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议原庾纯 西晋 · 刘斌
 出处:全晋文 卷七十五
敦叙风俗,以人伦为先;
人伦之教,以忠孝为主。
忠故不忘其君,孝故不忘其亲。
若孝必专心于色养,则明君不得而臣;
忠必不顾其亲,则父母不得而子也。
是以为臣者,必以义断其恩;
为子也,必以情割其义。
在朝则从君之命,在家则随父之制。
然后君父两济,忠孝各序。
兄峻以父老求归,若得归,无不归之势;
不得归,无得归之理。
虽自闻,同不见听。
辽东太守孙和广汉太守邓良皆有老母,无兄弟,授之远郡,辛苦自归,皆不见听。
近为京尹,父在界内,时得自启定省,独于礼法外处其贬黜,愚以为非理也。
礼,年八十,一子不从政
有二弟在家,不为违理,又令,年九十,乃听悉归。
今纯父实未九十,不为犯令,骂辱宰相,宜加放斥,以明国典。
圣恩恺悌,示加贬退,臣愚无所清议(《晋书·庾纯传》。贾充「父老不归供养」,曰:「高贵乡公何在?」诏免官,使据礼典正其臧否。司徒西曹掾刘斌议云云,又见《通典》六十八。)
为后主作降书 晋 · 合正
 出处:全晋文 卷七十
限分江、汉,遇值深远,阶缘蜀土,斗绝一隅,干运犯冒,渐苒历载,遂与京畿攸隔万里。
每惟黄初中文皇帝虎牙将军鲜于辅,宣温密之诏,申三好之恩,开示门户,大义炳然,而否德暗弱,窃贪遣绪,俯仰累纪,未率大教。
天威既震,人鬼归能之数,怖骇王师,神武所次,敢不革面,顺以从命,辄敕群帅投戈释甲,官府帑藏一无所毁。
百姓布野,馀粮栖亩,以俟后来之惠,全元元之命。
伏惟大魏布德施化,宰辅,含覆藏疾。
谨遗私署侍中张绍光禄大夫谯周驸马都尉邓良奏赍印绶,请命告诚,敬输忠款,存亡敕赐,惟所裁之。
舆榇在近,不复缕陈(《蜀志·后主传》。又《合正传》云:景耀六年后主谯周之计,遣使请降于邓艾,其书正所作也。)
王枢密公明 其四 南宋 · 薛季宣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八二、《浪语集》卷二一
某自毗陵驿舍请违诲席,两阅年岁,徒剧山斗之卬,而跧伏村疃,无从奏记主书
中间叔祖侍郎尝捧钧翰,伏蒙赐问踪迹,欲以宾筵处之。
自念一介凡庸,所以受知门下,类非人力,虽有憸腐谗射,无能间斗其间。
眷注之隆,日以滋至。
邮置之语未售,畴池之辟随之,此意此恩,未知安报。
尝以尺书因亲戚寄叔祖附递,少叙卷卷谢悃,数日计算,意谓已关听览。
经年之后,其人复以见归,乃知万里之情,端未易达,自此绝意,不敢复兴拜书之念。
自处疏外之地,不识钧慈能谅之否?
某无似之迹,竟缘借重九鼎福唐丞相先以边锁论荐,自顾凡鄙,无以仰称所知。
待阙十年,家贫急禄,又复前对无补,只有叨冒。
阅岁有半,七辞终不得请,丐祠不许,惇促频至,而代者以过交期求去,不免强颜以朝。
蒙恩廷尉典书,诚出厚幸。
狂疏且贫,素餐之惧,愧赧殊切;
宠命重沓,岂不知所自邪?
即日颢秋澄肃,共惟华辂徂齐,威德并用,天人是予,钧候动止万福。
某比者伏睹抗章有请,颇闻钧用少失调养,不胜詹念惓惓。
然以天佑善人,定应勿药有喜,虽差有以自遣,终以未知谢遣医药为望。
兹者伏审光膺显策,进陟元枢,秩视三公,顾未足为恩地庆。
然而文武之道,本无二途,璿玑有人,社稷增重。
今日之事,真夷吾复见时也,岂惟故吏门生抃跃之私,诚亦率土溥天翘首之冀。
关陕、吴会,各天一涯,隃度既难,某不敢有狂瞽之献。
乃者传闻尝建出师之议,此固道听涂说,要此一著,不容再错,虏情何若,惟审处之为宜。
傥中原未能一举平之,则与残民以骋无异。
枢使身任天下之重,愿无贪欲速之功,宏远规摹,毋俾终溃于成,则宗社苍生之所仰赖。
某狂易僭越,复有人物之献,欲以仰报盛德,惟一听而加察之,善类之幸。
资守邓良能,韬晦练达;
昌元何师心通明善处事;
皆不喜于衒,当路知之者寡。
某虽未之识,然于朋友之可信者闻之为详。
有如钧慈采访广博,必能得其为人,拂拭举之,或备一鹗二雕也。
人材难得,毋蹈不先之悔。
无以仰酬知己,轻言是愧,邈未有参侍之便(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