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丞相吕许公 北宋 · 张方平
 出处:全宋文卷八○三、《乐全集》卷三一
景祐某年,某以茂材异等对诏策中选,辱在相国陶冶。
既诣第伏谒,翌日,见故汝阴蔡贰卿,喜相谓曰:「相国有言,以生为远器,相国知生也已」。
时某初登科,名微迹寒,性又野拙,未始游王公大人门。
惟蔡公与今参政尚书宋公尝守南都,实乡里也,早与诸生旅见。
二公采乡人善者之论,归而誉诸朝,值诏下,因共称荐。
故独二公怜之。
及此,虽闻汝阴言,终莫能致身门下。
然窃自负,譬之窭人寄千金于他所,心有所恃,虽窭不恤也。
比者读《唐书》,见崔文公祐甫作相半年,除吏八百员。
德宗性多猜,谓所除吏不无素旧。
祐甫对曰:「向非夙相闻知,安得谙其材行」?
上悟,然之。
识者谓是。
李司空绛作相,或谮于上,以为党用情故。
宪宗延英问之,绛对曰:「夫忠臣事君,不以私害公。
若为身避嫌,故有才不用。
于公道何有?
顾所举用何如尔」。
李赵公吉甫且入相,谓裴垍曰:「宰相之职在知人物,以卿精鉴,愿有助也」。
为疏名氏,得三十馀人,不日选用略尽,朝野翕然,赵公有得人之称。
故知宰相者行赏罚之柄,以官人安民,成天下之务者也。
天下之士有高才远策,致主经世之志,而不以达之岩廊之上,则焉攸用?
岩廊之上,权石度量在焉,所以平轻重、裁寻尺、均赢缩也。
未尝自达,而曰莫我知也,不亦过乎!
故某益自恨他日相国有见知之言,迁延自外,至于今而志未获通也。
今日相国当柄,拔用人材,近无亲比,远无嫌怨,以天下为度,以众心为公,浩乎其无不容也,渊乎其无不尽也。
士之有心者当此之日,而不能输肝膈、尽思虑,以自致于下执事,是不适乎去就之宜也。
彼自古圣贤干时展志,有不由先容以进者乎?
而鄙论曰:士当自结主心,不因人而达,然后磊落倜傥。
夫不因人而达,古则有伊、傅、太公望矣。
伊、傅、太公其初负鼎俎、版筑、钓鱼,不既劳且迂哉!
顾直往则违其愿,必见情而后获。
况时异势殊,不量才分,刻舟而寻之,不亦狂妄欤?
虽然,士固观其所自托。
景祐五年,某以贤良方正再滥诏选,而往监桐庐郡,朝受命而夕行,未尝有干也。
独恨廊庙之议,不出相国之化笔尔。
及今恩命猥及,许之还都,趋伏屏下有日矣。
因鉴往故,念士之在卑陋,不可以不自发于上;
发而不遭,命也。
所以近引三相用人之事,非敢以区区崔、李为量也,以诸贤宰相亦不能尽知天下士,士要自启发,然后用人者审其贤不肖而器使之尔。
至于相国之才之美、之德之业,上格于朝,下被于四方远矣,亦奚用多云
故略焉。
所有薄业,盖俟执事以献之。
谨布腹心,即日登门之先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