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柔珠庵东壁题诗仙姑又尝于柔珠庵东壁题一绝,字比晋人差清婉少骨。壁后半毁,惟馀「百尺」十三字,其下必「风」字也。后二句无人能续之者。) 唐 · 何仙姑
 押东韵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百尺水帘飞白虹,笙箫松柏语天风嘉庆广东通志》三二九《释老传》转引《罗浮山志会编》引明孙蕡何仙姑记》)
无心亭 北宋 · 晁端禀
五言绝句 押侵韵
地与市朝远,云藏山水深。
长令有心者,到此自无心(按:以上三诗作者《舆地纪胜》署晁端受,考《宋诗纪事小传补正》卷一云晁端受乃仲衍子,《王华阳集》卷五○《晁君墓志铭》云仲衍三子,曰端彦端方端禀端禀字大受,或又名其为受欤?又《鸡肋集》卷六三《寂默居士晁君墓表》载端禀两从伯兄使淮浙,居闲不调者十年,爱西湖、琅邪山水,所为诗数十百首传于杭、滁。三诗所咏之景与上述事亦合。据此,则受即端禀。)
按:以上《舆地纪胜》卷四二《淮南东路·滁州
西山项可立宿灵隐西庵 元 · 黄溍
 押词韵第十五部
薄游厌人境,振策穷幽躅。
理公所开凿,遗迹在岩麓。
秋杪霜叶丹,石面寒泉绿。
仰窥条上猿,攀萝去相逐。
物情一何适,人事有羁束。
却过猊峰回,遥望松林曲。
前山夜来雨,湿云涨崖谷。
缥缈辨朱甍,禅房带修竹。
故人丹丘彦,抱被能同宿。
名篇聊一咏,异书欣共读。
蹉跎未闻道,黾勉尚干禄。
夙有丘壑期,吾居几时卜。
周伯温参政九日南园宴集诗二首 其二 元 · 成廷圭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范相南园五百秋,重来访古转多愁。
啼乌树老台空在,饮马池荒水不流。
芹泮好从多士乐,桂丛谁赋小山幽。
诸公高会诗如锦,授简安能接胜游。
临川仲衍手卷时仲衍永嘉平阳州同知有旨命赍御酒宣慰本州周宗道佥院贡米入京卷有危太朴参政所书虞学士邵庵送行序并诗三首走亦不揆效颦于左兼简君道使君 其一 元 · 李士瞻
七言律诗 押蒸韵
海角相逢如未识,三山听诏见崚嶒。
大参书法追王献,学士诗章似杜陵
棣萼春明华艳艳,芙蓉秋水玉承承。
故朝丞相多英裔,只有临川世姓曾。
临川仲衍手卷时仲衍永嘉平阳州同知有旨命赍御酒宣慰本州周宗道佥院贡米入京卷有危太朴参政所书虞学士邵庵送行序并诗三首走亦不揆效颦于左兼简君道使君 其二 元 · 李士瞻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九重选使劳将军,多羡将军类古人。
报国只知君父重,与民还似弟兄亲。
中流砥柱颓波障,旧蜡黄封御赐新。
君到平阳烦问讯,鱼缄曾寄浙江鳞。
临川仲衍手卷时仲衍永嘉平阳州同知有旨命赍御酒宣慰本州周宗道佥院贡米入京卷有危太朴参政所书虞学士邵庵送行序并诗三首走亦不揆效颦于左兼简君道使君 其三 问李则平宪副乞花 元 · 李士瞻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明府庭前花数本,汀岸芷迭芬芳。
山茶雨过红妆净,茉莉风牵粉趐香。
隔户蜻蜓空寂寂,绕栏蝴蝶故忙忙。
相逢尽道东风好,一线何曾到晚郎。
侍宴钟山应制(时兰州方奏捷) 元末明初 · 刘基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明诗纪事 甲签·卷三
清和天气雨晴时,翠麦黄花夹路岐。
万里玉关驰露布,九霄金阙绚云旗。
龙文騕袅骖鸾辂,马乳蒲萄入羽卮。
衰老自惭无补报,叨陪仪凤侍瑶池。
田按:《钟山应制》诗,汪朝宗句云:「松下鹇眠无客到,洞中龙出有云从。茶煎紫笋支遁,药炼丹砂羡葛洪。」詹同文句云:「瑶花如雨三千界,紫气成龙五百年。风送香烟浮衮服,池涵树影拂青天。」孙西庵句云:「三山避迹投鲸海,五岳齐肩拥帝宫。」九成奏乐喧泉涧,百职联班蹴磴苔。」皆写山中景物。青田此诗,询意迥别,盖以侍宴时,兰州方奏捷也。
午日西庵雨中对榴花 元末明初 · 徐贲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麦寒已过又寒,此日端阳独倚栏。
谁道榴花能照眼,斜风小雨不禁看。
董文启之江夏宰(此诗一作孙蕡作,见孙《西庵集》。) 元末明初 · 黄哲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出处:明诗纪事 甲签·卷九
委佩晨看拜玉除,西游真食武昌鱼
王孙碧草秋无际,仙掌金茎露下初。
今日才名须卓茂,当年词赋说相如
登临若对南楼月,待尔宾鸿寄尺书。
舟泊龙湾孙仲衍 元末明初 · 黄哲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吴樯楚柂十年间,又度秦淮虎豹关。
眼底故人成寂寞,梦中尘业负高闲。
九州风雨东南会,七泽波涛日夜还。
江上思君云路杳,掀篷愁对蒋陵山。
喜故人孙仲衍 元末明初 · 黄哲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十年东去入皇都,词赋争誇楚大夫
疏散又辞金马籍,倦狂须觅步兵
花开上苑啼鹦鹉,草绿南园泣鹧鸪。
惟爱碧山吟卷在,夜随明月照蓬壶。
次韵仲衍巫峡秋怀 元末明初 · 黄哲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白帝孤城蜀汉间,锦江秋色隔巴山
霜清滟滪琼瑶动,雨散阳台紫翠环。
王事归心俱未已,世情歧路总相关。
扁舟莫系枫林下,卧听寒猿一夜还。
孙仲衍归自京师 元末明初 · 黄哲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逐客南来觅旧矶,玉堂天上故人稀。
春风鸟归巢乐,秋水江鱼入馔肥。
结屋旋开松菊径,泛舟重着芰荷衣。
罗浮道士还丹熟,相许携琴入翠微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一○)
酬孙典籍仲衍见寄 元末明初 · 王佐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忆昨交游日罄欢,清时曾议共弹冠。
春风草檄将军幕,夜月联诗羽客坛。
江海只今来远信,云霄无复望飞翰。
惟应剩酿陶尊酒,迟尔归来共岁寒。
宋承旨金华 元末明初 · 答禄与权
 出处:明诗纪事 甲签·卷四
金华之山,巍乎莫测。
乃在牛女之墟,天池之北。
自昔初平牧羊处,至今灵气钟名德。
圣人立极开太平,贤佐乃有宋先生
先生读书逾万卷,雄才独擅文章名。
至尊临轩时顾问,皇子传经当绣楹。
汉室旧闻疏太傅,明庭今见桓五更。
先生行年几七十,新春诏许还乡邑
诰词御制焕奎文,子孙簪笔当朝立。
先生种德非常伦,圣明天子优老臣。
从兹一往三千春,高风长与初平邻。
田按:潜溪归老时,中书舍人叶宁、朱芾史靖可有送行诗,见于各家纪述。余捡孙蕡西庵集》,有《送翰林宋先生致仕归金华》诗,多至二十五首,其云「门生日日侍谈经,独向孙蕡眼尚青」,则西庵尝及潜溪门也。其云「高丽日本朝王使,长向仙班问姓名」,则外国贡使数问宋先生起居事也。其云「东夷买得潜溪集,已向扶桑石上镌」,则日本得《潜溪集》,刻板国中事也。其云「秘府图书翻阅尽,却从方士借丹经」,则潜溪尝为道士自号玄真子,留心道箓也。其云「归途跨得银鞍马,原是天闲小乘黄」,则洪武九年赐马事也。其云「祖考荣封宠数优,君王亲为制词头」,则致政时诏加赠二代,诰辞皆太祖所亲制也。其云「海内才名五十年,圣恩荣许晚归田。金华父老如相问,曾是瀛洲第一仙」,「红鞋金带荔枝花,三品词林内相家。归去山中无个事,瓦瓶春水自煎茶」,「盖世文章未是雄,真纯卓有古人风。赐金长是沽春酒,醉杀邻家桑苧翁」,「凤翥龙飞御制文,人间未见墨花新。恩荣独为词林重,亲向宫门赐老臣」,潜溪一生,事业荣遇,综括略尽。因录道夫诗,附见于此。
西庵耕叟姚观海 元末明初 · 邓雅
五言排律 押阳韵
南徼风尘久,西庵日月长。
健儿从战伐,垂老事耕桑。
蔓草勤须剪,松醪渴易尝。
把书晴护,看雨暮移床。
翠竹连蔬圃,寒泉带柳塘。
石阑风淅沥,云谷树苍茫。
牛犊侵晨牧,豺狼入夜防。
烟霞成痼癖,神物致休祥。
庞老身无恙,陶潜兴不忘。
蒲葵添散逸,筇竹任徜徉。
了事输租税,无忧足稻粱。
文寻高士传,诗咏甫田章。
既识浮生理,须求不老方。
勖哉加饮膳,击壤待时康。
孙主簿德清(孙善琴) 元末明初 · 高启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大全集卷十二
山水匝秋城,君行思已清。
道逢迎吏拜,田杂戍人耕。
地远知边信,家贫称县名。
应携一琴去,相和长官鸣。
中秋玩月张校理宅得南字 元末明初 · 高启
 押词韵第十四部
八月望夜天如蓝,海色卷雾山收岚。
玉盘元沉龙窟底,忽起万丈谁能探。
初来空中光尚湿,霜娥寒鬓风旂岩。
人言一年此最好,金精水气秋相涵。
小星尽去大星在,芒角欲吐敢与参。
天将洗眼照下土,啖食肯纵妖蟆贪。
穿深窥暗不遗隙,罔两忌影逃岩嵌
前年客中忆见之,家人怨别方喃喃。
荒山不知佳节至,垂首凭案寻书蟫。
但怪流辉入败户,油灯失焰留孤龛。
起行阴林不用炬,剥啄独叩峰西庵
虬蛇乱踏心胆悸,怪影走石皆枫
即呼道人共载酒,放舟直下夫容潭。
翻翻惊鹘落树杪,吹笛正和乌飞南。
今年在舍反寂寞,暗室困卧如僵蚕。
乾愁无端负良夜,月固不言我则惭。
人无贤愚竞玩赏,况我清景性所耽。
忽忆诸君隔河水,持被就宿聆高谈。
为呼老婢扫庭宇,一席盘饤
江城重闭万家寂,楼鼓近听才挝三。
空阶凄其觉露泫,虚牖窈窕疑烟含。
婆娑欲留月伴影,素鸾西下烦停骖。
明宵复出已难似,动别经岁嗟何堪。
尊前此月又此客,世所难遇心应谙。
关山几处未解兵,击柝不寐愁丁男。
南邻歌舞北邻哭,月虽同照异苦甘。
何人为我挥天戈,乾坤多难俱平戡。
行者得还居者乐,清光所及恩皆覃。
悬知此愿未易遂,忧来举盏从沉酣。
须臾众散晓虫急,古桂吹落自毵毵。
除夜 元末明初 · 孙蕡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大地白雪似白沙,游子况复未归家。
寒云黯淡暗海曲,春风浩荡来天涯。
楚山卢橘渐舒叶,故园枇杷应着花。
未得乘船出江口,枯坐旅邸如春蛙(以上《西庵集》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