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与齐尚书仆射杨遵彦书 陈朝 · 徐陵
出处:全陈文卷七
陵叩头叩头,夫一言所感,凝晖照于鲁阳,一志冥通,飞泉涌于疏勒;况复元首康哉,股肱良哉,邻国相闻,风教相期者也。天道穷剥,钟乱本朝,情计驰惶,公私鲠惧,而骸骨之请,徒淹岁寒,颠沛之祈,空盈卷轴,是所不图也,非所仰望也。执事不闻之乎?昔分鳌命鳸之世,观河拜洛之年,则有日乌流灾,风禽骋暴,天倾西柱,地缺东门,盛旱拆三州,长波含五岳。我大梁膺金图而有亢,纂玉镜而犹屯,何则?圣人不能为时,斯固穷通之恒理也。至若荆州刺史湘东王,几神之本,元寄名言,陶铸之馀,犹为尧舜,虽复六代之舞,陈于总章,九州之音,登于司乐,虞夔拊石,晋旷调钟,未足颂此英华,无以宣其盛德者也。若使郊禋楚翼,宁非祀夏之君,龛定京师,即是匡周之霸,岂徒豳王徙雍,期月为都,尧帝迁河,周年成邑,方今越裳藐藐,驯雉北飞,肃慎茫茫,风牛南偃,吾君之子,含识知归,而答旨云何所不投身,斯所未喻一也。又闻晋熙等郡,皆入贵朝,去我寻阳,经涂何几,至于铛铛晓漏,的的宵烽,隔溆浦而相闻,临高台而可望,泉流宝盖,遥忆盆城,烽号香炉,依然庐岳。日者鄱阳嗣王范治兵汇派,屯戍钥波,朝夕笺书,春秋方物,吾无从以蹑屐,彼有路而齐镳,岂其然乎?斯不然矣。不谓邵陵王纶通和此国,郢中上客,云聚魏都,邺下公卿,风驰江浦,岂卢龙之径,于彼新开,铜驼之街,于我长闭,何彼途甚易,非劳于五丁,我路为难,如登于九折,地不私载,何其爽欤?而答旨云还路无从,斯所未喻二也。又晋熙庐江,义阳安陆,皆云款附,非复危邦,计彼中途,便当静晏,自斯以北,桴鼓不鸣,邻惠所通,自此以南,王灵未缺,如其境外,脱殒轻躯,幸非边吏之羞,何在匹夫之命?又此宾游,通无货殖,忝非韩起聘郑,私买玉环,吴札过徐,躬要宝剑。由来宴锡,凡厥囊装,行役淹留,皆已虚罄,散有限之微财,供无期之久客,斯可知矣。且据图刎首,愚者不为,运斧全身,庸流所鉴,何则?生轻一发,自重千钧,不以贾盗明矣。骨匀不任充鼎俎,皮毛不足入货财,盗有道焉,吾无忧也。又公家遣使,脱有资须,本朝非隆平之时,游客岂皇华之势,轻装独宿,非荣聚囊之仪,微骑间行,宁望輶轩之礼,归人将从,私具驴骡,缘道亭邮,唯希蔬粟,若曰留之无烦于执事,遣之有费于官司,或以颠沛为言,或云资装可惧,固非通论,皆是外篇,斯所未喻三也。又若以吾徒应还侯景,侯景凶逆,歼我国家,天下含灵,人怀愤厉,既不获投身社稷,卫难乘舆,四家磔蚩尤,千脔割王莽,安所谓俛眉顿膝,归奉寇雠,佩弭腰鞬,为其皂隶?又日者通和,方敦曩睦,凶人狙诈,遂骇狼心,颇拟宋万之诛,弥惧荀罃之请,所以奔蹄劲角,专恣凭陵,凡我行人,偏钟雠憾,正当菹筋醢骨,抽舌探肝,于彼凶情,犹当未雪,海内之所知也,君侯之所具焉。又闻本朝王公,居人士女,风行雨散,东播西沈,城阙丘墟,71蓬萧瑟,偃师还望,咸为草莱,霸陵回首,皆沾霜露,此又君之所知也。彼以何义,争免寇雠,我有何勋,争归委质。昔钜平贵将,悬重于陆公,叔向若流,深知于鬷蔑,吾虽不敏,常慕前修。不图明庶为怀,翻其以此量物。昔魏氏将亡,群凶挺争,诸贤戮力,想得其朋,为葛荣之党也?为邢果之徒邪?如曰不然,斯所未喻四也。又假使吾徒,还为凶党,侯景生于赵代,家自幽恒,在则台司,行为连率,山川形势,军国彝章,不劳请箸为筹,便当屈指能算。景以逋逃小丑,羊豕同群,身寓江皋,家留河朔,乡井乡邑,如鬼如神,其不然乎,抑又君之所知也,且夫宫闱秘事,皆若云霄,英俊︳谟,宁非帷幄,或佯惊以定策,或焚藁而奏书,朝廷之士,犹难参预,羁旅之人,何阶耳目?至于礼乐沿革,刑政宽猛,讴歌已远,万舞成风,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安在摇其牙齿,为间谍者哉?若谓复命西朝,终奔东虏,虽齐梁有隔,尉候奚殊,岂以河曲之难浮,而曰江关之有济,河桥马度,曾非宋典之奸,关路鸡鸣,皆是田文之客,何其通蔽,乃尔相妨,斯所未喻五也。又兵交使在,虽著前经,傥同徇仆之尤,追肆韩山之怒,则凡诸元帅,并释缧囚,爰及偏裨,同加恩礼,乃至钟仪见赦,朋笑遵途,襄老蒙归,虞歌引路,吾等张旃拭玉,修好寻盟,涉泗之与浮河,郊劳至于赠贿,公恩既备,宾敬无违,今者何愆,翻无贬责,若以此为言,斯所未喻六也。若曰妖氛永久,丧乱悠然,哀悼奔波,存其形魄,固以铭兹厚德,载此洪恩,譬渤澥而俱深,方嵩华而犹重;但山梁饮啄,非有意于笼樊,江海飞浮,本无情于钟鼓,况吾等营魄已谢,馀息空留,悲默为生,何能支久,是则虽蒙养护,更夭天年,若以此为言,斯所未喻七也。若云逆竖歼夷,当听反命,高轩继路,飞盖相随,未解其言,何能善谑?夫亨屯治乱,岂有意于前期?谢常侍今年五十有一,吾今年四十有四,介已知命,傧又杖乡,计彼后生,肩随而已,岂银台之要,彼未从师,金灶之方,吾知其诀,正恐南阳菊水,竟不延龄,东海桑田,无由伫望,若以此为言,斯所未喻八也。足下清襟胜说,书囿文林,凡曰洪荒,终于幽厉,如吾今日,宁有其人?爰至春秋,微宜商略,夫宗姬殄坠,霸道昏凶,或执政之多门,或陪臣之凉德,故臧孙有礼,翻囚与国之宾,周伯无愆,空怒天王之使,迁箕卿于两馆,絷乐子于三年,斯匪贪乱之风邪?宁比当今之高列也。至于双崤且帝,四海争雄,或构赵而侵燕,或连韩而谋魏,自永盟于楚殿,躬夺璧于秦庭,轮宝鼎以托齐王,凭安车而诱梁客,其膏唇败舌,分路扬镳,无罪无辜,如兄如弟。逮乎中阳受命,天下同规,巡省诸华,无闻幽辱。及三方之霸也,孙甘言以妍媚,曹屈诈以羁縻,旌轸岁到于勾吴,冠盖年驰于庸蜀,则客嘲殊险,宾戏已深,共尽游谈,谁云猜忤?若使搜求故实,脱有前踪,恐是叔世之奸谋,而为邦之胜略也。抑又闻之,云师火帝,浇淳乃异其风,龙跃麟惊,王霸虽殊其道,莫不崇君亲以诏物,敦敬养以治民,预有邦家,曾无隆替。吾奉违温清,仍属乱罹,寇虏猖狂,公私播越,萧轩靡御,王舫谁持,瞻望乡关,何心天地,自非生凭廪竹,身出空桑,行路含情,犹其相悯,尝以择官而仕,非曰孝家,择事而趋,非云忠国,况乎钦承有道,骖驾前王,郎吏明经,鸱鸢知礼,巡方省化,咸问高年,东序西郊,皆遵耆耋,吾以圭璋玉帛,通聘来朝,属世道之屯期,钟生民之否运,兼年累载,无申元直之祈,衔泣吞声,长对公闾之怒,情礼之诉,翻同逆鳞,忠孝之言,皆应对舌,是所不图也,非所仰望也。且天伦之爱,何得忘怀,妻子之情,谁能无累。夫以清河公主之贵,馀姚书佐之家,草限高卑,皆被驱掠,自东南丑虏,抄败饥民,台署郎官,俱馁墙壁,况吾生离死别,多历暄寒,孀室婴儿,何可言念,如得身还乡壤,躬自推求,犹冀提携,俱免凶虐。夫四聪不达,华阳君所谓乱臣,百姓无冤,孙叔敖称为良相,足下高才重誉,参赞经纶,非虎非貔,闻诗闻礼,而中朝大义,曾未经论,清禁嘉谟,安能相及?谔谔非周舍,容容类胡广,何其无争臣哉?岁月如流,人生何几,晨看旅雁,心赴江淮,昏望牵牛,情驰扬越,朝千悲而下泣,夕万绪以回肠,不自知其为生,不自知其为死也。足下素挺词峰,兼长理窟,匡丞相解颐之说,乐令君清耳之谈,向所未疑,谁能晓论?若鄙言为谬,来旨必通,分请灰钉,甘从斧镬,何但规规默默,齰舌低头而已哉?若一理存焉,犹希矜眷,何故期令我等必死齐都,足赵魏之黄尘,加幽并之片骨,遂使东平拱树,长怀向汉之悲,西洛孤坟,恒表思乡之梦,千祈已屡,哽恸良深,徐陵叩头,再拜(《文苑英华》六百九十,又《陈书·徐陵传》)。
象古建侯未可议 隋末唐初 · 魏徵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四十一
臣闻三代之利建藩屏。保乂皇家。两汉之大启山河。同奖王室。故楚国不恭。齐桓有召陵之师。诸吕称难。朱虚奋北军之谋。九鼎绝而复安。诸侯傲而还肃。比夫秦之孤立。子弟为匹夫。魏氏虚名。藩捍若囹圄。岂可同年而语哉。至于同忧共乐之谈。百不一存。始蒙圣帝敷至仁以流宏泽。沐春风而沾夏雨。一朝弃之。为诸侯之隶。众心未定。或致逃亡。其未可一也。既立诸侯。当建社庙。礼乐文物。仪卫左右。顿阙则理必不安。粗修则事在未暇。其未可二也。大夫卿士。咸资禄俸。薄赋则官府困穷。厚敛则人不堪命。其未可三也。王畿千里。征税不多。至于贡赋所资。在于侯甸之外。今并分为国邑。京师府藏必虚。诸侯朝宗。无所取给。其未可四也。今燕秦赵代。俱带蕃夷。黠羌旅拒。匈奴未灭。追兵内地。远赴边庭。不堪其劳。将有他变。难安易动。悔或不追。其未可五也。原夫圣人举事。贵在相时。时或未可。理资通变。敢进刍荛之议。惟明主择焉。谨议。
故左溪大师碑 唐 · 李华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二十
百亿三昧。无非度门。于觉照中。而得自在。过去大士。时惟左溪。傅氏之子。法号元朗。字惠明。其先北地泥阳人。汉魏大族。随晋南度。家于义乌。今为东阳义乌人也。自江夏太守极梁居士翕。贤达相承。世谓居士为诸佛化身。杳不可测。左溪即居士六代孙。梵行之门。宜生上德。母葛氏。梦天降灵瑞。而娠左溪。心静体安。及于乳育。生九年矣。辞家入道。兼综群言曰。此法门之畎浍也。如意年中薙度。隶义乌清泰寺。寻光州岸律师受具戒。就会稽印宗禅师商律部。重山深林。怖畏之地。独处岩穴。凡三十年。宴居左溪。因以为号。每言泉石可以洗昏蒙。云松可以遗身世。吾以此始。亦以此终。于所居之方。建立精舍。约而不陋。跪忏其间。如来诸大弟子。皆菩萨僧。大迦叶之头陀。舍利佛之智慧。罗喉罗之密行。须菩提之解空。由此四者。皆最上乘。同趣异名。分流合体。舍利佛先佛灭度。佛以心法付大迦叶。此后相承。凡二十九世。至梁魏间。有菩萨僧菩提达摩禅师。传楞伽法。八世至东京圣善寺宏正禅师。今北宗是也。又达摩六世至大通禅师。大通又授大智禅师。降及长安山北寺融禅师。盖北宗之一源也。又达摩五世至璨禅师。璨又授能禅师。今南宗是也。又达摩四世至信禅师。信又授融禅师。住牛头山。今径山禅师承其后也。至梁陈间。有慧文禅师学龙树法。授惠思大师。南岳祖师是也。思传智者大师。天台法门是也。智者传灌顶大师。灌顶传缙云威大师。缙云传东阳威大师。左溪是也。又宏景禅师得天台法。居荆州当阳。传真禅师。俗谓兰若和尚是也。左溪所传。止观为本。祇树园内。常闻此经。然灯佛前。无有少法。因字以诠义。因义以明理。因理以同如。定慧双修。空有皆舍。此其略也。菩萨或以性海度。或以普门化。香象至底。弥楼最高。其馀幽赞不知。充满法界。夫知上法易行。上法难修。上法易證。上法难明。谓左溪为有。则实无所行。谓左溪为无。则妙有常住。视听之表巍巍。左溪因恭禅师重研心法。唯十八种物行头陀教。厥后奉东阳威大师。得最上乘。诠第一义。现声闻像。宏大觉心。大无可名也。偏袒跪膝。奉观音上圣。愿生兜率天。亲近弥勒。殚罄衣钵。严具尊仪。焚香稽首。则舍利降。灵光发。寺非正阳。屋宇凋落。殿移则像毁。财匮则力艰。左溪锡杖指挥。工人听命。如从旧贯。俨若天成。心不离定中。口不尝药味。耄期之岁。同于壮龄。告门人曰。吾六印道圆。万行无碍。戒为心本。汝等师之。天宝十三载九月十六日就灭。春秋八十二。僧夏六十一。四辈号恸。如慕如疑。香花幢幡。雷动山谷。乡人或梦左溪居宝阁第四重者。寤告其邻。与之梦协。兜率天者。第四天也。愿力所届。广度人天。既荼毗已。门人分舍利。起塔于左溪之西源。遵相法也。城邑之人。愿获亲近。分半舍利。起塔于州之东原。申永慕也。左溪僻在深山。衣弊食绝。布纸而衣。掬泉而斋。如缯纩之温。均滑甘之饱。诵经则翔禽下听。洗钵则腾猿跪捧。宴坐一室。如法界之乐。萧然一院。等他方之游。或问曰。万行皆空。云何苦行。对曰。本无苦乐。妄习为因。众生妄除。我苦随尽。又问曰。山水自利。如聚落何。对曰。名香挺根于海岸。如来成道于雪山。未闻笼中。比大辽廓。至若旱蛙跃流。瞽犬能视。雷云兴而猎者舍弓矢。鳞介绝而渔者坏罾梁。举其倬然。曷可殚载。弟子衢州龙邱九嵓寺僧道宾越州法华寺僧法源僧神邕本州灵隐寺僧元净栖嵓寺僧法开苏州报恩寺僧道尊。皆菩萨僧。开左溪之秘藏。常州福业寺僧守真杭州灵曜寺僧法澄灵隐寺僧法真明州天宝寺僧道源净安寺僧惠从本州开元寺僧清辨。纯得醍醐。饱左溪之道味。入室弟子本州开元寺僧行宣常州妙乐寺僧湛然。见如来性。专左溪之法门。新罗僧法融理应英纯。理应归国。化行东表。宏左溪之妙愿。菩萨戒弟子傅礼王光福等。菩萨惠芽。沾左溪之一雨。清辨禅师等荷担遗烈。见请斯文。铭曰。
磁石凑金。澄流见月。法与心起。缘随定设。众生未度。我为舟筏。将如赵代。岂望荆越。趋道云何。知之在行。殈烦恼●8B6D。归寂灭城。不住之住。无生之生。兜率天乐。徘徊下迎。潺湲左溪。东入苍海。青松白日。人亡地在。四辈尽哀。时乎不待。颂德空岭。劫尘无改。
送李渭赴京师序 中唐 · 柳宗元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七十八 创作地点:广西柳州市
过洞庭。上湘江。非有罪左迁者罕至。又况踰临源领。下漓水。出荔浦。名不在刑部而来吏者。其加少也固宜。前予逐居永州。李君至。固怪其弃美仕。就丑地。无所束缚。自取瘴疠。后予斥刺柳州。至于桂。君又在焉。方屑屑为吏。噫。何自苦如是耶。明时宗室属子当尉畿县。今王师连征不贡。二府方汲汲求士。李君读书为诗。有干局。久游燕魏赵代间。知人情。识地利。能言其故。以是入都。干丞相。益国事。不求获乎己。而已以有获。予嫉其不为是久矣。今而曰将行。请予以言。行哉行哉。言止是而已。
送文畅上人登五台遂游河朔序 中唐 · 柳宗元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七十九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昔之桑门上首。好与贤士大夫游。晋宋以来。有道林道安远法师休上人。其所与游。则谢安石王逸少习凿齿谢灵运鲍昭之徒。皆时之选。由是真乘法印。与儒典并用。而人知向方。今有释文畅者。道源生知。善根宿植。深嗜法语。忘甘露之味。服道江表。盖三十年。谓王城雄都。宜有大士。遂蹑虚而西。驱锡逾纪。而秦人蒙利者益众。云代之间。有灵山焉。与竺乾鹫岭。角立相望。而往解脱者。去来回复。如在步武。则勤求秘宝。作礼大圣。非此地莫可。故又舍筏西土。振尘朔陲。将欲与文殊不二之会。脱去秽累。超诣觉路。吾徒不得而留也。天官顾公。夏官韩公。廷尉郑公。吏部郎中杨公。有安石之德。逸少之高。凿齿之才。皆厚于上人。而袭其道风。伫立瞻望。惧往而不返也。吾辈常希灵运明远之文雅。故诗而序之。又从而谕之曰。今燕魏赵代之间。天子分命重臣。典司方岳。辟用文儒之士。以缘饰政令。服勤圣人之教。尊礼浮屠之事者。比比有焉。上人之往也。将统合儒释。宣涤疑滞。然后蔑衣裓之赠。委财施之会不顾矣。其来也。盍亦徵其歌诗。以焜耀迥躅。伟长德琏之述作。岂擅重千祀哉。庶欲窃观风之职而知郑志耳。
金沙王庙记 五代 · 崔棁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五十一
棁尝泛览史编。徵得大朝故事。昔者肇自天宝。延及建中。二纪缠兵。四郊多垒。始之以巨猾乘间。继之以馀孽挻灾。猛虎召风。长鲸鼓浪。翠华避狄。去巡濯锦之江。博望承祧。远驻鸣沙之地。二京失守。四海倒悬。苟非命世之伟人。孰拯横流之大患。时则有若尚父汾阳王。诚贯天地。谋叶鬼神。奋臂一呼。投袂而起。摧凶党而稍清赵代。总全师而径觐灵源。国步有依。皇威乃震。自是东征西伐。左披右攘。以戡定为心期。以扶持为已任。不然。则安得田承嗣畏威而屈膝。鱼朝恩闻义以息心。哲后礼之以不名。黠虏怀之而号父者欤。若其盛德崇庸。嘉谋妙算。既备存于正史。固莫罄于斯文。先是洛邑之南。有佛寺曰广化。究其经始。实我公之奏置焉。厥后遂以贞珉。刻成遗状。寘之廊庑。多历岁时。虽越国良金。固无销铄。而殷岩肖像。稍阙瞻虔。今皇帝嗣位之三载也。日新睿德。风布皇猷。庶绩其凝。九功维叙。百蛮款附。岂辞重译而来。五稼顺成。何啻三年之积。虽元首之尽善尽美。亦股肱之同德同心。惟太师侍中鲁国公。手握机衡。身为柱石。纪氏有藩屏之庆。召公兼方伯之权。杜元凯之立事立言。别先懿戚。羊叔子之登山临水。不负胜游。睹是仪形。仰其勋德。遂首合良辅。同率俸金。选隐地于山阿。取瑰材于涧底。别营邃宇。以代回廊。操绳墨者曲尽规模。运斤斧者巧呈剞劂。高惟䡾䡾。深乃耽耽。分雁塔之煇煌。助龙门之秀丽。厥构云就。迁以处焉。望之者凛凛如生。遇之者肃肃加敬。不独旌显前烈。亦将激劝后来。非贤而孰肯慕贤。惟善而乃能嘉善。岂比夫过隆中之故宅。但想风猷。经厌次之荒祠。空留赞颂而已哉。既讫事。公命棁抽毫以志之。棁词非玉海。迹忝琳宫。矧于不朽之文。尤寡当仁之誉。辞之莫获。退而直书。清泰三年八月九日记。
赏功 宋 · 范浚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七八、《范香溪文集》卷一四
爵禄,天下之公器,非人君所私有也。是故古者明君之于爵禄,苟不当用,则虽微秩轻赐,未尝有所虚授;苟不当靳,则虽高位大官,未尝有所固惜。韩昭侯使人藏弊裤,侍者曰:「君亦不仁甚矣,弊裤不以赐左右而藏之」。昭侯曰:「非子所知,吾闻明主爱一嚬一笑,嚬有为嚬,笑有为笑。今裤岂特嚬笑哉?吾必待有功者,故藏之未有予也」。汉高祖击陈豨,封赵壮士四人各千户,以为将,左右谏曰:「从入蜀汉伐楚,赏未遍行,今封此何功」?上曰:「非汝所知。陈豨反,赵代地皆豨,吾以羽檄召天下兵,未有至者,今计唯独邯郸中兵耳。吾何爱四千户,不以为赵子弟」。故方其不当用,则韩昭侯一弊裤犹须藏之,必以待有功;方其不当靳,则汉高祖之四千户,虽以封未有功之人,于事为宜。此古人厉世磨钝之至术也。方今爵禄,盖有不当用而虚授,不当靳而固惜者。窃以为有厉世磨钝之具而不能用,用而不得其当,则人心有所不服,欲忠之臣有所未劝。爰自军兴以来,赏功所司,初无稽覈,或虚张首功,或增叙勋绩,或缘世窜名,或行赂冒奏。断筋绝骨,先登陷阵,搴旗折馘之人,未必见旌异;殒身丧元,膏流节离,忘私死事之家,未必蒙隐恤。凡所补授,下而至于校尉,上而至于横行,车载斗量,不可算数,未必皆殊勋异效之人,往往伪滥不公,十尝五六。彼困无援、贫无资者,虽绩用章著,文据显白,吏方邀索赇谢,难问百绪,弥年累岁,终不沾赏。莫之告语,相与怨叹,使义夫节士迟疑于立功,顾虑于身后,每视叨名冒级者,抵掌愤吒,为之不平。此天下所以欲忠而未劝也。昔唐孙承景监清边军,战还,自面先锋当矢石状,擢肃政台中丞。及张仁愿问其破敌曲折,而承景实不行,所问皆穷,行赏之妄,有至于此。向非仁愿穷讯,则承景为第一功,何由知其不实。此赏功所以贵乎精覈也。汉赵忠论讨黄巾功,甄举谓之曰:「傅南容前在东军,有功不侯,故天下失望,今宜进贤理屈,以副众心」。而南容终亦不得封。夫以一傅燮之不赏,遂使天下失望,今有功而见遗亦多矣,将何以慰天下之望而服其心?谓朝廷于爵禄有所慎用耶,则滥赏者不加察;有所轻用耶,则宜赏者不加恤。臣故曰:「有不当用而虚授,有不当靳而固惜者」。又若四方之士,诣阙上封,或徒步千里,奏书百牍,越月踰时,客食旅次,岂无去故乡之念,岂无怀亲爱之心,抗直辞,触忌讳,岂无干不测之惧,徒以感慨愤发,思济时艰,心不忘忠,惓惓为此。彼其所陈,借皆荒唐之狂言、屑琐之常谈,犹当间一召见,时加咨询,捐斗升之禄,轻束帛之赐,以来庶言,以通治道。况夫愚者有千虑之得,负薪有廊庙之言,亦岂无一策为可取,一事为可效?拔十失五,犹得其半,而曾未闻显赏嘉谋,族甄谠论,使天下闻风增厉,争输厥诚,以收群策而辅中兴,此复何也?三岁任子,动以千数,诸生由科第进,动以百数,杂流入仕,且不知岁几何人,顾独于献言者,深吝而不予,此又天下所以欲忠而未劝也。臣愿明诏有司,精覈功赏,俾无滥被。与其滥被无补之人,不若以报有劳而未论、有屈而未伸者,又不若酬善言以劝策士,则厉世磨钝之至术也。
高帝封建论 宋 · 陈武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五九
高祖封建,班孟坚终始理会不得。孟坚《诸侯王表·序》云:「高帝惩戒亡秦孤立之弊,大启九国,可谓矫枉过正」。说高帝错处正在此。高帝之意,其实不然,当时固陵之会,用张良谋,取睢阳以北至谷城王彭越,从陈以东傅海王韩信。要之,除了河济之北,荥阳以西,汉所得者,不以封国。自荥阳以西,南河以南,尽以封诸大将,将如今京西、湖北封英布,将如今京东、开封所治与宋亳之地尽封彭越,将淮东、淮北、山东尽封韩信,尽将河南之南、荥阳之东封三大将,裂天下大半。当时急于灭项籍,固陵之会,不可无此三人,故尽将羽地封此三人。及十二月既灭羽,正月便理会此一项,遂下令曰:「楚地已定,更立信为楚王,王淮北,都下邳,依旧是不将从陈以东与之。以魏地王彭越,号曰梁王,都定陶,依旧是不将淮阳以北与之。初间,将荥阳以东一半王韩信,一半王彭越,后来所封,信又得而今淮北一路,越只得魏故地。后来所以咎高帝,只缘封之太广,又却削夺之,殊不知一时权宜之谋,不得不如此一著才了。如江南却未曾定,于是时,将长沙、豫章、桂林、象郡、南海立吴芮为长沙王,尽有古扬州之域,既如此了,那一边如福建一路,亦未曾定,于是将七闽之地尽封故越王亡诸,岂有一个江南如此大了,只封得两个?亦可以此病高帝。殊不知后来长沙之地,分南海、桂林、象郡立尉佗,已自削长沙大半。后又立南武侯为南海王,依旧又分尉佗之地。观高祖图韩信了,却立刘贾为荆王,王东阳郡、鄣郡。立交为楚元王,王砀郡、郯郡。立肥为齐王,王胶东、胶西、临菑、济北、博阳、城阳。盖高祖既夺三大将地了,思量未有人去镇服之,因且分一二同姓去,其实亦不在大封同姓也。又裂河北,以云中、雁门、代郡立兄仲为代王。此是图信后方做得。那云中太原等郡皆是河北之未曾封者,于是以韩王信为韩王,旋次图之。后来韩信反,既取信了,后遂立赵代之地,尽常山之北。赵在山南,邯郸、代在山后,以代地辽远,数有胡寇,于是颇取山南太原之地益属代。云中以西,别立一郡,而稍削其地,盖高祖时代已无北边,此又是一件。到这里著意取梁,夷其三族,分作两处,罢东郡颇益梁、罢颍川郡颇益淮阳。后淮南王布反,既取之,而立吴王濞。燕王绾反,既取之,而立燕王。帝盖欲旋以措置,未毕而崩。要之此事惠帝以后合当理会,只缘不识高祖之意,一向不整理。所以文帝时贾生出来献言,欲分王子弟地。人议论高祖当封国太广者、已失高祖意。至武帝时,用主父偃之谋,夺诸侯王地封王子弟,而诸侯大弱,亦失高帝之意。大抵创业之君,这些规模人不得尽识,所以其治班駮而不可考。昔武王下车之初,便封舜之后,周公深识此意,后来却立三监,周公可为深识武王意。太史公《表序》曰:「天下已定,骨肉同姓少,故广疆庶孽,以镇抚四海,用承卫天子。郡八九十,形错诸侯,犬牙相临,乘其阨塞地利,强本干,弱枝叶之势」。此稍得高祖意。后人议论高祖,道他王诸将地稍广,后皆诛灭,不如汉光武诸将地不过列侯,能保全功臣。人都道伊议论好,然高祖本意不如此(《十先生奥论注续集》卷一一。)。
南河:疑当作「河南」,下文亦作「河南」。
闲思十首次代内赠韵 其四 明 · 江源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昨来音信自边邮,又报车轮赵代游。
远道风霜须自爱,高堂甘旨未宜忧。
生僧乌鹊空传喜,长羡鸳鸯不识愁。
我欲载书答君子,薄情边雁不回头。
天宁寺观塔碑 明 · 李梦阳
押寘韵 出处:空同集卷十四
旧瞻天宁塔,今览天宁寺。
兹塔多鬼怪,光芒夜夜至。
不知何时殿,结构今颓弃。
剔藓读其碑,识是隋文季。
蝌蚪半剥落,蛟龙犹奰屃。
我来值时暮,揽逝发潜喟。
修陆控赵代,长山卫燕冀。
苍然野眺合,一洒杨朱泪。
滕县 明 · 杨起元
押词韵第七部
畴昔之京国,荒凉见兹县。
今我复斯来,甫田昔为佃。
颇闻长官仁,招集得民便。
麦秀匝四野,牛羊勿履践。
但愿风雨时,民获饱粱面。
前日江淮行,稍闻赵代甸。
连年苦旱魃,黔首尽离散。
不觉投匕箸,岂复顾厨馔。
兹土景物舒,举目皆可忭。
天人本相待,有备故无患。
彼岂无父母,夫何罹此变。
无乃期会繁,反令慈惠殄。
征夫徒駪駪,忧喜付闻见。
送成则优(好善)进士南归公州百韵 明 · 柳梦寅
七言排律 出处:于于集后集卷之一布衣录
恭惟吾姓出南州,族茂东方世代悠。
鼻祖都佥调鼎日,丽王忠烈觐元秋。
双男在夏绵瓜瓞,八子居东位伯侯。
直谏批鳞光简策,英才协梦秉衡枢。
炎乡塑石山妖遁,危径驰毬古址留。
谏议全材称吉甫,高山妙笔捋钟繇。
衣冠衮衮登台省,金玉崇崇峙阜邱。
谢氏庭前罗玉树,于公门外列华辀。
先生脱略罗纨习,夙岁劬劳道艺修。
瀡滫常赢思孝永,荒愚自取友于优。
麟游几叹生衰世,鸡梦先惊未白头。
髫岁崩天嗟我命,鲤庭承训此生休。
六经已扫悯如瞽,万事无能拙若鸠。
礼法纠绳俱枘凿,文章事业反盾矛。
几希斤斧残萌孽,髣髴襟裾饰马牛。
赖有慈亲能舐犊,解教顽质免冠猴。
三馀书史功初着,千轴篇章览即周。
三代两京书博记,九丘八索事穷搜。
文澜百世沿濂洛,道脉千秋溯鲁邹。
腼面赪颜羞屈宋,呕胸唾喙鄙苏欧。
转喉风雨吟来趣,挥手青黄笔下浮。
白雪一声终寡和,青阳三纪若驰邮。
扁舟落魄江湖里,一杖翩跹水石陬。
让畔樵儿丹桂岸,争矶渔父白芦洲。
迩来海内思知己,遍向寰中觅好逑。
会友以文安有挟,观其所与彼焉廋。
五交贱态排拫尽,三益良朋寤寐求。
李白眼高谁许可,元宾行峻罕交游。
人心云雨多翻手,世道风波几覆舟。
煮手屋头争聚蚁,张罗门外息鸣驺。
廉颇怒客排趋势,翟子书门请绝游。
白眼丛身争睊睊,簧言销骨竞咻咻。
知心幸有贤公在,行己殊非俗士流。
魁岸殊姿颇倜傥,凌云逸气信雄酋。
昂昂野鹤殊鸡族,皎皎天驹脱絷䋺。
慷慨悲歌思赵代,纵横任侠忆并幽。
高孤自保凌霜劲,局束羞为绕指柔。
黄马奇谈畴敢敌,碧鸡雄辩尽无俦。
春丛零叶论寒冱,贵价沾襟话苦愁。
龌龊宁容事苛礼,怛忉何用抱幽忧。
平生爱杀杯中物,天地都于醉里收。
托糵逃昏奚独籍,承糟枕曲恰如刘。
长安嘉月谋清债,山室香醪溢瓦瓯。
羽扇纶巾吟复啸,鸬杯鹦酌酢还酬。
河吞海吸常为乐,泥醉山颓得自由。
神入睡乡超混沌,首回尘世笑蜉蝣。
老妻啼馁看如未,稚子呼寒知也不。
灶突不黔如墨翟,衣裳至骭似黔娄。
为缘身世专三乐,惟有中心隘八区。
手则马迁遗史把,衣于鬼谷老师抠。
半生黄奶功程积,一帙缇箱岁月遒。
墨帐深深穿坐榻,青灯耿耿累更筹。
词林掉鞅声洋溢,文苑摛华句炳彪。
可为双亲扬显誉,庶令清世焕鸿猷。
摘髭科第无轩轾,拱手朋侪孰比侔。
三北何如终挫䘐,十年长使事钻鍭。
新霜荏苒欺双鬓,昏雾矇眬眩两眸。
飒飒雄才同柙剑,悠悠生世视浮沤。
辽东有柱丁仙感,鹤上之人太白羞。
白鹿拟骖员峤岛,青蛇思袖岳阳楼。
历登四岳凌霄汉,俯视三韩等蚁蝼。
峻巘临瀛森剑戟,寒泉转石碎琅璆。
春妆万壑韶光嫩,秋染千林锦色稠。
不见鸾箫来缥缈,谩将刁匕独咿嚘。
归来城郭浑尘土,坐对妻孥几怅惆。
忧病相寻丁厄会,妖殃遝至岂人谋。
椿堂受玦方垂白,蓂历周期尚被尤。
贝锦斐成虽罔极,离明洞烛竟无尤。
眚灾始悟名为累,感慨从今笔欲投。
远向南乡劳梦思,遥知故里老松楸。
千间厦屋连甍宇,万顷良田接畤畴。
降雨滮池波涆涆,连云粳稻色油油。
隔窗箾瑟闻筠簬,满苑芬芳有橘榴。
枣柿有林千户足,芋姜遍町万丛抽。
素魂早返寒冰裂,红萼敷荣翠鸟啾。
锦水波声来枕上,鸡龙山色入帘钩。
山川清丽怡神性,风俗醇醰足乐媮。
业继高曾追燕翼,居因云水作菟裘。
家僮翼翼供千指,瓯窭穰穰牣万篝。
厩下驵骧驹汗血,床头潋滟酒新篘。
令令黄犬凌毚兔,鴥鴥青鵁脱臂鞲。
云外飞蟠坠鹄鹭,渊心沉细出鲭䲡。
烧香一室时看易,植杖西畴或易耰。
芒屩山扃寻绿发,蓑衣烟渚趁沙𩿨。
帝乡不似衡门乐,玉佩宁如欸乃讴。
芳饵诱鱼登俎机,䌽绳欺鸟落罝罦。
珥貂七叶坟三尺,珠履千行土一抔。
便可优游归乐土,何须羁绁作孤囚。
匆匆来日行装理,去去家山道里脩。
临别襟怀同缱绻,托心缟纾两绸缪。
几年丽泽欢鱼泳,两世芳邻咏鹿呦。
蝇翼早知攀凤翮,污渠还愧映清沟。
一灯萧寺曾同业,三夜寒斋旧共裯。
芳杜多龄薰臭鲍,驽骀十驾趁骅骝。
如何鳞羽终相隔,使我屏幪不得庥。
千载一时逢际会,小人君子别薰莸。
莫将奇气藏丘壑,须罄精忠贡冕旒。
庶见封疆如镜净,何难治道等毛輶。
江南月色方清好,汉北风威正䬀飗。
好去好归咨我友,离亭残日兕觥觓。
有怀富平李孔德 其三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五言律诗 押微韵
与君驰驿骑,赵代去相依。
作客从飞将,为媒得宓妃。
越歌惭有木,秦俗重无衣。
一自关河隔,同心事尽非。
汉铙歌十八曲 其十四 圣人出 清 · 陈维崧
出处:湖海楼诗稿卷之一
圣人出,时乐康。
会天地,平阴阳。
白麟产,朱茎芳。
游汾河,宴柏梁。
美人哉,赵代倡。
东泰山,南渤澥。
不封禅,安知外。
鱼龙陈,角抵舞。
四夷服,六乐举。
美人子,僮男女。
半茧园赋 清 · 陈维崧
出处:陈迦陵俪体文集卷一
茧园者,昆山叶水部白泉先生之别墅也。水部公没后,园析而为三。仲子九来,于其所受之半葺而新之,名半茧园。维崧暇日,偕二三宾侣游焉,遂援笔而为之赋。赋曰:
将欲包沁水以为园,控终南而建第。规天上之鼍梁,仿人间之鹤市。王根则青琐千门,樊重则雕栊百里。嗤梓泽之非华,陋兰亭之未丽。然而逖览龙编,遐稽蝣晷。台边之金爵能飞,街上之铜驼善徙。青天历历,虚无兔窟之毫;碧澥茫茫,髣髴蜃楼之气。何如巢父巢中,得偃息之乡;岂若壶公壶内,有栖迟之地。则有文庄后裔,昆岑大儒。受廛鹿邑,呼名凤雏。门来好事,家多赐书。貂蝉七叶,兰锜三吴。遂乃性僻萧栖,人耽高蹈。筑室城隈,结庐溪隩。境以窄而弥幽,地当偏而益妙。阮籍则居邻酒垆,稽康则室馀锻灶。牖不饰以何松,棁非雕而奚藻。才充鱼鸭之租,仅足鹤猿之料。羃䍥青袍之草,粗可承裀;萋迷红绶之桃,差能妨帽。森梢馺娑,峥泓坦迤。一瓢日月,十笏山河。参差涧岫,缭绕岩阿。蒙茸芳楥,斑駮晴莎。当其运风斤于匠石,宛若抽妙绪于媌娥。鲁般则缫其凤镊,郢人乃经彼龙梭。乍粉糅而绮密,渐襞绩而星罗。名曰茧园,于焉啸歌。夫其兰坡郁律,蘅皋氾濩。涉彴寻蹊,临埼选路。涡溅沫以腾珠,瀑悬崖而振素。积百顷之澄潭,得千章之老树。惊湍则燠馆凝霜,激濑则晴檐沸雨。洞开北牖,直面层冈。巘将颓而未落,磴欲仄以还翔。盘坳则三危鸟道,拥肿则九折羊肠。栝柏则夔呿魅睒,松杉则兕踣熊僵。翩其反而,耀石华于粉壁;日之夕矣,渲岚彩于閒房。尔乃缭曲径以西遵,徼周櫩而右转。浮黛榭于渌波,嵌青墙于铁藓。篁遮皂筴之桥,花隐蒲桃之馆。颓阳睨交网以澄鲜,朏魄映绮疏而蹇产。更若横石梁而左渡,跻复道之崇台。赤栏平而碍柳,金梯滑以扶梅。攀条而千枝近手,摘蕊而万朵承钗。翩更涉夫殊庭,投霁目于林坰。揽稻畦之一碧,挹麦陇之遥青。樵琮琤而出谷,渔欸乃以扬舲。询林端之白象青鸯,谁朝坏刹;问原上之金凫银雁,畴氏荒陵?固已悟浮生之一致,能无嘅大块之殊形?日丽烟和,风光淡沲。东邻秀鬋,南国浓蛾。新妆下蔡,巧笑阳阿。人如初日,思比流波。亦复出琼铺而掩冉,入金谷以猗傩。鬓临风而绿偃,衫映水而红拖。乍匿丛而展谑,或藉卉以听歌。更有顑颔末宾,羁孤猥士。十年之书剑未成,一夕之悲歌忽起。名久列夫瑶签,遇难逢夫石髓。聊行国以相羊,暂窥园而徙倚。加以华阴道士,少室名僧。仙客则修琴三市,异人则卖药诸陵。赵代之鸣筝躧屣,幽并之挟弹呼鹰。豪家借歌舞之场,红幺一曲;上日炫绮罗之会,绿醑三升。莫不緌袿綷䌨,轊毂纵横。慕原尝之意气,托袁灌以生平。于是俯清川,眺碧嶂。蔌兰肴,斟桂酿。百娇激莲子之壶,独鹿舞蔗竿之杖。短箫则烛下凄清,长笛则阑边寥亮。忽若木之将沦,已素娥之欲上。喟粉练之斜萦,搅沉思于夜情。抚长宵之烟月,追曩日之轩楹。墅尚未乞于羊昙,宅犹未割夫郈成。洛下之机云,则弟兄并宇;山阴之羲献,则少长随行。曾四节之如驰,匪昔年之盛时。燕分泥于故垒,鸥通梦于邻池。将毋类山间之圆魄,亦每因弦望以盈亏也耶?主人乃拂衣而起,凭轩而玩。属坐客使尽觞,命鄙人而为乱。观乎止矣,何须后算之全;顾而乐之,已复前游之半。
安州 清 · 洪世泰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柳下集卷之二
安州控扼壮关防,西去龙湾接沈阳。
地出劲兵同赵代,城摧强敌阅隋唐。
徘徊落日江流急,惨淡凶年野色荒。
此是行人断肠处,更看前路极天长。
读太史公自叙 其四 清 · 申维翰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青泉先生续集卷之一
浪悲天汉年中祸,大策名山事乃休。
谁道侠声连赵代,自矜家法在虞周。
霜秋快鹘横千仞,风雨神龙荡九州。
武帝能令骠骑贵,宁知列传胜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