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砚谱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三、《欧阳文忠公集》卷七二
端石出端溪,色理莹润,本以子石为上。
子石者,在大石中生,盖精石也。
而流俗传讹,遂以紫石为上。
又以贮水不秏为佳。
有鸲鹆眼为贵。
眼,石病也,然惟此岩石则有之。
端石非徒重于流俗,官司岁以为贡,亦在他砚上。
然十无一二发墨者,但充玩好而已。
歙石出于龙尾溪,其石坚劲,大抵多发墨,故前世多用之。
以金星为贵,其石理微粗,以手摩之,索索有锋铓者尤佳。
余少时又得金坑矿石,尤坚而发墨,然世亦罕有。
端溪北岩为上,龙尾以深溪为上。
较其优劣,龙尾远出端溪上,而端溪以后出见贵尔。
绛州角石者,其色如白牛角,其文有花浪,与牛角无异。
然顽滑不发墨,世人但以研丹尔。
归州大沱石,其色青黑斑斑,其文理微粗,亦颇发墨
归峡人谓江水为沱,盖江水中石也。
砚止用于川峡人,世未尝有。
余为夷陵县令时,尝得一枚,聊记以广闻尔。
青州紫金石,文理粗,亦不发墨,惟京东人用之。
又有铁砚,制作颇精,然患其不发墨,往往函端石于其中,人亦罕用。
研筒便于提携,官曹往往持之以自从尔。
红丝石砚者,君谟赠余,云此青州石也,得之唐彦猷
云须饮以水使足乃可用,不然渴燥。
彦猷甚奇此砚,以为发墨不减端石。
君谟又言,端石莹润,惟有铓者尤发墨
歙石多铓,惟腻理者特佳。
盖物之奇者必异其类也。
此言与余特异,故并记之。
青州潍州石末研,皆瓦砚也。
其善发墨非石砚之比,然稍粗者损笔锋。
石末本用潍水石,前世已记之,故唐人惟称潍州
今二州所作皆佳,而青州尤擅名于世矣。
相州古瓦诚佳,然少真者,盖真瓦朽腐不可用,世俗尚其名尔。
今人乃以澄泥如古瓦状作瓦埋土中,久而斲以为砚。
然不必真古瓦,自是凡瓦皆发墨,优于石尔。
今见官府典吏以破盆瓮片研墨,作文书尤快也。
虢州澄泥,唐人品砚以为第一,而今人罕用矣。
文房四谱》有造瓦砚法,人罕知其妙。
向时有著作佐郎刘羲叟者,尝如其法造之,绝佳。
砚作未多,士大夫家未甚有,而羲叟物故,独余尝得其二:一以赠刘原父,一余置中书閤中,尤以为宝也。
今士大夫不学书,故罕事笔砚,砚之见于时者惟此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