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 其三 潜溪 北宋 · 梅尧臣
押寘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寒溪随山回,脩竹隐深寺。
颇逢老僧谈,能忆先到(四库本作朝)事。
白栝圣君怜,绯花土人莳。
不到三十秋,依稀犹可记(自注:真宗尝驻跸白栝树下。《花谱》有潜溪绯一品。)。
谒王夏卿同过曼卿西轩留题 南宋 · 李处权
七言律诗 押齐韵
烟云坐久湿人衣,未觉城中有鼓鼙。
春到好花随意折,日长幽鸟尽情啼。
贵公行色心方壮,旷士閒居物已齐。
客子不知今夕梦,故乡何处是潜溪(自注:下村水竹全类潜溪,乃赞皇公平泉别墅。)。
与某人书(绍熙五年)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一六
恭叔尚未至,只文叔到已两日矣。见约诚之在此相聚也。
按:《宋文宪公文集》卷四六《题朱文公手帖》,四部丛刊本。
句 南宋末 · 钟克俊
自许有身埋汉土,终怜无泪哭秦廷(明宋濂《文宪集》卷二三《故龙南一峰先生钟府君墓碣铭》)。
梦中作四首 其四 宋末元初 · 林景熙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珠凫玉雁又成埃,斑竹临江首重回。
犹忆年时寒食祭,天家一骑捧香来。
遂昌杂录:当发陵时,林景熙故为丐者,背竹箩【竹箩 「箩」原作「篱」,据遂昌杂录改。】 ,挟竹夹,遇物夹投箩中。潜铸金牌系腰间,贿西僧求得高孝两陵骨,贮两函,葬东嘉。故梦中作诗有「双匣亲传竺国经」之句。
徐沁金华游录注云:杨琏真伽发陵事,诸书纪载岁月不同。按元史:世祖至元二十一年九月丙申,以江南总摄杨琏真伽发宋陵冢所收金银宝器,修天衣寺。又按宋文宪书穆陵遗骼事及丘文庄续资治通鉴皆云:至元二十一年甲申,僧嗣占、妙高上言,欲毁宋会稽诸陵,江南总统杨琏真伽与丞相桑哥表里为奸,明年乙酉正月,奏请如三僧言。盖其谋始于甲申,而成于乙酉,与周草窗密癸辛杂识年月正同。是时会稽唐玉潜珏、永嘉林景熙德阳、郑宗仁朴翁与皋羽咸主王监簿家,协谋收掩陵骨,故别玉潜作冬青树引以纪其事。而景熙答皋羽诗亦有「夜梦绕句越,落日冬青枝」,岂非诸公共事之明證乎?彭山季本以皋羽引中有「白衣种年星在尾」之句,谓与罗云溪有开唐义士传岁次戊寅之说相合。善乎彭玮解之曰:「星在尾者,寅月也,此即乙酉正月耳。」
宋诗纪事云:六陵遗骨,癸辛杂识、辍耕录俱云葬兰亭。若云高孝两陵林携葬东嘉,则诗中所云「水到兰亭转呜咽,不知真帖落谁家」,又何谓耶?当以周草窗、陶南村所纪为是,而景熙则共事之人也。梦中诗系唐玉潜作,云景熙作者非。
案:梦中诗明言双匣,自系指高孝两骨。当时弃骨草莽,玉潜托诸少年于仓皇急遽中,只求收得遗骸,岂能于诸陵之骨全无遗漏?更何能辨别分明?德旸自伪为丐者,又潜用金牌贿求,故能得二陵之骨,其馀亦不能尽得,可知其事之难。若疑「水到兰亭」句为无谓,则林所收者自瘗东嘉,唐所收者自瘗兰亭,事后必相闻,知梦中作诗先及高孝二陵骨次及诸陵骨,不相妨也。若梦中诗为唐作,则双匣又何谓乎?郑先于陶说,较可信,南宋书亦详林事,此诗自当属林。
梦中作 宋末元初 · 林景熙
珠亡忽震蛟龙睡,轩弊宁忘犬马情。
亲拾寒琼出幽草,四山风雨鬼神惊。
一抔自筑珠丘土(一抔自筑珠丘土 遂昌杂录作「一抔未筑珠宫土」。),双匣亲传竺国经。
独有春风知此意,年年杜宇哭冬青。
昭陵玉匣走天涯,金粟堆寒起暮鸦。
水到兰亭转呜咽,不知真帖落谁家。
珠凫玉雁又成埃,斑竹临江首重回。
犹忆年时寒食节,天家一骑奉香来。
遂昌杂录:当发陵时,林景熙故为丐者,背竹箩【竹箩 「箩」原作「篱」,据遂昌杂录改。】 ,挟竹夹,遇物夹投箩中。潜铸金牌系腰间,贿西僧求得高孝两陵骨,贮两函,葬东嘉。故梦中作诗有「双匣亲传竺国经」之句。
徐沁金华游录注云:杨琏真伽发陵事,诸书纪载岁月不同。按元史:世祖至元二十一年九月丙申,以江南总摄杨琏真伽发宋陵冢所收金银宝器,修天衣寺。又按宋文宪书穆陵遗骼事及丘文庄续资治通鉴皆云:至元二十一年甲申,僧嗣占、妙高上言,欲毁宋会稽诸陵,江南总统杨琏真伽与丞相桑哥表里为奸,明年乙酉正月,奏请如三僧言。盖其谋始于甲申,而成于乙酉,与周草窗密癸辛杂识年月正同。是时会稽唐玉潜珏、永嘉林景熙德阳、郑宗仁朴翁与皋羽咸主王监簿家,协谋收掩陵骨,故别玉潜作冬青树引以纪其事。而景熙答皋羽诗亦有「夜梦绕句越,落日冬青枝」,岂非诸公共事之明證乎?彭山季本以皋羽引中有「白衣种年星在尾」之句,谓与罗云溪有开唐义士传岁次戊寅之说相合。善乎彭玮解之曰:「星在尾者,寅月也,此即乙酉正月耳。」
宋诗纪事云:六陵遗骨,癸辛杂识、辍耕录俱云葬兰亭。若云高孝两陵林携葬东嘉,则诗中所云「水到兰亭转呜咽,不知真帖落谁家」,又何谓耶?当以周草窗、陶南村所纪为是,而景熙则共事之人也。梦中诗系唐玉潜作,云景熙作者非。
案:梦中诗明言双匣,自系指高孝两骨。当时弃骨草莽,玉潜托诸少年于仓皇急遽中,只求收得遗骸,岂能于诸陵之骨全无遗漏?更何能辨别分明?德旸自伪为丐者,又潜用金牌贿求,故能得二陵之骨,其馀亦不能尽得,可知其事之难。若疑「水到兰亭」句为无谓,则林所收者自瘗东嘉,唐所收者自瘗兰亭,事后必相闻,知梦中作诗先及高孝二陵骨次及诸陵骨,不相妨也。若梦中诗为唐作,则双匣又何谓乎?郑先于陶说,较可信,南宋书亦详林事,此诗自当属林。
寓舍偶得 元 · 洪焱祖
押马韵 出处:新安文献志卷五十一下
吏卒各已休,独步风林下。
雨馀堤草青,亦放庭前马。
隔水叫黄鹂,千山暗初夏。
非无可乐资,孰是同情者(宋潜溪序云新安为江东一大郡自昔多文学之士及吏部朱公兄弟以诗倡于建炎绍兴间作者益盛先生之生虽后朱公百馀年尝及接乡之诸老故发之于诗和而不怨平而不激严而不刻雅而不凡庶几忠厚恻怛有三百篇之遗意者)。
题建炎遗诏 元 · 陈樵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三部
解下涂金膝上衣(一作蛾眉金缕衣),匆匆命将墨淋漓。
图中吴楚无端拆,月里山河一半亏。
银汉经天都是泪,杜鹃入洛不如归。
黄衣传诏三军泣,不是班师诏岳飞。
注:鹿皮子律诗多出韵者,即吴才老通用之意。已为宋景濂《洪武正韵》发其端矣。
宿存存庵闻文叔兄有会晤之期 元 · 吴景奎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玄真道士留余宿,报道君来八月初。
会面犹如千里隔,别怀动是一年馀。
喜闻筋力加强健,每遣儿孙问起居。
老境逼人能几见,碧天空阔雁行疏。
早秋偶然作寄宋景濂四首 其三 元 · 吴莱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北山有古寺,修竹炎天凉。
蛟龙踞两涧,鹳鹤鸣层冈。
心台月照白,鼻观烟通香。
可思未可到,咏此招隐章。
早秋偶然作寄宋景濂四首 其四 元 · 吴莱
五言律诗 押词韵第四部
往者东入海,飘然任所如。
大风戕波浪,飞雪洒舳舻。
壮志昔尚少,狂游今并无。
誓登盘陀石,重望扶桑墟。
方景贤宋景濂夜坐观吴中杂诗遂及宣和博古图为赋此 元 · 吴莱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壮岁何心老一儒,东游饱食有江鲈。
诗宗鹤膝蜂腰体,礼象龙头豕腹图。
三士操琴知尔达,八公遗药忍吾臞。
吴中胜处多朋故,话尽寒宵燎叶炉。
送宋景濂游五泄山 元 · 吴莱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远眺能携一短筇,寺前突屼定何峰。
九天管籥来飞鹤,三岛楼台守蛰龙。
閒欲啸歌先目往,病嫌登陟转身慵。
西源山石东源水,岂但渠家有赤松。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五泄山部
早秋偶然作寄宋景濂四首 其一 元 · 吴莱
押词韵第十七部
西风吹梧桐,一叶两叶积。
故书翻有尘,雄剑挂在壁。
时非合穷困,事到即辉赫。
除却双鹿行,门前少人迹。
早秋偶然作寄宋景濂四首 其二 元 · 吴莱
押词韵第四部
故人两三人,江北久羁旅。
寻香古径风,步屧修廊雨。
莼鲈最有味,稻蟹纷难数。
我欲往从之,蛮潮正掀舞。
早秋偶然作寄宋景濂四首 其一 元 · 吴莱
押支韵 出处: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七十三
我病三月久,问言此何时。
山林日摇落,草木欲变衰。
忽来临青镜,何故摘白髭。
千里复万里,远哉鸿雁期。
早秋偶然作寄宋景濂四首 其三 元 · 吴莱
押霁韵 出处: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七十三
悠悠秋夜长,梦觉秋月霁。
有才宁及人,无学敢求蜕。
挥来河水弦,削作泰山砺。
吁嗟祁孔宾,得失毫发际。
吴淞江上谩兴二首 其二 元 · 贡师泰
七言绝句 押词韵第八部
露冷草根鸣蟋蟀,雨晴花影转蛸蟏。
一家四散知何在,独对林间喜鹊巢。
注:嘉靖间,建安李尚书默书《玩斋集》后云:「予在宣州,诸生贡安国者,为言其先世礼部公寓海宁时,自名其里为小桃源。元命既革,宋学士景濂尝邀之,公为置酒饮,夜分乃起就卧,仰药而毙。按《元史》载公文章行迹甚备,门人朱燧作《纪年录》,但称病笃。岂史氏与其宾客皆讳之耶!」《纪年录》云:至正十六年正月,张士诚陷平江,公抱印隐居吴淞江上,主钓台山长吴景文家。易姓名端木氏,号戾契子、喌喌翁,作《幽怀赋》以自见。二十二年,卒于海宁寓舍。秘书少监揭汯墓志所载亦然。未可以传闻为据也。
读宋太史诗文集谩书 元 · 吕诚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金华山下古潜溪,秀发英灵间世奇。
岁久不闻清庙瑟,眼明今见玉堂诗。
百年人物推此老,一代风流当继谁。
颇恨淹留忘坠景,遗编徒使后来悲。
酬别宋赞善大夫景濂二首 其一 元 · 刘永之
七言绝句 押侵韵
西阁垂帘坐夕阴,每因朝退共论心。
文章千载知音少,独立苍茫感慨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