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收复盱眙军绍兴三十一年十二月二十日 宋 · 成闵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七、《三朝北盟会编》卷二四七、《宋会要辑稿》兵一四之四○(第八册第七○一二页)
统率军马于十二月十二日收复盱眙军了当,其泗州淮河岸下摆泊舟船数千只,金贼数万人,隔河与官军相拒。
遂将夺下金贼烧不尽桥脚小船二十馀只,并工修整。
及于龟山以来抢夺到贼船十馀只,并分遣统制官吴超、杨钦部押人船,于水路邀击贼船。
又差统制官刘锐、陈敏王公述张师颜十二月十五日夜泗州东城之东,潜师渡淮。
有贼骑数千于城东摆列,前来与官军相拒。
又分遣统领官左士渊、张青、魏全部押官兵攻夺泗州南门,入城占据。
再率官军戮力掩杀,贼兵败走,收复泗州了当,夺到粟米二万馀石,被虏老小数万口,放令渡淮归业,委是获捷。
回奏楚泗等处守御事宜劄子 宋 · 张浚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三○、《历代名臣奏议》卷三三五、《宋代蜀文辑存》卷四五
臣二十七日宿平原镇
至晚,统制官左祐赍到御笔处分一通,臣谨已祗领。
契勘楚、泗守御利害,臣累具奏闻去讫。
泗州系紧要控扼去处,陈敏一军,在彼几年,已成家计。
见自陈敏下至士卒,尽般家属节次来居,盖以此城必可倚恃。
兼臣近阅此军人材强勇,事艺精熟,施放便捷,行阵齐一,少见其比。
向之兵将窃笑指议者,今皆心服。
臣愚以为敏可责以守泗无疑。
若城池之险,粮粟之便,在我得计为多。
更乞圣慈详酌。
刘宝身任淮东之责,建议欲筑甘罗城,先立家计。
其城直临淮岸,在两清河之间,居海、泗两州中。
亲握大兵应援,却令副都统吴超以舟师守清河
盖此处以舟为便,若河口有备,则楚州正在腹内,而捍御之计,尽仰甘罗城
楚州即合作第二重家计寨
惟是陈敏一军通一万二千馀人,至九月中理须益兵。
所有淮西战备之要,容臣至和州条列以奏。
淮东真州一带,以六合为重。
于兹固守,其敢轻入?
兼庐之巢县和州列屯大兵,正乘其后,绝粮邀击,计皆可施。
淮西之兵山立不动,虏人岂敢轻舍此兵,直犯淮东
六合当其前,淮西袭其尾,进退实难,况值奔败,定致狼狈。
虏用兵日久,必不出此。
臣窃惟兵者国之大事,圣人生物之德本于兵。
臣行年将七十,虽在迁谪,朝思夜度,不敢辄废。
凡几微曲折,调发先后,常恐误失。
而近世文武之士,徒事空言,窃听道涂,靡有实用,是非颠倒,莫可究详。
自非陛下神武天付,得之于心,臣之区区,何所布露?
司兵积弊,尚有可议者,统制以下,多未得人。
今此归休,陛下一大料理之。
将来高秋,亲总此数万之旅,严赏罚,示恩信,观虏兵势重去处,遣王琪辈疾趋取利,似为得宜。
请于临淮筑堡镇江造船等事奏隆兴二年 宋 · 张浚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三二、《宋代蜀文辑存》卷四四
臣伏奉今月十八日午时亲笔处分,臣已恭禀圣训。
王之望等言泗州利害,所当讲明。
今欲且令谨守,俟至秋初,专责主事者,俾权归于一。
圣谕切当事机,臣见遵依施行。
向北斥堠马军极少,差使不敷。
泗上地势平坦,恐步卒当彼马骑,不能遽还。
陈敏等建议,欲于临淮县筑堡,屯步兵三百人为斥堠,庶几缓急可以相应。
臣见审度措置。
又舟楫尚少,诚如圣虑。
臣见委刘宝打造一百只,委运使黄仁荣应副材料、工匠。
臣望陛下因宰执奏事宣谕,令仁荣一到镇江,躬亲应副。
臣见别具奏闻次。
他日舟船既办,分差忠勇军驾放,自不阙人。
每舟以强弓弩手二十人载其上,施放火箭,足可御敌。
伏乞睿照。
臣伏蒙圣训,诸将见和议成与不成之间,语言反覆。
此正中其病。
臣即以宣示刘宝吴超刘光时范荣等,莫不悚惧知愧。
然而以臣观之,将帅难得英伟之才,况人情之常,不免观望。
以此语言不一,理当戒敕。
惟陛下示以好恶,明正表仪,俾各悉心奉公,不求偷合苟容,以报国家。
夫死者,人之所难。
陛下以天下为念,不肯自求一己之安,表而率之,犹恐习成旧态,各不尽力;
矧夫朝廷上下,导之以和,孰不舍难就易,以幸一日安全也?
此是社稷大计,在陛下为重,在群臣为轻,自非陛下毅然独断,与天同心,申之以号令,齐之以赏罚,举天下之大,制命在我,谁为陛下出力者?
至于挺身任事,尽节向前,一有差跌,则众口交攻,祸患不测。
而以赀结托,平生畏避碌碌度日者,例获大官,且无后悔。
兹望陛下深察,必使赏罚之间,上当天心,下合人情。
即后来诸将,易于遣使。
伏望陛下更致圣思,幸甚!
臣又伏蒙圣谕,虏人八九月之间必竭力而来。
在陛下以社稷宗庙之重,理宜过为之备。
臣闻太公佐周以伐纣,伊尹相汤以伐桀,彼皆深通天人之际,审之无道,知其民之思治,有所不动,动无不成。
又况汤、武之君德修于己,而二臣用心,上达于天,计策图谋,若有神相,盖非偶然也。
臣学识驽下,揆事度变,安足以望前贤万一。
臣窃观金虏无道,弑主再世,天怒人怨,破灭无疑。
而臣所忧有大焉者。
今风俗习成,上下相蒙,惟知富贵,不知有他,上违天理,下亏臣节。
此风不改,借使金贼已亡,内患外变,且将相仍而起矣,而其责实在陛下。
臣故愿陛下正心脩己,急收人才,以应天心,以活万姓。
使事事诚实,感格天人,圣德日新,兵革自息,理之决然,更无可疑。
《诗》曰:「鼓钟于宫,声闻于外」。
惟陛下敬之谨之,天下幸甚!
臣子栻过蒙圣慈奖借,臣不胜感激之至。
惟是臣父祖皆以贤良方正科出身,臣以艰难之时,勉强事功,不谓谗谤交攻,几至亡身,以及家族。
陛下眷遇之隆,父子感涕,恨无以报。
惟望陛下察三至之言,终始保全,使免大戾。
按:《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三四。又见同书卷九七。
推恩呼延通等诏绍兴六年四月十七日 南宋 · 宋高宗
 出处:全宋文卷四四九四、《宋会要辑稿》兵一八之三七(第八册第七○七六页)
统制官呼延通除正任防御使,诸将王权刘宝、乐超、鱼泽并特除遥郡观察使许世安、刘锐并特除遥郡团练使,赵润于阶官上转三官,仍特除遥郡刺州,李仪特除遥除遥郡刺史王胜王升崔德明吕超、单德忠各于阶官上转行三官,吴超杜琳、臣振、石世达各于阶官上转行两官,解元与转三官,依条回授。
清河口皂角林立功官兵转官制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一、《掖垣类稿》卷五
原标:成闵保奏,刘锜绍兴三十一年十月十三日楚州淮阴县清河口十八里河口与金贼见阵立功官兵,又于十月二十六日扬州皂角林立功官兵右武大夫蕲州防御使宋宁等转官。
宋宁、贾和仲、薛恩并三官,吴超刘全刘端李进张俊、田进、王佐王宣、邢福、孟遇并两官,韩贵四官,韩章宋弁李平刘平李浚并一官,于阶官、遥郡上分转。
敕:贼亮十年谋我,一旦扫国入寇,惟尔帅抑其锋于清河,败其众于皂林。
勋虽未究,而用力至矣。
具官某等咸负绝人之勇,尝摅敌忾之忠,岂以亡而遗汝赏?
递加爵秩,宠锡赞书
闻鼙鼓之声,犹思绩;
申河山之誓,用答汝功。
尚勉之哉,毋忘予报。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