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周成、汉昭论 曹魏 · 曹丕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七
或方周成王于汉昭帝,佥高成而下昭。余以为周成王体上圣之休气,禀贤妣之胎诲,周召为保傅,吕尚为太师,口能言则行人称辞,足能履则相者导仪,目厌威容之美,耳饱仁义之声,所谓沉渍玄流,而沐浴清风者矣。犹有咎悔,聆二叔之谤,使周公东迁。皇天赫怒,显明厥咎,犹启诸《金縢》,稽诸国史,然后乃悟。不亮周公之圣德,而信《金縢》之教言,岂不暗哉!夫孝昭,父非武王,母非邑姜,养惟盖主,相则桀光,体不承圣,化不胎育,保无仁孝之质,佐无隆平之治,所谓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然而德与性成,行与体并,年在二七,早智夙达,发燕书之诈,亮霍光之诚,岂将有启《金縢》信国史而后乃悟哉?使夫昭成均年而立,易世而化,贸臣而治,换乐而歌,则汉不独少,周不独多也(《艺文类聚》十二,《御览》八十九)。
论周成汉昭 其一 曹魏 · 曹丕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八
或有方周成王于汉昭帝者,余以为周氏体圣考之淑气,禀贤妣之胎教,周邵为保傅,吕尚为太师,故咳笑必含仁义之声,观听必觌礼义之容。弘践祚之义,隆太平之化。礼乐兴于上,颂声作于下。时成王年二十二,享国三十年,世永治长,德与年丰。夫孝昭,父非武王,母非邑姜,体不承圣,化不胎育。保失仁义之德,佐无隆平之治,所谓生深宫中长妇手矣,德与体并,智与性成。孝昭之崩,年二十有一,承衰弊之世,牧彫落之民,臣无淑圣之智,身有短折之期,欲高隆周,岂不谬哉(《御览》四百四十七。)?
论周成汉昭 其二 曹魏 · 曹丕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八
《艺文类聚》十二引魏文帝《周成汉昭论》曰︰
或方周成王于汉昭,佥高成而下昭。余以为周成王体上圣之休气,禀贤妣之贻诲,周召为保傅,吕尚为太师,口能言则行人称辞,足能履则相者导仪,目厌威容之美,耳饱仁义之声,所谓沈渍玄流,而沐浴清风者矣。犹有咎悔:聆二叔之谤,使周公东迁,皇天赫怒,显明厥咎,犹启诸《金縢》,稽诸国史,然后乃悟。不亮周公之圣德,而信《金縢》之教言,岂不暗哉?夫孝昭,父非武王,母非邑姜,养惟盖主,相则桀光,体不承圣,化不胎育。保无仁孝之质,佐无隆平之治。所谓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然而德与性成,行与体并,年在二七,早智夙达。发燕书之诈,亮霍光之诚,岂将有启《金縢》信国史而后乃寤哉?使夫昭、成均年而立,易世而化,贸臣而治,换乐而歌,则汉不独少,周不独多也。
案:此即《典论》也。《御览》删改,持论顿殊。但《类聚》不引《典论》,做附录之。
天命论 南北朝末隋初 · 李德林
出处:全隋文卷十八
粤若邃古,玄黄肇辟,帝王神器,历数有归。生其德者天,应其时者命,确乎不变,非人力所能为也。龙图鸟篆,号谥遗迹,疑而难信,缺而未详者,靡得而明焉。其在典文,焕乎缃素,钦明至德,莫盛于唐、虞,贻谋长世,莫过于文、武。大隋神功积于文王,天命显于唐叔。昔邑姜方娠,梦帝谓己:「余命而子曰虞,将与之唐,而蕃育其子孙」。及生,有文在其手曰「虞」,遂以命之。成王灭唐而封太叔。及唐叔之封也,箕子曰:「其后必大」。《易》曰:「崇高富贵,莫大于帝王」。《老子》谓:「域内四大,王居一焉」。此则名虞与唐,美兼二圣,将令其后必大,终致唐、虞之美,蕃育子孙,用享无穷之祚。逮皇家建国,初号大兴,箕子必大之言,于兹乃验。天之眷命,悬属圣朝,重耳区区,岂足云也!有娀玄鸟,商以兴焉,姜嫄巨迹,周以兴焉。邑姜梦帝,隋以兴焉,古今三代,灵命如一,本支种德,奕叶丕基。佐高帝而灭楚,立宣王以定汉,东京太尉,关西夫子,生感遗鳣之集,殁降巨鸟之奇,累仁积善,天申休命。太祖挺生,庇民匡主,立殊勋于魏室,建茂绩于周朝。启翼轸之国,肇炎精之纪,爰受厥命,陟配彼天。皇帝载诞之初,赤光满室,流于户外,上属苍旻。其后三日,紫气充庭,四邻望之,如郁楼观,人物在内,色皆成紫。幼在乳保之怀,忽睹为龙,惧而失抱,帝惊动数旬,方始痊复。又尝寝于其室,家人开户,正见一龙□太祖,神异也。世涂不测窍。比丘尼智先保养,智先禅观灵雅有玄谶,云此子方为普天慈父,护持正法,神佛佑助,不须忧也。帝体貌多奇,其面有日月河海,赤龙自通,天角洪大,双上权骨,弯回抱目,口如四字,声若钟鼓,手内有「王」文,及受九锡。「王」生文加点,乃为「主」。昊天成命,于是乎在。顾盼闲雅,望之如神。气调精灵,括囊宇宙。威范也可敬,慈爱也可亲。早任公卿,声望自重。周齐王宪谓晋荡公曰:「观隋公神采,恐不为人臣」。晋公徐纳其言,将加不利,赖大将军侯寿固谏乃止。宪及内史乌丸轨各奏周武帝云:「隋公气调风流,合散敬服。窃闻世议,虑不在人下」。武帝云:「此人头额,但宜为将。不须异意待之」。相者来和谓帝曰:「观公骨法,必为王者。但愿保爱圣躬」。道士张宾亦言:「公相是帝王,名当图箓。龙飞紫极莫忘臣」。帝忧惧谦退,深自晦迹。邺城内学人陆拨,大象初入长安,谓所亲曰:「周德已尽,杨氏必兴。隋公往自定州,南行至邺,当时遥望,拟为天子。昨在路瞻仰,定是不疑。但未知如何而得,后岁当来观耳」。谓其所亲曰:「尔无轻言,为贵人患害」。拨曰:「天之所命,安可害也」?明年帝作相于内。大象二年夏五月,帝初拜扬州总管。平昼寝息似睡,若见数龙绕身。其夜又梦一龙来入被内。帝又常出长安城东猎,马上息怀在济生民之相,夜梦一长大人,素服冠帻,谓帝曰:「时未至」。及欲作相,梦人云:「时今至矣」。天求民主,丕显孽至,当晋荡执国,及建德之时。君异则天,臣非佐命,猜嫌谗慝,何日云忘?我皇外总方面,入司文武,具兴王之表,蕴大圣之能,或气或云,荫映于廊庙,如天如日,临照于冕轩,内明外顺,自险获安,岂非万福扶持,百禄攸集?有周之末,朝野骚然。降志执钧,镇卫宗社。明神飨其德,上帝付其民。诛奸逆于九重,行神化于四海。于斯时也,尉迥据旧齐累世之都,乘新国易乱之俗,驱驰蛇豕,连合纵横,地乃九州陷三,民则十分拥六。王谦乘连率之威,凭全蜀之险,兴兵举众,震荡江山,鸩毒巴、庸,蚕食秦、楚。此二虏也,穷凶极逆,欲割鸿沟之地,闭剑阁之门,皆将长戟强弩,睥睨宸极。穷漳河而达负海,连岱岳而距华阳,迫胁荆蛮,吐纳江汉,佐斗嫁祸,纷若猬毛,曝骨履肠,间不容励。尔乃奉殪戎之命,运先天之略,不出户庭,推毂分阃,一麾以定三方,数旬而清万国。荡涤天壤之速,规摹指画之神,造化以来,弗之闻也。光熙前绪,罔有不服。烟云改色,钟石变音。三灵顾望,万物影响。木运告尽,褰裳克让。天历在躬,推而弗有。百辟庶尹,四方岳牧。稽图谶之文,顺亿兆之请,披肝沥胆,昼歌夜吟。方屈箕颍之高,式允幽明之愿。基命定命,如亘如升。唯帝居歆,创业垂统。殊徽号,改服色,建都邑,叙彝伦,薄赋轻徭,慎刑恤狱。除烦苛之政,兴清静之风。去无用之官,省相监之职。奇才间出,盛德无隐。星精云气,共趋走于阶墀。山神海灵,咸燮理于台阁。东渐日谷,西被月渊。教暨北溟之表,声加南海之外。悠悠沙漠,区域万里。百蛮之广,莫之与竞。五帝所不化,三王所未宾。屈膝顿颡,尽为臣妾。殊方异类,书契不传。梯山越海,贡琛奉赆,欣欣如也。巢居穴处,化以宫室。不火不粒,训以庖厨。礼乐极天地之因,律吕节寒暑之候。制作评垂衣之后,淳粹得神农之前。遨游文雅之场,出入杳冥之极,合神谋鬼,通幽洞微,群物岁成,含生日用,饮和气以自得,沐玄泽而不知也。丹雀为使,玄龟载书。甘露自天,醴泉出地。神禽异兽,珍木奇草,望云观海,应化归风。备休祥于图牒,罄幽遐而戾止。犹且父天子民,兢兢翼翼,至矣大矣。七十四帝曷可同年而言哉?若夫天下之重,不可妄据。故唐之许由,夏之伯益,怀道立事,人授而弗可也。轩初四帝,周馀六王,藉势因基,自取而不得也。孟轲称仲尼之德,过于尧舜。著述成帝者之事,弟子备王佐之才,黑不代苍,泣麟叹凤,栖栖汲汲,虽圣达而莫许也。蚩尤则黄神抗衡,共工则黑帝勍敌。项羽诛秦摧汉,宰割神州,角逐争驱,尽威力而无就也。其馀欻起妖妄,何足数乎!贼子逆臣,所以为乱,皆由不识天道,不悟人谋,牵逐鹿之邪说,谓飞凫而为鼎。若使四凶秉八元之诫,三监怀九臣之志,韩信、彭越,深明帝子之符,孙述、隗嚣,妙识真人之出,尉迥同讴歌之类,王谦比狱讼之民,福禄蝉联,胡可穷也?而违天逆物,获罪人神。呜呼!此前事之大戒矣。诛夷菹醢,历代共尤;僭逆凶邪,时烦狱吏;其不戒慎何哉?盖积恶既稔,心自绝于善道;物类相感,理必至于诛戮;天夺其魄,鬼恶其盈故也。大帝聪明,群神正直,耳目鉴于率土,赏罚参于国朝,辅助一人,覆育兆庶,岂有食人之禄,受人之荣,包藏祸心,而不歼尽者也?必当执法未处其罪,司命已除其籍。自古明哲,虑逮防微,执一心,持一德,立功坐树,上书削藁,位尊而心愈下,禄厚而志弥约,宠盛思之以惧,道高守之以恭。克念于此,则奸回不至,事乃畏天。岂唯受礼?谦光满覆,义在知几;吉凶由人,妖不自作。众星拱极,在天成象。夙沙则主虽愚蔽,民尽知归;有苗则始为跋扈,终而大服。汉南诸国,见一面以从殷;河西将军,带五郡而臣汉;故招信顺之助,保太山之安。彼陈国者,盗窃江外,民少一郡,地减半州,遇受命之主,逢太平之日,自可献土衔璧,乞同普天。乃复养丧家之疾,遵颠覆之轨,趑趄吴越,仍为匪民。虽时属火道,偃兵舞戚,然国家当混一之运,金陵楚殄灭之期,有命不慆,断可知矣。防风之戮,元龟匪遥;孙皓之候,守株难得。迷而未觉,谅可悯焉。斯故未辨玄天之心,不闻君子之论也(《文苑英华》七百五十一,又见《隋书·李德林传》,《艺文类聚》十,皆有删节。)。
唐顺宗庄宪皇后谥册文 中唐 · 权德舆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八
维元和十一年岁次景申某月朔日。哀子嗣皇帝臣某。伏维大行皇太后柔明承天。广大法地。齐二仪以发育。含万物而化光。静专宅心。谦俭约已。涂山积厚。淮水秉灵。四德交修。六宫承式。于德宗有逮事之孝敬。于先皇有辅佐之忧勤。启迪风徽。仪刑天下。伏以永贞诰命。脱躧寰区。乃居太上之尊。乃正中宫之位。顾兹冲眇。上荷劬劳。自幼逮长。禀邑姜之教勖。继体纂图。申长信之供养。率用慈训施于理道。母仪所被。子惠所覃。一纪于兹。万方蒙福。以载物之量。包逮下之仁。嗣任姒之徽音。慕黄老之清净。宜锡丕祉。寿如冈陵。昊苍不慭。艰俄及。追惟顾复。创钜感深。衔恤茹荼。叩心罔极。今祔虞即远。龟筮告吉。顺厚夷体。幽严就路。宰政卿尹与典礼之官。询考古式。详稽谥法。以周道章明。未之或改。形容拟议。敢易大名。谨遣摄太尉中书侍郎平章事臣裴度奉册上尊谥曰庄宪皇后。伏惟皇灵降格。淑圣幽赞。昭配清庙。对越鸿休。与太阴方祇。永永无穷。呜呼哀哉。
李玮三代告词 其二 李玮祖告词 北宋 · 苏辙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五、《栾城集》卷三二
敕:成王之母邑姜,齐侯世受其祉;宣王之母申后,申伯亦赖其宠。矧我皇祖之圣,重以李氏之贤,子孙相承,冠冕日盛。追崇之典,国有旧章。具官李玮祖某,隐约之中,操修以礼。克有淑女,笃生圣人。宠虽不逮于平生,泽尚可加于来裔。比因秋享,肇易国封。锡是闵书,以宠庙祀。可。
经筵讲议 南宋 · 张栻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三八
《二南》之诗,圣人示万世以制治之本源,乃三百六篇之纲要,如《易》之首《乾》《坤》然。《葛覃》次于《关雎》,盖述后妃虽贵,不可忘其初。处宫室之中,而思其在父母家之时;居富贵之位,而念夫女工之劳。感时抚事,而因以起其归宁之心思。其节俭敦本,孝爱恭敬,薰然见乎其辞,反复诵咏之,则可以得其趣矣。一章思夫在父母之时,方春葛延蔓于中谷,维叶萋萋然其始茂也;黄鸟聚于丽木,其鸣喈喈然其甚和也。诵此章,则一时景物如接吾耳目中矣。二章「维叶莫莫」,则是葛既成而可采之时也。于是言其刈获之以为絺绤,如此服之无厌也。盖躬其勤劳而享之则安耳。诵此章,则其敦本之意可见矣。三章言其因是以思其父母,告师氏以言归,污治其燕私之服,浣洁其朝见之衣。「害浣害否」,言何者当浣,何者当否,治其衣服,盖欲以归宁父母也。诵此章,则其孝爱恭敬与夫节俭之意,又岂不薰然于言辞之表乎?古者虽后妃之贵,亦必立之师傅以诏之,故此诗言归,必首以告师氏。而《左氏传》亦谓傅母不在,宵不下堂,则知师傅之职所以朝夕辅导之也。法家拂士,非惟人主不可一日无,在后妃亦然。诚以人心易动,贵骄易溺,处其极而无所畏惮,则其可忧,将有不可胜言者。是以古之明君与其后妃相与夙夜警戒,而不敢少忽乎此也。臣尝考周家建国,自后稷以农事为务,历世相传,其君子则重稼樯之事,其室家则躬织梍之勤,相与咨嗟叹息,服习乎艰难,咏歌其劳苦,此实王业之根本也。如周公之告成王,其见于《诗》,有若《七月》,皆言农桑之候也;其见于《书》,有若《无逸》,则欲其知稼穑之艰难、知小人之依也。臣以为帝王所传心法之要,端在乎此。夫治常生于敬,而乱常起于骄肆。使为国者而每念乎稼穑之劳,而其后妃又不忘乎织梍之事,则心不存焉寡矣。何者?其必严恭朝夕,而不敢怠也;其必怀保小民,而不敢康也;其必思天下之饥寒,若己饥寒之也。是心常存,则骄矜放肆何自而生?岂非治之所由兴也欤?美哉,周之家法也!圣哲相继,固不待论,而其后妃之贤,见于简编,太王之妃则姜女也;而文王之母则太任,妃则太姒;而武王之后又邑姜也。皆助其君子焦劳于内,以成风化之美。观后妃,则太王、文、武之德可知矣。以此垂世,而其后世犹有若幽王者,惑褒姒而废正后,以召犬戎之祸,而诗人刺之曰「妇无公事,休其蚕织」,盖推其祸端,良由稼穑织梍之事不闻于耳,不动于心,以至于此。故诵「服之无斁」之章,则知周之所以兴;诵「休其蚕织」之章,则知周之所以衰,其得失所自,岂不较著乎!以是意而考秦汉以下,其治乱成坏之源,皆可见矣。
讲毕,臣栻复进曰:「臣观三代令王,必知稼穑之艰难,其后妃必知织梍之勤劳。惟其身亲之,视民如伤,其心诚痛切也。后来只为不知艰难,故都不省察,但见目前一事之办,一令之行,不知百姓流离困苦于下。所以汉唐妄为兴作之君,多在中叶,良由不知艰难所致。周公作《七月》,反复只说农桑;作《无逸》,只说稼穑之艰难。要得成王胸中了然,都知许多辛苦曲折,自然朝夕敬畏,惟恐失民心,下情通达,凡事不敢草草,其治所以安固长久。天生民以立君,非欲其立乎民之上以自逸也,盖欲分付天之赤子而为之主。人主不以此为职分,以何为职分?人主不于此存心,于何所存心?若人主之心,念念在民,惟恐伤之,则百姓之心自然亲附如一体。若在我者先散了,此意思与之不相管摄,则彼之心亦将泮涣而离矣,可不惧哉!自古帝王为治,皆本乎此。后世兴利生事之臣,先毁薄此论,谓之陈腐,亦无怪其然。盖须指此为陈腐,则彼兴利生事之说方得而进。臣尝譬之,饥必食谷粟,渴必饮水浆,此语似乎陈腐,然饥须食谷粟,渴须饮水浆,不可易也。若以此为陈腐,却求吸风饮露之计,宁有是理!人主不可以不察。臣又尝观后世两种议论,或云『小害无伤』,或云『要得立事,扰人不奈何』。臣以为此等议论,乃坏国家元气毒药」。上云:「王安石谓人言不足恤,所以误国事」。臣栻请破前此二者说:「臣尝为州郡,备见百姓利害,百姓甚易扰动。未论州郡所行,只如知县妄行出一文字,乡间扰害百姓,有不可胜言者,何况以朝廷之势临之,若一事偶未审,草草行出,外间受害又何可以数计!百姓被困毒,得闻于人主之前者有多少间隔,其受害已不少矣。然则岂可谓小害无伤?济大事必以人心为本,若未曾做得一毫,事先扰百姓,失却人心,是将立事根本自先坏矣,乌能立哉!然则岂可谓要立事,扰人不奈何?人主又岂可不察?然而又有一等颓墯苟且之论,借养民之说,却是要玩岁愒日,都无所为,此反害正论。臣所论先王养民之政,盖其所施行,具有本末先后,正合朝夕讲究,以次行之,非是恬然不为」。臣栻又进曰:「古人论治,如木之有根,如水之有源。言治外必先治内,言治国必先齐家。须是如此,方为善治。臣适论成周家法,自汉唐以来,家法之美无如我宋。臣尝考四后之德,其立甚正,终为宗庙社稷之福。光献曹太后方英宗之初,有功社稷。宣仁高太后致元祐之治,号如女主中尧舜。钦圣向太后建中靖国之初有功社稷。钦慈孟太后靖康、建炎间社稷之功又冠前古,以此知本朝之家法,何愧三代?实子孙万世无穷之法(《南轩集》卷八。又见《南宋文范》卷二六。)」。
著:宋本作「然」。
题耆英图奉呈子初中丞 元 · 王恽
出处:秋涧集卷十一、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四十一 故实类
张生好奇兼尚友,古画古书长在手。
欣然示我洛英图,便觉奎光生户牖。
衣冠磊落十三人,閒著一枰谈治否。
堂堂文富两具瞻,天下倚安真大叟。
平头七十是寻常,独有端明未期寿。
方辞晚进不敢班,列宿光中已瞻斗。
北门易虑望佳招(王拱辰字君贶),千里驰书恨官守。
升平盛事那得再,梦寐席间把卮酒。
吾侪起敬当如何,再拜乞灵三叩首。
君不见西周文物称全盛,除却邑姜才得九。
神崧间气萃此多,周凤鲁麟纷在薮。
郑郎绘事固入神,自是德星传不朽。
我思仁祖庆历中,庆历政有三代风。
斯民皞皞乐其乐,六合一气开时雍,扶持有位总是诸贤功。
熙宁天子错料事,以忠为邪邪作忠。
放教公等在散地,擢置安石司群工。
惠卿继用二惇起,当时何止惊三空。
呜呼以人为鉴古所取,安得献此与论治道之污隆。
愿君深藏勿轻出,世代虽远多青虫。
至晚太后谨妃移御 元末明初 · 李穑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出处:牧隐诗藁卷之二十
蜡炬如星万点光,天街夜色政苍苍。
翟轩有烂徐来下,文母前身是邑姜。
昭宪王后迁陵挽章 明 · 李承召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三滩先生集卷之五
正位东朝懿范彰,密裨王化叶重光。
二南不独歌獜趾,十乱还应数邑姜。
自是椒闱多积庆,能教瓜瓞远流芳。
园陵改卜佳山水,宝历千年更发祥。
赞十四首 其二 悯祖妃邓氏 明 · 朱诚泳
四言诗 押歌韵
堂堂世胄,曰惟宁河。
姿容严重,佐理中和。
邑姜媲美,太姒同科。
配我始祖,耿耿不磨。
题兴济张氏累荣册 明 · 鲁铎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沧海遗珠
懿亲昭代托椒房,共说儒家世泽长。
九有山河光地道,万年历数在天潢。
冀方泰运缘尧母,周室才难重邑姜。
戚里候门霄汉上,春风依旧作书香。
九骚引 其九 抚玉镜 明 · 葛高行文
抚玉镜之纤尘兮,光皎皎而虚明。
睹此物之神圣兮,不淑见而心惊。
始自轩辕之时兮,含碧水之青莹。
悲朱颜其易改兮,惟寸心之不更。
掷荣华于俗外兮,修礼容以为盟。
鸡初鸣而披衣兮,视启明于东方。
塞蹠途之旁径兮,法先圣而师乎邑姜。
览回文之纵横而咏胡笳之悲歌兮,则陈哀思而何所补于三纲?
于斯之时亦浮华而相尚兮,饰翡翠而道德戕。
想窈窕之淑范兮,敦坤德而惟洽阳。
仁风衍于百代兮,德业修于椒房。
扫兰个之清洁兮,焚兽炉而炷宝香。
云飞飞以绕户兮,风飂飂而袭书窗。
时隆冬以冰溜兮,菊英英而吐黄。
柏森森而不凋兮,松苍苍其冒霜。
且草木亦有此劲操兮,吾人何可无此蕙纕!
昔宋景之仁德兮,荧惑退而徙三舍。
缅涂山之长子兮,内专一而兴大夏。
无非仪而安处兮,修妇职以遵圣化。
崇仁义以为郭兮,超世俗而为差。
戏题高颎传 清 · 袁枚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出处:小仓山房诗集卷八
独孤难疗仓庚肉,公学鹰扬计太深。
黄钺白头甘掩面,安知不有邑姜心。
圣母祠(晋源之神旧名女郎祠宋熙宁中加圣母号居正殿别立女郎小祠于泉上阎百诗曾据断碑知为邑姜也) 清 · 阮元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研经室四集诗卷九
漫说丛祠住女郎,乱臣原是古周姜。
云冠松盖山楼静,翠叶银花水镜凉。
开母有姨居少室,夫人辞帝降清湘。
后妃治法分明在,底事河东见武杨。
读论语诗六十一首 其二十六 清 · 舒位
押有韵 出处:瓶水斋诗集卷九
武王曰人十,孔子曰人九。
用九一阴生,见群龙无首。
吾闻牝鸡晨,能令玉马走。
何以此妇人,名共列功狗。
漏天灵娲补,阴符玄女守。
舜妹始作画,女狄始作酒。
天子试匹夫,必用英皇耦。
稼穑初生民,尚颂姜嫄寿。
人间娘祀蚕,天上姆居斗。
佛家观世音,仙家西王母。
古今数大事,不出妇人手。
所以称阴阳,阳阴则不受。
亦无言牡牝,而但云牝牡。
某月系某日,月先而日后。
地天则交泰,天地乃否否。
以数对较之,奇本不胜偶。
以身近取之,左亦不敌右。
夫从妻所好,风雨验如剖。
名为实之宾,内外定已久。
揖让变征诛,实皆由彼妇。
妺喜与妲己,不幸逢其丑。
太姒与邑姜,幸则享其厚。
当年散宜生,饰女献商纣。
洎乎周东迁,烽火笑开口。
及西施沼吴,姬姓从此朽。
此始必此终,秦人有九有。
木皮散人鼓词 清 · 贾凫西
释闷怀,破岑寂,只照着热闹处说来。
十字街坊,几下捶皮千古快;
八仙桌上,一声醒木万人惊。
凿破混沌作两间,五行生克苦歪缠。
兔走乌飞催短景,龙争虎斗耍长拳。
生下都从忙里老,死前谁会把心宽!
一腔填满荆棘刺,两肩挑起乱石山。
试看那汉陵唐寝埋荒草,楚殿吴宫起暮烟。
倒不如淡饭粗茶茅屋下,和风冷露一蒲团。
科头跣足剜野菜,醉卧狂歌号酒仙。
正是那:“日上三竿眠不起,算来名利不如闲”。
从古来争名夺利的不干净,教俺这江湖老子白眼看。
忠臣孝子是冤家,杀人放火享荣华。
太仓里的老鼠吃的撑撑饱,老牛耕地使死倒把皮来剥!
河里的游鱼犯下什么罪?
刮净鲜鳞还嫌刺扎。
那老虎前生修下几般福?
生嚼人肉不怕塞牙。
野鸡兔子不敢惹祸,剁成肉酱还加上葱花。
古剑杀人还称至宝,垫脚的草鞋丢在山洼。
杀妻的吴起倒挂了元帅印,顶灯的裴瑾挨些嘴巴。
活吃人的盗蹠得了好死,颜渊短命是为的什么?
莫不是玉皇爷受了张三的哄!
黑洞洞的本帐簿那里去查?
好兴致时来顽铁黄金色,气煞人运去铜钟声也差。
我愿那来世的莺莺丑似鬼,石崇脱生没个板渣。
世间事风里孤灯草头露,纵有那几串铜钱你慢扎煞!
俺虽无临潼关的无价宝,只这三声鼍鼓走遍天涯。
老子江湖漫自嗟,贩来古今作生涯。
从古来三百二十八万载,几句街谈要讲上来。
权当作蝇头细字批青史,撇过了之乎者也矣焉哉。
但凭着一块破皮两页板,不教他唱遍生旦不下台!
你看起初时茹毛饮血心已狠,燧人氏泼油添盐又加上熬煎。
有巢氏不肯在山窝里睡,榆林遭殃才滚就了椽。
庖牺氏人首蛇身古而怪,鼓弄着百姓结网打净了湾。
自古道“牝鸡司晨家业败”,可怎么伏羲的妹子坐了金銮!
女娲氏炼石补天空费了手,到于今抬头不见那补钉天。
老神农伸着个牛头尝百草,把一些旺相相的孩子提起病源。
黄帝平了蚩尤的乱,平稳稳的乾坤又起了争端。
造作了那枪刀和弓箭,这才是惯打仗的祖师不用空拳。
嫌好那毛达撒的皮子不中看,弄斯文又制下衣和冠。
桑木板顶在脑盖子上,也不怕滴溜着些泥弹打了眼圈!
这些都是平白里生出来的闲枝节,说不尽那些李四与张三!
隔两辈帝挚禅位把兄弟让,那唐尧虽是个神圣也遭了磨难。
爬爬屋三间当了大殿,衮龙袍穿这一领大布衫。
沽突突洪水滔天谁惹的祸?
百姓们鳖嗑鱼吞死了万千。
拿问了治水大臣他儿子续了职,穿着些好古董鞋子跑的腿酸。
教伯益放起了一把无情火,那狼虫虎豹也不得安然。
有一日十日并出晃了一晃,吓得那狐子妖孙尽胆寒。
多亏了后羿九枝雕翎箭,十个红轮只剩了一个圆。
说不尽这桩桩件件蹊跷事,再把那揖让盛典表一番。
常言道“明德之人当有后”,偏偏的正宫长子忒痴顽!
放着个钦明圣父不学好,教了他一盘围棋也不会填。
四岳九官举大舜,倒赘个女婿掌江山。
商均不肖又是臣作了主,是怎么神禹为君他不传贤?
从今后天下成了个子孙货,不按旧例把样子翻。
中间里善射的后羿篡了位,多亏了少康一旅整朝权。
四百年又到了商家手,桀放南巢有谁哀怜!
虽然是祖辈的家业好过活,谁知道保子孙的方法不如从前。
再说那成汤解网称仁主,就应该风调雨顺万民安,为什么大旱七年不下雨?
等着他桑林摆桌铺起龙坛!
更可笑剪爪当牲来祷告,不成个体统真是歪缠。
那迂学包子看书只管瞎赞叹,只怕这其间的字眼有些讹传!
自从他伐桀为君弄开手,要算他征诛起稿第一位老先。
到后来自家出了个现世报,那老纣的结果比老桀还憨。
现成成的天下送给周家坐,不道个生受也没赏过钱。
净赔本倒拐上一个脖儿冷,霎时间白牛犊变成了大红犍。
这才是“浆了捞来水里去,一更里荷包照样儿穿”!
这周朝的王业根茎里旺,你看他辈辈英雄都不差。
这才是栽竹成林后来的大,到西伯方才发了个大粗芽。
可恨那说舌头的杀才崇侯虎,挑唆着纣王昏君把他拿。
打在南牢里六七载,受够了那铁锁和铜枷。
多亏了散宜生定下胭粉计,献上个兴周灭商的女娇娃。
一霎时蛟龙顿断了黄金锁,他敢就摇头摆尾入烟霞。
更喜的提调两陕新挂印,驾前里左排钺斧右金瓜。
他生下了儿子一百个,那一个是个善菩萨?
不消说长子武王是圣主,就是他令弟周公也是个通家。
渭水打猎作了好梦,添上个惯战能征的姜子牙。
儿媳妇娶了邑姜女,绣房里习就夺槊并滚叉。
到于今有名头的妇人称“十乱”,就是孔圣人的书本也把他夸。
他爷们昼夜铺排着行仁政,那纣王还闭着俩瞎眼在黑影里爬。
多少年软刀子割头不知死,直等到太白旗悬才把口吧!
老纣王倘然留得一口气,他还有七十万雄兵怎肯安宁?
万一间黄金钺斧折了刃,周武王,只怕你甲子日回不得孟津城!
再加上二叔保住武庚的驾,朝歌地重新扎起了商家营。
姜太公杀花老眼溜了阵,护驾军三千丧上命残生。
小武庚作起一辈中兴主,诛杀逆臣屠了镐京。
监殷的先讨过周公的罪,撇下那新鲜红鞋穿不成。
净弄的火老鸦落屋没有正讲,河崖上两场瞎关了兵。
到其间武王纵有千张嘴,谁是谁非也说不分明(所以武王就下了个毒手,一刀斫下纣王的头来……)!
都说是“无道昏君合该死”!
把一个新殿龙爷称又尊。
全不念六百年的故主该饶命,都说“这新皇帝的处分快活煞人”!
这个说:“没眼色的饿莩你叩的什么马”?
那个说:“干舍命的忠臣你剖的什么心”?
这个说:“你看那白胡子的元帅好气概”!
那个说:“有孝行的君王还载着个木父亲”!
满街上拖男领女去领钜桥的粟,后宫里秀女佳人都跟了虎贲。
给了他个泰山压顶没有躲闪,直杀的血流漂杵堵了城门。
眼见他一刀两断君臣定,他可才稳坐在龙床不用动身。
灵长自古数周朝,王迹东迁渐渐消。
周天子二衙管不着堂上的事,空守着几个破鼎惹气淘。
春秋出头有二十国,一霎时七雄割据把兵鏖。
这其间孔孟周流跑杀马,须知道不时行的文章谁家瞧?
陕西的秦家得了风水,他那蚕食方法起的心高。
那知道异人返国着了道,又被个姓吕的光棍顶了包。
他只说化家为国王作了帝,而其实是以吕易嬴李代了桃。
原来这杂种羔子没有长进,小胡亥忤逆贼达又是祸苗。
老始皇欹在灵床没眼泪,假遗诏逼杀他亲哥犯了天条。
望夷宫虽然没曾得好死,论还账还不够个利钱梢!
到后来楚汉争锋换了世界,那刘邦是一个龙胎自然不糙。
“一杯羹”说的好风凉话,要把他亲娘的汉子使滚油熬。
乌江逼死他盟兄弟,就是那座下的乌骓也解哀号。
这是个白丁起手新兴样,把一个自古山河被他生掏。
最可笑吕后本是他结发妇,是怎么又看上个姓审的郎君和他私交!
平日家挺腰大肚装好汉,到这时鳖星照命可也难逃。
中间里王莽挂起一面新家的匾,可怜他四百年炎祚斩断了腰。
那老贼好象转世报仇的白蛇怪,还了他当初道上那一刀。
幸亏了南阳刘秀起了义,感动的二十八宿下天曹。
逐日家东征西讨复了汉业,譬如那冷了火的锅底两番烧。
不数传到了桓灵就活倒运,又出个瞅相应的曹瞒长馋痨。
他娘们寡妇孤儿受够了气,临末了一块喘气的木头他还不饶!
小助兴桃园又得了个中山的后,刘先主他死挣白缠要创一遭。
虽然是甘蔗到头没大滋味,你看他鱼水君臣倒也情意高。
且莫说关张义气卧龙的品,就是那风流常山是何等英豪!
空使杀英雄没捞着块中原土,这才是命里不该枉费劳。
可恨那论成败的肉眼说现成话,胡褒贬那六出祁山的不晓六韬。
出茅庐生致了一个三分鼎,似这样难得的王佐远胜管萧。
倒不如俺这捶皮的江湖替他吐口气,当街上借得渔阳大鼓敲。
曹操当年相汉时,欺他寡妇与孤儿。
全不管“行下春风有秋雨”,到后来他的寡妇孤儿又被人欺。
我想那老贼一生得意没弄好脸,他自从大破刘表就喜■({角者})了脂。
下江东诈称雄兵一百万,中军帐还打着杆汉家旗。
赤壁鏖兵把鼻儿扛,你拖着杆长枪赋的什么诗?
倒惹得一把火燎光了胡子嘴,华容道几乎弄成个脖儿齐!
从今后打去兴头没了阳气,那铜雀台上到底也没捞着乔家他二姨。
到临死卖履分香丢尽了丑,原是个老婆队里碜东西!
始终是教导他那小贼根子篡了位,他学那文王的伎俩好不跷蹊!
常言道“狗吃蒺藜病在后”,准备着你出水方知两腿泥。
他作了场奸雄又照出个影,照样的来了一个司马师。
活象是门神的印板只分了个左右,你看他照样的披挂不差一丝。
年年五丈起秋风,铜雀台荒一望空。
卧龙已没曹瞒就灭,那黄胡子好汉又撇下江东!
三分割据周了花甲,又显着司马家爷们弄神通。
晋武帝为君也道是“受了禅”,合着那曹丕的行径一样同!
这不是从前说的个铁板数,就象那打骰子的凑巧拼了烘。
眼看着晋家的江山又打个两起,不多时把个刀把给了刘聪。
只见他油锅里的螃蟹支不住,没行李的蝎子就往南蹦。
巧机关小吏通奸牛换了马,大翻案白版登舟蛇做了龙。
次后来糊里糊涂又挨了几日,教一个扫槽的刘裕饼卷了葱。
这又是五代干戈起了手,可怜见大地生灵战血红!
南朝创业起刘郎,贩鞋的光棍手段强。
他龙行虎步生成的贵,是怎么好几辈的八字都犯刑场?
那江山似吃酒巡杯排门转,头一个是齐来第二个是梁。
姓萧的他一笔写不出两个字,一般的狠心毒口似豺狼。
那萧衍有学问的英雄偏收了侯景,不料他是掘尾巴的恶狗乱了朝纲!
在台城饿断了肝花想口蜜水,一辈子干念些弥陀瞎烧了香。
陈霸先阴谋弱主篡了位,隋杨坚害了他外甥才起了家。
东宫里杨广杀了父,积作的扬州看花把命化。
六十四处刀兵动,改元建号乱如麻。
统前后混了一百九十单八载,大唐天子才主了中华。
大唐传国二十辈,算来有国却无家。
教他爹乱了宫人制作着反,只这开手一着便不佳。
玄武门谋杀建成和元吉,全不念一母同胞兄弟仨!
贪恋着巢剌王的妃子容颜好,难为他兄弟的炕头怎样去扒!
纵然有十大功劳遮羞脸,这件事比鳖不如还低一扎!
不转眼则天戴了冲天帽,没志气的中宗又是个呆巴。
唐明皇虽是平了韦后的乱,他自己的腔像也难把口夸。
洗儿钱亲自递在杨妃手,赤条条的禄山学打哇哇。
最可恨砀山贼子坐了御座,只有个殿下的猢狲掴他几掴!
从此后朱温家爷们灭了人理,落了个扒灰贼头血染沙。
沙陀将又做了唐皇帝,不转眼生铁又在火灰上爬。
石敬瑭夺了他丈人的碗,倒踏门的女婿靠着娇娃。
李三娘的汉子又做了刘高祖,咬脐郎登极忒也软匝。
郭雀儿的兵来挡不住,把一个后汉的江山又白送给他。
姑夫的家业又落在他妻侄手,柴世宗贩伞的螟蛉倒不差。
五代八君转眼过,日光摩荡又属了赵家。
陈桥兵变道的是“禅了位”,那柴家的孩子他懂的什么?
你看他作张作致装没事,可不知好凑手的黄袍那里拿?
“有大志”说出得意话,那个撒气的筒子吃亏他妈!
让天下依从老婆口,净落得烛影斧声响嗑叉!
此后来二支承袭偏兴旺,可怜那长支的痴儿活活吓杀。
你看那远在儿孙又报应,五国城捉去的是谁的根芽?
康王南渡吓破了胆,花椒树上的螳螂爪儿麻。
他爹娘受罪全不管,干操心的忠臣呕血蛊了疮疤。
十二道金牌害了岳武穆,那讲和的秦桧他不打死蛇。
这其间雄赳赳的契丹阿骨打,翻江搅海又乱如麻。
三百年的江山倒受了二百年的气,那掉嘴的文章当不了厮杀!
满朝里咬文嚼字使干了口,铁桶似的乾坤半边塌。
临末了一个好躲难的杭州又失了守,教人家担头插尽江南花!
文天祥脚不着地全没用,陆秀夫死葬鱼腹当了什么?
说不尽大宋无寸干净土,你看那一个汉寝唐陵不是栖鸦?
从今后铁木真的后代又交着好运,他在那斡难河上发了渣。
元世祖建都直隶省,把一个花花世界喝了甜茶。
看他八十八年也只是闰了个大月,那顺帝又是不爱好窝的癞蛤蟆。
这正是有福的妨了没福的去,眼见这皇觉寺的好汉又主了中华。
接前文再讲上一辈新今古,明太祖那样开国贤君古也不多。
真天子生来不是和尚料,出庙门便有些英雄入网罗。
不光是徐、常、沐、邓称猛将,早有个军师刘基赛过萧何。
驾坐南京正了大统,龙蟠虎踞掌山河。
这就该世世的平安享富贵,谁料他本门的骨肉起干戈!
四子燕王原不是一把本分手,生逼个幼主逃生作头陀。
莫不是皇觉寺为僧没会了愿?
又教他长孙行脚历坎坷!
三十年的杀运忒苦恼,宰割了些义士忠臣似鸭鹅。
铁铉死守济南府,还坑上一对女娇娥。
古板正传的方孝儒,金銮殿上把孝棒儿拖。
血沥沥十族拐上了朋友,是他那世里烧了棘子乖了锅!
次后来景清报仇天又不许,只急得张草楦的人皮手干搓!
到英宗命该充军道是“北狩”,也用不着那三声大炮二棒锣。
这几年他兄弟为君翻■({火专})饼,净赘上个有经济的于谦死在漫坡!
正德无儿取了嘉靖,又杀了些好人干天和。
天启朝又出了个不男不女二尾子货,和那奶母子客氏滚成窝。
崇祯爷他扫除奸党行好政,实指望整理乾坤免风波。
谁知道彰义门开大事去,那煤山上的结果那里揣摩?
莫不是他强梁的老祖阴骘少,活该在龙子龙孙受折磨!
更出奇真武爷显圣供养的好,一般的披散着发赤着脚。
为什么说到这里便住了手?
只恐怕你铁打的心肠也泪如梭!
有感 清 · 李恒老
押东韵 出处:华西先生文集卷之二
邑姜诚敬笃,挚仲慈爱隆。
翟袆同宾天,拜谒神泄融。
缵武跻稷室,夙夜赞阴功。
大祫暨大㳽,吉忧一体同。
凤辇久徊徨,浮埃涨华嵩。
扈驾汗风伯,导跸肃雷公。
拭目望红云,葱郁太祖宫。
挽曾岳母联 清末至现当代 · 倪星垣
对联 出处:联语粹编
祖岳为文母长男,三世仰慈云,忝附曾孙聆淑训;
胡公配邑姜元女,一源寻泰水,胥从太任嗣徽音。
春日与斗全、希田游晋祠 当代 · 熊盛元
悬瓮山下泉,而今已枯竭。
永锡难老语,缘何成虚说?
邑姜神憔悴,宫女泪凝血。
共嗟诚信泯,举世尚巧舌。
纵教叔虞起九原,难期成王封桐叶。
伫倚鱼沼飞梁前,森森古木含苍烟。
谁谓三晋风流尽,诗脉还凭中镇延。
携得二三子,晋祠吊先贤。
城中春犹瘦,此间桃花妍。
恰似盈盈二八女,含笑起舞伴华颠。
我心本恬静,忽如野马骋。
长吟复狂歌,恍临天台境。
遥望峨峨太行山,飘然直欲凌绝顶。
名场炙手热,云端菏裳冷。
钟罄声悠悠,浑忘醉耶醒。
同侪莫漫笑我狂,不狂何来傲世章?
人间已无清净土,笔底清泉自汤汤。
安得与君长栖朝阳洞,梧桐树下鼓瑟弹琴招凤凰!
注:晋祠在太原西南郊,祀唐叔虞及其母邑姜。周成王与叔虞削桐叶为圭,因封之于唐,可谓诚信矣。祠中有难老泉,源于悬瓮山,得名于《诗经》“永锡难老”,今已枯竭。“鱼沼飞梁”乃圣母(即叔虞母邑姜)殿前景观。朝阳洞在圣母殿西北半山上,盖得名于《诗大雅卷阿》“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唐人牛丛《题朝阳洞》诗云:“蹑石攀萝路不迷,晓天风好浪花低。洞名独占朝阳号,应有梧桐待凤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