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答虔倅俞括1094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一八、《苏文忠公全集》卷五九、《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七 创作地点:江西省赣州市崇庆禅院
顿首,资深使君阁下:前日辱访,宠示长笺及诗文一编,伏读数日,废卷拊掌,有起予之叹。
孔子曰:「辞达而已矣」。
物固有是理,患不知之,知之患不能达之于口与手。
所谓文者,能达是而已。
文人之盛,莫如近世,然私所敬慕者,独陆宣公一人。
家有公奏议善本,顷侍讲读,尝缮写进御。
区区之忠,自谓庶几于孟轲之敬主,且欲推此学于天下,使家藏此方,人挟此药,以待世之病者,岂非仁人君子之至情也哉!
今观所示议论,自东汉以下十篇,皆欲酌古以驭今,有意于济世之实用,而不志于耳目之观美,此正平生所望于朋友与凡学道之君子也。
然去岁在都下,见一医工,颇艺而穷,慨然谓仆曰:「人所以服药,端为病耳,若欲以适口,则莫如刍豢,何以药为?
今孙氏、刘氏皆以药显,孙氏期于治病,不择甘苦,而刘氏专务适口,病者宜安所去取,而刘氏富倍孙氏,此何理也?
使君斯文,恐未必售于世」。
然售不售,岂吾侪所当挂口哉,聊以发一笑耳。
宣公奏议,有一表,辄录呈,不须示人也。
馀俟面谢,不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