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权借用御史台空闲印奏(庆历五年五月) 北宋 · 梅挚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四、《宋会要辑稿》职官一七之七(第三册第二七三七页)
臣等既不领他务,自来章奏劄子祗露白实封。窃观本台有出使、监察二印空闲,乞权借用。
变戒疏(庆历六年九月) 北宋 · 梅挚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四、《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五九、《宋史》卷二九八《梅挚传》、《宋代蜀文辑存》卷四
王省惟岁,谓王总群吏,如岁兼四时,有不顺则省其职。今日食于春,地震于夏,雨水于秋,一岁而变及三时,此天意以陛下省职未至而丁宁告戒也。伊、洛暴涨,漂庐舍,海水入台州,杀人民,浙江溃防,黄河溢埽,所谓「水不润下」。陛下宜责躬修德,以回上帝之眷祐。阴不胜阳,则灾异衰止而盛德日起矣。
五瘴说 北宋 · 梅挚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四、《粤西文载》卷五八、《舆地纪胜》卷一○七、《能改斋漫录》卷一四、万历《广西通志》卷二四、乾隆《新兴县志》卷三○、光绪《横州志》卷二、《宋元学案补遗·别附》卷一、《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九八、《粤西金石略》卷一○、《宋代蜀文辑存》卷四
濒海之地,岭表之区,皆有瘴焉。何则?冈峦重复之势,日月回薄之所,靡不蒸郁,人或不支,缘间以生疾,有自来矣。太宗御宇,提封万里,外诸荒服,率皆内附,文轨一同。故命官分治,大小之职,岁无虚旷,用能适遐迩之宜,均劳逸以行。由是宽传宣化,远民受赐。其间供职,或康宁者有之,疾疫者有之,奄忽者有之。康宁固无他议,疾疫、奄忽者皆曰瘴之由也。是俾仕者皆畏远惮瘴,而独后斯民,轻斯任哉!载之传曰:天有六气,淫则生疾,阴阳风雨晦明,此其常也。且二气之大,生育万物,各遂其宜,焉有异于南北而戕人乎!盖人自暴自残之耳。予谓仕有五瘴之患,避之犹未能也。若夫急征暴歛,剥下以奉上,此租赋之瘴也。深文以逞,良恶不白,此刑狱之瘴也。晨昏荒宴,废弛王事,此饮食之瘴也。侵牟民利,以实私储,此货财之瘴也。盛陈姬妾,以娱声色,此帷薄之瘴也。有一于此,民得以怨之,神得以怒之,而后逆气成象,俾安者疾之,疾者殛之,以示天戒。虽日在辇毂下,亦不可逭,矧其绝远乎!世之仕者,或不自知五瘴之过,止归咎于土瘴,得不谬欤!予被命遐服,忝知州事,大惧五瘴之渐行,无以箴戒,又奚惧山川之瘴乎!因为《瘴说》以袪惑焉。
大阅堂记 北宋 · 梅挚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四、《宋代蜀文辑存》卷四、民国《重修滑县志》卷五、民国《新繁县志·文徵补》
东郡大阅堂,今三司使端明贰卿张公出牧日经始之。公时相署东郡墙北,梅挚择势胜而封址,且搆材他邦,底法其上。未屋而被命守成都,予幸承摄。会公入觐,胥遇毂下,周爰必告之,善兹其一也。明年春,都材足,夏作秋成,乃率僚吏落而案之。然用本朝祖宗所制阵图,以训以齐,莫不精妙。先是,深诏建辅就益禁,旋以环卫我中都,宜乎守臣奉行而谨严之。维公长临未几,振举且多,曰兵曰农,乃心先疚。矧天禧水沴之后,公私营营,日不暇给。迨于圣祖祠殿,风雨不庇,扉库廪多所不支。公咸思必葺,以壮寰畿。既而改辙,而州人惜夺知成都,予得次举而一新,则堂之羡材有以助给。噫,前政规而营之,后政乐而成之。在官下为当然。予惧掠美一时,取志春秋,故追书以成公志。嘉祐改元冬十一月望日记。
八功德水记 北宋 · 梅挚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四、《灵谷禅林志》卷二、《舆地纪胜》卷一七、至大《金陵新志》卷一、《金陵梵刹志》卷三、《宋代蜀文辑存》卷四、民国《新繁县志·文徵补》
钟山之阳,有泉曰八功德。梁天监中,有胡僧昙隐飞锡寓止修行。有一庞眉叟相谓曰:「予,山龙也。知师渴,饮功德池,措之无难矣」。人与口灭,一沼沸成,深仅盈寻,广可倍丈。浪井不凿,醴泉无源,水旱若初,澄挠一色。厥后西僧继至,云:「本域八池,一已眢矣。此味大较相类,岂非竭彼盈此乎?一清二冷,三香四柔,五甘六净,七不噎,八蠲痾,又其效也」。夫姜诗孝闻,获渊开而鲤跃;贰师诚至,因剑刺以流飞。义有激而相求,物何远而不应。向匪兼济,则为怪力。是泉也,方外净因,寰中美利,矧其灵者,安可忽诸?世故流离,滋液长在。惜其风雨不庇,荆芜四侵,寂寥山阿,孰为起废?史馆学士兰陵萧公贯,以己俸作亭。甃板石八,自南康购至;楹柱四下,东府所成。凿崖以审曲,匮土以端术。奢不至侈,岿然独存。仍练僧结庐于前以掌之,庶几便民汲,息客游,非有徼于妄福也。
子隐台记 北宋 · 梅挚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四、《景定建康志》卷二二、《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七二二、《江南通志》卷三○、民国《新繁县志·文徵补》、《宋代蜀文辑存》卷四
府治东南有故台基曰「周处」,图志亡之,都人称之。登而四望,江山表里与陈迹概见,豁如也。按西晋史,处字子隐,义兴阳羡人。弱冠前好驰骋,不修细行,州曲患之。自知为众所恶,慨然有改励之志。里人以三害切讽,于是射虎、斩蛟。往见陆云,具以诚告。云曰:「古人学道,贵朝闻夕死。君前途尚可,第患志之不立,何忧名之不彰」?遂退而向学有文,言必信,行必谨。如是期年,州府交辟,仕吴为东观左丞。吴平入洛,累迁郡太守,率有善状。拜御史中丞,凡所纠劾,不避权贵。卒树功名,没世远耀。噫,天地至大,根一气,陶万化,未始无过,阴阳寒暑,小有缪盭,则从而改之,卒归大顺,而况于人乎!古圣贤本天地之性,以修其性,亦未尝讳过;后之人不独讳之而已,抑又从而文之,自底悔吝,良可嗟惜。维子隐少而不逞,长乃自悟,一旦番然去恶即善,遂为名世忠贤,可不重乎!则中人所禀,因物染迁,为时诖误,德有小眚,言有小疵,未甚子隐之害于而乡,又何惮改为哉!予因表是台,新是堂,非止卜高明之居,包游览之胜,而与民同乐,亦将有激时世云。
介庵铭 北宋 · 梅挚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四
表署西北有堂曰木兰,堂之南有台曰凌云,灌木骈生其上,台下有故园废洞址在焉。予因访陈迹,通其塞而庵之。惜乎孑立一隅,中无长物,入之者志意敛然。思有所守,宜介其名而铭之:
庵非广居,介不兼济。有守退公,杖而独诣。心渊坐澄,默与真契。呜呼!公怒贼私,不迁而霁。私欲蠹公,不萌而制。世纷万殊,浩乎无际。何以靖之,曰思无邪,一言以蔽。
庆历八年九月二十五日尚书户部员外郎、知苏州军州事梅挚立。
按:《吴都文粹》卷二。又见正德《姑苏志》卷二二、道光《苏州府志》卷一九,《宋代蜀文辑存》卷四,民国《新繁县志·文徵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