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译对988年 北宋 · 王禹偁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五、《小畜集》卷一四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人有善道远方之言,可以合夷会戎,交蛮接狄,与中国之人市易而能不乱者,其名曰译。
或从而学之,对曰:「吾译之小者也,又何学焉?
夫译,易也,大则能易其心,小则易其语而已矣。
古者巢居穴处,茹毛饮血,无君臣、父子、夫妇、长幼之制,无道德、仁义、礼乐、刑政之法,蠢然而生,仆然而毙。
当是时,天下之人皆戎狄尔,是以伏羲神农黄帝氏始善译者也。
以皇道译天下之人心,故饮食、衣服、器械、耒耜、牛马之用作焉。
少昊颛顼、高辛、唐虞又善译者也,以帝道译天下之人心,故君臣、父子、夫妇,长幼之制行焉。
夏、商、周又善译者也,以王道译天下之人心,故道德、仁义、礼乐、刑政之法兴焉。
三代之下,译天下者或非其人,故诸侯之善译者,以霸道译之,齐桓、晋文,译霸之杰也。
秦不善译者也,天下之人几复为戎狄矣。
汉复译之,犹杂霸焉。
自汉而下,译道多乱,吾不复述也已。
噫,古之译天下者,非己能之,必有师焉。
力牧广成,皇之译师也;
伊尹吕望,王之译师也;
管夷吾舅犯,霸之译师也;
子房,汉之译师也。
总而言之,周公孔子,译之最大者也,天下之人师之矣。
子之学译,勿学译之小者,不过合华夷之语,取商贩之利尔。
当学之道,可以为帝王师,所谓译之大者欤」。
学者谢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