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郑珏任圜中书侍郎 后唐 · 后唐明宗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六
欲运阴阳。
贤者谅资于筹画。
将烹鼎饪。
哲王取喻于盐梅。
是知心恬淡则燮理无差。
平正则调和靡慝。
王者以二仪为法。
百度是贞。
将施理国之规。
必慎代天之任。
其有镇时望重。
济物才高。
或早推房杜之风。
或暗合孙吴之略。
咸膺妙选。
适副旁求。
光禄大夫太子宾客上柱国荥阳郡开国侯食邑一千户郑珏
礼乐成家。
钧台接武。
圭璧耀无瑕之彩。
咸韶奏希代之音。
雅度不群。
贞规拔俗。
为缙绅之楷范。
文学之宗师。
历践华资。
尝居重任。
舒卷罔渝于古道。
坦夷不易于冲襟。
允谓正人。
实符休运。
正议大夫工部尚书上柱国乐安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赐紫金鱼袋任圜
元继代。
簪组传芳。
蕴穰苴文武之才。
抱季子纵横之略。
早参戎幕。
既备展于良谋。
尹京
广敷于善政。
李牧防虞之术。
萧何馈运之劳。
安北边而显赖殊功。
西蜀而固资婉画。
康延孝忽从剑阁
欲袭锦川
统戎至及于三千。
破贼将踰于万数。
奸凶尽戮。
邛蜀再宁。
静十道之妖氛。
息三川之生聚。
远提锐旅。
来赴上京
适当纂绍之初。
尤验忠贞之节。
而郁于人望。
协彼佥谐。
宜膺并命之荣。
允谓当仁之选。
或升书殿。
或掌国租。
冀伸致主之嘉猷。
别展富民之茂绩。
于戏。
位尊百辟。
职总万机。
公忠则庶政惟和。
便辟则彝伦攸斁。
慎宜九德。
勉阜群生。
中书侍郎兼刑部尚书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
金紫光禄大夫中书侍郎兼工部尚书平章事判三司
郑珏罢相制 后唐 · 后唐明宗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六
朕闻老氏谈经。无如知止。
素王穷易。当在庶几。
贤哲所以保身。进退于焉合道。
其有位居元辅。功叙彝伦。
节宣微爽于冲和。休致屡坚于章表。
酌其陈力。莫若从人。
俾回席于三台。就悬车于百揆。
特进门下侍郎兼刑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太微宫使宏文馆大学士上柱国荥阳郡开国公食邑一千五百户郑珏。皇朝轩冕。
清庙笙镛。望于缙绅。
节雅音于律度。而自再持钧轴。
益显公忠。寻更近市之居。
兼杜扫门之迹。克己复礼。
为官择人。爰属巡幸浚郊。
务名贤而好善。经营雒邑
上相以卜年。方赖嘉猷。
忽婴美疹。豆耳何妨于寂听。
灰心顿悟于浮荣。高赤松
勇辞黄阁。朕以方调殷鼎。
尚眷晋樽。欲尽慇勤。
具观坚切。可久之规斯在。
再三之请莫违。所以特许抽簪。
免劳借箸。进崇阶于开府
假优秩于不朝。仍益井田。
俾厚风俗。于戏。
祁奚请老。不无内举之规。
张禹言情。亦有私恩之事。
唯卿奉身而退。其德不回。
予实嘉焉。美兼善也。
勉从颐养。永保初终。
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左仆射致仕。仍加食邑五百户
郑珏请追尊先代御札 后唐 · 后唐明宗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十二
朕猥承基构。
实赖祖宗。
将申报本之仪。
常切奉先之志。
爰崇祀典。
思固远图。
冀上答于劬劳。
度永资于孝理。
卿等咸坚辅弼。
共副咨询。
两汉之旧规。
宏三皇之故事。
乃飞章而定议。
请荐号以尊名。
兼广园陵。
仍增兵卫。
载览矢谟之意。
备观顺美之诚。
感叹良深。
嘉愧无巳。
宜依上表施行。
郑珏等诏 后唐 · 后唐庄宗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三
惩恶劝善。
务振纪纲。
激浊扬清。
须明真伪。
盖前王之令典。
为历代之通规。
必按旧章。
以令多士。
而有志萌僭窃。
位忝崇高
累世官而皆受唐恩。
贪爵禄而但从伪命。
或居台铉。
或处权衡。
或列近职而预机谋。
或当峻秩而掌刑宪
事分逆顺。
理合去留。
宰相郑珏等一十一人。
皆本朝簪组
儒苑品流。
虽博识多闻。
备明今古。
而修身慎行。
颇负祖先。
昧忠贞而不度安危。
专利禄而全亏名节。
合当大辟。
无恕近亲。
朕以缵嗣丕基。
初平巨憝。
方务好生之道。
在行含垢之恩。
垂仁。
既矜全族。
舜刑投裔。
兼贷一身。
尔宜自新。
我全大体。
其为显列。
不并庶寮。
馀外应在周行。
悉仍旧贯。
凡居中外。
咸体朕怀。
汴州大赦德音 后唐 · 后唐庄宗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五
仗顺讨逆。少康所以诛有穷。
缵业承基光武所以灭新莽
咸以中兴景命。再造皇猷。
经纶于草昧之中。式遏于乱略之际。
朕以钦承大宝。显鸿庥。
虽继前修。固惭凉德。
此以誓平元恶。期复本朝。
属四海之阽危。允万邦之推戴。
近自亲提组练。径扫氛妖。
振已坠之皇纲。殄偷安之寇孽。
国雠方雪。帝道爰开。
拯编氓覆溺之艰。救率土倒悬之苦。
粤自朱温搆逆。友贞嗣凶。
篡杀二君。隳残九庙。
虺毒久伤于宇宙。狼贪肆噬于华夷。
剥丧元良。淩辱神主。
帝里动离之叹。朝廷多栋桡之危。
弃德崇奸。穷兵黩武。
战士疲劳于力役。蒸民耗竭其膏腴。
言念于斯。轸伤弥切。
今则已枭逆竖。大豁群情。
睹历数之有归。显神灵之匪昧。
得不临深表志。驭朽为怀。
将宏济于艰难。宜特行于眚宥。
应伪命流贬责授官等。已经量移。
并可复资。徒流人放归乡里。
京畿及诸道见禁囚徒。大辟罪降从流。
流已下并赦除之。其郑珏等一十一人。
未在移复之限。懋德赏功。
百王明训。疏封列爵
国有通规。应扈从征讨将校
及诸官员职掌军将节级马步兵士。
河北诸处屯驻守戍兵士等。皆情坚破敌。
茂平雠。副予戡定之谋。
显尔忠勤之节。并据等第。
续议奖酬。其有交锋战阵。
没于王事。未经追赠者。
各与赠官。如有子孙成立堪任使者
并量才甄录。叛之则惩。
服之则舍。盖前经之奥旨。
为当代之通规。既属纂承。
是务遵守。应旧伪庭位居藩翰
任处专城。或掌握兵权。
或捍防边鄙。各为其主。
以全其名。既解甲以归明。
或飞章而送款。变通斯睹。
忠节可嘉。其逐处节度观察防御团练等使。
及诸州刺史监押。及伪庭先差出行营将校都监等。
并颁恩诏。不议改更。
仍许且称旧衔。当别加新命。
理国之道。莫若安民。
劝课之规。宜从薄赋。
庶遂息肩之愿。冀谐鼓腹之谣。
应诸道户口。宜并罢其差役。
各务营农。所系残欠税赋。
及诸务悬欠。积年课利。
及公私债负等。其汴州城内。
自收复日已前。并不在徵理之限。
应天下诸道。自壬午年十二月已前并放。
其兵戈蹂躏之地。水旱灾沴之乡。
苗稼不登。赋徵既减。
应今年霜旱所损田苗处。检覆不虚。
便据亩陇蠲免。兼北京河北
先为祅祲未平。配买征马。
如有未请却官本钱。及买马不迨者。
可并放免。往哲宏仁。
有兴灭继绝之道。前王恻隐。
垂矜孤恤寡之文。应有本朝宗属。
及内外文武臣寮。被朱温无辜屠害者。
并可追赠之。如有子孙及本身逃难于诸处漂寓者。
并所在寻访。津送阙庭。
当行升陟。其有义夫节妇。
孝子顺孙。并宜旌表门闾。
量加赈给。或𩻴寡孤独无所告者。
仰所在各议拯救。或有身过八十者。
免一子从征。殷王以恩推解网。
并务好生。帝尧以引过责躬。
乃思含垢。应有先投过伪庭将校官吏等。
一切不问事由。无令辄有恐动。
侧席求贤。将臻至理。
悬旌进善。或赞鸿猷。
应名德有称。才艺可取。
或隐居朝市。或遁迹林泉。
并仰逐处长吏。遍加搜访。
津致赴阙。朕当量才任使。
兼伪庭僭逆以来。凡有冤抑沈滞之人。
宜并特与申雪。仍加迁陟。
封遗冢而葬枯骨。义出周王
祀名山而祭大川。礼传虞帝
既立规于前古。足垂训于后昆。
应所在贤士邱坟。并仰闻奏。
当议封树。或有暴露骸骨。
亦委逐处葬埋。或有百神祠宇。
不得有亏时祭。应德音内有节文不该者。
并仰所司重具起请。分析闻奏。
当议施行。于戏。
患难以平。咸自忠良之力。
疮痍未息。宜施抚育之恩。
更在文武元臣。中外耆德。
睹覆亡而立戒。竭忠荩以为谋。
无纵骄矜。须知廉慎。
同致升平之道。永全开创之功。
布告遐迩。当体朕怀。
大宋陈留县主簿太子中允李府君墓志铭988年1月 五代至宋初 · 徐铉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徐公文集》卷二九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府君讳某字广途
其先陇西狄道人
仙源帝系,蕃衍万邦,陇西一族,独为鼎甲。
中叶从官,因家雍丘,今为县人。
曾祖巢、祖礼,皆不仕。
考洪,蔡州长史
府君清明禀气,才智夙成,幼而属文,已洽时誉。
既志学,通《左氏春秋》。
未冠,即为讲说,横经请益,虚往实归,微言奥义,别为编录。
年二十三,举进士再不中第。
后唐天成初宗人璩为大宗正,见而器之,曰:「王室多故,吾道未光,得禄而已,何必是也」!
乃表为属吏,委以笺奏。
丞相郑公珏,奇君之能,特除蔡州汝阳主簿
奏课连最,改冀州南宫主簿
于时期运告谢,河朔多虞,君内抚疲羸,外给军旅,民安事集,郡国称之。
泽潞节度侍中马公存节闻其名,辟为管记
荐章连上,制命弗临。
君知命之不遭,乃谢病而退,闭门却扫,以名教自娱。
汉氏初基,群心改属,亲友敦喻,复诣京师,直道而行,焉往无吝,又为兴平河东主簿
秩满,以常调当迁望令。
时皇运肇启,多士徇名,君之次子巨源已从乡荐,获知于尚书陶公。
公时典选事,谓曰:「丈人才高运否,邅回下位,区区一宰,未足为光。
孰若复佐近畿,以便吾子之举事,不亦可乎」?
乃除陈留主簿
乾德六年春三月四日,终于县署,享年六十有八。
夫人追封琅耶郡太君王氏,缑山仙派,河洲懿德,妇道以顺,家人用严,睦族惟和,训子由义。
乾德三年月日先逝。
俱权殡于县乾明寺至雍熙五年二月日,合葬于开封府开封县吹台苏村,礼也。
子五人:长巨舟,早亡。
巨源,擢进士第,今为都官郎中盐铁副使
次巨载,以疾家居。
巨川巨卿及二女皆早夭。
惟君怀恬淡之性,秉贞介之规,孝于奉亲,仁以睦俗。
雅志宗道,馀力攻文。
之志,无管、乐之遇。
淹翔末路,从容自若。
所至之处,辄构茅斋,高士,谈宴终日,曾无倦容。
尝谓诸子曰:「吾志在大名,非欲夸世,欲行吾道尔。
时命不偶,古则皆然,汝辈宜勉成吾志也」。
巨源果能奋奇藻,捷高科,际会圣明,骞翔台阁,长才利刃,应用忘疲。
追远之泽漏于泉,卜宅之仪由乎礼,积善之家斯在,大名之应何惭?
仁人孝子,正当如是。
铉向风斯久,倾盖甚欢,不朽之文,惠然见托。
贤贤善善,翰墨之任也,故采家牒,勒于贞珉。
其词曰:
才高位下,古实有焉。
积善馀庆,神宁舍旃?
邈哉李君,一时之贤。
其身则屈,其道斯全。
馀庆伊何?
实有令子。
奉之以孝,葬之以礼。
蜃辂同载,佳城双启。
九原与归,三庙而祀。
遗爱被俗,没而不亡。
贞珉颂美,久而弥芳。
阡如京兆,地即桐乡
绵绵瓜瓞,永永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