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延平津 北宋 · 夏竦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二、《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四六
延平津丰城剑没之所也。
晋氏衰乱,帝将以神物授至人,赞英主,气紫牛斗,待其所知者。
张、知之矣,而用之不能也。
且焕启发之,淬砺之,知为神兵矣,而不知拨时难,定祸乱之可用也。
华拂拭之,佩服之,知为利器矣,而不知剪奸后,戮彊臣之可用也。
嗟夫,知其气而不知其意,知其神而不知其用,焕执节无位,且死矣,华居上无断,且诛矣,剑之灵何以试哉?
天之意何以明哉?
惜乎,人不我异,当自异之,故沉大津,化双龙,俾万世之后,知不徒然而出哉。
吾谓其见而为气非诬也,示可以动霄汉,表星土,以求知也。
隐而为龙非怪也,示可以霈甘泽,救凶岁,以自圣也。
若夫天生仲尼,文以经天地,智以动邦国,求知也,天下知之矣。
知之而不能用之,故沉道德之渊泉,化仁义之鳞甲,霈礼乐之雨泽,救淫乱之凶礼,自圣也,而天下圣之矣。
盖夫人不知则不可发也,道不圣则不可求也。
求知足以发幽滞,自圣足以见名迹。
千载之下,善谤者不敢以丘为东鲁鄙人也,善毁者不敢以剑南昌缺刃也。
盖是剑也,非是不足以化也。
非是龙不足以异也。
余观其波,色若锋锷,镡卫之韬映也;
审其流,曲若鳞角,爪足之窟宅也。
犹阅其经籍,若圣人宴居讲习,以其奥也;
观其礼乐,若圣人盛服鞠躬,而正其制也。
长波滔滔,界于南国;
阴云漫漫,蒙覆堤岸。
知者谓之灵川也,胜境也;
不知者谓之古渡也,荒也。
夫迹有可纪,事有可喻,秉笔者之不敢遗也。
故以赞圣人之道,刊石右,以示其未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