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琅邪王蔡朗 东汉 · 蔡邕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七十五
君讳字伯明,盖苍颉之精胤,姬稷之末胄也。
叔度文王之昭,建侯于蔡,以国氏焉。
迄于平襄,周祚微缺,王室遂卑,齐、晋交争,强楚侵陵,昭侯于州来。
公族分迁,氏家于圉,奕叶载德,常历宫尹,以逮于兹,君雅操明允,威励不猛,履孝悌之性,怀文艺之才,包洞典籍,刊摘沈秘,知机达要,通含神契,既讨三五之术,又采《二南》之业,以《鲁诗》教授,生徒云集,莫不自远并至。
栖迟不易其志,簟食曲肱,不改其乐,心栖清虚之域,行在玉石之间。
是以德行儒林,智周当代,四岳称名,帝曰余闻。
元和(案下云永兴,此当是「建和」或「元嘉」之误)元年,徵拜博士舒演奥秘,赞理阙文,所立卓尔,蹑云纵。
其选士也,抑顽错枉,进圣擢伟,极遗逸于九皋,扬明德于侧陋,拔茅以汇,幽滞用济,加以清敏广平,好是正直,规诲之策,日谏于庭,忠谠著烈,令闻流行。
圣朝以藩国贵胄,先帝遗体,或以继绝袭位,正于阿保,未洽雅训,骄盈僭差,或蹈宪理,非弘直硕儒,莫能匡弼
察君审行修德,进退可度,迁河间中尉
琅邪王傅,乃从经术之方,示以棐谌之威,率礼莫违,其国用靖,虽安国之辅梁孝仲舒之相江都,靡以加焉,勋绩既盛,帝简其功,将授上位,迁于紫宫。
赋寿不永,遘此疾凶,年五十八,永兴六年夏卒,吗呼哀哉!
凡百君子,咨痛罔极,殷怀伤悼,含涕流恻。
如何昊天,丧我师则!
爰勒斯铭,式昭其德。
铭曰:
天纵明哲,于赫我君,含弘光大,玄览孔真。
潜乐教思,韫玉衡门。
云龙感应,养徒三千
珠藏外耀,鹤鸣闻天。
若时徵庸,登祚王臣。
综彼前疑,定此典文。
参佐七德,俾相大藩,身没称显,永遗令勋,表行扬名,垂示后昆(本集)
陆逊 蜀汉 · 诸葛亮
 出处:全三国文 卷五十九
家兄年老而恪性疏,今使典主粮谷。
粮谷军之要最,仆虽在远,窃用不安,足下特为启至尊转之(《吴志·诸葛恪传》注引《江表传》)
陆逊 蜀汉 · 刘备
 出处:全三国文 卷五十七
贼今已在江陵,吾将复东,将军谓其能然不(《吴志·陆逊传》注引《吴录》)
陆逊 孙吴 · 诸葛瑾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十五
大驾已旋,贼得韩扁,具知吾阔狭。
且水干,宜当忽去(《吴志·陆逊传》)
诏责诸葛瑾步骘朱然吕岱赤乌元年 其一 孙吴 · 孙权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十三
袁礼还,云与子瑜子山义封定公相见,并以时事当有所先后,各自以不掌民事,不肯便有所陈,悉推之伯言承明
伯言承明见礼,泣涕恳恻,辞旨辛苦,至乃怀执危怖,有不自安之心。
闻此帐,深自刻怪。
何者?
夫惟圣人能无过行,明者能自见耳。
人之举措,何能悉中,独当己有以伤拒众意,勿不自觉,故诸君有嫌难耳。
不尔,何缘乃至于此乎?
自孤兴军五十年,所役赋凡百皆出于民。
天下未定,孽类犹存,士民勤苦,诚所贯知
劳百姓,事不得已耳。
与诸君从事,自少至长,发有二色,以谓表里足以明露,公私分计,足用相保。
尽言直谏,所望诸君
拾遗补阙,孤亦望之。
卫武公年过志壮,勤求辅弼,每独叹责(案,此下注引江表九语,盖陈寿所删,当补于此。)
且布衣韦带,相与交结,分成好合,尚污垢不异。
今日诸君与孤从事,虽君臣义存,犹谓骨肉不复是过。
荣福喜戚,相与共之。
忠不匿情,智无遗计,事统是非,诸君岂得从容而已哉?
同船济水,将谁与易?
齐桓诸侯之霸者耳,有善管子未尝不叹,有过未尝不谏,谏而不得,终谏不止。
今孤自省无桓公之德。
而诸君谏诤未出于口,乃执嫌难。
以此言之,孤于齐桓良优,未知诸君于管子何如耳?
久不相见,因事当陈。
共定大业,整齐天下,当复有谁?
凡百事要所当损益,乐闻异计,匡所不逮(《吴志·大帝传》。权使中郎将袁礼告谢诸大将,因问时事所当损益。礼还,复有诏责数诸葛瑾步骘朱然吕岱等云云。)
陆逊顾雍丞相赤乌七年正月 孙吴 · 孙权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十三
朕以不德,应期践运,王途未一,奸宄充路,夙夜战惧,不遑鉴寐。
惟君天资聪睿,明德显融,统任上将匡国弭难。
夫有超世之功者,必膺光大之宠;
怀文武之才者,必社稷之重。
伊尹隆汤,吕尚翼周,内外之任,君实兼之。
今以君为丞相,使使持节太常傅常授印绶。
君其茂昭明德,修乃懿绩,敬服王命,绥靖四方。
于乎!
总司三事,以训群寮,可不敬与?
君其勖之!
州牧都护武昌事如故(《吴志·陆逊传》)
别咨诸葛瑾 孙吴 · 孙权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十四
近得伯言表,以为曹丕已死,毒乱之民,当望旌瓦解,而更静然。
闻皆选用忠良,宽刑罚,布恩惠,薄赋省役,以悦民心,其患更深于操时,孤以为不然。
操之所行,其惟杀伐小为过差,及离间人骨肉,以为酷耳。
至于御将,自古少有。
之于操,万不及也。
今睿之不如,犹不如操也。
其所以务崇小惠,必以其父新死,自度衰微,恐困苦之民一朝崩沮,故强屈曲以求民心,欲以自安住耳。
宁是兴隆之渐邪!
闻任陈长文曹子丹辈,或文人诸生,或宗室戚臣,宁能御雄才虎将以制天下乎?
夫威柄不专,则其事乖错,如昔张耳陈馀,非不敦睦,至于秉势,自还相贼,乃事理使然也。
长文之徒,昔所以能守善者,以操笮其头,畏操威严,故竭心尽意,不敢为非耳。
逮丕继业,年已长大,承操之后,以恩情加之,用能感义。
今睿幼弱,随人东西,此曹等辈,必当因此弄巧行态,阿党比周,各助所附。
如此之日,奸谗并起,更相陷怼,转成嫌贰
自尔已往,群下争利,主幼不御,其为败也焉得久乎?
所以知其然者,自古至今,安有四五人把持刑柄,而不离刺转相蹄啮者也!
强当陵弱,弱当求援,此乱亡之道也。
子瑜,卿但侧耳听之,伯言常长于计校,恐此一事小短也(《吴志·诸葛瑾传》)
陆逊表令诸将增广农备 孙吴 · 孙权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十四
甚善。
今孤父子亲自受田,车中八牛,以为四耦,虽未及古人,亦欲与众均等其劳也(《吴志·大帝传》)
陆逊 孙吴 · 孙权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十四
夫法令之设,欲以遏恶防邪,儆戒未然也。
焉得不有刑罚以威小人乎?
此为先令后诛,不欲使有犯者耳。
君以为太重者,孤亦何利其然,但不得已而为之耳。
今承来意,当重咨谋,务从其可。
且近臣有尽规之谏,亲戚有补察之箴,所以匡君正主,明忠信也。
《书》载「子违汝弼,汝无面从」,孤岂不乐忠言以自裨补邪?
而云「不敢极陈」,何得为忠谠哉?
若小臣之中,有可纳用者,宁得以人废言而不采择乎?
但谄媚取容,虽暗亦所明识也。
至于发调者,徒以天下未定,事以众济,若徒守江东,修崇宽政,兵自足用,复用多为?
顾坐自守可陋耳。
若不豫调,恐临时未可便用也。
又孤与君分义特异,荣戚实同,来表云不敢随众容身苟免,此实甘心所望于君也(《吴志·大帝传》。陆逊陈便宜劝以施德缓刑,宽赋息调。又云:「忠谠之言,不能极陈,求容小臣,数以利闻」,权报曰。)
荆州士人上疏 孙吴 · 陆逊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十八
汉高受命,招延英异,光武中兴,群俊毕至,苟可以熙隆道教者,未必远近。
荆州始定,人物未达,臣愚慺慺,乞普加覆载抽拔之恩,令并获自进,然后四海延颈,思归大化(《吴志·陆逊传》)
上疏请绥攻刘备 孙吴 · 陆逊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十八
夷陵要害,国之关限,虽为易得,亦复易失。
失之非徒损一郡之地,荆州可忧。
今日争之,当令必谐。
干天常,不守窟穴,而敢自送。
臣虽不材,凭奉威灵,以顺讨逆,破坏在近。
前后行军,多败少成,推此论之,不足为戚。
臣初嫌之,水陆俱进,今反舍船就步,处处结营,察其布置,必无他变。
伏愿至尊高枕,不以为念也(《吴志·陆逊传》)
陈时事疏 孙吴 · 陆逊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十八
臣以为科法严峻,下犯者多。
顷年以来,将吏罹罪,虽不慎可责,当图近取,小宜恩贷,以安下情。
且世务日兴,良能为先,自非奸秽人身,难忍之过,乞复显用,展其力效。
此乃圣王忘过记功,以成王业。
汉高陈平之愆,用其奇略,终建勋祚,功垂千载。
夫峻法严刑,非帝王之隆业;
有罚无怒,非怀远弘规也(《吴志·陆逊传》)
请勿取夷州朱崖 孙吴 · 陆逊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十八
臣愚以为四海未定,当须民力,以济时务。
今兵兴历年,见众损减,陛下忧劳圣虑,忘寝与食,将远规夷州,以定大事。
臣反覆思惟,未见其利,万里袭取,风波难测,民易水土,必致疾疫。
今驱见众,经涉不毛,欲益更损,欲利反害。
珠崖绝险,民犹禽兽,得其民不足济事,无其兵不足亏众。
江东见众,自足图事,但当畜力而后动耳。
桓王创基,兵不一旅,而开大业。
陛下承运,拓定江表。
臣闻治乱讨逆,须兵为威,农桑衣食,民之本业,而干戈未戢,民有饥寒。
臣愚以为宜育养士民,宽其租赋,众克在和,义以劝勇,则河渭可平,九有一统矣(《吴志·陆逊传》)
乞息亲征公孙渊 孙吴 · 陆逊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十八
凭险恃固,拘留大使,名马不献,实可雠忿
蛮夷猾夏,未染王化,鸟窜荒裔,拒逆王师,至令陛下爰赫斯怒,欲劳万乘泛轻越海,不虑其危而涉不测。
方今天下云扰,群雄虎争,英雄踊跃,张声大视。
陛下以神武之姿,诞膺期运,破操乌林,败备西陵,禽羽荆州,斯三虏者,当世雄杰,皆摧其锋。
圣化所绥,万里草偃,方荡平华夏,总一大猷。
今不忍小忿,而发雷霆之怒,违垂堂之戒,轻万乘之重,此臣之所惑也。
臣闻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
图四海者,匪怀细以害大。
强寇在境,荒服未庭,陛下乘桴远征,必致窥𨵦,戚至而忧,悔之无及。
若使大事时捷,则不讨自服。
今乃远惜辽东众之与马,奈何独欲捐江东万安之本业而不惜乎?
乞息六师,以威大虏,早定中夏,垂曜将来(《吴志·陆逊传》)
疏请安太子 孙吴 · 陆逊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十八
太子正统,宜有盘石之固;
王藩臣,当使宠秩有差。
彼此得所,上下获安,谨叩头流血以闻(《吴志·陆逊传》)
建议平山 孙吴 · 陆逊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十八
方今英雄棋跱,豺狼窥望,克敌宁乱,非众不济。
而山寇旧恶,依阻深地,夫腹心未平,难以图远,可大部伍,敢其精锐(《吴志·陆逊传》)
议缓兴利改作 孙吴 · 陆逊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十八
国以民为本,强由民力,财由民出。
夫民殷国弱,民脊国强者,未之有也。
故为国者,得民则治,失之则乱,若不爱利,而令尽用立效,亦为难也。
是以《诗》叹「宜民宜人,受禄于天」。
乞垂圣恩,宁济百姓,数年之间,国用少丰,然后更图(《吴志·陆逊传》)
关羽 其一 孙吴 · 陆逊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十八
前承观衅而动,以律行师,小举大克,一何巍巍!
敌国败绩,利在同盟,闻庆拊节,想遂席卷,共奖王纲。
近以不敏,受任来西,延慕光尘,思禀良规(《吴志·陆逊传》)
刘备 孙吴 · 陆逊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十八
但恐军新破,创痍未复,始求通亲,且当自补,未暇穷兵耳。
若不推算,欲复以倾覆之余,远送以来者,无所逃命(《吴志·陆逊传》注引《吴录》)
假作答逯式书 孙吴 · 陆逊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十八
得报恳恻,知与休久结嫌隙,势不两存,欲求归附,辄以密呈来书表闻,撰众相迎,宜潜速严,更示定期(《吴志·陆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