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高邮城 元 · 揭傒斯
押阳韵
高邮城,城何长。
城上种麦,城下种桑。
昔日铁不如,今为耕种场。
但愿千万年,尽四海外为封疆。
桑阴阴,麦茫茫,终古不用城与隍。
秋宜集:过何得之先生故居诗:「膝下中郎小女,曾听唱我高邮。」自注:先生尝喜余高邮城诗,相见即呼:「高邮城来!」每相对酒酣,则朗诵数过。
过何得之先生故居三首 其一 元 · 揭傒斯
六言诗 押齐韵
可怜古井门外,依旧钟楼屋西。
何处高吟痛饮,黄华翠竹都迷(先生有诗云:「一井当门冻,寒光照四邻。」又「我住东街北,钟楼在屋西。」)。
过何得之先生故居三首 其二 元 · 揭傒斯
六言诗 押尤韵
轧轧机声日暮,依依杨柳春柔。
膝下中郎小女,曾听唱我《高邮》(先生常喜余《高邮城》诗,相见即呼「高邮城来」。每相对,酒酣则朗诵数过。)。
过何得之先生故居三首 其三 元 · 揭傒斯
六言诗 押尤韵
头上乌纱分赠,箧中缟楮相酬。
不道别时长别,谁知愁是真愁(延祐五年冬十月,余南归,以巾材一段见赠。予以白楮被报之。别时殊黯然也。且手书其三代名字授予,若有所属然也。)。
和何得之岁暮见寄 元 · 杜本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篱下菊斑斑,犹能傲岁寒。
春风谁主宰,客梦自清安。
此老怜才乏,何人惜夜阑。
管宁如可友,浮海竟谁叹。
挽何得之先生 元 · 马祖常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石田文集卷三
手织乌纱日卖钱,全家閒住五云边。
伏生有女书空在,伯道无儿世共怜。
北市行歌花烂漫,西亭坐啸月婵娟。
少微光气今年闇,知是诗随过海船。
句 元 · 何失
一井当门冻,寒光照四邻。
我住东街北,钟楼在屋西。
秋宜集:过何得之先生故居诗:「可怜古井门外,依旧钟楼屋西。何处高吟痛饮,黄华翠竹都迷。」自注:先生有诗云云。又云云。
谪至陜州。送押送官赵光甫还京 元末明初 · 韩脩
出处:柳巷先生诗集
同行踰一旬,情意自相亲。
临别得无泪,山城无故人。
老母病未起,三男各千里。
平生所不梦,何失以致此。
皇天知寸心,明月照两地。
送子不能言,有泪如泻水。
吊宋靖州通守江公墓 明 · 郑文康
宋靖州通守江公讳元字子明衢之开化人曾祖衮朝散郎宗学博士赠通议大夫祖邦光文林郎衡州常宁令父藏国学奏名赠奉直大夫公开佑乙丑射策丙科授迪功郎临安府仁和县尉积官至通判靖州年六十六卒二孤长廷玉迪功郎潭州湘潭县尉次廷圭将仕郎公疾革语二孤曰汪寇余党尚存昆山有母家可依等语二孤从治命乃以淳佑壬寅葬公昆山县须浦之原此皆志石所书今之墩头尼庵是也正统四年因筑义冢误发其藏好义者仍为掩之余闻而往吊焉乃按淳佑理宗年号也二年壬寅元成宗大德六年壬寅顺帝至正二十二年壬寅至我明永乐二十年壬寅又至今岁己未三纪零十有七年通计一百九十七年文康记
昆南城外二里许(叶),一水遥遥是须浦。
浦旁有地名墩头,原是前人一抔土。
旧时土墩今已平,乡民尚唤墩头名。
何年创作尼僧院,近日攻开长夜城。
城中主翁愁见日,露出城门一方石。
大书深刻数十行,爵里姓名明且白。
世家云是衢州人,托体此邦依所亲。
谁道历年才二百,桑田变海海扬尘。
君不见南渡诸君何失德,山陵尽付杨家贼。
三泉机弩亦徒然,读罢志文三太息。
咏费彦杰还钗事 明 · 沈周
淮安新城下,交易利所在。
往来十万人,财货溢闾阓。
道上或有遗,一钱尚尔爱。
老叟费彦杰,早行足有碍。
俯拾黄金钗,耀目口发喟。
乃诘旁居人,经此何淑艾。
众云未始见,见秖有舆载。
恐是帷中脱,去此尚未迈。
费追逾阡陌,气喘力良惫。
止舆问何失,曾莫有所㣻。
舆女惊其言,抚䯰乃觉謮。
搴帷出粉黛,便即就地拜。
还钗叟疾走,更莫延少话。
女却叩姓里,答云不足芥。
无姓住亦远,欲知将奚待。
我亦弗汝询,彼此付暧昧。
此事常有闻,但虑斯言躗。
偶与叟相接,询之乃至再。
叟笑云虽有,宜还无可怪。
呜呼古人事,喜见行今辈。
揆今实为奇,蜀日犬乃吠。
在叟似非难,在众则难逮。
义利寓人情,要之得其裁。
吾诗为叟发,庶亦存俗戒。
读石崇王明君词 明 · 吴宽
出处:匏翁家藏集卷第二十四
晋代何人石季伦,古词始倡王明君。
明君颜色不可见,后世只因颜色论。
自兹词人不一一,其间言语何纷纷。
吾思明君颜色未必美,画工被杀非信史。
汉元嫁后汉成世,边塞年年通汉使。
君王本是好色人,昭阳宫中潴祸水。
岂不学曹瞒念蔡姬,黄金不惜赎峨眉。
又恨明君不制十八拍,思怨谁将心事知。
呜呼江都王女已先嫁,良家之子奚足悲。
妇人出处亦有命,汉室御戎何失正。
请君谱作琵琶词,莫怨匈奴怨刘敬。
题尹参议(溉)骊江别业八景 其七 南溪垂钓 明 · 金安老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出处:希乐堂文稿卷之一(陶陶轩录谪还以后作)
苔矶荫柳坐垂纶,闻饵鱼来动白蘋。
意适何嫌温水小(退之钓温水诗。虾蟆跳过雀儿浴。此纵有鱼何足求。),盈车劳甚钓河人(孔丛子。子思居卫。卫人钓于河。得鲖鱼。其大盈车。子思问曰。鲖鱼难得。如何得之。对曰。吾一钓。垂一鲂之饵。鲖过而弗饵。更以豚之半体则吞之。)。
晋史载龙山之会风吹孟嘉落帽桓温使孙盛为文嘲之嘉作解嘲词致超逸四座惊叹苏子瞻惜其文不传为四言补亡余读之窃谓嘲者以礼解者以道庶乎两得苏词且非晋语也更为补二首 其二 孟嘉解嘲 明 · 陆铨
四言诗 出处:甬上耆旧诗卷九
至敬弗仪,大道易饬。
在朝维臣,在野维客。
臣道足恭,客情乐托。
岸帽为贤,争席为适。
明明我侯,厌彼局束。
驾言出郊,以坦心腹。
勿弛于仪,曷彰休德。
郭巾偶折,慕之成俗。
事异并传,孟可比郭。
亦有畏威,免冠昭责。
免既为恭,落亦何失。
哂此细人,从羁受勒。
景东郡查盘见赵东台少参壁间诗用韵呈诸郡守 明 · 区元晋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休说云飞与鸟翔,此身云鸟共遐乡。
徵输自昔曾何失,皮𥿋于今亦改常。
鹿性未驯虞可即(虞,山泽官。),金科恒唤吏堪将(景风野梗如鹿,吏不能掺法,故钱粮逋负。)。
从前欲继文翁绩,申告皇明谕俗章。
反哺乌赋 明 · 崔有渊
出处:玄岩遗稿卷之三
万历戊午冬。朝廷大张废母妑论。白沙李相国抗章明伦。罪在不测。待命于南郭村舍。相国尝谓余忘年欢。故每往候焉。忽窗外慈乌哑哑飞集庭除。一坐之人。不敢言而陨涕。余乃口占赋一篇。相国曰。无令老夫。更重罪戾。吁言犹在耳。其可嘅也已。
穷阴闭于大陆,北风凉而雪虐。天黭𪑓而昼晦,白日惨而无色。有窗外之慈乌,哑哑啼于枝上。殷斯勤斯闷斯,若相生而相养。或叙翼而开口,随众雏而蹲蹲。或联翩而拮据,反哺养之纷纷。时穷冬之岁徂,绝焦翘之虫蚁。下家家之庭宇,得粒粒之禾黍。尽日夕而喂养,哺不足则不已。彼微禽之无知,何以知夫报亲。苟有情则有辞,庸讵通之谆谆。乌于是乎如有知,请对臆而陈辞。昔二仪之肇判,先得气者禽鸟。受至諴于上帝,不知它而知孝。念生育之恩深,期反报其洪造。年不知其几千万,始有人于下土。与麋鹿以同游,何以知夫忠孝。亲死举以委壑,生岂知乎反哺。天盖高于九万,何以驯此蚩蚩。地灵或以钟人,亦难诲夫民彝。侬庶物之先觉,导万民之忠养。奄民德之归厚,风四海之纲常。故圣人之观感,托微物而取譬。作车由于蓬转,作舵由于鸢尾。问旬朔于蓂荚,访节序于蟪蛄。彼人间之大孝,亦由侬而攸叙。斯大舜之烝烝,呼旻天而怨慕。𥌒允若而象郁,陶称万古之大孝。文王朝之日三,问起居于内竖。不安节之如有兮,忧罔极之形色。曾氏养之养志,岂徒有乎酒肉。毁瓜蔓而逢怒兮,痛定问乎气力。夫子称乎子骞,人不间于父母。侍芦苇之单衣,不诸弟之呱呱。或长河之冰塞,亲忽思乎丙穴。扣冲冲而得鱼,才一尝而愈疾。夫黄雀之佳味,万乘艰于哺啜。忽数十之入幕,嗟尔有乎毋遗。或丹柰之恐落,泣风雨而攀枝。或雷霆之伏墓,恐精魄之致怕。或思亲之劬劳,废函丈之蓼莪。日雪涕之滂沱,至松柏之枯死。或孩提之无知,夫何失其天只。周流索乎九有,俄母子之相遇。丧礼颓于五代,孰棘人之栾栾。彼晋武与魏文,能执礼而不断。友兄弟而怡怡,不在他而在玆。求忠臣于孝门,亦匪躬之在玆。皆由侬之锡类,不其然乎不匮。何世降而俗污,多不顺乎亲意。不可矶之不孝,亦愈疏之不孝。或馀餐之称无,或亲药之不尝。或有誓于黄泉,或雀鷇之充肠。周命讫于骊山,实申伯之召戎。平忘父而德卫,咏束薪于王风。彼责善之贼恩,痕夏楚之常扪。属乃翁之沉纩,云乘化之已晚。秋气深于西内,多露刃之𤜻貅。目已隐于暮云,阻晨昏于龙楼。风霜苦于五国,绢半臂之馀馨。况韦氏之南来,尽惎毒于丁宁。帝裒如而充耳,忽圣善之明丧。倚主和之奸猜,锄奏捷之良将。侬虽名乎禽鸟,彼以人而不如。凤凰栖于丹穴,朝百禽于岐岨。谓枭鵩之戕亲,屏不齿于羽族。苟人子之若是,恝谅不及于狘䎉。何村童之颠倒,辞未毕而驱吓。余于是焉感发,究厥理而欷嘘。噫微物之褊啬,岂知觉于懿则。然或得其一端,服乎膺而勿失。鹰得禽而祭先,鹇随帝而海溺。彼鸿雁与羔羊,乃自古以有礼。能跪乳而衔恩,又行飞而知序。人禀受于最灵,情性得于太极。韪五常与三纲,作万古之日月。何伦纪之晦塞,反天理之灭德。或推刃于同气,或疾怨乎怙恃。花零落于紫荆,萱北堂之芜秽。愿普天之下民,自今归于孝德。念父母之忧疾,惜西山之颓日。愉声音而和色,无叱吒之恶声。冬则温而夏则凊,昏乃定而晨乃省。追季路之负米,慕黄香之扇枕。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纵礿祀之丰赡,谁得睹乎下箸。寔其亲之在堂,恒汲汲而反哺。斯君子之终身,慕父母而不忘。瞻祠宇而起敬,永孝思于羹墙。迨霜露之既降,心怵惕而怆情。苟斯言之或渝,有乌有之先生。
花朝玄墓僧房对雪漫呈山甫 明 · 张元凯
五言排律 押灰韵
春仲冬为令,芳辰霰尚催。
五湖同寂寞,双树与徘徊。
舞絮全迷柳,飞花欲乱梅。
方令香雾杂,暂傍土膏回。
绿草仍馀白,柔柯倏复摧。
朱英何失候,玄鸟亦须猜。
初地慈云合,诸天华雨来。
善消宁俟旭,骤变恐惊雷。
清净寒山境,圆通雪窦开。
无端空里幻,不尽劫中灰。
色界云殊胜,韶年惜易颓。
醍醐何处具,分我最深杯。
寓怀三韵七首 其一 明 · 胡应麟
泛泛海上鸥,机忘意自适。
嗟嗟塞翁马,何失亦何得。
七日混沌死,哀哉倏与忽。
学原于思赋 其一 明 · 河受一
出处:松亭先生文集卷之一
闷余生之面墙,究入学之根基。孰不虑而有获,要以致夫吾知。提一思而诏后,感前训之不欺。原夫人之为人,后觉效于先觉。自八岁而始入,期变质而解惑。则时述于小蛾,法山天于大畜。然徒习而不察,类还珠而买椟。旁罗列而交贯,求大原之所宜。苟有志于安弦,舍操缦而莫施。肆君子之知要,慎厥思于为学。始专专于讲习,终汲汲于穷格。期不措于不得,务反身而切求。物何微而不格,理何隐而不抽。大而天地之阖辟,幽而鬼神之屈伸。远而君臣之有义,近而父子之有亲。谅靡精而靡粗,咸是究而是图。随所适而精研,处颠沛而罔渝。功既尽于虑而,效何失于能得。烱万理之昭明,欠全牛于目触。取左右而逢原,若泉达之溥博。是谓学得其原兮,久厥初之可复。韪明道之明训,实为学之准的。仰圣学之渊源,悉本此而推极。夫子之生知兮,戒殆罔于思。学深造而自得,孟氏亦云详说。颜勿四而体具,曾省三而贯一。吁嗟乎今也即亡,慨好学之未闻。懵慎思之大本,徒诵说之纷纭。资至理于口耳,咸逐末而弃本。道在迩而不求,未之思兮何远。彼自弃之何诛,反余身而俨若。庶用功于近思,愿同归于前哲。箴曰:
会友有谈归赋寄 明 · 曹于汴
押质韵
弧矢怀四方,安能事一室。
万厦庇士寒,冻死亦不恤。
有弟贫且耕,予咎弟何失。
有妻病且愦,月老系之匹。
我忧年踰强,大道犹闇窒。
我忧民木苏,烽烟方急疾。
吁嗟忧何为,采菊酬秋日。
不见鬓边丝,那能再如漆。
咄咄吟 清 · 李选
押词韵第十八部 出处:芝湖集卷之一
咄咄复咄咄,世事何咄咄。
祸福何相换,是非何相夺。
贤邪何混淆,刑赏何恍惚。
芝兰何憔悴,荆棘何葱郁。
鸾凤何失势,鸱鸺何横绝。
严霜何遄降,霈泽何久渴。
太阳何不照,阴云何不灭。
咄咄复咄咄,世事何咄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