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金善州惠酒 元末明初 · 李集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出处:遁村杂咏
满池荷藕正时哉,独绕池边日几回。
忽值白衣送酒,开尊径醉卧苍苔(时寓法轮寺。寺有莲池。)
金秀才幼孜 明 · 练子宁
七言律诗 押文韵
令誉常从早岁闻,麟经学问独超群。
篝灯寒听清宵雨,觅句晴看白昼云。
未向月宫攀古桂,先从泮水采香芹。
交游幸遂论心乐,尊酒常同坐夕曛。
忆昔四首寄士奇勉仁少傅幼孜少保 其一 明 · 胡俨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昔者承恩共拜官,两班分日直金銮。
晚来归舍星同戴,晓起趋朝漏未残。
墨点龙笺濡彩笔,烛传庭燎捧金盘。
如今忆着当时事,独望桥山泪不干。
忆昔四首寄士奇勉仁少傅幼孜少保 其二 明 · 胡俨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圣祖巍巍功德高,曾䌷石室笔同操。
始终纂述多从故,事业铺张敢谓劳。
丹禁清风传玉漏,瑶阶红日转金鳌。
闲来极目钧天上,却忆兰台愧滥叨。
忆昔四首寄士奇勉仁少傅幼孜少保 其三 明 · 胡俨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圣主崇儒冠古今,辟雍遥迓宠光临。
百年礼乐昭文运,一代仪章着德音。
释菜周旋华衮盛,授经敷畅讲筵深。
銮舆一去神游远,乘石苔封杏树阴
忆昔四首寄士奇勉仁少傅幼孜少保 其四 明 · 胡俨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接武青宫列两坊,恩荣兼秩实非常。
追陪琐闼春风暖,进讲文华昼景长。
每切葵心倾晓日,竟同蒲质老秋霜。
玺书独拜归来后,留与儿孙永不忘。
从狩密云早发次韵幼孜 明 · 杨士奇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鸡鸣沧海浴朝暾,起换征裘倒别尊。
上马好音喧鼓吹,逼人清气满乾坤。
旌旗云拥中军幄,剑戟霜明列校屯。
载笔从容侍田猎,暮年有幸共承恩。
次韵弘济居庸佛院怀幼孜 其一 明 · 杨士奇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又随翠辇度居庸,不复当年语笑同。
下马还寻旧游处,伤心寒树起秋风。
次韵弘济居庸佛院怀幼孜 其二 明 · 杨士奇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并登仙阁愧才庸,三十年间进秩同。
何日南帆溯潇峡,冢前持酒酹西风。
钦惟圣天子嗣大历服简用旧人懋图治理覃布恩德绥怀万方天地清宁海宇乂安乃以宣德戊申二月廿八日命少师吏部尚书蹇义幼孜等凡十有八人乘马将仆隶从游万岁山已又命乘御舟泛太液池遍历小山诸处维时风日暄朗景物明丽氛埃屏息佳气郁葱心目舒畅得以周览奇胜复蒙天语从容慰劳赐以醇醪珍馔俾尽饮至醉恩意深厚宠赐便蕃诚终身之荣幸千载而一遇者也臣幼孜无任感激之至谨赋五言长律一首上进伏乞圣览不胜幸甚诗曰 明 · 金幼孜
五言排律 押尤韵
朝廷多暇日,诏许从宸游。
联骑经东苑,挥鞭过御沟
渐瞻琼岛近,夐对小山幽。
巀嵲凌霄汉,清虚动斗牛。
盘承金露重,栋拂玉虹流。
叠石苍苔合,悬崖古木稠。
林高巢巨鹘,壑邃舞潜虬。
驰道回鸾驭,花阴驻紫骝。
空中香雾满,日下紫氛收。
太液相环抱,波光欲荡浮。
泓涵通碧海,澄澈透灵湫
翠荇翻红鲤,轻澜泛白鸥。
碧桃晴雨润,杨柳暖风柔。
忽喜传天语,联翩载御舟。
醇醪分玉斝,香茗溢金瓯。
冠盖随云气,歌谣应棹讴。
迂回循岸曲,逦迤历城陬。
真似经三岛,犹疑访十洲
烟霞围胜境,日月驻丹丘
列籍依芳树,开筵望翠斿。
九重颁异果,多品列珍羞。
击节谐欢笑,持觞屡劝酬。
遭逢恩独厚,感激赐还优。
圣德乾坤大,神功舜禹侔。
华夷覃霈泽,遐迩戴鸿休。
治世雍熙盛,优贤礼数周。
不才叨侍从,末学乏谟谋。
幸数承清问,常时近冕旒。
虚心勤至道,当宁纳嘉猷。
再拜陈篇什,皇图衍万秋。
瑞雪应制诗 明 · 金幼孜
七言排律 押阳韵
宣德五年冬十有二月乙卯之夕雪骤作逮明远迩皆彻山川壮丽草木晶明氛埃敛净厚土膏润朝野相庆皆以为圣天子至德所感其应为丰年实天下生民之福圣心悦豫既为长歌以颁示臣寮复锡之宴饮俾尽醉而乐焉君臣相与之意蔼然备见于情辞之间虽诗之称既醉太平不是过也臣幼孜叨沐荣恩无任感激爰效古昔赓歌之意以颂圣德于万一谨再拜而献诗曰
圣君御统绍先皇,恩德覃施及万方。
序属嘉平融瑞气,时逢大雪散祥光。
初惊洒地蠙珠集,忽讶漫空粉絮飏。
尽夕玉阶辉皎月,凌朝苑树炫初阳。
山川漫汗疑连缟,城阙玲珑拟截肪。
晃耀神京围玉垒,晶荧宫井冻银床。
中天霁景浮琼岛,大地欢声彻庙堂。
政喜寰区消疠孽,预知年谷兆丰穰。
九重错落颁宸藻,百辟追趋献寿觞。
此日赓歌同舜禹,太平致治迈尧汤。
武功文德谋猷远,圣子神孙宝历昌。
愿效嵩呼歌悃款,千秋万岁颂时康。
重陪驾至太液池 明 · 胡广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明诗纪事 乙签·卷四、御选明诗卷五十二
玉砌临无地,飞甍上倚天。
微风斜舞燕,高柳沸鸣蝉。
芳草茸茸细,池荷个个圆。
孰知丹禁里,别有好林泉。
翰林记》:永乐中学士胡广等七人,从上幸北京,每令节燕闲,扈驾登万岁山,侍宴广寒殿,泛太液池以为常。广等多为歌诗以记之。
田按:胡若思《和胡学士侍驾游万岁山》诗云:「凤辇宸游日,祥云夹道红。香风传别殿,飞翠绕行宫。径转千岩合,波回一镜空。忽看鸾鹤起,声在半天中。」「涧道苍苔合,房栊绣户分。碧淙晴欲雨,锦石暖生云。嘉树千寻秀,灵蒲九节芬。广寒宫阙近,天语半空闻。」「阁道云为幄,仙田玉作台。更无凡迹到,只有异香来。拂金舆度,花迎宾扇开。太平多乐事,扈从得徘徊。」「雨晴山色好?太液暖浮。游鲤遥吹浪,飞花近著人。列筵深宠渥,载笔焕丝纶。愿继《周南》作,《驺虞》咏至仁。金文靖《和胡学士春日陪驾游万岁山》诗云:「凤辇游仙岛,春残花尚浓。龙纹蟠玉砌,莺语度瑶宫。香雾浮高树,祥云丽碧空。五城双阙外,宛在画图中。」「截嶪淩丹阙,迢遥跨紫台。龙香浮日劝,凤盖拂云来。叠巘参差出,层崖隐映开。幽情不可极,临眺重徘徊。」王希范《和胡学士从游万岁山》诗云:「飞旆淩丹壑,鸣镳陟紫台。日边双凤下,云里六龙来。宝殿临空敞,矞筵就水开。共誇青琐客,陪宴梁回。」梁用之《和胡学士从驾幸万寿山》诗云:「春树如云绿,春花胜锦红。晴波融太液,旭景绚瑶宫。鹤驭移丹禁,鸾旗拂紫空。辇前歌吹发,响入翠微中。」「玉泉凝石髓,金粉落松花蓬岛行应近,丹丘去不赊。宸游乘淑气,物色媚韶华。还道相如,传宣亦赐茶。」「憩辇馀芳趣,流觞爱晚春。圆荷刚出水,细草欲薰人。鸟过时冲仗,鱼游不避纶。君王多乐事,及物在深仁。」「珊瑚交密树,翡翠错疏篁。眠麝晴薰日,驯禽洁似霜。云窗飘桂子,风榭镂芝房。回辇经行处,还怜暝色苍。」录光大诗,并附于此。
高唐州幼孜榆林中避风沙渐行入夏津县古河屯遇一田家邀予二人饮意甚勤厚幼孜饮少仆为饮数杯上马而去 明 · 胡广
 押词韵第十五部 出处: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四十五
策马度榆林,行次古河曲。
曲堤隐若城,河流已不复。
下马饮河水,逢人问乡俗。
田家有好怀,邀我坐茅屋。
为言家登莱,分丁屯大陆。
居此成聚落,岁久繁生育。
公家值少事,衣食恒自足。
所欣达官至,开瓮酒初熟。
呼妇涤金罍,旋篘春分醁。
馨香忽出户,浮蚁泛糟曲。
虽无肴与核,罗案具蔬蔌。
野人性真率,酬劝情转笃。
殷勤慰渴饥,馀以及童仆。
意气自豁然,岂能令拘束。
兴阑出门巷,老少似徵逐。
相送河上村,徘徊伫延目。
题赐上尊封识小帖(有跋) 明 · 杨荣
 押支韵
圣皇昔御西内时,万机多暇乐雍熙。
传宣廷臣近玉陛,赐坐转觉天颜怡。
亲调异馔出金鼎,八珍之味和羹糜。
上尊九酲出天府,琼浆玉酪甘如饴。
内园朱樱新荐后,粲若骊珠光陆离。
银罂翠釜递传送,阖室均得沾恩私。
当时感激荣宠,铭心镂骨无穷期。
黄封题识最严密,洞庭春色何珍奇。
墨花如云注霜玺,龙香绕瓮犹淋漓。
恍疑晴霞隐玄雾,朱文小篆蟠蛟螭。
尚书宝此弗敢置,锦笺玉轴加装池。
虹光荧煌动四壁,坐觉雨露添华滋。
摩挲此卷倍增感,何幸深蒙圣主知。
恩波浩荡比沧海,聊写悃幅成歌诗。
愿公什袭同拱璧,盛德荣名万古垂。
跋:永乐庚子夏四月丙辰上在西内圆殿特召都督臣薛禄尚书吕震李庆暨臣荣臣金幼孜至殿外命坐赐食其羹糜盖出于御前调和珍异非常且复有上尊熟食酪浆樱桃之赐厚德深恩难以云喻然所赐上尊封识皆有墨印洞庭春色四字复用朱印篆书御用二字以盖其上思惟古昔圣帝明王解衣推食之意不是过也恩眷之隆何其至哉今臣谨以上尊题识封号装潢成轴以彰圣上之恩赐且欲传之子孙以为珍玩复徵予言荣追惟当时恩实同沾则今拜观于此又奚容自默哉既为歌诗以昭盛美复纪其实于后以识希世之遇云
元夕赐观灯应制五首 其五 明 · 陈敬宗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出处:明诗纪事 乙签·卷九
山拥金鳌壮,云盘彩凤来。
星河随斗转,珠阙倚天开。
欢洽春声遍,恩从淑气回。
愿歌《鱼藻》咏,长奉万年杯。
翰林记》:宣德三年元宵节,赐文武大臣观灯于万岁山,命中官侍宴。学士杨荣进《无宵赋》,赏钞三千贯。侍读钱习礼等赋诗以进,咸命观灯于万岁山,赐宴。各以诗进,赏钞各六锭。七年元宵节,赐观灯于西苑,仍赐内阁白金彩币,遣中官送于其第。盖自宣宗即位以来,凡遇时节,必赐侍臣以诗章及内酝珍羞,而元宵为尤盛云。
田按:元夕应制诗,「游人多昼日,明月让灯光」,唐王维句也。「双凤云中扶辇下,六鳌海上驾山来」,宋王圭句也。明初高季迪亦有《元夕应制观灯》诗。永、宣两朝,赐宴观灯,传为盛事。诸臣进御诗篇,宣庙品第,以陈员外亢宗为第一。馀谓员外「明月只随仙仗转,红云偏近御筵多」,自足擅场。而当时应制诸作,陈祭酒敬宗五律外,殊多工者。杨少师云:「象纬临天阙,瑶空集万灵。云霞纷掩映,星斗叠晶莹。宝地应满,金门夜不扃。千官陪宴乐,歌舞在明庭。」周庶子述云:「鱼钥通宵彻,金莲达曙红。门开九霄上,辇度五云中。剑佩随仙跸,旌旗拂彩虹。宸游多乐事,此夕万方同。」曾詹事棨云:「天临黼扆动龙光,三岛新移植建章。灯火万枝悬宝炬,绮罗千队出红妆。觚棱月转留仙跸,禁署风回散御香。歌舞不知清漏永,宫筵还进紫霞觞。」梁侍读潜云:「银汉横空宝月团,六鳖飞出五云端。蓬莱紫禁天中起,玉井红莲地上看。满殿娇歌留夜景,千门羯鼓散春寒。教坊戏乐回回异,愿奉龙颜万岁欢。」胡祭酒俨云:「风清华月丽晴空,湛露筵开圣泽浓。灯火遥连丹阙外,《箫韶》只在彩云中。九重瑞霭浮金雀,万树银花灿玉虹。光禄传宣催进酒,乌纱都映醉颜红。」金少保幼孜云:「天仗森森列宝台教坊初进鼓如雷。金莲夜放轻寒散,绛蜡春融淑气回。仙乐谩调双玉管,紫宸频上万年杯。传柑岁岁承恩渥,感遇深惭负不才。」「阊阖重重夜不扃,琼楼十二敞银屏。东风一曲《升平乐》,此夜都人尽许听。」
奉呈杨山金使君善初案下 其一 明 · 李桢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龟岩先生文集卷之一
行趋来自白沙汀,历拜清标偿宿情。
定省久违归意促,笑谈才了别愁生。
青龙浦口潮头退,急水门前雨脚横。
目断天西云树远,绿蘋洲畔夕阳明。
奉呈杨山金使君善初案下 其二 明 · 李桢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出处:龟岩先生文集卷之一
逢秋脉脉恋家山,见月归心不自宽。
霜菊婵妍妆小砌,风荷浙沥撼危栏。
新诗写兴遣怀稳,薄酒洗愁就醉难。
回望黄冈多属意,可能樽酒共清欢。
奉呈杨山金使君善初案下(四首○二首入元集) 其一 明 · 李桢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出处:龟岩先生文集卷之一(续集)
海西佳丽说杨山,最爱莲池百顷宽。
翠盖曾看擎晓月,红云今想映雕栏。
行忙漫过休须恨,忆尔重过亦不难。
何况主人词翰伯,晚来交契托深欢。
奉呈杨山金使君善初案下(四首○二首入元集) 其二 明 · 李桢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龟岩先生文集卷之一(续集)
飘泊孤臣傍海汀,残年出守愧非情。
笙歌岂□愁颜老,簿牒还催素发生。
白日看云心转乱,清宵恋阙泪偏横。
秋来又负归田计,不寐閒吟晓月明。
右参赞宋公神道碑铭 明 · 申钦
四言诗 出处:象村稿卷之二十七
粤稽中宗仁宗两大王继陟。壬人窃国柄。迄明庙末年。士不踣于桁杨接摺。则亦荆棘魑魅尔。当其时名完人者。或长往远逝。以成其完。或时踬时起。仅得其完。若履顺居正。望实兼隆。享用五福。考终于位。不期完而自完者。唯我外王父参赞公其人哉。钦获罪于天。早失怙恃。外王考妣提而鞠之。承训于庭者盖十祀矣。公殁四十三年。而丽牲之石始具。公之诸子姓谓钦齿宅相之列。而曾忝太史。庶几为不朽图。钦谨标公行业。纪之神道。其系牒官历曰。公姓宋氏。讳麒寿字台叟号秋坡。其先肇于恩津。有讳明谊。官司宪执端。二世而愉有隐德。号双清堂高祖曰继祀。司宪府持平。曾祖曰顺年。礼曹正郎。赠弘文馆副提学汝谐安东府使。赠礼曹参判。考曰世忠。加平郡守。赠吏曹判书。皆公推恩也。判书公为权贵所齮龀。宦不达。妣曰李氏。璿派也。朱溪君深源女。朱溪敦学饬行。为燕山所害。李氏亦有士操。胚胎前光。启庆于公。公以正德丁卯生。中辛卯司马。甲午文科。入艺文馆检阅,待教,奉教,赐暇读书。自是践扬馆阁。若侍讲院司书文学,弼善,辅德司宪府之掌令,执义,大司宪。议政府检详舍人左右参赞弘文馆之修撰,校理,应教,典翰,直提学。司谏院之大司谏吏曹佐郎正郎判书。皆其历也。若承旨则自同副至都承旨。若刑,户,工,礼则为参判判书。若西枢则为同知知事。若京兆则判尹。若经筵春秋成均义禁则皆兼绾。而或一再。或累经。若外藩则为京畿江原道观察使乙巳。以承旨例参卫社勋。丁丑。见镌降秩。俄复之。万历辛巳。终于正寝。正月初三日也。春秋七十有五。讣闻。上辍朝。赐吊祭。官庀襄事。越三月某甲。厝于怀德藏山坤坐之原。公配平康蔡氏。高丽太师松年之后。大司宪忱之女。有型阃之范。有肥家之德。孝慈而勤俭。贞静而塞渊。媲美于公。并受丕祉。当夫人之世。数闺媛之贤者。必归于夫人。夫人生于正德庚午。殁于万历癸未。得寿七十有四。葬与公同原。育三男四女。男曰应溉。文科司谏院司谏。娶士人沈镜女无后。曰应泂。文科黄州牧使。先娶郡守李宗孝女。生三男二女。再娶宗室成川守女。生一男。曰应洵。文科弘文馆副提学。娶府使安彦铢女。生四男二女。女长适韩克昌亲府典簿。生五男三女。次适申承绪。开城都事。生二男二女。次适金瞻。文科弘文馆校理。生二男二女。次适俞大脩。文科安东府使。生二男四女。直长兴祚,县监敬祚,郡守荣祚,郡守裕祚,士人李𦭎。牧使之出也。一女夭。敬祚出后大司谏护军硕祚,别坐孝祚,进士显祚郡守赵景禛,县监朴就章。副提学之出也。监察楫,博士戭,学生戬,翊赞𢧳,学生𦐂。大司宪尹寿民,郡守姜紞,县监李瑱典簿之出也。议政府右议政钦,刑曹参判鉴,生员任庆基,坡原都正应福。都事之出也。正字诚立,察访正立,参赞李庆全,士人朴焞。校理之出也。进士景曾寺正学曾,判决事李愖,参判李尚信,察访金善馀,士人洪卓。府使之出也。内外曾高孙男女至累百人。不可殚记。其制行履迹曰。公弱不好弄。嗜学如不及。乐与先生长者游。旁通诸子百家。有志圣贤之学。与成东洲元友。非礼不履。时己卯祸惨。以学为讳。公探索益力。遂为通儒。暨释褐。名论日起。权奸金安老欲兜搅公。饵公以名香龙墨。公以宵人之遗。受以置墙壁间。安老已瞯之矣。嗛其不附已。以事斥免之。安老伏辜。始得用。仁庙养德春官。僚属妙选一世。论者以公为第一。乙巳。仁庙大渐。夜召大臣。宣末命。传位于明庙。明庙践阼。冲幼不及政。文定王后垂帘视事。尹元衡,李芑构尹任起大狱。士林赤矣。公以母夫人年老。不得不趋列。而实与时冰炭。出按京圻。丁岁大侵。又值国恤。诏使相望。赖公施措。民忘其役。公忧愤成疾。疽发于背。阅岁愈剧。丁未。堂兄圭庵公遘祸。临殁贻公书曰。皇天后土。可此心。子女托之。公见而痛伤之。疽乃溃裂。绝而复苏。犹以送终恤孤为念。力疾经纪襄葬无憾焉芑党至欲窜公母夫人废寝食忧之。公引范滂子母事为解。明庙于己未年间。厌元衡所为。擢士流中人置台阁。公其一也。斥永川沈义俭怙势之状。直邑子受诬者。辛酉。明庙御禁苑设科。典选者取倖臣子及王子君之婿。公抗章罢之。李梁败。公秉宪论。其党长第科罪。士论快之。明庙违豫。公力赞李相浚庆定国本。元衡黜死。公乃当铨。一时名胜。悉加收用。朝野想望。以为太平可期。明庙疾革。宣祖大王将缵大统。诸卿杂议入承仪节。公曰。传云入自端门。万姓咸睹。嗣君当以乌帽白袍。小舆入光化门西侠。群议乃定。退溪李公滉。公所契许。宣祖初载经筵讲学。多咨于公。三司请复柳灌等爵。削乙巳勋。公亦力陈之。湔枉伸诬。此为之兆也。公姿容玉雪。大耳耸峙。望之如神仙中人。清标拔俗。趣好高洁。早从师友。践履笃实。而深自韬晦。以近名为耻。不为厓异边幅。芬华趋竞。居第服食。一循俭素。事亲尽其爱敬而著于愉色婉容。追远竭其虔诚而形于革恑悒嗳。虽居名宦。恒有超举物外之想。遇山水会心处。辄悠然忘返。仕罢却扫。不憧憧世故。晚以美疢即闲。而忧喜以国。教子弟必以忠孝为先。长姊孀居。事之如母。每痛圭庵无嗣孙。力劝立之。俾不绝世。郭司谏珣。公之石交也。死于乙巳。尸在旅邸。公收而殓之。平生手不释卷。家无媵嬖之私。见子婿登显仕。诸孙满前曰。吾靡德以堪。忌溢戒得。此吾所佩也。取欹器鼎铭。为图自警。书出师表,归去来辞,四箴。朝夕寓目。不以自画也。公之交游。先辈则有若郑文翼光弼金慕斋安国。朝著则有若李相国浚庆金大谏鸾祥。问学则有若李退溪滉,成东洲,郑北窗𥖝,赵龙门昱左右之。东洲曰。天性纯粹者其惟某乎。慕斋曰。端重贞亮者此人也。文翼曰。非但远到。必为福人云。公历事四朝。终始一节。富贵寿考。其卒也上自公卿下逮走卒。莫不嗟悼。岂非全德君子令闻令望。天锡纯嘏者耶。钦当稚昧。睹公坐堂上。茵甚盛。晨昏唱喏。进退日数十人。而皆子姓也。佳辰令节。侍陪欢宴。簪笏拱揖。烂然盈庭。幼妇童孙。袨衣舞䌽。指不胜屈。观者艳叹。咸以为汾阳万石。复见于千载下。盍睹夫水之源于河委于海。山之峙于昆峛于岳乎。有德者有祚。其有自也而然乎。若不肖孙钦之窃禄于朝。以有今日者。亦藉垂荫之馀。铭曰。
种不必穫,成不必全。
公则有之,实得之天。
秩秩而积,用之也裕。
渊渊而淳,发之也度。
享嘏于已,垂祚于后。
身名俱泰,盖壤同久。
惟神其爽,不与魄藏。
铭此贞珉,以垂无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