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送皇甫曾游襄阳山水兼谒韦太守 盛唐 · 李颀
五言排律 押阳韵
引用典故:习家塘 五马
岘山枕襄阳,滔滔江汉长。
山深卧龙宅,水净斩蛟乡。
元凯春秋传,昭明文选堂。
风流满今古,烟岛思微茫。
白雁暮冲雪,青林寒带霜。
芦花独戍晚,柑实万家香。
旧国欲兹别,轻舟眇未央。
百花亭漫漫,一柱观苍苍。
按俗荆南牧,持衡吏部郎。
逢君立五马,应醉习家塘。
田园乐七首(一作皇甫冉诗)(一作辋川六言) 其六 盛唐 · 王维
六言诗 押先韵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埽,莺(一作鸟)啼山客犹眠(此首一作皇甫曾诗)。
唐湖州杼山皎然传 唐 · 僧福琳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十九
释皎然。名昼。姓谢氏。长城人。康乐侯十世孙也。幼负异才。性与道合。初脱羁绊。渐加削染。登戒于灵隐戒坛。守直律师边听毗尼道。特所留心。于篇什中。吟咏情性。所谓造其微矣。文章俊丽。当时号为释门伟器哉。后博访名山法席。罕不登听者。然其兼攻并进。子史经书。各臻其极。凡所游历。京师则公相敦重。诸郡则邦伯所钦。莫非始以诗句牵劝。令入佛智。行化之意。本在乎兹。及中年谒诸禅祖。了心地法门。与武邱山元浩会稽灵澈为道交。故时谚曰。霅之昼。能清秀。贞元初。居于东溪草堂。欲屏息诗道。非禅者之意。而自悔之曰。借使有宣尼之博识。胥臣之多闻。终朝目前。矜道侈义。适足以扰我真性。岂若孤松片云。禅座相对。无言而道合。至静而性同哉。吾将入杼峰。与松云为偶。所著诗式及诸文笔。并寝而不纪。因顾笔砚曰。我疲尔役。尔困我愚。数十年间。了无所得。况汝是外物。何累于人哉。住既无心。去亦无我。将放汝各归本性。使物自物。不关于予。岂不乐乎。遂命弟子黜焉。至五年五月。会前御史中丞李洪自河北负谴。再移为湖守。初相见。未交一言。恍若神合。素知公精于佛理。因请益焉。先问宗源。次及心印。公笑而后答。他日言及诗式。具陈以宿昔之志。公曰不然。因命门人检出草本。一览而叹曰。早年会见沈约品藻慧休翰林庾信诗箴。三子所论。殊不及此。奈何学小乘见。以宿志为辞耶。遂举邑中词人吴季德。梁常侍均之后。其文有家风。予器而重之。昼以陆鸿渐为莫逆之交。相国于公頔颜鲁公真卿命裨赞韵海二十馀卷。好为五杂俎篇。用意奇险。实不忝江南谢之远裔矣。昼清净其志。高迈其心。浮名薄利。所不能啖。唯事林峦。与道者游。故终身无惰色。又兴冥斋。盖循燋面然故事。施鬼神食也。昼旧居州兴国寺。起意自捐衣囊施之。尝有军吏沈钊。本德清人也。夕从州出。乘马到骆驼桥。月色皎如。见数人盛饰衣冠。钊怪问之。如何到此。曰。项王祠东兴国寺然公修冥斋。在此伺耳。钊翌日往覆。果是鬼物矣。又长城赳胥钱沛行役。泊舟吕山南。见数十百人行。并提食器。负束帛。怡然语笑而过。问其故。云赴然师斋来。时颜鲁公为刺郡。早事交游。而加崇重焉。以贞元年终山寺。有集十卷。于頔序集。贞元八年正月。敕写其文集入于秘阁。天下荣之。观其文也。亹亹而不厌。合律乎清壮。亦一代伟才焉。昼生常与韦应物卢幼平吴季德李𦹛皇甫曾梁肃崔子向薛逢吕渭杨逵。或簪组。或布衣。与之交结。必高吟乐道。道其同者。则然始定交哉。故著儒释交游传。及内典类聚。共四十卷。号呶子十卷。时贵流布。元和四年。太守范传正会稽释灵澈同过旧院。就影堂伤悼弥久。遗题曰。道安已返无何乡。慧远来过旧草堂。余亦当时及门者。共吟佳句一焚香。其遗德后贤所慕者。相继有焉。
三言喜皇甫侍御见过南楼玩月 唐 · 颜真卿
创作地点:浙江省湖州市
喜嘉客,辟前轩。
天月净,水云昏(真卿)。
雁声苦,蟾影寒。
闻裛浥,滴檀栾(陆羽)。
欢宴处,江湖间(皇甫曾)。
卷翠幕,吟嘉句。
恨清光,留不住(李崿)。
高驾动,清角催。
惜归去,重裴回(清昼)。
露欲晞,客将醉。
犹宛转,照深意(陆士修)。
七言重联句 唐 · 颜真卿
押歌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湖州市
顷持宪简推高步,独占诗流横素波。
不是中情深惠好,谁能千里远经过(真卿)。
诗书宛似陪康乐,少长还同宴永和。
夜酌此时看碾玉,晨趋几日重鸣珂(皇甫曾)。
万井更深空寂寞,千方雾起隐嵯峨。
荧荧远火分渔浦,历历寒枝露鸟窠(李崿)。
汉朝旧学君公隐,鲁国今从弟子科。
只自倾心惭煦濡,何曾将口恨蹉跎(陆羽)。
独赏谢吟山照耀,共知殷叹树婆娑。
华毂苦嫌云路隔,衲衣长向雪峰何(清昼)。
送普门上人(一作皇甫曾诗,题下有还阳羡三字。) 盛唐 · 皇甫冉
五言律诗 押蒸韵
花宫难(一作虽)久别,道者忆千灯。
残雪入林路,深(一作暮)山归寺僧。
日光依嫩草,泉响滴春冰。
何用求方便,看心是一乘。
建元寺集皇甫侍御书阁 唐 · 皎然
五言律诗 押冬韵
不因居佛里,无事得相逢。
名重朝端望,身高俗外踪(公爱讲佛经,尝云:“慕刘处士深诣至理。”)。
机闲看净水,境寂听疏钟。
宣室恩长在,知君志未从。
春日陪颜使君真卿皇甫曾西亭重会韵海诸生 唐 · 皎然
五言律诗 押虞韵
为重南台客,朝朝会鲁儒。
暄风众木变,清景片云无。
峰翠飘檐下,溪光照座隅。
不将簪艾隔,知与道情俱。
送皇甫侍御曾还丹阳别业 唐 · 皎然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云阳别夜忆春耕,花发菱湖问去程。
积水悠扬何处梦,乱山稠叠此时情。
将离有月教弦断,赠远无兰觉意轻。
朝右要君持汉典,明年北墅可须营。
同颜鲁公泛舟送皇甫侍御曾 唐 · 皎然
七言绝句 押冬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湖州市
维舟若许暂从容,送过重江不厌重。
霜简别来今始见,雪山归去又难逢。
建安寺夜会对雨怀皇甫侍御曾联句 唐 · 皎然
五言排律 押歌韵
相思非是远,风雨遣情多(昼)。
愿欲披云见,难堪候晓过(纵)。
夜长同岁月,地近极山河(说)。
戒相初传授,文章旧切磋(遘)。
时称洛下咏,人许郢中歌(子向)。
惆怅徒延首,其如一水何(翔)。
杂言重送皇甫侍御曾 唐 · 皎然
押遇韵
人独归,日将暮。
孤帆带孤屿,远水连远树。
难作别时心,还看别时路。
赠包中丞书 唐 · 僧清昼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十七
改年伏惟永感罔极。昼之理心。本在忘情。及经节序。惘然悲怆。去岁马某往。已奉状。计上达。孟春犹寒。伏惟中丞尊体万福。即此昼蒙免。一昨见秋晚离披菊一章。使昼却顾鄙拙。尽欲焚烧。凝思三复。弥得精旨。中丞寄重任大。堆案日盈。而言诗至此。岂非凝心悉到耶。今海内诗人。以中丞为龙门。贤与不肖。雷同愿登。仰测中丞之为心。固进善而拒不工也。昼无西施之容。不合辄议西施之美。然心之服矣。其敢蔽诸。今之驰疏。实有所荐。有会稽沙门灵澈。年三十有六。知其有文十馀年。而未识之。此则闻于故秘书郎严维随州刘使君长卿前殿中皇甫侍御曾。尝所称耳。及上人自浙右来湖上见存。并示制作。观其风裁。味其情致。不下古手。不傍古人。则向之严刘皇甫所许。畴今所觌。则三君之言。犹未尽上人之美矣。读其道边古坟诗。则有松树有死枝。冢上唯莓苔。石门无人入。古木花不开。答范秘书作。则有绿竹岁寒在。故人衰老多。云门雪夜作。则有天寒猛虎叫岩雪。松下无人空有月。千年像教人不闻。烧香独为鬼神说。石帆山作。则有月色静中见。泉声深处闻。题李尊师堂。则有古庙茅山下。诸峰欲曙时。真人是皇子。玉堂生紫芝。题曹溪能大师蒋山作。则有禅门至六祖。衣钵无人得。登天姥岑望天台山作。则有天台众山外。岁晚当寒空。有时半不见。崔嵬在云中。伤古墓作。则有古墓碑表折。荒垄松柏稀。福建还登黎岭望越中作。则有秋深知气正。家近觉山寒。九日作。则有。山僧不记重阳日。因见茱萸忆去年。宿延平津怀古作。则有今非古狱下。莫向斗间看。又有归湖南诗。则有山边水边待月明。暂向人间借路行。如今还向山边去。惟有湖水无行路。此僧诸作皆妙。独此一篇。使昼见欲弃笔砚。伏惟中丞高鉴宏量。其进诸乎。其舍诸乎。方今天下有故。大贤勤王。辄以非急干请视听。亦昭愚老不达时也。然上人秉心立节。不可多得。其道行定慧无惭安远。尝著律宗引源二十一卷。为缁流所归。至于元言道理。应接靡滞。风月之间。亦足以助君子高兴也。昼疾弊。未期奉展。伏深瞻望。近应府公三五首。谨凭灵澈上人呈上。年暮思蹇。多虑迷错。所希宗匠一为指瑕。幸甚幸甚。昼白。
暮春于山谷寺上方遇恩命加官赐服詶皇甫侍御见贺之作 唐 · 独孤及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创作地点: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
天书到法堂,朽质被荣光。
自笑无功德,殊恩谬激扬。
还登建礼署,犹忝会稽章。
佳句惭相及,称仁岂易当。
登山谷寺上方答皇甫侍御卧疾阙陪车骑之后 唐 · 独孤及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引用典故:戴逵
梵宫香阁攀霞上,天柱孤峰指掌看。
汉主马踪成蔓草(寺中间石上有窍穴,古老相传云汉武帝马迹),法王身相示空棺(禅门第三祖灿大师遗塔在此坊。天宝中,别驾李常开棺取金身荼毗,收舍利,重起塔供养)。
云扶踊塔青霄庳(皮寄切),松荫禅庭白日寒。
不见戴逵心莫展,赖将新赠比琅玕。
答皇甫十六侍御北归留别作 唐 · 独孤及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正当楚客伤春地,岂是骚人道别时。
俱徇空名嗟欲老,况将行役料前期。
劳生多故应同病,羸马单车莫自悲。
明日相望隔云水,解颜唯有袖中诗。
同皇甫侍御斋中春望见示之作 唐 · 独孤及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望远思归心易伤,况将衰鬓偶年光。
时攀芳树愁花尽,昼掩高斋厌日长。
甘比流波辞旧浦,忍看新草遍横塘。
因君赠我江枫咏,春思如今未易量。
詶皇甫侍御望天灊山见示之作 唐 · 独孤及
押词韵第三部 创作地点: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
早岁慕五岳,尝为尘机碍。
孰知天柱峰,今与郡斋对。
隐嶙抱元气,氤氲含青霭。
云崖媚远空,石壁寒古塞。
汉皇南游日,望秩此昭配。
法驾到谷口,礼容振荒外。
焚柴百神趋,执玉万方会。
天旋物顺动,德布泽霶霈。
讲武威已耀,学仙功未艾。
黄金竟何成,洪业遽沦昧。
度世若一瞬,昨朝已千载。
如今封禅坛,唯见云雨晦。
长望哀往古,劳生惭大块。
清晖幸相娱,幽独知所赖。
寒城春方正,初日明可爱。
万殊喜阳和,余亦荷时泰。
山色日夜绿,下有清浅濑。
愧作拳偻人,沈迷簿书内。
登临叹拘限,出处悲老大。
况听郢中曲,复识湘南态。
思免物累牵,敢令道机退。
瞒然(一作永日)诵佳句,持此(一作比)秋兰佩。
唐故左补阙安定皇甫公集序 唐 · 独孤及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八十八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五言诗之源。生于国风。广于离骚。著于李苏。盛于曹刘。其所自远矣。当汉魏之间。虽以朴散为器。作者犹质有馀而文不足。以今揆昔。则有朱弦疏越太羹遗味之叹。历千馀岁。至沈詹事宋考功。始裁成六律。彰施五色。使言之而中伦。歌之而成声。缘情绮靡之功。至是乃备。虽去雅寖远。其丽有过于古者。亦犹路鼗出于土鼓。篆籀生于鸟迹也。沈宋既殁。而崔司勋颢王右丞维复崛起于开元天宝之间。得其门而入者。当代不过数人。补阙其人也。补阙讳冉。字茂政。元晏先生之后。银青光禄大夫泽州刺史讳敬德之曾孙。朝散大夫饶州乐平县令讳价之孙。中散大夫潭州刺史讳顗之子。十岁能属文。十五岁而老成。右丞相曲江张公深所叹异。谓清颖秀拔。有江徐之风。伯父秘书少监彬尤器之。自是令闻休畅。举进士第一。历无锡县尉左金吾兵曹。今相国太原公之推毂河南也。辟为书记。大历二年迁左拾遗。转右补阙。奉使江表。因省家至丹阳。朝廷虚三署郎位以待君之复。不幸短命。年方五十四而殁。呜呼惜哉。君忠恕廉恪。居官可纪。孝友恭让。自内形外。言必依仁。交不苟合。得丧喜愠。罕见于容。故睹君述作。知君所尚。以景命不永。斯文未臻其极也。盖存于遗札者。凡三百有五十篇。其诗大略以古之比兴。就今之声律。涵咏风骚。宪章颜谢。至若丽曲感动。逸思奔发。则天机独得。有非师资所奖。每舞雩咏归。或金谷文会。曲水修褉。南浦怆别。新声秀句。辄加于常时一等。才钟于情故也。君母弟殿中侍御史曾字孝常。与君同禀学诗之训。君有诲诱之助焉。既而丽藻竞爽。盛名相亚。同乎声者方之景阳孟阳。孝常既除丧。惧遗制之坠于地也。以及与茂政前后为谏官。故衔痛编次。以论撰见托。遂著其始终以冠于篇。
祭韦端公炎文 唐 · 独孤及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九十三
维年月日。司封郎中兼舒州刺史独孤及前舒州司马皇甫曾等。谨以清酌庶羞之奠。敬祭于故侍御史舒州桐城县丞韦公之灵。昔公执法柱下。某等接武周行。尝趋后尘。饱听公议。某既出守。曾复播迁。公亦负谴黜官。辱同官为寮之好。敢不知孝悌忠信。强毅正直。乐善惟恐不及。嫉恶不去不止。分枉直于心识。以澄清为已任。形于造次。发于自然。谓必眉寿。且钟介福。奈何强壮之年。大才先谢。志业所趋。未申万一。有生之涯。溘然永已。慈亲羸老。弱子未龀。反葬无望。委骸他山。等为归真。艰痛太甚。天不我吊。哀有何极。某等顷尝以樽酒豆肉。邀君同欢。今之所献。犹前樽也。但夙昔志气。比来话言。遽悉冥寞。无非梦想。往既不及。来莫可追。犹持此奠。以抒永别。夭阏之痛。夫复何言。尚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