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论诗三十首(丁丑岁三乡作。) 其二十一 金末元初 · 元好问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窘步相仍死不前,唱酬无复见前贤。
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
南濠诗话:东坡云:「诗须有为而作。」山谷云:「诗文唯不造空强作,待境而生,便自工耳。」予谓今人之诗,惟务应酬,皆无谓而作者也【皆无谓而作者也 南濠诗话(知不足斋丛书本)作「真无为而强作者」。】 ,无怪其语之不工。遗山云云,知其病者也。
书事三首 其二 元初 · 刘因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卧榻而今又属谁,江南回首见旌旗。
路人遥指降王道,好似周家七岁儿。
南濠诗话:刘静修书事诗云云。周公谨杂识载北客诗「忆昔陈桥」云云。二诗皆为宋太祖作者,若出一机轴,而辞意严正,可谓诗之斧钺矣。
送才上人再往湖南 元初 · 圆至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牧潜集卷一
近闻归又出,何事迫身忙。
春路晴犹滑,山亭晚更长。
竹枯湘泪尽,花发楚魂香。
旧日曾行处,因君思不忘。
南濠诗话:元僧圆至工于古文,而诗尤清婉。其寒食各云云。他如云云。其造语之妙,当不减于惠勤、参寥辈也。
赠魁天纪 元初 · 圆至
七言绝句 押文韵 出处:牧潜集卷一
拈笔诗成首首新,喜来豪叫欲攀云。
难医最是狂吟病,我恰才痊又到君。
南濠诗话:长洲陈湖碛沙寺,元初有僧魁天纪者居之。魁与高安僧圆至友善,至尝注周伯弜所选唐三体诗,魁割其资刻置寺中,方万里特为作序【方万里特 原作「方万持」,据南濠诗话改补。】。由是三体诗盛传人间,今吴人称「碛沙唐诗」是也。魁读儒家书,尤工于诗,平生厓立绝俗,誓不出世,住山,至有诗赠之云云。
水龙吟 咏扬州明月楼 元 · 贯云石
押词韵第四部
晚来碧海风沈,满楼明月留人住。
璚花香外,玉笙初响,修眉如妒。
十二阑干,等闲隔断,人间风雨。
望画桥檐影,紫芝尘暖,又唤起、登临趣。
回首西山南浦。
问云物、为谁掀舞。
关河如此,不须骑鹤,尽堪来去。
月落潮平,小衾梦转,已非吾土。
且从容对酒,龙香涴茧,写平山赋。
按:南濠词话
自题小像 元末明初 · 顾瑛
七言绝句 押佳韵
儒衣僧帽道人鞋,天下青山骨可埋。
若说向时豪杰处,五陵鞍马洛阳街。
艺苑卮言:吾昆山顾瑛、无锡倪元镇俱以猗卓之赀,更挟才藻,风流豪赏,为东南之冠,而杨廉夫实主斯盟。顾倪各散家赀,顾画其像,题云云。至今人传之。夫以顾倪之富与廉夫之豪纵而若此,其于陶靖节可谓异轨同操。
南濠诗话:顾玉山仲瑛尝自题小像云云。人咸赏其达。予谓仲瑛此诗,不无所袭。傅大士诗云:「道冠儒履释袈裟,三教原来总一家。」东坡狱中寄子由云:「是处青山可埋骨,他时夜雨独伤神。」
三高祠 元 · 善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越国谋臣吴国雠,如何庙食此江头?
扁舟载得蛾眉后,却作三江汗漫游(范蠡)。
南濠诗话:三高祠在吴江长桥南,中祀越上将军范蠡、晋大司马东曹掾张翰、唐赠右补阙陆龟蒙,国朝著于祀典。齐东野语载宋人诗云:「可笑吴痴忘越憾,却誇范蠡作三高。」又云:「千年家国无穷恨,只合江边祀子胥。」盖深非之。近读僧善住三高祠诗,范蠡云云,其见亦同。
赠张伯雨 元 · 无名僧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久闻方外有神仙,只住华阳古洞天。
花径不曾缘客扫,石床今许借僧眠。
穿云去汲烧丹井,带雨来耕种玉田。
一自茅君成道后,几人骑鹤下苍烟。
南濠诗话:张伯雨外史晚居茅山,罕接宾客。一日,有野僧来谒,童子拒之,僧云:「语而主,吾诗僧也,胡为拒我?」乃为入报。伯雨书老杜「花径不曾缘客扫」之句,使持以示僧,僧略不运思,即成诗云云。末二句颇涉讥刺。伯雨得诗大惊,延入置之上坐,留连数日。
过吴江三高祠 元末明初 · 谢应芳
出处:龟巢稿卷三
三高祠前秋水波,客来吊古悲且歌。
季鹰鲁望桑梓敬,蠡也笾豆理则那。
生为越人身相越,百计吞吴吴乃灭。
直忧乌喙将无情,兔死狗烹肝脑裂。
飘然携家湖海游,捧心人与同扁舟。
越人誇功铸金像,于吴孰曰非仇雠。
行装重宝久弥厚,清高之风绝何有。
奉尝堪笑木肠儿,忍睹荒台麋鹿走。
江风萧萧枫叶寒,扣舷折我青琅玕。
灵胥怒挟海潮起,殷若雷鸣过雪滩。
南濠诗话:三高祠在吴江长桥南,中祀越上将军范蠡、晋大司马东曹掾张翰、唐赠右补阙陆龟蒙。毗陵谢应芳尝上书行省,欲去范蠡像,会世变弗果。
王烈妇诗 元末明初 · 杨维桢
七言绝句 押庚韵
介马驮驮百里程,青枫一夜血诗成。
祇应刘阮桃花水,不似巴陵汉水清。
南濠诗话:宋王烈妇青枫岭事,昭灼在人耳目,士大夫过而题诗者甚众。杨廉夫诗云云。后廉夫得梦悔之,乃更作诗,有「宁从湘瑟声中死,不向胡笳拍里生」之句,则与前诗迥不侔矣。
题刘阮山 元末明初 · 杨维桢
七言绝句 押阳韵
两婿原非薄倖郎,仙姬已识姓名香。
问渠何事归来早,白首糟糠不下堂。
南濠诗话:元微之题刘阮山诗云云。后元遗山诗云云。予顷见杨廉夫诗迹,亦有是作,云云。较之二元,情致不及,而忠厚过之。
题望湖亭 元末明初 · 胡奎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处:明诗纪事 甲签·卷二十二
鸥外清波雁外山,望湖亭下系归船。
夜深起坐占风信,龙在珠宫月在天。
《南濠诗话》:海宁胡教授虚白,洪武间归自江西,泊舟番君之望湖亭,见亭上石刻东坡诗一绝,虚白赓其韵书之于壁。忽有老者来诵其诗,曰:「字非斗南老人耶?」乃为长揖,举首不知所往。虚白因自号斗南老人。
姑苏感事二首 其二 明 · 王泽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六部 出处:明诗纪事 甲签·卷二十七
天星夜落水犀军,又见吴宫走鹿群。
睥睨金汤徒自固,怆惶玉石竟俱焚。
将军只合田横死,国士宁无豫让存。
风雨明年寒食节,□盂谁上太妃坟。
《归田诗话》:吴元年,国兵围姑苏。临危,张士诚聚其族齐云楼,举火焚之,缢不死,就擒。王叔润有诗哀之,先伯亦有绝句云:「虎斗龙争既不能,鸡鸣狗盗亦何曾。陈平韩信皆归汉,只欠彭城老范增。」盖张氏据有浙西富饶地,而好养士。凡不得志于前元者,争趋附之,美官丰禄,富贵赫然。有为北乐府讥之云:「皂罗辫儿紧劄梢,头戴方檐帽。穿领阔袖衫,坐个四人轿。又是张吴王米虫儿来到了。」及城破,无一人死难者。武夫健将,惟束手卖降而已。诗意有所谓也。
田按:「江南岁岁烽烟起,海上年年禦酒来。如此烽烟如此酒,老夫怀抱几时开?」此杨廉夫不屈于张士诚而作也。「一阵东风一阵寒,芭蕉长过石阑干。只消几个瞢腾醉,看得春光到牡丹。」此张光弼策张士诚必败而作也。士诚灭后,姑苏感事之作,叔润二诗最为脍炙人口。杜东原《耕馀录》、姜明叔《墨馀钱镈》、蒋一葵《尧山堂外纪》、瞿宗吉《归田诗话》皆纪之。余检高季迪《青丘集》有《吴城感旧》诗云:「城苑秋风蔓草深,豪华都向此销沈。赵佗空有称尊计,刘表初无弭乱心。半夜危楼俄纵火,十年鄗乌漫藏金。废兴一梦谁能问,回首青山落日阴。」刘青田《写情集》有《过苏州》诗云:「姑苏台下垂杨柳,曾为张王护禁城。今日淡烟芳草里,暮蝉犹作管弦声。」「满地寒风满面尘,荒烟白草旧通津。晏安鸩毒俱亡国,可但西施解误人」。「虎丘山下月朦胧,阊阖门前动地风。《子夜》一声琴一阕,杜鹃声在碧云中。」「成败由天众所知,乌江拔剑更何疑?谁言碧海刺剸蛟手,也学临春井底儿」。谢子兰《龟巢稿》有《淮夷篇》云:「大邦浙河西,吴郡称第一。淮夷著柘黄,来作豺虎窟。交邻无善道,西顾拒敌。一鹗婴网罗,同气顿萧瑟。正朔仍奉汉,天恩满床笏。赋粟岁倍蓰,郿坞金日积。非无舶绰风,海运不挂席。包藏狼子心,反覆不可测。台阁两重臣,忍为枭獍食。井蛙自尊大,出入复警跸。爱弟日宠骄,开府门列戟。提兵几百万,势热手可炙。甲第连青云,圊溷亦丹碧。瑶池长夜饮,《天魔》舞倾国。帷幄皆面谀,忠鲠即摈斥。权门竞豪奢,婪夫务怀璧。淮南旧巢穴,坐视成弃掷。出师理侵疆,所向辄败绩。邻兵贾馀勇,一举数州得。群凶纳降去,敛戍独坚壁。奈何围数重,楼橹比如栉。炮车拂云汉,昼夜飞霹雳。宠弟既荠粉,左右皆股栗。短兵屡相接,苗僚与戮力。南濠百花洲,流血水尽赤。闭关甫期月,人面多菜色。蔬茹犹八珍,骸骨爨下析。众叛已不知,豕突犹亲出。前徒忽投戈,回骑数匹。一炬齐云楼,红粉随烟灭。缚虎送台城,咆哮气方息。嗟哉尔淮夷,亡命起仓猝。衡行十五载,贵富亦已极。雕墙底灭亡,斯理信弗忒。」胡若思姑苏诗云:「姑苏城郭水茫茫,往事流传过客伤。夜月人歌黄菜叶,秋风梦绕白驹场。火中乌合归真主,井底蛙犹笑子阳,天下车书今混一,繁华终古胜维扬。」又《六砚斋三笔》有周公谨《追悼张氏》诗云:「长淮千里阵云平,万骑郊原决死生。不信玉堂春醉醒,倚阑睛日唤流莺。」「偃月堂高矗紫烟,夜阑笙火正薰天。如何斥地连吴楚,葬骨都无半垄田」。刘三吾《姑苏即事》诗,贝廷琚《姑苏》诗,别见十二卷、六卷。
田按:「江南岁岁烽烟起,海上年年禦酒来。如此烽烟如此酒,老夫怀抱几时开?」此杨廉夫不屈于张士诚而作也。「一阵东风一阵寒,芭蕉长过石阑干。只消几个瞢腾醉,看得春光到牡丹。」此张光弼策张士诚必败而作也。士诚灭后,姑苏感事之作,叔润二诗最为脍炙人口。杜东原《耕馀录》、姜明叔《墨馀钱镈》、蒋一葵《尧山堂外纪》、瞿宗吉《归田诗话》皆纪之。余检高季迪《青丘集》有《吴城感旧》诗云:「城苑秋风蔓草深,豪华都向此销沈。赵佗空有称尊计,刘表初无弭乱心。半夜危楼俄纵火,十年鄗乌漫藏金。废兴一梦谁能问,回首青山落日阴。」刘青田《写情集》有《过苏州》诗云:「姑苏台下垂杨柳,曾为张王护禁城。今日淡烟芳草里,暮蝉犹作管弦声。」「满地寒风满面尘,荒烟白草旧通津。晏安鸩毒俱亡国,可但西施解误人」。「虎丘山下月朦胧,阊阖门前动地风。《子夜》一声琴一阕,杜鹃声在碧云中。」「成败由天众所知,乌江拔剑更何疑?谁言碧海刺剸蛟手,也学临春井底儿」。谢子兰《龟巢稿》有《淮夷篇》云:「大邦浙河西,吴郡称第一。淮夷著柘黄,来作豺虎窟。交邻无善道,西顾拒敌。一鹗婴网罗,同气顿萧瑟。正朔仍奉汉,天恩满床笏。赋粟岁倍蓰,郿坞金日积。非无舶绰风,海运不挂席。包藏狼子心,反覆不可测。台阁两重臣,忍为枭獍食。井蛙自尊大,出入复警跸。爱弟日宠骄,开府门列戟。提兵几百万,势热手可炙。甲第连青云,圊溷亦丹碧。瑶池长夜饮,《天魔》舞倾国。帷幄皆面谀,忠鲠即摈斥。权门竞豪奢,婪夫务怀璧。淮南旧巢穴,坐视成弃掷。出师理侵疆,所向辄败绩。邻兵贾馀勇,一举数州得。群凶纳降去,敛戍独坚壁。奈何围数重,楼橹比如栉。炮车拂云汉,昼夜飞霹雳。宠弟既荠粉,左右皆股栗。短兵屡相接,苗僚与戮力。南濠百花洲,流血水尽赤。闭关甫期月,人面多菜色。蔬茹犹八珍,骸骨爨下析。众叛已不知,豕突犹亲出。前徒忽投戈,回骑数匹。一炬齐云楼,红粉随烟灭。缚虎送台城,咆哮气方息。嗟哉尔淮夷,亡命起仓猝。衡行十五载,贵富亦已极。雕墙底灭亡,斯理信弗忒。」胡若思姑苏诗云:「姑苏城郭水茫茫,往事流传过客伤。夜月人歌黄菜叶,秋风梦绕白驹场。火中乌合归真主,井底蛙犹笑子阳,天下车书今混一,繁华终古胜维扬。」又《六砚斋三笔》有周公谨《追悼张氏》诗云:「长淮千里阵云平,万骑郊原决死生。不信玉堂春醉醒,倚阑睛日唤流莺。」「偃月堂高矗紫烟,夜阑笙火正薰天。如何斥地连吴楚,葬骨都无半垄田」。刘三吾《姑苏即事》诗,贝廷琚《姑苏》诗,别见十二卷、六卷。
都玄敬见访夜话 明 · 史鉴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西村集卷三
跫然步履忽闻声,喜极翻成倒屣迎。
一别五年如转眼,重来信宿见交情。
溪云杳杳随流去,池月娟娟入牖明。
夜半孤灯挑欲尽,更传馀爝在薪荆。
哨遍 端午日饮都玄敬于豫章堂 明 · 史鉴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西村集卷四
梅雨弄晴,梧叶生阴,深苑榴花吐。
见钗头,齐缀赤灵符。
恰又经一番重午。
君听取。
斜阳竹西歌吹,分明不是扬州路。
信彼此无殊,古今不异,逢场自足欢娱。
但未能免俗与人俱。
也试举芳樽泛菖蒲。
艾虎悬门,䌽丝缠臂,尚传荆楚。
吁。
满地江湖。
龙舟竞渡晓喧謼。
相习成故事,骚魂此日知夫。
觑水马争驰,锦标平插,浪华捲雪轰旗鼓。
幸得隽归来,拈华弄酒,向人誇笑矜舞。
有谁解屈子怀沙故。
眷宗国难忘心独苦。
想曾怀、琼粻椒糈。
浮游蝉脱应笑,世俗沉菰黍。
是非非是都休评论,聊且长歌吊古。
阆风县圃渺苍梧。
望夫君、弭节何所。
送杨君谦致仕 明 · 吴宽
押豪韵 出处:匏翁家藏集卷第十八
公署席未暖,求去何嗷嗷。
济河先焚舟,预卖冠与袍。
我不更劝子,知子意殊牢。
昨者见章疏,陈情欲长号。
谓臣心腹间,有疾刺如刀。
自宜针石恶,不任簿书劳。
蒙恩锡封典,父母喜俱叨。
雨露不知感,臣岂如蓬蒿。
壮年可驱策,正合从时髦。
臣实自知愧,柰缘病相遭。
当道奖恬退,幸尔遇山涛。
九重遂俯从,孰谓天居高。
郎官信美秩,视之等秋毫。
未论子所能,此足称贤豪。
纷纷投牒者,群然赴仪曹。
其间或衰迈,虚名尚贪饕。
如子真难得,识者争嘉褒。
而我复增愧,头颅巳霜毛。
归心觉愈急,如索更加绹。
子归免羁绊,槛兽初奔逃。
卬首不回顾,跳舞向林皋。
岁暮多冰雪,长河阻轻舠。
河神不世情,助子水滔滔。
旧宅傍吴市,门前是南濠。
性不耐居处,志惟嗜游遨。
南指天目山,誓将友猿猱。
归来必自得,有乐斯陶陶。
发泄胸中奇,文场战当鏖。
多事反自今,笔墨肯停操。
巳忘虞卿愁,且著屈子骚。
古诗三十六句寄君谦仪部奉寓怀思云山迢遥不我遐弃春鸿在望用傒好音 明 · 程敏政
押豪韵
舣舟阊门下,揽衣涉南濠。
居人爱杨子,力任细书劳。
手校日弗给,续晷焚其膏。
坐令书满家,一一排干旄。
丽藻并奇字,史汉兼庄骚。
剖击无终穷,人徒识仪曹。
焉知漆雕意,古学非时髦。
有如万里鸿,妙与江云高。
又如幽兰芳,嫣然媚衡皋。
恭惟圣所传,慎此义利操。
明明君子心,道体求丝毛。
忧违乐乃行,不负人中豪。
巨舰乘安流,向尔空飞涛。
芸编亦自幸,非君孰吾遭。
岂若夸毗子,悻然立蓬蒿。
相去日已远,令我心郁陶。
故人颇谐寡,聊饮玉色醪。
题诗寄濠上,临风愧投桃。
题清明上河图(上有先提举跋) 明 · 李东阳
出处:明诗纪事 丙签·卷一、怀麓堂集卷九
宋家汴都全盛时,四方玉帛梯航随。
清明上河俗所尚,倾城士女揭童儿。
城中万屋翚甍起,百货千商集成蚁。
花棚柳市围春风,雾阁云窗粲朝绮。
芳原细草飞轻尘,驰者若飙行若云。
虹桥影落浪花里,捩舵撇蓬俱有神。
笙歌在楼游在野,亦有驱牛种田者。
眼中苦乐各有情,纵使丹青未堪写。
翰林画史张择端,研朱吮墨镂心肝。
细穷毫发夥千万,直与造化争雕镌。
图成进入缉熙殿,御笔题签标卷面。
天津一夜杜鹃啼,倏忽春光几回变。
朔风捲地天雨沙,此图此景复谁家。
家藏私印屡易主,嬴得风流后代誇。
姓名不入宣和谱,翰墨流传藉吾祖。
独从忧乐感兴衰,空吊环州一抔土。
丰亨豫大纷彼徒,当时谁进流民图。
乾坤頫仰意不极,世事荣枯无代无。
都穆《寓意编》:《清明上河图》藏阁老长沙公家,公以穆游门下,且颇知书画,每暇日辄出所藏,命穆品评。此盖公生平所宝秘者。观其位置若城郭市桥屋卢之远近高下,草树马牛驴驼之大小出没,以及居者行者舟车之往还先后,皆曲尽意态,毫发无遗。盖汴京盛时伟观,可按图而得,而非一朝夕之所能者,其用心亦良苦矣。图有金大定丙午燕山张著跋云:「翰林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人也。幼读书游学京师,后习绘事,工于界画,自成一家。」又引向氏《图画记》谓择端复有《西湖争标图》,与此并入神品。元至正壬辰西昌杨准跋则谓前有徽南标题,后有金诸老诗及私印若干。今皆不存。长沙公自为诗,细书其后。
李坤元《忍斋杂识》:王公思质为分宜害,实以《清明上河图》故,图寸马豆人,为宋朝人手笔。思质得之,价止二百金,系先曾叔祖狷庵公居间者。狷庵名如讷,即仪郎敬斋子,而思质从甥。予尝见思质任制府日致狷庵手书,始悉其由。既分宜索取此图,恩质以临笔与之,而分宜门下客精于辨画者,觇知其故,从思质假金,思质拒之,因白分宜言图之伪,复披细观,指其絓漏处云:「安有一小马脚而跨二瓦沟之理。」分宜大怒,遂借端中伤,以图之微而竟婴祸殒身。君子责备贤者,谓思质实自贻伊戚焉。
《野获编》:严分宜势炽时,以诸珍宝盈溢,遂及书画骨董雅事。时鄢懋卿以总鹾使江淮,胡宗宪、赵文华以督兵使吴越,各承奉意旨,搜取古玩,不遗馀力。时传闻有《清明上河图》手卷,宋张择端画,在故相王文恪胄君家。其家钜万,难以阿堵动,乃托苏人汤臣者往图之。阳以善装潢知名,客严门下,亦与娄江王思质中丞往还,乃说王购之。王时镇蓟门,即命汤善价求市,既不可得,遂属苏人黄彪摹真本应命。黄亦画家高手也。严氏既得此卷,珍为异宝,用以为诸画压卷,置酒会诸贵人赏玩之。有妒王中丞者,知共事,直发为赝本。严世蕃大惭怒,顿恨中丞,谓有意绐之。祸本自此成。或云即汤姓怨弇州伯仲,自露始末。不知然否。以文房清玩致起大狱,严氏之罪固当诛。但张择端者,南渡画院中人,与萧照,刘松年辈比肩,何以声价陡重,且为祟如此。
田按,王氏与分宜构祸之由不仅为此图,然此图亦买祸之一端也。李坤元、沈德符所纪各有不同,姑两存其说。后此图流传,董香光尚及见之,见《容台集》。都南濠称,赏鉴家王氏所藏,即西涯所题图也。录西涯诗附著其事于此。
李坤元《忍斋杂识》:王公思质为分宜害,实以《清明上河图》故,图寸马豆人,为宋朝人手笔。思质得之,价止二百金,系先曾叔祖狷庵公居间者。狷庵名如讷,即仪郎敬斋子,而思质从甥。予尝见思质任制府日致狷庵手书,始悉其由。既分宜索取此图,恩质以临笔与之,而分宜门下客精于辨画者,觇知其故,从思质假金,思质拒之,因白分宜言图之伪,复披细观,指其絓漏处云:「安有一小马脚而跨二瓦沟之理。」分宜大怒,遂借端中伤,以图之微而竟婴祸殒身。君子责备贤者,谓思质实自贻伊戚焉。
《野获编》:严分宜势炽时,以诸珍宝盈溢,遂及书画骨董雅事。时鄢懋卿以总鹾使江淮,胡宗宪、赵文华以督兵使吴越,各承奉意旨,搜取古玩,不遗馀力。时传闻有《清明上河图》手卷,宋张择端画,在故相王文恪胄君家。其家钜万,难以阿堵动,乃托苏人汤臣者往图之。阳以善装潢知名,客严门下,亦与娄江王思质中丞往还,乃说王购之。王时镇蓟门,即命汤善价求市,既不可得,遂属苏人黄彪摹真本应命。黄亦画家高手也。严氏既得此卷,珍为异宝,用以为诸画压卷,置酒会诸贵人赏玩之。有妒王中丞者,知共事,直发为赝本。严世蕃大惭怒,顿恨中丞,谓有意绐之。祸本自此成。或云即汤姓怨弇州伯仲,自露始末。不知然否。以文房清玩致起大狱,严氏之罪固当诛。但张择端者,南渡画院中人,与萧照,刘松年辈比肩,何以声价陡重,且为祟如此。
田按,王氏与分宜构祸之由不仅为此图,然此图亦买祸之一端也。李坤元、沈德符所纪各有不同,姑两存其说。后此图流传,董香光尚及见之,见《容台集》。都南濠称,赏鉴家王氏所藏,即西涯所题图也。录西涯诗附著其事于此。
喜玄敬少卿致仕 明 · 王鏊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震泽集卷六
似我归来亦未迟,夫君得谢又先之。
清朝况是悬高位,白社多缘赴夙期。
到处溪山同载酒,故园风物尽裁诗。
一场好梦今朝觉,却任傍人道是痴。
四月九日与弟秉之进之过通安桥顾氏因偕玄敬登阳山绝顶次日过虎山桥七宝泉至灵岩山而还得诗三首 其二 虎山桥 明 · 王鏊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出处:震泽集卷七
湖上仙山翠巘重,画阑面面对芙蓉。
人家斜日东西崦,野寺浮岚远近钟。
我欲濯缨来此处,谁能筑室傍前峰。
放舟又过溪桥去,恐有桃源惜未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