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李义府枣强尉张怀庆,好偷窃名士文章,李义府尝赋诗云:“镂月为歌扇,裁云作舞衣。自怜回雪影,好取洛川归。”怀庆乃为诗云云。) 唐 · 张怀庆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生情镂月为歌扇,出性裁云作舞衣。
照镜自怜回雪影,来时好取洛川(时人因为怀庆语云:“活剥王昌龄,生吞郭正一。”)
凉州词二首 其一 732年 盛唐 · 王之涣
七言绝句 押删韵
《集异记》云:“开元中之涣王昌龄高适齐名,共诣旗亭,贳酒小饮。有梨园伶官十数人会宴,三人因避席隈映,拥炉以观焉。俄有妙妓四辈奏乐,皆当时名部。昌龄等私相约曰:‘我辈各擅诗名,每不自定甲乙,今者可以密观诸伶所讴,若诗入歌词之多者为优。’初讴昌龄诗,次讴诗,又次复讴昌龄诗。之涣自以得名已久,因指诸妓中最佳者曰:‘待此子所唱,如非我诗,即终身不敢与子争衡。’次至双鬟发声,果讴‘黄河’云云,因大谐笑。诸伶诣问,语其事,乃竞拜乞就筵席,三人从之,饮醉竟日。
黄河远(一本次句为第一句,黄河远上作黄沙直上)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一作光)不度玉门关
王大校书736年 盛唐 · 孟浩然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创作地点:湖北省襄阳市岘山
引用典故:鲤鱼
导漾自嶓冢,东流为汉川
维桑君有意,解缆我开筵。
云雨从兹别,林端意渺然。
尺书能不吝,时望鲤鱼
李侍御访聪上人禅居(一作陪柏台友访聪上人)。(一作王昌龄诗) 盛唐 · 孟浩然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引用典故:柏台
欣逢柏台(一作旧),共谒聪公禅。
石室无人到,绳床见虎眠。
阴崖常抱雪,枯涧为生泉。
出处虽云异,同欢在法筵。
王昌龄岭南738年 盛唐 · 孟浩然
五言排律 押尤韵 创作地点:湖北省襄阳市
引用典故:绛灌谗陷 岘首
洞庭去远近,枫叶早惊(一作经)秋。
岘首羊公爱,长沙贾谊
土毛(一作风)无缟纻,乡味有(一作查)
已抱沈痼(一作痾)疾,更贻魑魅忧。
数年同笔砚,兹夕间(一作异)衾裯。
意气今何在,相思望斗牛
王昌龄王道士(一作与王昌龄宴黄十一)736年 盛唐 · 孟浩然
 押虞韵 创作地点:湖北省襄阳市岘山
引用典故:傲吏
归来卧青山,常梦游清都
漆园傲吏,惠好(一作我,一作县)在招呼。
书幌神仙箓,画屏山海图。
酌霞复对此,宛似入蓬壶。
王昌龄 盛唐 · 李颀
 押庚韵
漕水东去远,送君多暮情。
淹留野寺出,向背孤山明。
前望数千里,中无蒲稗生。
夕阳满舟楫,但爱微波清。
举酒林月上,解衣沙鸟鸣。
夜来莲花界,梦里金陵城
叹息此离别,悠悠江海行。
(一作白)花原(一作王昌龄出塞行) 盛唐 · 李颀
 押支韵
(一作白)花原头(一作上)京师黄河水流无已时(一作尽期)
穷秋(一作秋天)旷野行人(一作人行)绝,马首东(一作西)来知是谁。
龙标野宴750年 盛唐 · 王昌龄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创作地点:湖南省怀化市洪江市
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
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
崔参军龙溪750年 盛唐 · 王昌龄
七言绝句 押漾韵 创作地点:湖南省怀化市洪江市
龙溪只在龙标上,秋月孤山两相向。
谴谪离心是丈夫,鸿恩共待春江涨。
春怨(《乐府近代曲》载《盖罗缝》二首,前一曲乃王昌龄《出塞》第一首,第二曲即此诗也,不著作者姓名。)721年 盛唐 · 王昌龄
七言绝句 押齐韵 创作地点:河北省邯郸市
音书杜绝白狼西,桃李无颜黄鸟啼。
寒雁春深归去尽,出门肠断草萋萋。
马当山开元中昌龄自吴抵京,舟行至马当山。先有祷神备,属风便不能驻,命使赍献于庙,及草履致于夫人,题诗云云。当市草履时,兼市金错刀一副,贮履内,忘取之,并将往。行数里,忽有赤鲤鱼长三尺,跃入舟中,剖腹得刀焉。) 盛唐 · 王昌龄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青骢一匹昆崙牵,奏上大王不取钱。
直为猛风波滚骤,莫怪昌龄不下船。
旅次盩厔过韩士别业(以下并见《秘府论》引王昌龄《诗格》)724年 盛唐 · 王昌龄
 押语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春烟柘林,落日隐荒墅。
泱漭平原夕,清吟久延伫。
故人家于此,招我渔樵所(《格》云:此第五句入作势)
句(附存) 盛唐 · 王昌龄
 押漾韵
王维诗天子杜甫诗宰相
按:见宋叶廷圭《海录碎事》卷十九引《王昌龄集》。似出后人依托。
送友人之安南 盛唐 · 王昌龄
 押纸韵
还舟望炎海,楚叶下秋水。
按:均见《文镜秘府论》地卷《十七势》引王昌龄《诗格》。市河世宁《全唐诗逸》卷上收四句,缺题,今重录。
梅诗 盛唐 · 王昌龄
 押文韵
落落寞寞路不分,梦中唤作梨花云。
按:见《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四、《野客丛书》卷六引曾慥《高斋诗话》、龙榆生东坡乐府笺》卷二《西江月》注引南宋傅藻注引。(按:《墨庄漫录》卷六载此诗全篇,以为王建作,详本书卷十八。然曾慥时代较早,当有所据。苏轼西江月》词末句云:「不与梨花同梦。」自跋云:「诗人王昌龄梦中作梅花诗。」傅注因引此二句。其时代较曾慥更早。今互收。)
李侍郎 盛唐 · 王昌龄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三十一
昌龄拜手奉书吏部侍郎李公座右。夫道有一。
昌龄有心。明公有鉴。
三者定矣。而又元气潜行。
偫动相鼓。乘时则利。
遇难则否。斯亦分于数矣。
今或者谲觚旁礡。以为己任。
发心不中。中无不通。
虽大愚之人。犹知不可。
况贤智之士乎。兹数者。
昌龄之心。非不知也。
明公之鉴。非不明也。
明公能以至虚纳。惟昌龄敢以无妄进。
故未便绝意。愿就执事陈之。
明公以为隅曲。置之度外。
昌龄未识定分。为向时之客。
乘时不利。动则遇否。
至虚不纳。无妄不进。
将使天下之士。永绝望于明公矣。
岂独小人哉。初闻明公克举大体。
不尚小节。竭智附贤。
贯道选数。亦已确镇外物。
翕然有归。于是穷居独閒未用之士。
将遁幽贞千里。未审明公何以待之。
夷吾穷困。乐毅羁旅。
孔明躬耕。子房养志。
此四贤未遇之时。则乃不遇。
意固不能俛首跼步。与众人争得失于吏曹之门。
就使四贤生于明时。无所服用
下士之不若也。亦当与众人四方而来。
竦于明公之门。未审明公何以处之。
伏惟明公居堂上之阴。知日月之次。
睹堂下之士。知四方之贤。
若者终不自若也。伏惟明公熟察焉。
天生贤才。必有圣代用之。
用之于天子。先自铨衡
明公主司天下。开塞天下之所由也。
可不慎之。嗟乎。
持衡取士。专在文墨。
固未尽矣。况文章体势。
其多面焉。苟不相容。
则太迂阔。一时不合。
便即弃之。伏恐伤钩赜之明。
结志士之怨。吁可畏也。
又有恢恢无明。精诚洞物。
大不施小。屈于章句。
盖屈寸而伸尺。小枉而大直。
君子行焉。傥斯人也。
木讷自守。默然而退。
明公不以为贤。是小人敢正颜色。
鼓喉舌。欲伸大直于明公
能容之否。所为直者如何。
明公若以为偫区一举。自有常式。
富贵为怀。曾莫下视。
明公何以异近代合古人。匪惟高贤雅量。
在小子亦知之矣。明公昔未居此任。
岂不曰伊人也。弃正任巧。
我为宗臣。必将革之。
操持升降。正在今日。
伏愿密运心镜。俾无逃形。
振拔非常。以资天轴。
乃明公论。则振拔者亦膺摩赤霄。
必将逆进其类。以光王国。
自迩及远。其谁曰不当任乎。
一为元龟。自可数千百年不衰其政矣。
敬之无任。使小人之口。
波荡振骇。君子訚訚。
以俟贤俊。昌龄久于贫贱。
是以多知危苦之事。天下固有长吟悲歌。
无所投足。天工或阙。
何借补之。苟有人焉。
有国焉。昌龄请攘袂先驱。
为国士用。棼丝之务。
最急之治。实所甘心。
昌龄岂不解置身青山。俯饮白水。
饱于道义。然后谒王公大人。
以希大遇哉。每思力养不给。
则不觉独坐流涕。啜菽负米。
明公念之。直科不得不谋其始。
夫惟明公深念之。投报徇义。
非一言而能尽也。昌龄常在暇日。
著鉴略五篇。以究知人之道。
将俟后命。以黩清尘。
鸿胪裴主簿雨后睢阳北楼(一作王昌龄诗)见赠之作747年 盛唐 · 高适
 押词韵第十五部 创作地点:河南省商丘市
引用典故:著鞭
暮霞照新晴,归云犹相逐。
有怀晨昏暇,想见登眺目。
问礼侍彤襜,题诗访茅屋。
高楼多古今,陈事满陵谷。
地久微子封,台馀孝王筑。
裴回顾霄汉,豁达俯川陆。
远水对孤(一作城,长天向乔木。
公门何清静,列戟森已肃。
不叹携手稀,常思著鞭速。
终当拂羽翰,轻举随鸿鹄。
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一作王昌龄诗)741年 盛唐 · 高适
 创作地点:河南省安阳市滑县
引用典故:沧洲 建安作 吾谋适可用 卫霍
自从别京华,我心乃萧索。
十年守章句,万事(一作里)空寥落。
北上登蓟门,茫茫见沙漠。
倚剑对风尘,慨然思卫霍
拂衣去燕赵,驱马怅不乐。
天长沧洲路,日暮邯郸郭。
酒肆或淹留,渔潭(一作泽)屡栖泊。
独行备艰险(一作难),所见穷善恶。
永愿拯刍荛,孰云(一作辞)干鼎镬
皇情念淳古,时俗何浮薄。
理道资(一作须)任贤,安人在求瘼。
故交负灵奇(一作奇才),逸气抱謇谔。
隐轸经济具(一作策),纵横建安作
才望忽先鸣,风期无宿诺。
飘飖劳州县,迢递限言谑
东驰眇贝丘,西顾弥虢略
淇水徒自流(一作深),浮云不堪托。
吾谋适可用,天路(一作道)岂寥廓(一作辽)
不然买山田,一身与耕凿。
且欲同鹪鹩,焉能志鸿鹄(一作鹤)
王昌龄裴迪青龙寺昙壁上人兄院集和兄维 唐 · 王缙
五言排律 押删韵
林中空寂舍,阶下终南山
高卧一床上(一作地),回看六合间。
浮云几处灭,飞鸟何时还?
问义天人接,无心世界闲。
谁知大隐者(一作客),兄弟自追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