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大唐右虞候副率检校左领军卫将军上柱国乙速孤府君碑铭 唐 · 苗神客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一
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生不可以无宰。俟有道以存之。位不可以无寄。□有德以尊之。故创极剖天。张维辟宇。大君有作。□□□而乘云。多士聿兴。仰登山而捧日。可久可大。阐洪业而非常。立德立功。垂大名于不朽。存而为一时之杰。殁而为一代之英。爰有异人。今可得而闻矣。公讳神庆字昭祐。其先王氏。太原人也。昔房□以天戈耀象。六英开凤舞之祥。后弃以星袟兴农。万里厝鸾歌之域。帝图克峻。王道攸归。周德方隆。剪商以光其业。齐功可遂。败敌而有其勋。官族著乎天下。□绪倾乎海内。五代祖显。后魏骠骑大将军伟德挺生。禀嵩岱之精魄。洪川派别。泄江海之波澜。特拔千仞。盘纡九野。遂赐姓为乙速孤氏。始为京兆醴泉人焉。有命承家。代功居宠。然后以周畿委辂。奉春异钟鼎之门。汉殿乘轩。田秋匪圭璋之操。□其荣阀。故无得而传之。曾祖贵。齐右卫大将军仪同三司使持节都督岐州诸军事齐州刺史。周上开府仪同三司□附大夫。随河州诸军事河州刺史河州总管太子右庶子和仁郡开国公。祖安。齐前锋都督。周右武候右六府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使持节长州诸军事长州剌史。益州都督袭封和仁郡开国公。拜前拜后。惟昭惟穆。咸以忠贞之操。并资文武之材。终始一心。虽百君而每合。出入三代。居八命而逾荣。父晟。皇朝上开府武候□廿府左车骑将军骠骑将军。令绪逾崇。高门克大。岳灵凤德。绍贤哲以相趋。河目龟纹。□公侯而继出。公山资海授。星杰雷英。跨俗腾彩。惊时駮瞩。虽仲连飞兔。追日电以长鸣。而诸葛卧龙。候风云而戢景。俄属鼋鼍驾海。猿鹤淩江。黄神吟而宇县分。素灵叹而区域震。高祖神尧皇帝开天躧步。翼日腾精。偃横流于九海。荡洪氛于八极。云雷喷薄。兴于晋水之湄。天地氤氲。辟于渭川之涘。于时邑居幅裂。豪俊棋分。鹊起逢时之心。寰中既扰。乌止于谁之室。宇内攸瞻。公乃存悟井之深几。载驱骊阜。知跃泉之秘迹。言访龙田。狱讼归禹。不忘于寤寐。歌舞迎周。独断于襟抱。以义宁之始。乃奉见于泾阳。初蒙恩命。预参秦府。从平京邑。授通议大夫。赐物六十段。戎章克峻。虽策勋而既重。国图伊始。以门冑而方荣。乃取祖长州府君之资任右亲卫。于时虽地开金策。剪鹑甸而斯安。而池□玉□乱鸡津而未靖。公于是奉陪八校。薄伐三川。从讨王充。破青城堡。赐物一百段。并袍彩牛等。加勋大将军武德元年又征薛举二年复破武周。神兵四举。每推立于后服。英图百胜。必贾勇于先登。时宋金刚尚凭地险。更劳天伐。公乃因机有捷。烛云火之高辉。应变无方。刊风灰之远阵。平寇之后。蒙赐马及金鞍彩物百段。王充以巨猾窥舋。假位号于成周。建德以大盗因时。窃仁义于全赵。恃连鸡之援。以兴危邦。托刑马之盟。方为与国。太宗乃韬龙豹。旅貔貅。黄钺排天。朱旗断雾。沸洛川而愤角。震嵩岩而叠鼓。王充以迭食为命。不移蛩駏之心。建德以弱甲相依。无舛螳螂之卫。公乃怀奇请奋。受命长驱。破王充金堡。并从擒建德。预轩圣于元符。奉尧绩于丹浦。燕赵俄获。蚌为脯而无遗。虞虢终亡。马服舆而不失。加勋柱国。赐物二百段。刘黑闼拥铜马之馀孽。气蕴图南。阻金凤之□川。兵雄赵北。公乃从平清漳洛水二□□因遂俘之。授上柱国。赐物□段。并□马等。䌽物一百五十段。粤以超时之效。恒当不次之恩。满宠受田。殊非异赏。李忠锡马。远多惭色。寻又从破徐员朗。复著奇勋。既而圣情载洽。念功劳止。特蒙赐□用表深荣。太宗以元云入户。未改唐侯之爵。白水开钱。犹践萧王之号。秦王府妙资左右。公以良家首辟□令长上。仍赐大袍。既而飞燕侵□长虹竭井。虽域中四大。正西北之倾维。而天下一家。有东南之反气。太宗乃殄兹方命。歼厥流言。推大义以龚行。宏至公而克剪。公以九年六月四日。载静奸回。因而侍卫。十□不□既而汾阳脱屣。代邸承祧。高鸟尽藏弓。归兽存而去战。公乃方从挟策。且欣櫜矢。结坟籍而为罟。驱礼义以为禽。然以七德攸归。五营斯伫。方始执鞭之任。式隆初篑之基。以贞观五年右卫勋卫□□□□长上六年□□七年赐绢一百匹。八年右勋卫校尉。公以怀才乐道。纬武经文。□而时习。颠沛必于函丈。功成不居。终始存乎退尺。每策勋而命赏。常后巳而先人。所以幽谷非迁。望乔木而韬响。渑池徒奋。坐大树而销声。虽薄□之志每深。而厚禄之期终及。十年蒙授游击将军。守左领军长□府□别将。仍于永丰留守。佳兵七萃。左带皇畿。敖庾千箱。傍临陜服。正垒壁其斯重。瞻海陵其巳陋。聿兼其任。隆寄存焉。十二年以□□璇极西顾。玉鸾东惊。皇舆帝皂。肃龙驾于风云。天动神行。扬凤旗于日月。董司戎禁。载伫忠贤。车驾自东都还京。乃敕公检校右勋卫上府郎将十七年以震宫养德。乾心伫□乃□诏曰。□□□志怀强济。计略沈远。劳效著于戎旅。恪勤宣于阶闼。宜加荣擢。周卫储闱。可守太子右卫率府卫郎将。于是青闱振景。绛地增辉。招摇之。连芳共□苍琅之。比节同□十九年马邑愆职。无蹈于骤山之义。龙颜凭怒。有事于辽水之阳。骛雷辎于碣石。洗天兵于海岛。时高宗天皇大帝铜楼毓粹。玉裕流温。虽义在悬弓。宜扈于擒纵。而时方主鬯。实资于监抚。乃□□州留守。命公□□奉储闱。廿年丁骠骑府君忧去职。逖辍移巷。□悲陟岵。绝浆九日。巳摧唐颂之心。茹痛三年。每泣高柴之血。廿三年诏授太子右卫率府翊卫郎将。犀钩在饰。鹤□登荣。抑礼援琴。仍奏乐风之韵。踰期改燧。更承重日之辉。既而龙跃在天。正银题于紫极。鸿飞渐陆。振玉羽于元霄。高宗即位之后。授右卫郎将永徽三年右骁卫卫中郎将张奂坐帷。奋雄边之远略。马卿建节。驰喻蜀之高文。才宦双美。括囊千载。五年诏授太子右虞候副率。寻加兼太子右虞候副率徐邈授经之彦。师表攸存。卞敦良将之才。闲邪是属。公之授也。斯实兼焉。俄属六麟徐驾。御西京之雾雨。五斗遐拂。俯□洛之风烟。钩陈□委。英贤是赖。驾幸东都之日。检校左领军卫将军。寻又驾幸并州。敕公于并州先置。还东都日。检校右领军卫将军。仍知六闲马事。温骊籋云。喷□□于雪谷。瑞□生风。衔珠耀于□□职无不理。帝有嘉焉。俄又兼太子右卫率。□惟□秩实□兹□□□□□□建功茂仲以主门兴绩。瞻言故实。英尚斯途。公以俦之。则为优矣。方冀有仁必寿。有寿必隆。而位未极于钓璜。□问望周之浦。齿不延于练玉。遽颓观鲁之峰。以显庆五年八月廿四日。遘疾□□□于□□□□□之私第。春秋六十有二。冕旒兴悼。哀荣兼极。敕书垂慰。赗赠逾隆。诏问嗣子行俨等。并赐物二百段。粤以龙朔三年岁次癸亥二月乙酉朔十九日巽时。永厝于雍州醴泉县中川。以从先旨。礼也。惟公降辰象纬。诞灵川岳。德光宝璧。舒白气以成虹。才苞利器。横紫气而射斗。昔在髫初。即踰常类。嶷然殊状。如旭日之吐青山。湛乎深识。若明月之含碧海。克岐日就。至性天成。教以义方。则行之靡失。趋而有训。则奉以无违。承颜必当于隐犯。知年每形于喜惧。不愆于德。瞻梓无以措其徽。未尝有过。折葼无以□其罚。洎乎历丁艰疚。殆不胜丧。在骠骑府君之忧。公时巳班隆贵。屡将毁灭。痛深朝野。于时乃有巢燕。乳于倚庐。观听嗟□古今攸绝。岂止许孜永慕。栖雊翟于虚檐。丁密穷哀。□鴹凫于□沼。若斯而巳矣。加以友于成性。□爱为怀。共驾无暌。屡极钟舆之□同衾有慰。每追姜室之欢。兄弟数人。公为其长。居上斯睦。抚下惟仁。奕奕增映。怡怡可乐。其后五门将辟。三荆遽惨。公乃责深自箠。悲共气而无终。训切在原。泣分形而有异。虽同胞竟阻。王修之喻罕遵。而推产不干。卜式之资□给。公以鼎贵馀业。财逾钜万。一无所取。咸以让焉。遐迩嗟服。宗姻骇叹。公以幼承教义。早闻诗礼。德思润巳。学尚专门。俄属有隋荡覆。生人殄丧。掷书剑而事干戈。弃俎豆而修军旅。故得艺殚弧矢。精极韬钤。戟枝杨叶。穷取睽之妙。金遗玉堂。尽殪戎之术。所以革车每次。大憝斯歼。□应□策。兵无挫锐。非以赏而邀利。宁以功而自伐。然而因时命律。积稔论兵。受而莫违。当厚惠而居百夫之长。推而不有。委荣名而辞万户之侯。卓矣高踪。鲁连岂唯于蹈海。安平卑位。曼倩遂劳于执戟。大雅君子。斯之谓焉。子国子明经高第朝请大夫绵州司马行俨宁远将军岐阳长上折冲行均游击将军甘泉府左果毅都尉行方等。或传经综业。或良弓嗣美。诚在孝而斯勇。实致果而为雄。仁者安仁。心无昧于观行。将门有将。理不差于必复。既而匪莪婴酷。悴缠哀。攀蠹索而增慕。循凿楹而载感。于是乃与昆季。聚族兴言。以为陵谷难恃。风猷易绝。云台入画。莫究遗芳。天禄藏书。方成蠹简。欲垂不刊之迹。必存无愧之辞。于是爰勒他山。用旌斯烈。庶使波溢渤澥。识堕泪于千龄。麓徙琅琊。传受辛于万古。其词曰。
立功立德,惟武惟文。
铭戈著范,勒鼎昭勋。
名悬日月,气禀风云。
谁其克绍,卓矣夫君。
绪派伊笙,□隆淮筮。
肇锡官族,即荣昌裔。
衮服有辉,旗章靡替。
明德斯谋,高门是继。
英英亮状,灼灼瑰奇。
不愆于道,无忒其仪。
光含巨阙,彩振长离。
公□比骥,吕望非螭。
运属时屯,道参人杰。
鹏图凤举,云迥风烈。
济水秦亡,登山赵灭。
功成百胜,途夷九折
巳建宏勋,俄膺懋宠。
期门甫陟,羽林初奉。
帝庾斯卫,储兵载拥。
宇省才高,司偕位重。
官连四萃,望越五营
声芳汉将,器表周桢。
未登召室,遽掩佳城。
哀缠国宝,痛结人英。
树惨王哀,凋许泣。
九泉长送,百身何及。
鹤兆方兼,乌坟永戢。
山秋月思,野寒风急。
传钩令绪,待漏英才。
兰期奄隔,思俄开。
图芳隧路,纪德泉台。
九原徽烈,万古风埃。
挽浮查先生 明 · 成好询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浮查先生文集卷之八
南州忽失栋梁姿,沈痛真非为我私。
先辈皆言罗隐恨,后人争诵卫公诗。
德从乡党方能试,思入琴书计亦奇。
回首剑湖风色暮,江花野鸟总知悲。
竹泉黄叔康 明 · 徐庸
七言排律 押词韵第七部
种竹成林岁又年,只同淇澳与湘川
根深满占千弓地,衍派遥分一派原。
广庇岂惟阴漠漠,长流还喜韵涓涓。
卫公拟德称乡国,蒙叟题名入简编。
曳杖借看无俗士,炼丹分汲有神仙。
笋生龙角休教斸,采金芽却藉煎。
䌽凤仪留供宿息,白鸥盟在任飞骞。
筼筜继本非徒尔,江汉朝宗不偶然。
律吕声音谐郢曲,礼盈沾溉想吴田。
万竿引我纡闲步,隐逸于君得比肩。
清簟展馀当夏日,尘缨濯后傍凉天。
衰迟倘许频相过,载咏诗章笔如椽
竹鹤图 明 · 徐庸
昔闻王猷曾爱竹,有清标断尘俗。
移居随处旋添种,珍重不殊金与玉。
又闻卫公爱鹤,往往重□轻食禄。
宠之致使鹤乘轩,驯养尚言心未足。
与鹤兮何处无,老眼见此竹鹤图。
娟娟翠琅玕,梃梃青珊瑚。
风生声琮琤,月来影扶疏。
长竿未肯归钓徒,九苞屡集丹凤雏。
有德德不孤,至今高节留江湖。
毰毸双胎仙,生长由青田。
乘风若骐骥,驾驭从神仙。
玄裳丹顶性最洁,九皋一唳声闻天。
浮丘载入相经内,形模变化踰千年。
岂凡木同,鹤非凡鸟比。
卫武诗不咏,薛稷兴无已。
人间至清物,披对心欣喜。
挥毫勉赋竹鹤歌,歌□不入词人耳。
族子守德馈予独鹤养巳三年性驯甚每雁鸣鹤亦鸣令人爱且怜之近因浮鱼塘中损趐不觉悽切漫作二章 其一 明 · 林熙春
五言律诗 押词韵第十一部
卫公曾馈鹤,孤鹤叹飘零。
饮啄知人性,回翔近物情。
观鱼频独立,顾雁每双鸣。
岂谓浮鸥病,迟君羽翼生。
病鹤赋 明 · 金涌
 出处:云川先生文集卷之二
鸟有白者,其质鹤鹤。
栖偃盖,铩冲云翮。
几年上霄汉翱翔兮,中道而堕。
扁鹊医尔病兮,玉羽零兮山之下。
夜半山空,顿觉无赖。
霜崖上月,阴壑生籁。
已而寂然,四顾苍苍。
忽哀鸣而沈痛,惨魂泠而心伤。
抱旧恨与新愁,想畴昔兮思何长。
思其朝玄圃暮蓬巅,一举千里上天下天。
青田生子,赤壁逢仙。
闻凤凰唱汝和,予缑山云閒
城郭人非物换,华表月寒。
招朋命侣,吊孝子而双飞。
向空飞锡,携道人而同归。
宁乘卫公之轩,只随赵氏之马。
拟欲一舞乎王在之灵囿兮,岂下同乎群鸡之野。
黄楼一碎,白云空悠。
倏忽千载,一病难瘳。
玄宗之箭,瘦骨风折。
免李公之煮,疏毛霜杀。
三山望断,九皋声绝。
华亭之梦不复,会稽之鼓宁闻。
于是星翻汉回,落月纷纷。
寒风彻骨,朔雪冻足。
回头有影,举觜无食。
一声之清唳更苦,裂千峰之苦竹。
哀哀满山之猿鸟,知尔音者无多。
忽有凭虚道士来自西湖,羽衣婆娑。
琴一谱兮鹤一只,又呼我于穷山阴
无日尔病,莫苦尔音。
孤山上头,灵露夜滴。
一餐去病,再饮化骨。
吾将补尔翮之残毁,使吾一鹤作双于朝夕也。
俄左腋之忽抱,但见旧巢兮松花乱落。
元帅李公出师之日。亲临推毂。耸睹盛事。赋此奉赠(名弘胄三首) 其三 明末清初 · 金尚宪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清阴先生集卷之六
岁星今岁照青丘,上国藩邦此协谋。
毛玠部兵吴下士卫公筹策蜀中楼。
出师无再惟前表,临塞非今故盛秋。
周室中兴方召在,一篇江汉属儒流(将与毛都督文龙合势剿虏)
寄答王总戎羽卿 明末清初 · 欧必元
征蛮将军天下无,口吸长鲸胆气粗。
挥戈不啻万人敌,引臂能弯五石弧。
肘后黄金大如斗,胸中武库无不有。
西北当关豺虎歼,东南截海鲸鲵走。
望穷剑阁郁岧峣,栈道千层聚百苗。
稍遣偏师捣巢穴,遂将勋业建铜标。
文苑运斤如对敌,申纸万言不费力。
临江酾酒好挥毫,宾从清言相唱迭。
莲花幕康山人,啸谈吸吐生风云。
但知横槊时称赋,不必营中数论军。
岭南欧子大亡赖,结客中原倾腑肺。
白眼称诗藐世人,偶与山人相逅邂。
山人道我将军前,片语相酬岂枉然。
亲书白羽营中扇,更寄金龟当酒钱。
我怀此谊如苍昊,长笺欲诉酬倾倒。
西望漓山点点青,相思却寄江边草。
侧闻十月湛微霜,星在弧南武曲傍。
将军此时登寿域,部曲材官进寿觞。
狂生遥效南山祝,如圭如璋如金玉。
遐算犹过武卫公赤松他日还辟谷。
黄石应传定世符,胸包云梦气吞胡。
形绘麒麟冠百代,征蛮将军天下无。
贺黄太翁得旨俞玉崙先生归省兼诏存问 其二 明 · 李孙宸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盛世从来多瑞应,河清玺现凤来仪
何如黄考承恩日,正是青宫锡庆时。
大药不烧方士鼎,初筵曾赋卫公诗。
称觞更念调羡事,肯负蒲轮趣召期。
虞帝金道隐 明末 · 瞿式耜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御选明诗卷八十七
祠宇萧疏迥绝尘,孤峰随意著閒人。
窥云应傍巢松鹤,破浪终同入釜鳞。
茶碗酒铛全部史,风篙月桨一江春(予与子暇道隐扁舟泛月而归)
却怜岭峤仍无恙,便托荒岩老此身。
明末 · 梁以壮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野云流水断桥边,丹顶春深又一年。
侧目静看群动态,閒心长得古来天。
了无淫性真能老,独怪徐行似学禅。
莫笑此生空自惜,洁身不向卫公怜。
元旦怀止言澹归诸衲 明末清初 · 释函是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念子远行役,况复上元时
灯火何方照,川原此夕思。
柳风吹客袂,春月映山池
夜永寒云重,应怜江雪迟。
荔子怀止言澹归 明末清初 · 释函是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去年同擘荔,坐月板桥新。
复见手中物,顿思江上人。
紫霄朝暮石,京口去留津。
一纸南安信,浮沉十二旬。
道中忆止言澹归 明末清初 · 释函是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匡山计日至,京口望人来。
几时同到岸,扶我一登台。
群雁惊风起,孤舟乘月开。
章江寒色动,无那暮砧哀。
到归宗怅止言澹归未至 明末清初 · 释函是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匡山不易到,之子滞江城。
更忆临岐话,难为旷别情。
衲衣千缕薄,楖栗万山轻。
多是少年事,风尘愧老成。
顿修三决之镇江寄候月鹭兼促止言澹归诸子回山 明末清初 · 释函是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闻君在京口,我已到匡庐
信息凭诸衲,寒温懒作书。
风烟平溆浦,人物乱樵渔。
空谷待归客,白云横太虚。
寄止言澹归 明末清初 · 释函是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有约今秋返,相携五老前。
知尔南中苦,怜予海外偏。
溪声僧梦稳,江色客心悬。
且归就禅寂,休计买山钱
袁特丘中丞四首(有引) 其一 明末清初 · 释函是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特丘丁亥见予于广州小持船,一晤便如宿好。嗣予徙诃林,入雷峰,音问未尝少间,每相见辄多勉励。壬辰乞作优婆塞,渐知有向上事。明年入匡,过陈村特丘始有出世意,会行急不能待。后特丘公安,予亦返雷峰,相距四千里。凶闻忽传,疑信间因语止言、澹归:“此公与老僧一,应不止此。”及报确,甚慨因缘之错过。呜呼,吾实负特丘矣。
凶信疑难定,书来始觉真。
十年师弟意,一旦古今人。
老死非所讳,因缘不可陈。
精魂何处觅,未易忆前身。
袁特丘中丞四首(有引) 其三 明末清初 · 释函是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长生不可学,但愿莫长离。
解语人难再,多情我易悲。
遣怀怜旧好,悼往惜今时(止言、澹归特丘宿好,闻报悼叹竟日。)
相续他生事,论因亦自知。
云南报因酬汪居士是日海幢老人六十初度澹归侍坐 明末清初 · 释函是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十载汪居士,相看各皓然。
见闻成异代,悲喜但随缘。
幸有吾师在,还生子弟怜。
入河归寿海,吾道至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