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奏详何承天元嘉 南朝宋 · 钱乐之
 出处:全宋文卷四十九
太子率更令国子博士何承天表更改《元嘉历法》,以月蚀检今冬至日在斗十七,以土圭测影,知冬至已差三日,诏使付外检署。
元嘉十一年被敕,使考月蚀,土圭测影,检署由来用伟《景初法》,冬至之日,日在斗二十一度少。
十一年七月十六日望月蚀,加时在卯,到十五日四更二唱丑初始蚀,到四唱蚀既,在营室十五度末。
景初》其日日在轸三度。
以月蚀所冲考之,其日日应在翼十五度半。
又到十三年十二月十六日望月蚀,加时在酉,到亥初始食,到一更三唱蚀既,在鬼四度。
景初》其日日在女三。
以冲考之,其日日应在牛六度半。
又到十四年十二月十六日望月蚀,加时在戌之半,到二更四唱亥末始蚀,到三更一唱食既,在井三十八度。
景初》其日日在斗二十五。
以冲考之,其日日应在斗二十二度半。
十五年五月十五日望月蚀,加时在戌,其日月始生而已,我已生四分之一格,在斗十六许度。
景初》其日日在井二十四。
考取其冲,其日日应在井二十。
又到十七年九月十六日望月蚀,加时在子之少,到十五日二更一唱始蚀,到三更蚀十五分之十二,格在昴一度半。
景初》其日在房二。
以冲考之,则其日日在下三度半。
凡此五蚀,以月冲一百八十二度半考之,冬至之日,日并不在斗二十一度少,并在斗十七度半间,悉如承天所上。
又去十一年起,以土圭测影。
其年《景初法》十一月七日冬至,前后阴不见影。
十二年十一月十八日冬至其十五日影极长,到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冬至其二十六日影极长,到十四年十一月十一日冬至,其前后并阴不见,到十五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冬至十八日影极长,到十六年十一月二日冬至其十月二十九日影极长,到十七年十一月十三日冬至其十日影极长,到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冬至二十一日影极长,到十九年十一月六日冬至其三日影极长,到二十年十一月十六日冬至,其前后阴不见影,寻校前后以影极长为冬至,并差三日
以月蚀检日所在,已差四度。
土圭测影,冬至又差三日
今之冬至,乃在斗十四间,又如承天所上。
承天法,每月朔望及弦,皆定大小馀,于推交会时刻虽审,皆用盈缩,则月有频三大、频二小,比旧法殊为异。
旧日蚀不唯在朔,亦有在晦及二日
《公羊传》所谓「或失之前,或失之后」。
愚谓此一条自宜仍旧(《宋书·历志》中,太史令钱乐之、兼丞严粲奏。)
弹子岩题名开禧二年 南宋 · 赵善𢙄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二八、《桂林石刻》上
开禧改元季冬中浣东都赵善𢙄作肃领儿曹汝洌、汝泷、汝淏、汝渲来游,婿昭武谢宁、孙邓友直、外孙谢澬、邓筠侍行。
后一年清明前十日赵作肃再同妹婿樵阳李昭嗣述祖、外甥李浩中直、李涛清叔及亲戚朱黼明卿、旧同官周信诚甫徜徉数刻而归。
宋故琼管安抚提举郭公墓志铭嘉定二年 南宋 · 何澹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台州金石录》卷八、光绪《仙居县志》卷二一
嘉泰四年十月晦,故琼管安抚郭公卒于泉南市舶之官舍。
开禧元年十二月□□,葬于台州仙居县升平乡莲塘山之原。
葬四年,其孤森卿等谒铭于括苍何澹
惟公生平,居乡以钜人长者名,居官以廉能著,生而知公之贤者在人,没而状公之行者有实徵。
其不传远,抑又岂敢如能言者比。
辞不可,则执笔以志。
名晞宗字宗之,上世有为永安镇都监者,因家焉。
镇后升县,名仙居
曾祖樻、祖钦,咸有隐德。
父仲珉为承务郎致仕,累赠朝请大夫
妣胡氏、吕氏,皆赠宜人
公幼颖悟,与兄从驰声乡里,受经于检正陈公庸,从游于给事康肃吴公芾
绍兴军兴之际,入赀赐爵,得视任子。
□卿苏公谔时为令。
初,公大父欲以一孙应诏,公兄弟相逊未决。
会兄入成均,公乃拜官,累上计偕。
戊戌进士第,主处州松阳簿,绍兴司法参军教授郢州
松阳赋籍不理,吏掾为奸,令朝夕惧谴,幸公之至,曰:「愿以催科相累」。
公曰:「簿职也」。
为纠其弊,民始乐输,然视籍尚多伪,一田有载江侍郎者,问其贯与子若孙,吏漫不省,公曰:「此即亡是公也」。
吏叩头请,具疏如实,乃钥而整之。
民数诣郡台颂公清□,部使者芮公煇循行,色□言寡,独谓公曰:「此方民甚相德,其益□□乎」?
会诸大府梗于讼,公留神议谳,吏不能舞法。
帅参李公彦颖期以远到,又嘉其谨敏,仓廪出纳悉委焉。
学久不竞,公奖借成就,不遗寸善,四方秀士闻风请益。
东西合六郡□□预数者□□□士人谓作□□□漕帅□□面□荐牍不旬月得判回,与今莆守张公声道为代,张以公垂成,愿领新漕,颜公度至,公曰:「仕进有命□□蒙□□推荐□□□两□之」。
阅两月,漕至,以公首荐,次亦及张公。
到选仅拨□末,复有后公至者自诣公所,□相亲欲□潜贿吏躐进,公不逆诈,具厚遇之,同班不平,谓公□□□□□□□□□久远證□公曰:「以讼受服,吾不为也」。
其人竟先径藉,该恩进私□不敢吾□父,亦未尝语人也。
既脱选,知信阳军信阳县
县多旷土,各以力自占,主客交争,时至公府。
公明约示□,俾各安业,□□□□□□县赋于民□艺有纸坊、油户、园、漆林,下及樵薪窑炭,公欲尽捐之,吏曰:「此以备州家不时之需,恐自遗患」。
公曰:「州知其无,则不我须,我亦可藉口矣」。
亟闻郡罢之。
累□有滞讼数十,公悉裁以理法,嚚者不已,部使者□按阅,视□□□□不为□,自是几无讼。
异时人多避役,公惠而不苛,争越次以□视曰:「官今恤我,且其费昔仅什一,我不可失」。
县序废已久,公曰:「信阳申伯国遗风,独不可兴起乎」?
相基义阳山之址,筑宫百楹,凡学之事备焉,谭经考艺,衿佩济济。
今□□薛公叔似为漕,以□□荐,又移公于郡曰:「阳邑有贤令,宜咨以郡政」。
信阳有三关屏蔽,□□□城距淮四千里,越在三关之外,安陆兵将密启帅枢王公蔺,言信阳有沿淮山路十三所,宜植木断塞。
帅亟下其议,公指陈利害曰:「淮出桐柏,环县二百里,源浅皆可渡。
独城北山延袤林翳,居民出入,寔诸水路总会之地。
可守者五,其一则皇甫倜绍兴奏捷地也,宜仿三关置备。
内设三关,表以五险,则安陆益固,且不置信阳于度外」。
帅是其议,将行竟沮,识者惜之。
县顷多盗,有踰淮劫□之□□□者既伏罪,独逸其魁,潜出为患,公募土豪□□□□□□□□□□□□□□□□盗发,声遍里社,边衅以安。
先有土豪絷数盗过信阳,意欲诈欺别佚盗,曰:「是尝匿汝乎」?
盗曰:「然」。
辄榜掠其人,得金帛始释去。
公亟遣捕□越□□书光□□□□□□□之□□□□械畀公所。
豪预赂州县吏,至则囚辞舛异。
公使至县圄,凡被扰者皆系囚坐,自□立伏,狱吏易置之。
囚计穷引伏,卒从黥窜。
他日公子弟还里井,冀抵一罪,□□引土豪□不敢□□夜叩他人门户。
有以信阳子弟告者,一翁启关迎谓曰:「上县长官□□□,长官亡恙乎?
孰能移长官以治兹土」?
秩满得处州通判
善处事,悉力裨赞守贰,无意疑间惎。
诸司所下榜诉,一见尽得其情,索纸疾书,明而卒归于恕
老胥旁观,心服股栗。
旁郡士夫有假道者,必求见公,为言息其争。
宁某族,伸冤,皆公赐。
括人至今推贤倅,亦以公为首。
给事汪公义端偕备司判张中书、韩礼□、□尚书、赵公善坚亦□□,得旨升擢。
公愿□郡,议营道丞相京公镗□签知院张公岩时□言路,谓公稔□□□善状,使倅皆如君,郡安得疵政。
陛辞,论奏社仓义役有名无实之□,亹亹千百言,上嘉纳。
舂陵地褊民贫,公一意摩抚,不肯迫急,有元次山之风,□□□□供特□□□□独遇僚属加厚。
秋苗斛面之入,旧例倍蓰,公议捐之。
官吏交曰不可,公曰:「如吾心愧何」!
乃□□□令民自概。
酒榷市征唯禁太甚,人知公约己利民,咸言官酤有额,而民多以私酿被扰,郡尝改为万户,其该纳之盐户故行不久,请家自酝而□林是征。
公曰:「吾惟取民便耳,□所征才及□□□□」。
阖郡呼舞,公去,犹相率诣外台,请毋□公。
尽期年,政平讼理,治行为湖湘最。
外台上其绩,适感微疾,力丐祠,除提举福建市舶
公喜得遂次,归休里闬,有终焉之志。
会□使命,有旨递行,亲故更劝勉就道。
舶司积弊,公正身愧下究弊缘□□□□□去尽而人弗怨,岛夷闻风,来者衔尾。
同知章公良能时为泉守,尝谓公清如冰玉,留卫公尤敬叹。
居无何,疾复作,锐意求闲,□□乃丐谢事,□□□□□遂拜琼管安抚之命。
将行,以不起闻。
病革,呼群吏戒以公家事,不及私,徐以后事付家人,诲子弟以忠孝廉谨。
属纩一语不乱,略言平日为善得吉报而瞑,年六十有九。
□□蛮舶□□□□□□□□罗邑智勿才等数十人□顿庭下,昼夜然异香缦巾以拜,夷音䫻呗,麾之不去。
丧车所过哀惨,乡之父老迎哭络绎。
初娶宜人顾氏,先公卒,继室封宜人郑氏。
五子:森卿,儒林郎、新广德军节度推官
明卿迪功郎、新太平州州学教授,出继伯兄后。
尧卿、哲卿。
尧卿该遗泽,兄弟相逊,卒与其季弟迪功郎、新温州永嘉主簿磊卿。
一门雍睦,皆公义方及以身率所致。
女四人,进士陈拱、漕贡进士顾如川、朝奉郎通判建宁府事谢渠伯、通直郎主管南外时宗院何处礼,皆其婿也。
孙四人,存中尝预漕荐,诚中、宜中、自中。
女一人。
曾孙男女四人。
公心平行絜,诚实不欺,嗜学,至老不倦,□贤□必虚□□人,接物谦和,与人周备,见者□□然。
亦时出仁人之勇,亲旧有过必面折无隐,是非曲直一言为定,退无敢怨。
乡党翕然,谓公乃今人之古。
岁尝大侵,郡邑讲平朌之政,请公总其事,□□廪为倡。
其乐施盖天性。
尤恬进取,先人后己,□□□轧政地多有连,若可攀援,而公益退避,自甘远外,故所施设不大暴白。
当官惟先律己,馈遗出公帑者必还以归之。
为文根据理义,敷畅事情,专务巉刻。
诗语情壮胆,爱句律。
有《郢中稿》五卷、《义阳稿》三卷、《漫斋稿》六卷。
教子严甚,蓄图籍之师友,时往参焉,讲画警厉,以故拾世科与计偕,一门竞秀,流风未艾。
澹次子获同子姓,而于公则接壤,知贤名□□□,又知人言之不□□之□□也。
澹适假守三山,见公貌不衰。
其丐闲也,书疏往复,见公笔力尚健,方为泉人勉留,而生死隔矣。
呜呼公乎,其去而仙乎?
抑如白傅之归兜率乎?
铭曰:
善足名里,马少游之处世;
仕而知止,邴蔓容之为吏。
躬实自厚,人不求备。
不肥乎人,宁瘠诸己。
终身安行,匪激匪利。
人爵弗酬,天报有地。
子子孙孙,尚承遗祉。
访严坦叔1232年 南宋 · 戴复古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邵武市麻姑山
麻姑山下泊,城郭带烟霞。
携刺投诗社,移船傍酒家。
沙禽时弄水,榉柳飞花。
小酌未能了,西楼日又斜。
严坦叔入朝再用前韵 其一 1244年 南宋 · 戴复古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
凄凉风雨日,强把瓮头春。
独守空虚室,那逢耗磨辰。
诗家青眼旧,世路白头新
每诵梅花句,一心思故人。
严坦叔入朝再用前韵 其二 1244年 南宋 · 戴复古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
我本江湖客,归来二月
居多闭门日,未卜赏花辰。
绕树鹊声喜,隔帘鶑语新。
可怜垂白叟,却羡踏青人。
严粲诗风撼潇湘覆江空雪月明以其一联隐括为对 南宋 · 戴复古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笔端有神助,句法自天成。
风撼潇湘覆,江空雪月明。
苦吟非草草,妙趣若平平。
李杜诗坛上,为君题姓名。
耒阳令严坦叔 南宋 · 戴复古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士元堂上坐,千载仰清规。
百里宜民政,数篇怀古诗。
江连杜甫,水落蔡伦池
公暇登临处,宁无忆我时。
有感 南宋 · 戴复古
七言律诗 押鱼韵
老子生来世法疏,白头思欲把犁锄。
摩挲此腹空无物,侥倖虚名愧有馀。
憔悴不堪渔父笑,寒温无益贵人书。
诗家幸有严华谷,襟谊犹能眷眷予。
吴伯成建昌二首 其二 南宋 · 戴复古
 押真韵
吾友严华谷,实为君里人。
多年入诗社,锦囊贮清新。
昨者袁蒙斋,招为入幕宾。
千里有遇合,隔墙不见亲。
君归访其家,说我老病身。
别有千万意,付之六六鳞。
祝二严1233年 南宋 · 戴复古
 押词韵第四部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邵武市
仆本山野人,渔樵共居处。
小年学父诗,用心亦良苦。
搜索空虚腹,缀缉艰辛语。
糊口走四方,白头无伴侣。
前年得严粲,今年得严羽
我自得二严,牛铎谐钟吕。
粲也苦吟身,束之以簪组。
遍参百家体,终乃师杜甫
羽也天姿高,不肯事科举。
风雅与骚些,历历在肺腑。
持论伤太高,与世或龃龉。
长歌激古风,自立一门户。
二严我所敬,二严亦我与。
我老归故山,残年能几许。
平生五百篇,无人为之主。
零落天地间,未必是尘土。
再拜祝二严,为我收拾取。
刘制干武子 南宋 · 方大琮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八二、《铁庵集》卷二○
七夕所赐,言近事颇详。
知禁旅月给顿增不啻倍,宜足以得其欢心。
又知边头各有新招,而京湖至二十一万,宜稍足以备御,乃反若是皇皇然,何也?
继而郡斋遣示在维扬日所与循道书,言近谍浸急,又所与郡侯书非一,每数数阅之,亦如数数与明卿会面何异。
入兹月来,得诸处书或邸报,则知果急矣。
和之效其速如此。
去秋见高紫微云,陈子华制垣淮西时,谓枕藉者不止三之二,有劫馀黎民之叹。
其时东淮自六合外所在犹晏然,近见报则云夺回被掳三万人,如此等语多有之。
其生夺回者若此,则他可忍言!
岂复更有生聚哉?
两淮百年之危谁使至此?
谁能救之?
所望于端明制阃者不浅。
若彼果大举而来,则赤壁之二万,淮淝之八千,必有以大挫之,则不复来矣。
若但曰阔濠深堑,屹立维扬,使彼有所惮,设诸处皆危,岂能独立?
以长江天造之险,岂不如此新掘之濠?
往往贤宾主必讲论及此矣,深筹妙画非远地所能知,当以捷书卜之。
未开(一作严粲诗) 南宋 · 刘克庄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老树天机早,潜回一点春。
寒梢方蓓蕾,玉骨(一作瘦影)已精神。
冷淡看前辈,芳菲总后尘。
更须香共色,未是览花人(同上书卷七)
诗缉序淳祐四年十二月 南宋 · 林希逸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三二、《经义考》卷一○九、《皕宋楼藏书志》卷五
叙曰:六经皆厄于传疏,《诗》为甚。
我朝、王、刘诸钜儒虽摆落毛、郑旧说,争出新意,而得失互有之。
东莱吕氏始集百家所长,极意条理,颇见诗人趣味;
然疏缺涣散,要未为全书。
盖《诗》于人学,自为一宗,笔墨蹊径,或不可寻逐,非若他经。
然其流既为《骚》、为《选》、为唐古律,而吾圣人所谓可以兴观群怨,孟子所谓以意逆志者,悉付之明经家。
艾轩林先生尝曰:「郑康成以三《礼》之学笺传古诗,难与论言外之旨矣」。
艾轩终身不著书,遗言间得于前一辈乡长老,客游二十年,未有印此语者。
华谷严君坦叔,早有诗名江湖间。
甲辰,余抵京,以同舍生见,时出《诗缉》语我,其说大抵与老艾合。
且曰:「吾用于此有年,非敢有以臆决。
摭诸家而求其是,要以发昔人优柔温厚之意而已」。
余既竦然起敬,遂就求全书而读之,乃知其钩贯根叶,疏析条绪,或会其旨于数章,或发其微于一字,出入穷其机综,排布截其幅尺,辞错而理,意曲而通,逆求情性于数千载之上,而兴寄所在,若见其人而得之。
至于音训疑似,名物异同,时代之后前,制度之纤悉,订證精密,开卷瞭然。
呜呼,《诗》于是乎尽之矣。
《易》尽于伊川,《春秋》尽于文定,《中庸》、《大学》、《语》、《孟》尽于考亭,继自今,吾知此书与并行也。
然则华谷何以度越诸子若是哉?
余尝得其旧藁五七言,幽深夭矫,意具言外,盖尝穷诸家阃奥,而独得风雅馀味,故能以诗言《诗》,此笺传所以瞠若乎其后也。
余曰:「艾轩惜不见子」。
君曰:「子又岂容遗艾轩之言」?
故不自揆,而为之叙云尔。
是年十有二月竹溪鬳斋林希逸书。
按:《诗缉》卷首,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严坦叔名粲 南宋 · 袁甫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三四、《蒙斋集》卷一一
坦叔抱负才业,有志当世,以余耳目所睹记,才如坦叔盖寡。
坦叔有诗名,寓意推敲,细入毫发,似非磊落度越绳墨者。
及遇事,挺身直前,勇无与抗。
喜接雄豪士,握手吐心肝,相期功名,人亦乐与共事。
余每与语,深知其志向,必不虚为一世人。
善谋能断,密而通,敏而耐,坦叔之才,其细粗易剧,无施不宜者欤?
士固以有用为贵,虽然,遇不遇,时也,奚可有固必意!
余老矣,同寮三年,坦叔之助,不可缕数。
一日别余去,求书「悦心」二字,语余曰:「吾未为参选计,归而绎故书,求吾心之真悦。
请大书,将揭诸所居之室」。
余曰:「是得之矣」。
乃书而序之。
诗缉序淳祐八年五月 宋 · 严粲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九六、《古今图书集成》经籍典卷一四二、《经义考》卷一○九、《万卷精华楼藏书志》卷五、《善本书室藏书志》卷二、《皕宋楼藏书志》卷五、光绪《重纂邵武府志》卷二九
二儿初为《周南》、《召南》,受东莱义诵之,不能习,余为缉诸家说,句析其训,章括其旨,使之瞭然易见。
既而友朋训其子若弟者,竞传写之,困于笔劄,胥命锓之木。
此书便童习耳。
诗之兴,几千年于此矣。
古今性情一也,人能会孟氏说诗之法,涵泳三百篇之性情,则悠然见诗人言外之趣。
毛、郑以下且束之高阁,此书覆瓿可也。
淳祐戊申夏五月华谷严粲序。
按:《诗缉》卷首,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卿觅瓦盖屋 南宋 · 姚勉
七言绝句 押肴韵
玉川幸有数间屋,子美怕卷三重
为君觅费易陶瓦,夜窗写诗听雨敲。
陈逢春肖轩说 宋末元初 · 文天祥
 出处:全宋文卷八三一八、《文山全集》卷一○
陈逢春景茂,芥轩先生之子也。
芥轩名凤,官至朝奉郎、监行在丰储仓。
其为人刚直有守,与赵东野齐名于玉虹翠浪间。
平生游吴履斋包宏斋严华谷诸公之门,诸公器之不置也。
未及用,不幸蚤世。
景茂幼孤,长而有立,自号曰肖轩,有志乎其先人也。
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世之所谓狼疾人不肖子,岂其性然哉,志不存焉耳,志之所至,事亦至焉。
夫肖之道亦不一矣。
奋建,肖其性者也;
谈、迁,肖其业者也;
彪、固,肖其文者也;
羲、献,肖其书者也;
环、颋,肖其位者也。
凡为人子者,苟有一节不忝乎其前,其亦无愧于名父之子哉。
《蛊》初九之《象》曰:「干父之蛊,意承考也」。
《易》之所谓意,景茂有之矣。
《书》曰:「若考作室,厥子乃弗肯堂」,景茂必无是也。
尚勉旃哉!
松江普照寺 宋末元初 · 牟巘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三三、《陵阳先生集》卷九
一切世间,佛法最盛。
盛矣而不能不变者,数矣;
变矣而不能不复者,时也。
必理足以驭数而不尽诿乎数,智足以因时而不至违乎时,而其能又足以立事,式克底于成,故垂名无穷焉。
普照本唐乾元元年大明寺也,相传为陆氏故居。
孙吴时陆抗华亭,世居华谷三十五里谷水之阳,昆山之阴。
时尚隶姑苏天宝十年,始为县。
石晋天福五年,始创秀州,割华亭以隶。
至元丁丑,升为松江府
史传称陆机自孙氏之亡,退居旧里,盖自建邺宅归也,普照岂非其别墅欤?
自梦形黑㦥,地化宝坊,舂钟击鼓而作佛事,此其盛之始也。
会昌五年,天下僧寺皆废,普照亦其一也。
钱氏时,镇守司空张瑗于寺后凿河通流,寺后基去三之二矣,此其变之始也。
大中十二年良惠、元珂等再建寺。
祥符元年,改为普照,主僧必以学行者充。
寺僧凡二百馀房,至无所容,此其变而复盛者也。
建炎绍兴淳祐戊申,屡经郁攸,此其屡变者也。
宝祐乙卯,行金再造山门,翚飞翼跂,此其屡变而复盛者也。
役之大者,释迦殿、千佛水陆院、千僧海会堂
余尝为记,已具载其事。
它如库厅海月堂,即高僧惠辩号海月法师也
梵修院,尝立观堂,即旧之五百罗汉殿也。
善住教院,即旧之东塔院也。
至于圆通殿、西方殿、忏院、藏殿之类,靡不完具。
钟楼钜钟,声闻五十里,而宝塔峥嵘,屹出云表,尤为奇观。
每岁官僚于此建道场、申祝赞,益广善缘,为民祈福。
首春仲春仲夏、四立日,皆修期,观诵经典,率以为常。
此皆前后诸人所共修营,或捐己资,或藉化施,或出主僧,或出徒弟。
其智足因时,而能足以立事,不徒诿之数也,庶几盛而不复变焉。
前主僧佛智通悟大师子闻实相与规度协赞,其力居多。
大德丁未,因来求记,非徒侈土木之盛也,以见诸人之劳,使后者考也。
况佛之智慧,即吾之智慧,不如待时也。
佛之能仁,即吾之能用力于仁也,岂流俗任矜能者之比哉?
铭曰:
大相国寺,并包百数。
殊涂同归,不内外故。
人之观物,必于会通。
剖去藩篱,是谓大同。
林林总总,普照院室。
言栖尔单,几瓶几锡。
有万其法,各闲户牖。
贯以一理,何殊已有?
而今而后,阐尔宏规。
洞明轩辟,尽撤己私。
自然福德,遍河沙界。
不可限量,亦无障碍。
是为普照,释迦之殿。
高栋插云,邦壤攸奠。
蒲牢霜吼,扶桑日出。
红光陆离,幽雾辟易。
靡所不照,斯之谓普。
普照之中,物无患苦。
潮汐以时,亦无风灾。
稻蟹日富,布施日来。
稽首佛慈,其何以报?
谨尔薰修,是祈是祷。
悔过兴善,一念猛烈。
愿尔众生,离尘劫。
中兴集后序 宋末元初 · 郑思肖
 出处:全宋文卷八三三三、《心史·中兴集》卷末
思肖生于理宗盛治之朝,又侍先君子结庐西湖上,与四方伟人交游,所见所闻广大高明,皆今人梦寐不到之境。
中年命于涂炭,泊影鬼区。
仰怀理宗时朝野之臣,中夜倒指,尝数一二名相:崔公与之李公宗勉游公似杜公范吴公潜董公槐
阃臣:孟公珙彭公大雅余公玠赵公葵、陈公靴、向公士璧
名臣徐公元杰蒋公重珍度公正徐公峤潘公牥郭公磊卿张公端义、刘公汉弼章公琰李公韶张公忠恕王公遂刘公宰蔡公范王公迈曹公豳杜公渊徐公经孙萧公山则、陈公昉黄公自然洪公天锡范公丁孙、李公伯玉
道学:真公德秀赵公汝谈袁公肃蔡公抗赵公汝腾钱公时徐公霖
文臣:李公心传洪公咨夔魏公了翁危公科程公公许刘公克庄汤公汉刘公子澄。
诗人:徐抱独逸戴石屏复古敖臞庵陶孙赵东阁汝回冯深居去非叶靖逸绍翁、周伯㢸弼、卢柳南方春翁宾旸孟寅曾苍山几、杜北山汝能翁石龟逢龙柴仲山望严月涧中和李雪林龏严华谷粲、吴樵溪陵、严沧浪羽、阮宾中秀实章雪崖康孙花翁惟信
其他贤能名宦、豪杰人物、老师宿儒、仁人义士,僻在遐方异县、深山穷谷,诚匪车载斗量所可尽。
如斯诸君子,落落参错天下,当时气燄,何其盛哉!
度宗登极,权臣持国,士气沮丧,畏祸燃身,相尚卖谀,平日挺为君子者,亦舌噤若死,宜其人才咸无称焉。
养成德祐莫大之祸,不可救药!
虽德祐后忠臣义士,亦理宗朝涵养所致者。
万乘南迁,宗祏尘土,臣子之痛,终天罔极!
今忍死暂生,期集大事,不暇以欢情倩目,调笑风月,为诗人美丽之辞。
畴昔咸淳壬申,尝确然立志,悉委旧学,已绝笔砚文史,谋入山林,蜕去姓字,甘与草木同朽尽,敬以我还之于无声无臭之天。
向非德祐虏祸天下,无复赋诗作文矣。
昔上有圣天子,下有贤公卿、儒士、豪杰人物,我藐然匹夫,可以隐泯于天游,今而上无君,世皆贼,我当为天地斯道之主。
主也者,天其纲常于无穷也。
率有闻而笑之曰:「岂少君一人哉」?
每厉声应之曰:「正少我辈一人耳」!
实万万不容不出为斯道立极也欤!
大逆熏心,冤愤填抑,目遇逆事相忤,尤觉气豪不自禁。
非不知贼之刀锯之痛,然痛有甚于刀锯者;
宁忍避一身微痛,不救天下至痛!
吐露真情,发为歌诗,决生死为国讨贼之志,心语心谋,万死必行,故气劲语烈,殊乏和平兴趣,实非诗之正道。
先君子尝谓「英气道之累」,又谓「《离骚》亦不得其正,但以高古忠愤过之」,其以是之谓。
先朝作诗,皆尚盛唐制作,冠冕佩玉,五音相宣,如大朝会,法度森然,此皆我朝祖宗仁义之泽。
况美教化,移风俗,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
果能一出诚心公道,斥去伪语邪思,盖诗道必致之效;
舍是而诗,恐非古圣人之所谓诗。
今天下人所思皆邪,诗之根本,摧丧无馀。
此为何时,出而言诗,为仁义辱甚矣!
果欲为之,必知所立身乃可。
思肖幼本不肖,且大不孝,资质顽钝,授之以学,若水灌石,了不相入。
先君子尽平生精力,竭其所学,痴咒枯木,望其必花。
今若鸟雏能飞,讵敢易父母所行之辙,恣谬其所之?
乱后所作诗二百篇,固近于正,一或不能行其所言,愿天诛之,人诛之,彰其不孝不忠、伪语罔世之罪,使悉闻其恶,皆相顾而语曰:「其父母如是,其子如是,吾与汝其戒之」!
我昼夜怀惧,深思远计,施于言语果无益,不若身之于事,以风天下,暂乎默雠缄誓,屏吟咏事,决其必行计,独以谋之,神以运之,剖析清秽,豁如天开,位三纲,福万物。
愿俾天下后世,莫不知有君;
愿俾天下后世,莫不知有父。
始可以见我父母平日教子之志。
今忘叨叨,再四䌷绎,力主于行,为终身誓。
不求天知,不求人知,不求心知,亦非有所利而为之,盖臣子之职分当如是也。
若律以诗,去古人法度诚远矣,当怜所遭之为何如,之为戾如是之极也。
夫以时论之,在天不在我;
以理论之,在我不在天。
虽异,卒不能违于理;
理至大,实可以制乎
昔父母教我勿违理而行也素矣,是以我自许我可必集乱世难成之事。
曷能果病我耶?
我誓执无终极之终,以终其有终,期无负于国于家焉!
愿毕天下后世之人,一而行之,三极之道,至矣尽矣!
大宋三百二十有二年,德祐七载岁在辛巳阳月望日,景定诗人三山所南郑思肖亿翁后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