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宝应初征史朝义过虢州题僧寺壁(题拟) 中唐 · 李适
五言排律 押词韵第一部
高僧居净域,客子恋皇宫。
试访毗耶室,旋游方丈中。
禅林吹梵响,忍草散香风。
妙说三元义,能谈不二宗。
色空双已灭,内外两缘同。
识尽无生理,乃觉出凡笼。
按:(见光绪二年刊高锦荣纂《灵宝县志》卷八《艺文》下。又见《金文最》卷七一许安仁大定十六年撰《御题寺重即唐德宗诗碑》(徐俊告)、《永乐大典》卷一三八二三引《洛阳志》〖张忱石告〗)(按:《永乐大典》引《洛阳志》:「御题寺,寺在灵宝南里。唐宝应元年,德宗以皇子为天下兵马元帅,统兵征史朝义过)(之,题诗壁间。厥后十七年即位,寺僧玄觉诣长安求寺额,诏以御题名之。」其后又录无名氏诗云:「解鞍投宿得禅宫,识破浮生万境空。夜静稍□檐外雨,朝来知是叶间风。」此诗未详何代何人所作,姑附此。清毕沅《中州金石记》卷五:「御题寺唐德宗诗碣,大定十六年立,许安仁记并书,在御碑寺。额正书云:『御题寺唐德宗天章碑。』下为五律诗一首。知年月人名者,据黄叔璥《中州金石考》也。」今按:《县志》录此诗原题作《题御碑寺》,然寺名因德宗此诗而得名,诗题显为后人追补。今重为拟题。黄叔璥书未见。碑记,《县志》亦未收。有关史事,两《唐书》、《通鉴》所记甚详,不具录。)
雪中舞鹤 清 · 吴绮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林蕙堂全集卷十七
寒冰一夕缀空林,皓羽何辞暮霰侵。
絮拥谢庭方顾步,花埋缑岭欲高寻。
蹁跹素袂珠尘散,整顿霓裳玉圃深。
自是半生同皎洁,白云难抑九皋心。
题同年黄玉圃番社图 清 · 吕谦恒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出处:台海使槎录
九重涣汗使臣知,万都蛮荒跂踵时。
耳目全开天海外,土风尽入竹枝词(施懿琳编校)。
题黄玉圃巡使台阳花果图绝句(此诗收于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又载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艺文〉、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彭国栋《广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编者按:《重修凤山县志》题作〈花果图〉。) 其一 清 · 吴王坦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出处:此诗收于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又载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艺文〉、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彭国栋《广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
少许猊床侍释迦,一家眷属见昙花。
遥知使节风清候,携得金茎洒异葩(吴福助编校)。
题黄玉圃巡使台阳花果图绝句(此诗收于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又载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艺文〉、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彭国栋《广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编者按:《重修凤山县志》题作〈花果图〉。) 其二 清 · 吴王坦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出处:此诗收于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又载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艺文〉、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彭国栋《广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
珍果图来命画师,拈花又写佛前枝。
窗明几净清茶供,绝胜黄金铸象时(吴福助编校)。
题黄玉圃巡使台阳花果图(此诗收于黄叔璥《台海使槎录》,又载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彭国栋《广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编者按:「玉圃」,黄叔璥字。黄叔璥官巡台御使,康熙六十一年(1722)来台,著有《台海使槎录》,记载台湾风物甚详。) 清 · 吴王坦
押词韵第五部 出处:此诗收于黄叔璥《台海使槎录》,又载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彭国栋《广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
尔雅自姬公,蒐讨穷大块。
后有山海经,所言同志怪。
荒略何从稽,于说亦荑稗。
乃知天地间,赋形各万派。
若非域外游,直犹等聋聩(编者按:「聩」,黄叔璥《台海使槎录》作「瞆」。)。
巡方绣衣行,几及扶桑界。
东溟凌沧波,惊涛历澎湃。
既至振纪纲,问民轸病瘵。
闻见往往殊,耳目为一快。
其中植物繁,罗列登市卖。
五色烂然陈,厥状难尽话。
细文(编者按:「文」,彭国栋《广台湾诗乘》作「成」。)如锦章,粗文如方罫。
枝叶非寻常,异味皆可嘬。
召工写此图,摹仿在公廨。
碧绿与丹朱(编者按:「朱」,黄叔璥《台海使槎录》、彭国栋《广台湾诗乘》作「砂」。),肖真事挥洒。
称名复辨种,按之悉能解。
我生里闬间,未得广行迈。
多识惭古人,拘墟徒自絓。
晴窗试展看,意旷若脱械。
虚名玷使星,愿无远弗届(吴福助编校)。
东征逾载整棹言归巡使黄玉圃先生索台湾近咏知其留心海国志在经纶非徒广览土风娱词翰已也赋此奉教 其一 清 · 蓝鼎元
押灰韵 出处:此组诗收于六十七《使署閒情》,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创作地点:台湾
盛夏我将去,先生绣斧来。
欲观君子化,以兹暂徘徊。
邂逅若畴昔,雄谈何快哉。
清风弥岛屿,百辟式丰裁。
其如困羽檄,不待日追陪。
我今整归棹,过从无嫌猜。
所念经营者,先事去祸胎。
愿言一为别,幸无忽草莱(廖振富编校)。
东征逾载整棹言归巡使黄玉圃先生索台湾近咏知其留心海国志在经纶非徒广览土风娱词翰已也赋此奉教 其二 清 · 蓝鼎元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此组诗收于六十七《使署閒情》,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创作地点:台湾
番黎素无知,浑噩近太古。
祇为巧伪引,讼争亦肆侮。
睚眦动杀机,其心将莫御。
所幸弗联属,社社自愚鲁。
太上用夏变,衣冠与居处。
使彼忘为番,齐民消党羽。
其次俾畏威,罔敢生乖迕。
无虐无令傲,服劳安作苦。
恩胜即乱阶,煦嘘鼠为虎。
所以王道平,不为矫枉补(此诗又载黄叔璥《台海使槎录》、鲁鼎梅《重修台湾县志》〈艺文〉)。(廖振富编校)。
东征逾载整棹言归巡使黄玉圃先生索台湾近咏知其留心海国志在经纶非徒广览土风娱词翰已也赋此奉教 其三 清 · 蓝鼎元
押词韵第十五部 出处:此组诗收于六十七《使署閒情》,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创作地点:台湾
内山有生番,可以渐而熟。
王化弃不收,犷悍若野鹿。
穿箐截人首,饰金誇其族。
自古以为常,近者乃更酷。
我民则何辜,晨樵夕弗复。
不庭宜有征,振威宁百谷。
土辟听民趋,番驯赋亦足。
如何计退避,画疆俾肆毒。
附界总为戕,将避及床褥(此诗又载黄叔璥《台海使槎录》、鲁鼎梅《重修台湾县志》〈艺文〉、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薛志亮《续修台湾县志》〈艺文〉、连横《台湾诗乘》、许成章《高雄市古今诗词选》。编者按:《续修台湾府志》、《续修台湾县志》题作〈台湾近咏呈巡使黄玉圃先生二首〉;《台湾诗乘》题作〈台湾近咏二首〉)。(廖振富编校)。
东征逾载整棹言归巡使黄玉圃先生索台湾近咏知其留心海国志在经纶非徒广览土风娱词翰已也赋此奉教 其四 清 · 蓝鼎元
押词韵第八部 出处:此组诗收于六十七《使署閒情》,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创作地点:台湾
凤山东南境,有地曰琅峤(编者按:「峤」,薛志亮《续修台湾县志》作「𤩝」。)。
厥(编者按:「厥」,连横《台湾诗乘》作「港」。)澳通舟楫,山后接崇爻。
宽旷兼沃衍,气势亦雄骁。
兹土百年后,作邑不须𪚰。
近以险阻弃,绝人长蓬蒿。
利在曷可绝,番黎若相招。
不为民所宅,将为贼所巢。
遐荒莫过问,啸聚藏鸱枭。
何如分汛弁,戒备一方遥。
行古屯田策,令彼伏莽消(此诗又载鲁鼎梅《重修台湾县志》〈艺文〉、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薛志亮《续修台湾县志》〈艺文〉、连横《台湾诗乘》、许成章《高雄市古今诗词选》)。(廖振富编校)。
东征逾载整棹言归巡使黄玉圃先生索台湾近咏知其留心海国志在经纶非徒广览土风娱词翰已也赋此奉教 其五 清 · 蓝鼎元
押阳韵 出处:此组诗收于六十七《使署閒情》,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创作地点:台湾
天子重海邦,宵旰念重洋。
稔知民疾苦,经营固岩疆。
先生代巡守,旷典岂寻常。
勿虚此行行,使命乃有光。
贱子虽不才,躬践戎马场。
居东将二载,所见颇周详。
曾将前箸借,孽丑俘且僵。
承索台湾咏,草此留别章。
狂言失忌讳,意念则深长。
荛采檄有司,白简上朝堂。
敉宁纪功德,山水并苍泱(廖振富编校)。
台湾近咏十首呈巡使黄玉圃先生 其一 清 · 蓝鼎元
出处:此组诗收于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又载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薛志亮《续修台湾县志》〈艺文〉、蒋炳钊编《鹿洲全集》、连横《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许成章《高雄市古今诗词选》。 创作地点:台湾
东宁大海荒(编者按:「海荒」,连横《台湾诗乘》作「海邦」。),从古无人至。
明末群盗窠,岛夷互窃踞。
郑氏奄而有,蔓延为边忌。
我皇挞伐张,天威及魑魅。
遂使瘴疠乡,文物渐昌炽。
川原灵秀开,郁勃不可闭。
式廓惟日增,蹙缩非长计(作者注:「时有议弃近山田庐及禁入番界樵采之说。」)。
所当顺自然,疆理以时议。
勿因去岁乱,畏噎却饭喜(编者按:「喜」,薛志亮《续修台湾县志》、连横《台湾诗乘》作「饎」。此诗又载赖子清《台湾诗醇》、许成章《高雄市古今诗词选》)。(廖振富编校)。
台湾近咏十首呈巡使黄玉圃先生 其二 清 · 蓝鼎元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此组诗收于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又载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薛志亮《续修台湾县志》〈艺文〉、蒋炳钊编《鹿洲全集》、连横《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许成章《高雄市古今诗词选》。 创作地点:台湾
去岁群丑张,揭竿三十万。
我旅一东征,倒戈云见晛。
七日复全台,壶箪匝地献。
可知帝德深,望云争革面。
馀孽虽时有,死灰谋欲煽。
旋起即扑除,夫谁与为叛。
当兹振遒铎,教化不容缓。
民心原犹水,东西流乍变。
弃之铤而走,理之忠以劝(此诗又载赖子清《台湾诗醇》、许成章《高雄市古今诗词选》)。(廖振富编校)。
台湾近咏十首呈巡使黄玉圃先生 其三 清 · 蓝鼎元
押药韵 出处:此组诗收于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又载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薛志亮《续修台湾县志》〈艺文〉、蒋炳钊编《鹿洲全集》、连横《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许成章《高雄市古今诗词选》。 创作地点:台湾
台俗敝豪奢,乱后风犹昨。
宴会中人产,衣裘贵戚愕。
农惰士弗勤,逐末趋骄恶。
嚣陵(编者按:「陵」,薛志亮《续修台湾县志》作「凌」。)多健讼,空际见楼阁。
无贱复无贵,相将事摴博。
所当禁制严,威信同(编者按:「同」,连横《台湾诗乘》作「为」。)锋锷。
勿谓我言迂,中心细忖度。
为火莫为水,救时之良药(此诗又载鲁鼎梅《重修台湾县志》〈艺文〉)。(廖振富编校)。
台湾近咏十首呈巡使黄玉圃先生 其四 清 · 蓝鼎元
押漾韵 出处:此组诗收于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又载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薛志亮《续修台湾县志》〈艺文〉、蒋炳钊编《鹿洲全集》、连横《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许成章《高雄市古今诗词选》。 创作地点:台湾
闽学追鲁邹,东宁昧如障。
当为延名儒,来兹开绛帐。
俾知道在迩,尊君与亲上。
子孝及父慈(编者按:「子孝及父慈」,连横《台湾诗乘》作「子孝父亦慈」。),友恭更廉让。
从兹果力行,诱掖端趋向。
其次论文章,经史为酝酿。
古作秦汉前,八家当醯酱。
制义本儒先,理明气欲王。
洗伐去皮毛,大雅是(编者按:「是」,连横《台湾诗乘》作「为」。)宗匠。
此地(编者按:「地」,连横《台湾诗乘》作「邦」。)文风靡,起衰亦所望(此诗又载鲁鼎梅《重修台湾县志》〈艺文〉)。(廖振富编校)。
台湾近咏十首呈巡使黄玉圃先生 其五 清 · 蓝鼎元
押词韵第十七部 出处:此组诗收于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又载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薛志亮《续修台湾县志》〈艺文〉、蒋炳钊编《鹿洲全集》、连横《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许成章《高雄市古今诗词选》。 创作地点:台湾
台地一年耕,可馀七年食。
寇乱继风灾,民间更萧索。
今岁大有秋,仓储补云(编者按:「云」,连横《台湾诗乘》作「须」。)亟。
谷贵虑民饥,谷贱农亦恻。
厉禁久不弛,乃利于奸墨。
徒有遏籴名,其实竟(编者按:「竟」,连横《台湾诗乘》作「更」。)何益。
估客既空归,裹足此(编者按:「此」,连横《台湾诗乘》作「自」。)寥寂。
何如撙节之,一艘一百石。
穷年移不尽,农商惠我德。
幸与诸当途,从长一筹画(此诗又载鲁鼎梅《重修台湾县志》〈艺文〉)。(廖振富编校)。
台湾近咏十首呈巡使黄玉圃先生 其六 清 · 蓝鼎元
押词韵第六部 出处:此组诗收于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又载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薛志亮《续修台湾县志》〈艺文〉、蒋炳钊编《鹿洲全集》、连横《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许成章《高雄市古今诗词选》。 创作地点:台湾
累累何为者,西来偷渡人。
锒(编者按:「锒」,鲁鼎梅《重修台湾县志》作「银」。)铛杂贯索,一队一酸辛。
嗟汝为饥驱,谓兹原隰畇。
舟子任无咎,拮据买要津。
宁知是偷渡,登岸祸及身。
可恨在舟子,殛死不足云。
汝道经鹭岛,稽察司马门。
司马有印照,一纸为良民。
汝愚乃至斯,我欲泪沾巾。
哀哉此厉禁,犯者仍频频。
奸徒畏盘诘,持照竟莫嗔。
兹(编者按:「兹」,范咸《重修台湾府志》原作「慈」,疑误。依鲁鼎梅《重修台湾县志》、薛志亮《续修台湾县志》改之。)法果息奸,虽冤亦宜勤。
如其或未必,宁施法外仁(此诗又载鲁鼎梅《重修台湾县志》〈艺文〉)。(廖振富编校)。
台湾近咏十首呈巡使黄玉圃先生 其七 清 · 蓝鼎元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此组诗收于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又载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薛志亮《续修台湾县志》〈艺文〉、蒋炳钊编《鹿洲全集》、连横《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许成章《高雄市古今诗词选》。 创作地点:台湾
台邑最褊小,徵粮视凤诸。
土狭赋独重,民困曷以纾。
台湾田一甲(编者按:「台湾田一甲」,连横《台湾诗乘》作「台田大一甲」。),内地十亩馀。
甲租八九石,亩银一钱输。
将银来比粟,相去竟何如。
纳粟弊多端,斗斛交相瘉。
折色比(编者按:「比」,薛志亮《续修台湾县志》作「此」。)时价,加倍复何居。
凤诸虽厚敛,什百台版图。
垦多或报少,以羡补不敷。
台土瘠无旷,冲压且偏枯。
安得相均匀,丈轻三邑俱。
徵收同内地,含哺乐只且(此诗又载鲁鼎梅《重修台湾县志》〈艺文〉)。(廖振富编校)。
按:①凤山、诸罗二县。
台湾近咏十首呈巡使黄玉圃先生 其八 清 · 蓝鼎元
押词韵第六部 出处:此组诗收于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又载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薛志亮《续修台湾县志》〈艺文〉、蒋炳钊编《鹿洲全集》、连横《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许成章《高雄市古今诗词选》。 创作地点:台湾
郡东万山里,形胜罗汉门。
其内开平旷,可容数十村。
雄踞通南北,奸宄往来频。
近以逋逃薮,议弃为荆蓁。
此地田土饶,山木利斧斤。
移民迁产宅,兵之亦龂龂。
何如设屯戍,守备为游巡。
左拊冈山背,右塞大武臀。
既清逸贼窟,亦靖野番氛。
府治得屏障,相需若齿唇(此诗又载鲁鼎梅《重修台湾县志》〈艺文〉)。(廖振富编校)。
台湾近咏十首呈巡使黄玉圃先生 其九 清 · 蓝鼎元
押词韵第一部 出处:此组诗收于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又载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薛志亮《续修台湾县志》〈艺文〉、蒋炳钊编《鹿洲全集》、连横《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许成章《高雄市古今诗词选》。 创作地点:台湾
诸罗千里县,内地一省同。
万山倚天险,诸(编者按:「诸」,连横《台湾诗乘》作「众」。)港大海通。
广野浑无际,民番各喁喁。
上呼下则(编者按:「则」,鲁鼎梅《重修台湾县志》、薛志亮《续修台湾县志》、柯培元《噶玛兰志略》、陈培桂《淡水厅志》作「即」。)应,往返弥月终。
不为分县理,其患将无穷。
南划虎尾溪,北踞大鸡笼。
设令居半线,更添游守戎。
健卒足一千,分汛扼要冲。
台北不空虚,全郡势自雄。
晏海此上策,犹豫误乃公(此诗又载陈培桂《淡水厅志》〈文徵〉)。(廖振富编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