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抑仙释奏 北宋 · 夏竦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六、《文庄集》卷一五
臣闻舜禹商周之有天下,文以经邦国,武以戡祸乱,政以齐民,教以导俗。
故家给人足,元元丰厚。
汉氏陵迟,鱼目入珠,树之谈,导浮屠之源。
岁月滋深,枝派寖茂。
萧梁之佞,象教勃兴;
李唐之谲,真风益广。
招藏游惰,蛊耗衣食,诞诳吾民,十室而九。
虽间有钜儒输诚献谏,深根固蒂,无以拔去。
国家经启古义,深抑流弊,狭度人之制,峻修崇之禁,九州穆若,有识交庆。
而大藩尚踰千人,小郡犹登百辈。
访诸舆议,其倖可知。
皆言京城寺观,每岁颇得度人。
或暂考经业,或但闻久次,便受戒箓,即登名籍。
四远之徒,游手之民,皆担簦负币,求度辇下。
《诗》云:「商邑翼翼,四方之极」。
又曰:「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岂有书轨混同,宪章殊异?
又闻其徒豪右多聚货泉,因诞降圣辰,仰望王泽,或徼幸命服,或希觊宠号。
仲尼曰:「惟器与名,不可以假人」。
忍使恩耀,光被髡褐
求之典籍,甚为无谓。
伏愿陛下恭循典法,锡命司存,省度人之禁,去紫衣之制。
庶令骄嫚之民,罕趋浮惰之业。
圣朝善政,自可遵行仁义,何必恢崇释老,而后教化式孚?
区区之言,伏待裁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