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大禹寺记咸淳四年五月 南宋 · 黄震
 出处:全宋文卷八○五一、《黄氏日钞》卷八六
淳祐初,越有清修高识之士施侯商辅忤时相去国,放浪山水。
一日与余扁舟过镜湖,上,肃拜敬观,惟窆石尚存,可验其为古者碑繂之制。
石有篆文,则已不可复辨。
退而酌水饮泉,游所谓大禹寺,亦复弊陋,将就圮。
于是相与徘徊者久之,顾山川之寂寥,感古今之异变,为之喟然太息曰:大哉也!
而衣冠所藏之地乃亦莫之省与?
之名天下已几千年,于萧梁以后,晚立之佛寺,我固无待于彼也。
然自昔圣贤,有功于一方则一方之人心不能忘,有功于天下万世则天下万世之心不能忘,事以时殊,制随事立,则守坟域,禁樵牧,时氾扫,寄一寺以代古人万家之守,亦有不容尽废者。
吴越王钱氏尝脱两浙于五季干戈糜烂之际,以归有德。
我宋忠厚,尚诏立寺冢旁,以慰浙人之思。
况水自鸿荒无归,而极于尧,四海一壑矣,也脱生民于鱼鳖,开万世以康庄。
大功既成,执玉帛朝会此山之下者万国。
遐想此时,轮蹄杂遝,郁郁葱葱,声教之精明,薄日月而垂宇宙者端于此乎煌煌起也。
此其陵冢之系属人心,过钱氏几万万,今其守视者顾反出钱氏下乎?
方今圣世清明,慨思,方将规恢万里,而会稽幸在帝乡,必有出而为之经理者。
越二十年,余官中都人前归安黄君岳卿俄以寺主僧惟则之工役始末来曰:「寺之昔弊者今新矣」。
余问昔何以弊,今何以新,岳卿曰:「弊之者禅也。
寺始于梁大同十一年,时未有所谓禅也,虽或昉以禅之萌蘖来,梁未之纳也。
且禅自称教外别传,是于佛书无證,其果为佛与否莫知也。
顷自禅日盛,而其徒尝攘此寺以居之。
禅荡无检律,佛其祖也,佛且为其所呵,于寺何有?
之穴又何有?
其寺之日以弊者势也。
惟则吾弟也(下缺。)
其出家守佛教慈悲不杀,而律己严。
太师宗福王闻其贤,强起之,属使守禹陵,郡以是闻之朝,而朝以是奏之皇帝,戒禅学者勿复预。
惟则始得一意经营,起宝祐丙辰,讫咸淳戊辰,而寺之庐壹是更新,且视昔加宏大,寺之田凡侵疆尽归,且谋增辟,故惟则愿有记」。
余曰:可也,之功终天地不可磨,则寺亦将与之俱不磨,况余与施侯畴昔之言验乎?
且此不特为寺而记,为记也;
不特为而记,为今日之缵复、有开必先记也。
然安知不复有太史公不远江淮数千里,走而者,胡不少需以使之记,而顾以属宵人耶?
虽然,姑草以俟。
咸淳四年五月吉日慈溪黄震记。
惟则天如师子林 元 · 郑元祐
 押侵韵
天如和尚上嗣普应国师,倡道东南。其谢绝诸方,一以国师遗训。既却,归松江之上,而中吴之人必欲得和尚来吴也,于是,建师子林以延致之。居无何,四方之士为诗为歌,以寓其游从之意者,凡若干。予亦随例赋长句一篇,复作八绝以咏其景物,后之来者纪咏续至,当不止此云。
万竹阴阴师子林,苍霏如雪不厌深。
影当初阳鸾凤舞,响作平地蛟龙吟。
契机元非击后悟,乘凉已在栽时寻。
行鞭土酥虽诘屈,沛润法雨尤阴森。
时不传餐玉法,定起每听贯珠音
那知阎浮有六月,只缘毗耶无二心。
眼光固已烁天地,王度政尔式玉金。
老矣蒲鞋尚堪织,贫岂藜羹长乏斟?
养威窟中善自爱,解铃颔下知谁任?
扰扰尘劳竟何以,便应于此投华簪。
绝句 元 · 惟则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开渠筑岸护低田,坐听邻翁说去年。
卖却犁锄买渔网,儿童荡桨到床前。
笔精:元末姑苏城师子林天如禅师俗姓谭氏江西永新人。尝作楞严会解,行于世。又能诗,聊录数首于后,云云。皆警句也。
临行阿锁欲尽写前诗凡十一首既而色有未满曰:『斯语太文妾不用此可为别制数章取数月来情事综迹历历于心者谱之勿诳勿艳勿誉妾姿艺如一语有犯即罚君一杯』余曰『固然但每诗成而卿以为可亦引满赏此何如』一笑许诺遂口占为下酒十六首 其九 丙子年 明末清初 · 王彦泓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几回席上错称呼,女伴知他碧作朱(不晓此语余为解则天如意曲。因问则天何处姊妹,令人失笑,)
更送诈传郎语到,乍令欢喜乍愁吁。
元僧惟则师子林今为齐门某氏园泛舟往访阍者以闺人居此辞焉怅然有作 清 · 厉鹗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樊榭山房续集卷第七
名僧遗石在,迢递访前尘。
北郭图难觅徐幼文师林十二景图)东林社未湮。
不逢浇叟,偏住散花人。
怊怅回船处,温风荡绿蘋
文园狮子林乾隆庚戌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五十九
狮林早识弗因倪,考覈频经画卷稽(旧传狮林为倪瓒所作及观狮子林图其自识云如海因公宜宝之则是为如海作也甲辰南巡复得徐贲为如海作图益可为證册中陆深元僧惟则好聚奇石状类狻猊故取佛语名其庵或云惟则得法于本中峰本时住天目狮子岩盖识授受之原因以名要非所作明矣)
吴苑塞庄岂殊也,山情水态实同兮。
十成已罢重赓韵丙午狮子林九叠韵已成十全因依中秋帖子涿鹿行诸什例不复重赓自后历年再题遂用别韵),一晌何妨趁兴题。
虽是八旬艰健步,陟高仍与敬为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