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西陵灵一上人(一本题下有朱放二字) 盛唐 · 皇甫冉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西陵遇风(一作潮)处,自古是通津
终日空江上,云山若待人。
汀洲寒事早,鱼鸟兴情新。
回望山阴路,心中(一作中心,一作吾心)有所亲。
小江怀灵一上人 盛唐 · 皇甫冉
六言诗 押庚韵
江上年年春早,津头日日人行。
借问山阴远近,犹闻薄暮钟声。
扬州龙兴寺经律院和尚 唐 · 李华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二十
菩萨调伏身心。
具一切智。
调伏心者为定慧。
调伏身者为律仪。
假烦恼而后有身心。
有身心而后开知见。
权衡并用。
何莫由之。
如来于鹿野苑中。
为位具法轮。
始开此法。
持律第一。
有优波离如来。
谓戒为性源。
因定见性。
定为慧本。
因慧得常。
不依科教。
无所成实。
乃宣告四辈。
摄护身心。
命以优波长老集毗尼藏。
以优波无缘此土。
摩诃迦叶启迪当来。
而付嘱之。
与禅同祖者数世。
去圣滋远。
枝剖条分。
今学者所宗。
四分为盛。
此间有数息诸观。
以摄乱意。
是盖禅那之滥觞也。
沙门奉律。
犹世间行礼。
若备中和易直之心。
而无升降周旋之节。
于义为非。
为义非为半人。
恭惟世间。
皆归佛性。
体无分别。
俱会一乘。
胜妙法蠡。
爰倾海水。
明彻宝器。
方贮醍醐。
禅律二门。
如左右翼。
和尚执持戒律。
兼修定慧。
恩制落染。
为人式瞻。
六十年矣。
和尚法号怀仁
其人也。
天宝十载十月十四日
晨起盥漱。
绳床跏趺。
心奉西方。
既曛。
就灭于龙兴寺。
春秋八十三。
僧夏六十。
缁素弟子。
北拒泗沂。
南踰岭徼。
望哭者千族。
会葬者万人。
其上首曰越州开元寺僧昙一福州开元寺僧宣常州兴宁寺僧义宣杭州谭山寺僧惠鸾东京敬爱寺僧璿光润州栖霞寺僧法瑜僧乾印润州天乡寺僧法云扬州崇福寺僧明幽延光寺僧灵一龙兴寺僧惠远等。
天下甘露。
正味调柔。
人中象王
利根成熟。
音乐树下。
长流福慧之泉。
雪山峰顶。
仰见清凉之日。
金刚决定。
烦恼无馀。
优昙开敷。
香洁盈满。
罔不成实。
乐说辨才。
得法华三昧。
众所知识。
物之依怙。
法施之恩重。
群居之感深。
哀奉色身。
经始灵塔于某原。
像教也。
幽公自幼及衰所亲侍。
静言元梵。
俯托斯文。
试言之曰。
先陀婆者。
分于一名。
摩醯目者。
夹于三点。
众法归善
群缘体无。
道岂远人。
宏之在我。
外离诸相。
犹行邪道。
内度四生。
方为灵觉。
至若调牛良田。
唯待天雨。
渡驮巨海。
护持囊。
喻夫灵药毒草。
同在林中。
甘泉淤泥。
共生地下。
畴能了达。
惟我宗师。
和尚太原郭氏。
厥后迁于淮左。
孩抱之岁。
誓齿道门。
亲慈所钟。
志不可夺。
因瑶台成律师受具戒。
律文有往哲所疑。
时贤或误。
一言曲分于象表。
精理自得于环中。
声振京师
如晞日月。
诸寺固请纲领。
乃默而东归。
即还扬都
俯允群愿。
常诵金刚般若波罗密经。
如意轮陀罗尼般若
佛心我得。
此心众生。
亦如谓天台止观。
是一切经义。
东山法门
是一切佛乘。
色空两亡。
定慧双照。
不可得而称也。
寒不加服。
暑不摄齐。
食不求饱。
居不易坐。
四方施舍。
归于大众。
一身有无。
均于最下。
朝廷之士。
衔命往复。
路出惟扬。
终岁百数。
不践门阈。
以为大羞。
仰承一盻。
如洗饥渴。
和尚与人子言。
依于孝。
与人臣言。
依于忠。
与上人言。
依于敬。
佛教儒行。
合而为一。
虑学者流误。
故亲教经论。
延来者听受。
故大起僧坊。
将警群迷。
故广图菩萨因地。
善护诸命。
故曲济众生寿量。
以文字度人。
故工于翰墨。
法皆佛法。
兼采儒流。
以我慢为防。
故自负衣钵。
以规范为任。
故纲正缁林。
以发挥道宗
故上纡睿礼。
以感慕遗迹。
故不远他邦。
以龙象参议
故再至京国
以轨度端明
故研精律部。
黄门侍郎卢藏用
才高名重。
罕有推挹。
一见和尚
慕味循环。
不能离坐。
退而叹曰。
宇宙之内。
信有当人。
黄门于院内置经藏。
严以香灯。
天地无疆。
象法常在。
太子太保陆象先吏部尚书毕构少府监陆馀庆吏部尚书崔日用秘书监贺知章礼部尚书裴宽中书侍郎严挺之河南尹崔希逸太尉房琯中书侍郎平章事崔涣礼部尚书李澄词人汜水尉王昌龄等。
所共瞻奉。
愿同洒扫。
建塔之地。
广狭如素。
高卑得中。
周临四衢。
平睹千里。
门人环莳列柏。
荐以名香。
空旷寂寥。
以哀以慰。
夫子门人。
轻重诸侯之国。
如来子弟。
皆为释梵之师。
敬悦其风。
以偈铭曰。
佛境无二。
佛心皆一。
随其根源。
乃起禅律。
持戒外奖。
观空内谧。
是藏私耶。
众僧秘密。
昏醉亿万。
求醒者稀。
如来戒定。
与尔为归。
性空因戒。
垢重初微。
彼上人者。
深乎道机。
真空不生。
妙果无得。
开明戒定。
洗去怨贼。
衣染波利。
鼻闻薝卜。
白日正圆。
如何昏黑。
昏黑既已。
四辈号咷。
不见金榇
空图白毫。
月明江阔。
木落山高。
迥野孤塔。
群心郁陶。
训迪真子。
森然朗达。
阿难苾刍
迦叶菩萨。
仙发承足。
诸天奉钵。
智火遽然。
独留缁褐。
月苦淮甸
风悲楚川。
千株茂树。
百道春泉。
佛日长晦
浮图岿然。
哀哀龙象。
大庇群缘。
唐故扬州庆云寺师一公塔铭762年10月 唐 · 独孤及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九十 创作地点:江苏省苏州市
公讳灵一俗姓吴广陵人也。神气清和。方寸地灵。与太初元精。合其纯粹。闻思修惠。介然生知。九岁出家。三千断结。严持律藏。将绍法宝。示人文学。以诱世智。初不计身中有我。我中有身。德充报圆。缘断相灭。宝应元年冬十月十六日。终于杭州龙兴寺。春秋三十有六。临灭顾命。以香木茶毗。为送终之节。门弟子虔奉遗旨。粤以是月某日。焚身于某山。起塔于某原。从拘尸城之制也。右补阙赵郡李纾殿中丞侍御史顿邱李汤。尝以文字言语。游公廊庑。至是相与追录遗懿。以诒尘劫。谓公贞静直方。渊远宏大。而密识洞鉴。天倪道机。注不满。酌不竭。冲如也。自受生至于出家。贪恚不入念。哀乐不见色。自出家至于涅槃。六根不染欲界之尘。自知道至于返真。双履不践居士之门。公之严持也。初公之先世为富家。既削发。推万金之产。悉以让诸孤昆季。所取者独衲衣锡杖。及身而三。舍七界五欲。如弃涕唾。公之纯白也。其所底止。必择山间树下无尘垢之地。初舍于会稽南山之南悬溜寺焉。与禅宗之达者释隐空虔印静虚相与讨十二部经第一义谛之旨。既辨惑。徙居馀杭宜丰寺。邻青山。对佳境。以岭松涧石为梵宇。竹风月露为丈室。超然独往。与法印俱。自是师资两忘。空色皆遣。暴风偃山。而正智不动。巨浪沃日。而浮囊自安。于是著法性论以究实谛。公之悬解也。公智刃先觉。法施无方。每禅诵之隙。辄赋诗歌事。思入无间。兴含飞动。潘阮之遗韵。江谢之阙文。公能缀之。盖将吻合词林。与儒墨同其波流。然后循循善诱。指以学路。由是与天台道士潘清广陵曹评赵郡李华颍川韩极中山刘颖襄阳朱放赵郡李纾顿邱李汤南阳张继安定皇甫冉范阳张南史清河房从心相与为尘外之友。讲德味道。朗咏终日。其终篇必博之以文。约之以修。量其根之上下而投之以法味。欲使俱入不二法流。公示教之攘门也。内张天机。外与物接。舍法无我。以虚受人。旷焉若空谷之响。止水之象。优而柔之。使自得之。其道枢未始不无为也。而饮其和者。亦虚而来。实而归。明徵其所以然。则不得其眹。公应之无涯也。宜丰寺地临高隅。初无井泉。公之戾止。有灵泉呀然而涌。喷金沙之溜。于禅庭左右。挹之弥清。之无穷。公精至感物也。呜呼。日发天启寿量彼一劫住世圣道以拯拔丧得大云而凉火宅。其公乎。吁嗟昊穹。夺我善友。使生不极其涯。道不竟其源。岂前已就。诸有可出。将转现他方乎。为应化之始终。法身之去来。非思议所及乎。凡今学徒戒归。若涉大水而无梁。抽毫强名。以志陈迹。其铭曰。
茫茫五浊。
爱习如债。
何以为师。
尸罗之戒。
卓尔上士
一念识灭。
万法悬解。
名离性空。
破魔结坏(英华作卓尔立志于焉悬解持佛秘藏俾道勿坏)
颖脱诸有。
狱视三界。
上德不器。
大道无方。
天纵之文。
亦和其光。
发彼蒙童。
启迪思量。
我皆令入。
直心道场。
奈何法船。
今也则亡。
适来岂逆。
适去岂顺。
施未及普。
天胡不憖。
飞鸟无迹。
法雷罢震。
福庭空虚。
来者曷问。
言之糟粕。
留为秘印(谨按自知道至于返真以下文苑英华作双舄不践居士之门六根不染欲界之尘学无常师悟不以渐内以了因證心果外以惠用接物与止水空谷同其应和而法施不住天机无方精义元言或形于章句骚雅之遗韵之缺文公能缀之其终篇必以了义博约和者量其根之上下而投以法味饱其风者亦虚而来实而归或以足言言必缘情一缘则万缘作而诸相见无乃不可乎曰佛法自利他不系于权实将善诱之心咱和之固曰示入固波可也公又尝谓无生正位实相宗本二乘所感谈者莫究于是著法性论以辨之而迦叶后问惠远奥旨騞焉疑断涣若冰释者是以为向使大启寿量好务宏道法王度闻非公孰寄呜呼生不极其涯道不竟其源岂应物之缘住世之数止于是乎为世缔之始终报身之去来非思议之所及乎清尘缅然学者安仰若涉大水而无舟航儒生强名以志陈迹)
皇甫冉赴官留别灵一上人 唐 · 李嘉祐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引用典故:庐山远 不事小儿
法许庐山远,诗传休上人
独归双树宿,静与百花亲。
对物(一作劫)虽留兴,观空已悟身。
能令折腰客,遥赏竹房春。
一公新泉(一作题灵一上人新泉 中唐 · 严维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山下新泉出,泠泠北去(一作比法)源。
落池才有响,喷(一作渍,又作溅)石未成痕。
独映孤松色,殊分众鸟喧。
唯当清夜月(一作月夜),观此启(一作定)禅门。
灵一上人(一作贯休诗) 中唐 · 严维
五言排律 押庚韵
引用典故:远公 墨客
一公何不住,空有远公名。
共说岑山路,今时不可行。
旧房更老,新塔草初生。
经论传缁侣,文章遍墨卿
禅林枝干折,法宇栋梁倾。
谁复修僧史,应知传已成(一本无后四句)
无锡灵一上人(一作刘长卿诗,一作皇甫冉诗。) 中唐 · 郎士元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高僧本姓竺,开士旧名林。
一入春山里,千峰不可寻。
新年芳草遍,度(一作终)日白云深。
欲问(一作徇)微官去,悬知讶此心。
西陵怀灵一上人兼寄朱放(一作途中送权三兄弟)。(一作皇甫冉诗) 唐 · 张南史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引用典故:绕树
淮海风涛起,江关忧思长。
同悲鹊绕树,独坐雁随阳
山晚云藏(一作和)雪,汀寒月照霜。
由来濯缨处,渔父沧浪
(一作云)门寺赠灵一上人(一作刘长卿诗) 中唐 · 朱放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引用典故:远公
所思劳旦(一作日)夕,惆怅去(一作湖)
禅客知何在,春山几处同。
独行残雪里,相见暮云中。
请住东林寺,弥(一作穷)年事远公
灵一上人新泉 中唐 · 刘长卿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引用典故:远公
东林一泉出,复与远公期。
石浅寒(一作浅石春)流处,山空夜(一作暮)落时(一作浅涧春流处,空山夜月时)
梦闲闻(一作归)细响,虑澹对(一作向)清漪。
动静皆无意(一作如此),唯应达(一作道)者知。
灵一上人 中唐 · 陈羽
五言绝句 押冬韵
十年劳远别,一笑喜相逢。
又上青山去,青山千万重。
皇甫大夫同宿大梁驿(与灵一使君宿大梁驿诗只差数字) 唐 · 清江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江头旌旆去,花外卷帘空。
夜色临城月,春声渡水风。
也知行李别,暂喜话言同。
若问庐山事,终身愧远公
澈上人文集序832年 中唐 · 刘禹锡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五 创作地点:江苏省苏州市
释子工为诗尚矣。
休上人赋别怨。
约法师范尚书
咸为当时才士之所倾叹。
厥后比比有之。
上人生于会稽
本汤氏子。
聪察嗜学。
不肯为凡夫。
因辞父兄出家。
号灵澈
字源澄
虽受经论。
一心好篇章。
从越客严维学为诗。
遂籍籍有闻。
卒。
乃抵吴兴
长老诗僧皎然游。
讲艺益至。
皎然以书荐于词人包侍郎佶
包得之大喜。
又以书致于李侍郎纾
是时以文章风韵主盟于世者曰包
以是上人之名。
三公而飏。
如云得风。
柯叶张王。
以文章接才子。
禅理说高人。
风仪甚雅。
谈笑多味。
贞元中
西游京师
名振辇下
缁流疾之。
造飞语激动中贵人。
因侵诬得罪。
汀州
会赦归东越
时吴楚间诸侯。
多宾礼招延之。
元和十一年
终于宣州开元寺
年七十有一。
门人迁之。
建塔于越之山阴天柱峰之陲。
从本教也。
初上人在吴兴
何山
昼公为侣。
时予方以两髦执笔砚。
陪其吟咏。
皆曰孺子可教
后相遇于京洛
与支许之契焉。
上人没后十七年。
予为吴郡
其门人秀峰
捧先师之文来乞词以志。
且曰。
师尝在
赋诗近二千首。
今删去三百篇
勒为十卷。
大历元和
凡五十年间。
接词客闻人酬唱。
别为十卷。
今也思行乎昭代。
求一言羽翼之。
因为评曰。
世之言诗僧
多出江左
灵一导其源。
护国袭之。
清江扬其波。
法振沿之。
如么弦孤韵。
瞥入人耳。
非大乐之音。
吴兴昼公
能备众体。
昼公后。
澈公承之。
至如芙蓉园新寺诗云。
经来白马寺
僧到赤乌年
汀州云。
青蝇吊客
黄耳寄家书。
可为入作者阃域。
岂独雄于诗僧间邪。
洞灵观道士 其三 宋 · 孙觌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四八、《鸿庆居士集补遗》卷六、《荆溪外记》卷一八
小舟次溪桥,劳冗,未果驰见。
雨馀,伏惟清胜。
向闻李君美曾作一车辇致神像,今恐尚存,欲一假运数段石板至龙山,幸恕僭易也。
灵一师同此致恳。
灵隐 南宋 · 释绍嵩
五言律诗 押冬韵
古刹藏幽胜,山门九里松
飞空花片片,落涧水淙淙。
叶积池边路,云生户外峰。
几因留我宿,吟到五更钟张镃贾岛徐俯晓莹郑谷灵一简长诚斋
遣怀 南宋 · 释绍嵩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巡礼诸方遍,无心问世缘。
东西南北路,一十二三年。
夜色临城月,猿声隔树烟。
坐来幽兴在,对景觅诗联郑谷翁元广贯休尚颜灵一张祜郑谷晓莹
梅花集句 其二十五 南宋 · 李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空倚梅花说住山,他乡风景亦相关。
北窗人羲皇,身与浮云处处闲张武子皇甫冉李汉老灵一
别情 其五 清 · 黄之隽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香屑集卷七
莫恨红裙破,君能补缀不。
明朝散云雨,兹夕异衾裯。
起见西楼月,相思南渡头
催来两桨送,脸泪迸难收。
注:莫恨(韦庄赠姬人)君能(姚合咏破屏风)明朝(宋之问李司户夔)兹夕(孟浩然王昌龄岭南)起见(钱起赋得浦口望斜月送皇甫判官)相思(刘长卿重过宣峰寺山房寄灵一)催来(吴融个人)脸泪(李益宿冯翊夜雨赠主人)
仿雅 其十六 清 · 黄之隽
 押词韵第一部 出处:香屑集卷三
生为并蒂花,双影旦夕同。
花开亦花落,无情任西东。
当年嫁得君,红粉青镜中。
双眸剪秋水,一笑开芙蓉。
朝日照绮窗,轻佩垂璁珑。
副以水犀梳,悬之直珠栊。
洞房三五夕,玉楼十二重。
下阶拜新月,步屧随春风。
前欢岁月移,一年前事空。
思君不可见,教妾若为容。
妾似井底,君看陌上蓬。
何时得成匹,一笑喜相逢。
枯树花亦发,花片参差红。
旧花如新开,莫向新花丛。
注:生为(陆龟蒙美人)双影(徐彦伯拟古)花开(薛能惜春)无情(黄滔落花)当年(孟郊织妇词)红粉(贺朝孤兴)双眸(白居易筝)一笑(韦应物拟古诗)朝日(王维扶南曲歌词)轻佩(刘禹锡捣衣曲)副以(杜牧张好好诗)悬之(李商隐李肱所遗画诗书两纸)洞房(李群玉感兴)玉楼(张为秋醉歌)下阶(常氏皓赠卢夫人)步屧(杜甫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前欢(李德裕招隐山玉蕊树)一年(元稹岁日)思君(公乘亿赋得临江迟来客)教妾(杜苟鹤春宫怨)妾似(李白自代内赠)君看(李端早春会王逵主人得蓬字)何时(晁采子夜歌)一笑(陈羽灵一上人)枯树(曹邺下第寄知己)花片(温庭筠芙蓉)旧花(刘驾曲江春霁)莫向(唐彦谦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