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审分策 北宋 · 李清臣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一六、《圣宋文选全集》卷二○
臣之尊君,非从谀也。
君之制法,使下必尊上而不敢忽,非骄乐而便己也。
君尊则法尊,法尊则令尊,令尊则朝廷尊,朝廷尊,谁敢不从也。
君尊则大臣尊,大臣尊则朝廷尊,朝廷尊则进者足以为荣,退者足以为辱。
进退足以为荣辱,则赏罚行。
赏罚行则仁义之民我得而牧,技敏之民我得而试,豪暴不顺之民我得而抑。
如是而天下莫不趋走振动,惟上之听也。
君尊则国之形势彊,形势彊则夷狄不敢侮,奸宄不敢窥。
外不为夷狄所侮,内不为奸宄所窥,近无一旦骇发之隙,远无百年陵夷之渐,如是而天下奚忧不服也?
故古之明君,虽渴闻天下之事,渴见天下之治,煦煦焉日接臣庶而躬访之,然至尊至重至深至固之体,小人不得而摇也。
古之忠臣,虽直己之节,夺君之非,力折死谏,小且犯颜色,大或肝脑涂地不顾,然尊主之礼未尝敢少顷旷也。
故蹙路马之刍者有诛,非谓刍之可贵;
齿路马者有诛,非谓马之不可齿,皆所以尊尊也。
古之法禁,行在诸篇之上,触其条目则误者迁窜,大者诛殛,非独以尊君,所以窒不顺之原而重社稷、安天下也。
故人君之仪,殿陛耽耽而金朱涂其阙,虽有贩夫,莫之敢指。
冕戴珠玉,日月在衣,炉烟辇道而朝群臣,严钟吹盛,羽仪旄头,警跸驱逻悉备而适郊庙,虽有亲倖,莫之敢戏。
非礼不食,非礼不服,非法不动,非法不言,非以为汰,所以养尊安之形而杜侵慢之蚤也。
人臣之礼,胪传而趋以进,首几至地,而俯伏以言,非仁义之说不敢以辄闻,非忠信之情不敢以自列,得废而废,得死而死,食君之食,履君之土,戴君之天,下之分适然也。
是君臣之大守也。
仁主之子育万姓四十载矣,其勤未尝过时而朝也,日几中而朝者罢,未尝有惰色见于外也,进臣下以礼,而退之以义。
夫上之不苛责于下,而以礼义进退之,其恩父爱而天覆之不异矣。
臣子宜如何自为也?
而中外之臣,或弗明上下之分,有偃蹇颉颃而自如者,动必诋时,言必訾上,轻为桀骜,而曾不知惮;
闻政令之误,相视而嘻,险妄诡激,哗议于列,以蔼群听,以伤柄臣。
罪万于颜异,事百于杨恽,而戮辱不及,此朝廷所以不尊也。
迁任小戾于资格,小慊于素望,则嚣辨不已,延却而不前,公为慢章,取必于上,自处曰是,而归曲朝廷,狂讦丑诋,或骇流议,无一毫震怛之意。
有识知礼之士,愤其凌冒,发指冠矣,而上不诘,此朝廷所以不尊也。
越涯犯职,角为豪奇,言不当言,以干采天下之誉而邀厚福,下议上,小列大,是非贸乱矣,而执法不之按,公府不之绳,此朝廷所以不尊也。
汉华阴守丞嘉上封事,言朱云可试守御史大夫少傅衡以谓下轻其上,爵贱人,图柄臣,则国家摇动而民不静,嘉遂坐之。
唐文皇时,卢相尚固辞父州都督,而断首于朝堂
故邀君者古之所讳,而臣子之所宜同嫉也。
荀况曰:「三尺之岸,虚车不能登,峻故也。
百仞之山,任负车登焉,何则?
陵迟故也」。
贾谊曰:「人主尊如堂,群臣如陛,众庶如地」。
廉远地则堂高,近地则堂卑,高者难攀,卑者易陵。
今其势防陀而弛矣,其渐不可以不正也。
是亦无他,明君臣之公而责其尤慢者,使群臣增忠裕勤,莫不涤去故情而严上之令,则朝廷尊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