵辟起江湖。
鸳鸯已列樽罍贵,鸥鹤休怀钓渚孤。
白日不妨扶汉祚,清才何让赋吴都
可能更忆相寻夜,雪满诸峰火一炉。
荆门沈彬 唐末至五代 · 齐己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罢趋明圣懒从知,鹤氅缡褷遂性披。
道有静君堪托迹,诗无贤子拟传谁。
松声白日边行止,日影红霞里梦思。
珍重两篇千里达,去年江上雪飞时。
进士沈彬 唐末至五代 · 齐己
七言律诗 押豪韵
欲话趋时首重骚,因君倍惜剃头刀。
千般贵在能过达,一片心闲不那高。
山叠好云藏玉鸟,海翻狂浪隔金鳌。
时应记得长安事,曾向文场属思劳。
重戏和春雪寄沈员外 五代 · 李建勋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谁道江南要雪难,半春犹得倚楼看。
却遮迟日偷莺暖,密洒西风借鹤寒
散漫不容梨艳去,轻明应笑玉华乾。
和来琼什虽无敌,且是侬家比兴残。
中春写怀寄沈彬员外 五代 · 李建勋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省从骑竹学讴吟,便殢光阴役此心。
寓目不能闲一日,闭门长胜得千金。
窗悬夜雨残灯在,庭掩春风落絮深。
唯有故人同此兴,近来何事懒相寻。
南岳怀沈彬 唐末五代初 · 栖蟾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石房开竹扉,茗外独支颐。
万木还无叶,百年能几时。
隔云闻狖过,截雨见虹垂。
因忆岳南客,晏眠吟好诗。
和人赠沈彬 五代 · 廖匡图
七言律诗 押肴韵
冥鸿迹在烟霞上,燕雀休誇大厦巢。
名利最为浮世重,古今能有几人抛。
逼真但使心无著,混俗何妨手强抄。
深喜卜居连岳色,水边竹下得论交。
长安言怀寄沈彬侍郎 唐末至五代 · 卿云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故园(一作黎)下,归路接天涯。
生作长安草,胜为边地花。
雁南飞不到,书北寄来赊。
堪羡神仙客,青云早致家。
寄赠致仕沈彬郎中 南唐 · 李中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鹤氅换朝服,逍遥云水乡
有时乘一叶,载酒入三湘
尘梦年来息,诗魔老亦(一作更)狂。
莼羹鲈鲙,秋兴最宜(一作应)长。
赠致仕沈彬郎中 南唐 · 李中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自言婚嫁毕,尘事不关心。
老去诗魔在,春来酒病深。
山翁期采药,海月伴鸣琴。
多谢维舟处,相留接静吟。
送致仕沈彬郎中茅山 南唐 · 李中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挂却朝冠披鹤氅,羽人相伴恣遨游。
忽因风月思茅岭,便挈琴樽上叶舟。
野寺宿时魂梦冷,海门吟处水云秋。
华阳洞府年光永,莫向仙乡拟驻留。
庐山九天使者庙张灵官记973年1月15日 五代至宋初 · 徐铉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八十三、全宋文卷二五、《全唐文》卷八八三、《永乐大典》卷六六九八 创作地点:江苏省南京市
开元中,尊崇至道,伸严祀典,诏置九天使者庙于匡庐之山。
真灵咸秩,率由科教,应门左右,图五百灵官之像焉。
天祐初江西连帅南平王钟公遣道士沈太虚设醮于庙。
太虚醮罢,恍然若梦,见图像一人前揖太虚,曰:「我张怀武也,尝为军将,有微功及物,帝命为灵官」。
既寤,访怀武之名,无能知者。
归以语进士沈彬
后二十年醴陵邑令陆生客之。
方食,有军吏许某后至,话及张怀武,因问之,许曰:「怀武者蔡之裨将,某之长吏也。
甲辰岁大饥,闻豫章独稔,即与一他将各率其属奔焉。
既即路,两军稍不相见,进至武昌,衅隙大构,剋日将决战,禁之不可。
怀武乃携剑上戍楼,去梯,谓其徒曰:『吾与汝今日之行,非有他图,直救性命耳。
奈何不忍小忿,而相攻战哉!
夫战,必强者伤而弱者亡。
如是,何为去父母之国而死于道路耶?
凡两军所以致战者,以有怀武故也。
今我为汝等死,两军为一,无构难矣』。
遂自刭。
于是士众皆恸哭,乃与和亲,比及豫章,无逃亡者」。
许某但怀其旧恩,不知灵官之事。
沈君好道者也,常以此语人。
铉始在胶庠,预闻斯论。
辛酉岁扈从南幸,获谒祠宫。
道士童处明出沈君所述传,求润色之,以刊贞石。
呜呼!
古之君子,体至公,综万殊,虚心存诚,事至而应。
道茍行矣,何必在己;
物既济焉,何必享利!
故有归全以为孝,杀身以成仁,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非清贞之气,不能卫其义;
非灵仙之位,不足宁其神。
昭报动乎上,肸蚃应乎下,然则天之爱民甚矣!
咨尔百代,高山仰之。
于是岁次癸酉上元日记。
仲咸因春游商山下得三怪石辇致郡斋甚有幽趣序其始末题六十韵见示依韵和之993年 北宋 · 王禹偁
五言排律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咏尽千峰雪,吟行六里
布多成暇政,方称好闲身。
物得商山下,形如震泽根。
初期谷城叟,乍(原作下,据影宋本改)遇魏神。
固异它山石,还同似玉珉。
绕看犹汩没,斲见渐轮囷。
草拥才抽甲,烟封几得辛(自注:阴阳家流谓一岁为一度得辛。)
绿藏苔漠漠,青乱叶蓁蓁。
蛟蜃浑疑活,琳琅势逼真。
杖敲清有韵,衣拂莹无尘。
起似生徐甲,扶如伯伦
知吾怜磊落(自注:吾,代仲咸言。),移尔出荒榛。
留滞诚为久,遭逢盖有因。
胜携堕鹊印,喜过骇鸡玲。
齐列幽斋畔,休藏古涧滨。
未邀耽酒客(自注:自谓也。),先对抱琴人(自注:仲咸好琴。)
带藓形虽瘦,穿交(原缺,据影宋本补)气已振。
自非怀峭绝,安得免沉沦。
月影无云夕,烟姿有雪辰。
参差光互动,高下势相均。
接待同嘉士,搜求等隽民。
苍茫劳拂拭,感遇似陶钧。
抚惜情如旧,装添景自新。
窗风声淅淅,檐鸟语欣欣。
映合移红药,遮须剪绿筠。
使君安置后,勾我往来频。
扪摸闲垂袖,偎挨醉脱巾。
海山低岌嶪(二字原缺,据清抄本补)华岳小嶙峋。
鹭毳莹如霰,蜗涎曳似银。
峰峦轻菡萏,雕琢笑麒麟。
雨霁岚光滴,春晴黛点匀。
鼎分聊自得,芝秀好相亲。
宋陨知难及,秦鞭似弗仁。
无瑕收作宝,不速敬如宾。
仙掌怜应拔,山眉妒亦嚬。
罅开青虎眼,痕駮黑虬鳞。
怪隐深难测,神驱恐不遵。
倚多凉透骨,卧近冷侵茵。
蹙缩回蛇尾,谽谺齰兽唇。
云孤堪结伴,松老合为邻。
对耻风标俗,题愁格力贫。
玉堆深愧白(自注:白公《太湖石》诗:错落复崔嵬,苍然玉一堆。),黛泼不如彬(自注:沈彬诗云黛泼千山出蜀来,人以为警策。)
埋去甘长往,移来忽并伸。
露喷洗发,云触晓生津。
清越时堪叩,嵌崆永不磷。
似龙兼易扰,如虎岂难驯。
夜槛含星彩,晴轩烁日轮。
三人铛脚看(自注:商州宾客,唯副使推官仲咸三人耳。),一盏瓮头醇(自注:三人常对石(原作不,据清抄本改)饮酒。)
罗杀迎潮怒,干将插土皴。
沉沉吁可怪,瑟瑟比难臻。
斗莹宁饶璧,争年不让椿
闲书堪试笔,醉坐好垂纶。
何啻为三友(自注:白公《双石》诗云石虽不能言,许我为三友。),还应直万缗。
贪看棋错路,竞爱酒忘巡。
利若刀悬蜀,危于阁耸陈。
一拳终太小,五色却非纯。
有泐应难待,无言讵可询。
摩挲誇玉立,围绕似环循。
为匠虽非,吟诗莫谓秦。
须容一株上,题著旧词臣
重修朝宗门楼集句呈王宰 南宋 · 余壹
兹城实佳丽温子升,上与浮云齐(《文选》古诗)
回望川之阴沈约,津途去不迷李白
一旦起楼高百尺韦应物,城高跨楼满金碧杜牧
朱门峨峨临九衢韦应物,一片彩霞迎晓日杨巨源
好奇赏俊实难逢韩愈,看此宁避雨与风韩愈
仍誇县尹风骚客王禹偁,与人一心成大功杜甫
应喜中原正无事杜光庭,出为苍生仙吏释皎然
大贤为政即多闻杜甫,不独文章推国器王禹偁
立驱巘崿压波澜沈彬,千古烟霞一望间(孙何)
江上晚来堪画处郑谷,丹青画出是君山李白
况乃烹鲜会嘉客李颀,楼上重重歌吹发张籍
艳歌一曲酒一杯白居易,华筵有戏呈初彻崔珏
楼中美人夺神仙顾况轻身起舞红烛前杨衡
须臾宴罢日将夕李绅,断烬遗香袅翠烟李贺
四座少年君听取白居易,太平时节难身遇杜甫
先生事业不可量韩愈,此中岂是久留处李白
且饮美酒登高楼李白,高视乾坤又何愁杜甫
早晚北门下徵诏王禹偁,佩声归去凤池头王维
按:明张衮嘉靖江阴县志》卷一
临江军阁皂山崇真宫记庆元二年十二月十五日1196年12月15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五一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古者名山大川在中国者多雄尊浩荡,颁于祠官,天子巡狩望秩,为民祈福而已。
荆之衡岳犹以为远,自有熊氏已祀灊、霍,况其他乎?
当是时,上既不求远略,下亦安其常居,虽有之言,何自而入?
深山穷谷稀奇绝特之观,谁实顾之?
周穆王车辙马迹驰骛乎八荒,中天之台,瑶池之宴,浸传于世。
秦皇汉武忻然慕之,由是有为之学者转而为方士之术,负策抵掌,顺风而至,羡门、安期之说兴,徐福少君之诈作。
当是时,上虽信之,其徒未盛于下也。
及乎土宇日广,生齿日众,遐方僻地列置郡县,王乔蓟子训左慈辈又争以神怪风动四方。
于此时也,岂特人主向之,所谓四民往往从之者众。
众必有所聚,既不能安处于市廛,则搜奇择胜,梯崖架险,设坛场,立室庐,茹芝鍊丹于人迹不至之地。
一嵓洞之幽,一川谷之秀,殆将无所遁其形。
宫观遂遍天下,而尤盛于东南。
此积习之势然,非今昔之理异也。
彼所谓清都帝居十洲三岛,既茫昧不可考,而洞天福地载之传记,有可□言者。
临江军四十里,山曰阁皂,盖福地之第三十三也。
汉末张道陵葛玄丁令威皆有坛井,故《寰宇记》以为神仙之馆。
旧隶吉州新淦县,逮临江析军,乃属清江。
山形如阁,山色如皂,以是得名。
初置灵山,煨于隋烬,至唐道士程信然掘地得玉石像尺馀,覆以铁钟,创草堂居之。
先天元年,孙道冲始为台殿,因山名观。
咸通大火,玉像仅存,杨荐父子次第葺之。
江南李氏改名玄都,本朝避圣祖讳又改景德。
天禧庚申熙宁丙辰,再焚再葺,政和八年赐号崇真宫
前对灵云峰,后倚东西两山,皆有坛。
其东也,其西张也。
水出宫后,名憩源,凡半里馀,声响潜行石间。
大抵葛仙遗迹为多,故崇宁间应真人,告命在焉。
北有令威观,基合而为一久矣。
入门即御书阁十一楹,藏颐赐书百一十八幅,章圣泰山芝草二本,《皇祐新乐图》一卷,绍兴宸翰十轴。
阁后设传箓坛,盖法许授箓者惟金陵茅山信州之龙虎,与此为三。
徽宗朝给「元始万神」铜印,至今用之。
次曰金阙寥阳殿,曰昊天殿,曰正一堂,曰靖应堂。
其东曰祖师殿,曰藏殿。
最后玉像阁五间,其崇五丈,雄杰冠于一宫。
凡殿宇皆翼以修廊,道士数百人环居其外,争占形胜、治厅馆。
总为屋千五百间,江湖宫观未有盛于斯者,士大夫川浮陆走,无不迂途而至。
乾道癸巳,予亦至焉,读广明元真咸平张贺熙宁双渐、阳申、元祐张商英诸碑,虽随事登载,辞颇异同。
如以铁钟为开皇旧物,视其款识则咸通十三年所铸也。
玉像有三,其一凭几而坐,二人跣足立侍,亦与所书不合。
于是主者李汉清、王永成、王次鼎俱以宫记为请,予诺之而未暇。
今管辖王自正、知宫邹时亿、副刘惟允、度师陈处和恳请益坚。
予谓易观为宫殆且百年,此而不记,阙孰甚焉,乃会萃众说,详考初终,使好事者知自昔道家者流凡三变而其教成,此宫因地之利历千年而其制备,庶几有考焉。
若夫叙胜概曰靖虚,则有前代孙偓李洞宋齐丘沈彬孟宾于徐铉陶弼之留题,近世道士张景先孟阳陈彦举黄常吉之诗集传于山中,此不复云(《平园续稿》卷四○。又见雍正江西通志》卷一二五,道光清江县志》卷二三。)
中天:原倒,据傅校本乙。
按中天之台见《列子·周穆王》。
次韵吴伯庸竹间梅花十绝 其三 南宋 · 释绍嵩
七言绝句 押麻韵
一川脩竹映疏花,穿竹微吟路径斜。
更好碧溪深院静,月和疏影上檐牙道潜方干沈彬谢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