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任熙明” 相关资源
诗文库
宋故敦武郎麟州建宁寨累赠太师秦国公杨公墓1127年 宋 · 刘一止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七九 创作地点:浙江省绍兴市
杨氏望于关西,由汉魏隋唐以至国朝,世胄联延,列第分坊,博龟袭紫,人物门第之盛,莫与比伦。
支分派别,散居四方。
自公曾高而上,皆葬代郡,遂为代之崞县人
公讳震,字某,以明经上第,历保定、清源二县主簿
已而踰冠,恬养丘园,终承武郎,赐五品服。
讳日新者,公之曾大父也,年少有声,九上礼部,再举明法中第,历临晋、孟、太谷三县主簿
贤而有吏能,为忠宣范公所器。
宣德郎致仕,累赠太师、代国公
讳仲臣者,公之大父也。
公之考讳宗闵,少读书有志者,尝曰:「吾祖居乡闾,岁饥,发仓粟粒价速售,俾籴者自拣斗斛不问。
相阳辟邑牵,延乡先生教授邑子。
论者以为功利及人,宜自有后。
吾意丈夫当以功名自见,章句之学不足以发身成业」。
既而以材武绝伦试艺殿廷,出卫士右。
仁宗皇帝伟之,补三班借职
历事五朝,名闻西北二边。
建炎中,金人犯长安守节以死,终武功大夫贵州刺史、永兴军路马步副都总管,累赠太师魏国公
公励于学,能文善书,精骑射,质貌魁伟,沈塞有谋,魏公在诸子中特奇之。
既冠从戎,以斩馘功补三班差使,调河东经略司指教。
遇其下有恩,且诲且勉,阅世中程者多,部刺史交荐之。
秩满,改授庆州监酒
继授安边城巡检
太原薛嗣昌遣将自丰州宁远保宁等寨进讨西夏,公隶岚石路军马来承庆,至爬沙流遇敌,斩首三百馀级。
进至倾吴堆盘,生擒酋长屈闹,复斩级二百,以功转三班借职
官制行,改承信郎
人有致馈于公者,公谢之,馈者曰:「我辈愿效之,何嫌」?
公曰:「始吾父命之名,实慕汉安平侯
公以清白遗子孙,且曰:『尔勉之,无爽四知之戒』。
自是我守此言,如护头目
今尔以无名之赐加吾,其可乎」?
及代城,或裒金以赆,曰:「微公,我辈无噍类」。
公一无所受。
政和中,朝廷议复减底河,命河东任熙明会合诸军,自晋宁绥德两界,分诸将校,骁勇者咸在,公居迁中。
贼据山为城,下瞰我师动息,辄为所得,诸将三却。
寻募能土工者穴城,师再进,角楼自堕,公率数辈拔剑先登,斩击千百人,大军乘胜平其城。
上功第一,迁成忠郎
宣和初河东帅奏公充平定军训练军马。
三年,方腊盗据杭睦,朝廷姚平仲都统制征之。
公从折可存自浙东追击,至三界河镇,与贼遇,斩首八千馀级。
追袭至剡、上虞天台乐清四县,取韦羌、朝贤、六远三洞。
黄岩,贼帅吕师囊据断头山扼险拒我,前辄下石,死伤者众,累日不能进。
可存问计安出,公以轻兵缘山背上,乘高鼓噪,矢石交发,贼大惊溃,复纵火自卫。
公曰:「机不可失也」。
乃被重铠及裤褶,与敢死士履火突入,生得师囊,乃斩贼首三千馀人。
复有号余大翁者,以万众围永嘉踰月,公从平仲可存兼驿星驰斛之,且曰:「太师贷胁从无知之民,不可以数计」。
师还,诸将请优加褒异,特进五阶,至脩武郎,叙迁敦武郎、知麟州建宁
户杂番汉,嚚讼难以理晓,公剖决曲当,上下悦服,主不忍欺
初,契丹骁将小鞠䩮奔于西戎,居清肃、河清军,招集散亡杂西北胡羌,众十数万,破丰州,攻麟府城寨。
魏公统领麟府路军马屡摧败之,尽得其父母妻子。
靖康初,金人围太原
冬十月,驱幽燕叛亡与夏人、奚人等,与大至建宁
既合围,鞠䩮叩城语公曰:「尔父夺吾偏头独建之居,又败釜灶山,掩我骨肉,吾忍死至今。
尔举城降我,全汝躯命,不然皆齑粉矣」。
时寨兵精锐悉从折可求死于交城之战,所馀才老弱百数,众守勿坚。
公毅然晓众曰:「汝等父兄俱死于敌,于汝为仇,不待吾言而后喻也。
上报国恩,下雪亲冤,在此时矣」。
众乃听命,日夜奋励,缒城挠贼,斩获甚众。
贼怒,济师急攻。
阅旬,城中矢尽,公向麟府再拜诀曰:「儿报国以身,不得复为孝子矣」。
左右皆泣下,不忍仰视。
顷之,城陷,公挥短兵力战,殁于阛阓,时十有八日也,年四十有四。
二子死之,阖门俱陷于城。
初,魏公闻围建宁,曰:「吾儿死矣,其忠劲类我」。
已而果然。
公熟古将方略,能洞敌情,每从魏公远徼出征,决策取胜,其功居多。
志在立名,不苟求富贵
浙东贼平,所师奇其材,欲以子女通婚,公谢之。
或曰:「折氏求子,非子求折氏」。
公曰:「不然,吾祖皆以器业自奋,安能倚姻家幸进,取非偶之讥」?
尝自谓:「吾平时所为,未尝有一事不可语人者」。
其刻励坚正若此。
建宁之祸,公之子存中从征河朔,独免于难,今为少傅宁远军节度使、兼领殿前都指挥使职事、秦国公
累赠公之太师、秦国公
祖妣檀氏、雍氏,妣贾氏、刘氏,配董氏、继室张氏,俱赠秦国夫人
男四人,少傅其长也,居中、执中从父战殁,彦中未仕。
女二人,长适乡贡进士王公宏,次未行。
孙男三人:契,左奉议郎知大宗正丞
倓,左承奉郎
㒜,右承事郎
孙女六人,长曰洞元,尝适右宣教郎直秘阁通判湖州军州事刘正卒,夫殁,弃俗为道士,年十九卒,诏赠冲妙鍊师
馀在室。
少傅以某年某月某甲子葬公于吴兴武康崇仁乡杨村翔凤山之麓,张夫人祔焉。
一日,契以少傅公尝来请铭,某得公行实,读之三复慨叹。
尝观韩愈田弘正作庙铭,载诏语曰:「维弘正父子继忠孝,予维宠嘉之,是以命汝铭」。
文辞至今焜耀简册。
今魏公与公挺身许国,出万死一生之计,英烈凛然,精爽如在,与日争光可也,岂田氏父子所得比耶?
宜得一世名儒,发扬遗懿,闳大俊杰,与韩子相后先。
少傅属铭,乃逮不敏,非理所宜。
既辞谢不获,则又惟念少傅身卫社稷,为世宝臣,南渡以来,首挫强敌,以宽主忧,幽闺妇女,皆能道之。
祖孙三世勋德之茂,前古所无。
及兹升平,帝眷有加,位列九棘,宠数优异,盖事之称,抑又知天之所以报公父子者在兹也。
降及诸孙,俱励于学。
契以艺文取高第,兄弟彬彬,以切以磋,以光其宗,光大未艾,岂人力也哉!
岂人力也哉!
某诚固陋,然此而不铭,尚谁铭?
铭曰:
岳岳惟公,慷慨即戎。
沈毅伟杰,益习文业
急病逊夷,不见所难,与敌周旋,人后身先。
爬沙减底,摧锋陷坚,义勇冠军,威名乃宣。
东南承平,骤罹寇警,既蹂杭、睦,连城巷哭。
公佐主帅,往靖东浙,披山剔洞,破其蚁结。
维时黄岩,别酋固拒,凭高下石,士卒反顾。
公以轻骑,出贼之背,扬雄噪呼,贼大惊溃。
乃被重铠,蹈火突入,生致渠魁,窘不得逸。
逮居建宁,虏衔宿冤,抟虚麇至,叩城有言:「尔父迫我,掩我骨肉,亟以城降,尚贷尔僇」。
公曰「此身,惟国是许,不以膏血,为尔衅鼓」。
于时寨兵,仅馀老稚,感激听命,有死无二。
人谁不死,公死何尤,有臣若斯,不为国羞。
天监在下,报尔子孙,世公世师,有耀其门。
我作铭诗,大书深刻,用侈厥庆,诏于罔极(《苕溪集》卷四八。)
相阳辟邑牵:未明其意,当有误。
熙明阁置学士待制建中靖国元年二月庚子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四七、《宋大诏令集》卷一六二、《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之四(第三册第二五三六页)、《愧郯录》卷一四
奉先思孝,恭己承祧。
绍累圣之丕基,扬烈考之先训。
神宗皇帝神心经纬,圣学缉熙。
百度惟新,备矣有周之庶事;
四方其训,巍乎之成功。
言则为文,昭如云汉;
宝之垂世,炳若丹青。
仙驭升遐,泰陵继序。
乃眷祖宗之旧,悉藏金玉之编。
邃在西清,并崇华构。
爰咨迩列,俾访遗文。
钿轴未终,云軿忽远。
肆冲人之纂绍,惟往宪之钦承。
用揭嘉名,仍延硕望。
诒谋有永,岂图琬炎之并陈;
与天无穷,是惟奎璧之相照。
宜以显谟阁熙明阁,仍置学士待制
任熙明等奏诸路提举限一季兴置坊场诏政和六年十二月十一日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九五、《宋会要辑稿》食货二○之一三(第六册第五一三九页)
坊场之利,以禄在公之人,免徭役之弊。
官吏弛废不举者凡二千馀所,则所入不足以补所出。
可依所奏,限一季兴置以闻。
任熙明等奏检察钩考诸路钱物诏政和七年十一月三日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九九、《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三之一○(第四册第三二七八页)
令逐路提举常平司具析逐项因依闻奏。
仍令诸路今后将每年所申户部旁通内量行开说因依,谓如是常平散敛元若干,已敛若干,未敛若干;
其未敛之数内若干系灾伤倚阁、若干系逃亡户绝、若干系拖欠未纳。
又如场务元管处所若干,已卖若干,未卖若干,其未卖之数内若干系因败阙停闭、若干系过月未卖之数。
候到,仰户部逐一检察钩考具以闻。
任熙明给事中 宋 · 刘才邵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四○、《杉溪居士集》卷五
朕有大政令,稽于古训,酌于民言。
既与二三臣审议而适于当矣,复求左右侍从之臣,使当枢机出纳之地,典司封駮之任,以为过举之虞,庶几一成,以明重慎。
具官某坚正有守,蹈古人之风;
进止可观,为迩臣之表。
久参辞命之选,益见渊源之深。
其陟东台,预闻国论。
尔其援据经术,究观典刑,使令出惟行,而庶人不议,则为国有体,而朝廷益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