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谢知制诰 北宋 · 王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五三、《华阳集》卷四六、《皇朝文鉴》卷一二一、《古今图书集成》文学典卷一四二
右,某启:某伏奉宸恩,授前件官充职者。
右史之笔,初冒于清光;
典四禁之文,遽更于近职。
宠非材称,幸出意涯。
思帝堂之尊,富家国之盛,而能鼓舞天下之动,神明天下之几,非典谟文章,号令风采,恐未易讲寥廓之治,追醇醲之风。
盖在古二帝之遗书,而大训之所基本;
在天太微之西掖,而元命之所渊微。
有如起两都之隆,致开元之楙。
其间诏书之始下,政事之所施,固多高文大册之传,嘉谋谠议之益,使王言温润,而主泽汪洋。
当时得人,后世载美。
有赫昌会,于皇弥文。
上有帷幄宗工钜臣,以经纶风化之源;
下有兰台鸿儒硕学,以闿劘精祲之际。
况名命之所出,而禁严之所司,匪肩异伦,实点华序。
如某者,姿禀沉霿,器能枵疏。
学承之迂,闇于古今治乱之适;
识滞于用,藐亡贤知驰骋之奇。
偶滥偕于计吏,几躐先于辞级。
往裨剧治,趋驾屏星之车;
还预隽游,误对高门之地。
未及承明之餍,已撄司会之繁。
一涉丹墀,得识天下之能事;
更持紫橐,愧亡史臣之多闻。
敢意眷奖之靡遗?
乃擢琐凉于非次。
北宫之札,才奉试言之荣;
淮南之章,俄参视草之宠。
重念出书林之直,有先人手泽之存;
即纶闱之趋,仍伯氏诏文之旧。
岂容单陋,寖窃高华?
兹盖伏会某官,以材猷粹纯,掔文雅之望;
以风谊高博,主名教之归。
启迪当世之事功,乐育四海之豪畯。
如大庭之旅万玉,不以珷玞而即捐;
如匠石之区众材,不以楩楠而后巧。
致缪兹举,以矜无庸。
敢不佩饬训辞,参祈体论,矫其一切之习,策所未至之难。
慎汉制之颁,期尽追于三代;
扬尧言之善,使益诵于四方。
或犬马未衰,冀涓尘有补。
庶切君恩之报,敢忘己日之私?
愚心区区,未识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