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欧阳棐差除不当奏(八 元祐三年八月 北宋 · 刘安世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三五、《尽言集》卷一、《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一三
右,臣近尝以欧阳棐入馆未及一月,复除职方员外郎,质之舆议,皆谓侥倖太甚,遂具论列,乞行追寝,今已半月,未睹施行。
臣闻亦以恩命频数,人言藉藉,居不自安,露章逊避,而近日传闻,已降指挥,不许辞免。
若果出于陛下之意邪,臣犹当援引义理,反复抗论,尤期开允,庶不旷职;
若出于大臣之谋邪,则不过巧进邪说,荧惑圣聪,阻遏言路,以快其私意而已。
进言者必曰:「尝为郎官矣,今复还之,未见其过」。
此则谬妄之甚也。
既任郎官,而朝廷无名除授馆职,臣等论其不可,章五六上,是特用臣之言去过,复与一闲曹,则合公议矣。
然而力执正论,必贴以职者,非馆阁之清选优异于郎官乎?
又不即时兼除省郎,而复命判鼓院者,盖郎官俸给优厚,资任自高,亦是进擢之路,故使去彼就此,不见其有太优之迹,足以解塞人言;
及人言既已沮止不行,而得就职,旬日之间,复有此除。
是将朝廷爵禄之柄,仅同戏弄,使小人用机巧而取之。
欺罔陛下,一至于此!
臣前章以谓名预「五鬼」,为清议所恶者,非苟以流俗不根之语妄加之也。
方今士大夫出入执政之门者比比皆是,何尝尽得鬼名?
惟其阴邪潜伏,进不以道,故此五人独被恶声。
陛下试以今日事观之,如王伯虎邓忠臣孤寒之士,用韩川一言,则皆落职外补;
则百日之内,三被恩命,虽台谏交章,藐然不顾。
自非大臣力主,而孙固、王存以姻家之故,共为营助,何以至此?
古人以谓去佞如拔山者,正谓此尔。
然则名号著于前,而事实验于后,虽欲以人言为妄,不可盖也。
传曰:「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又曰:「欲人不知,莫若不为」。
苟有其实,名必随之,安可逃哉!
今陛下富于春秋,太皇太后不出房闼,正是辨别邪正,谨守法度之日,而大臣好胜自任,不恤是非,使陛下纳谏之美渐减于初年,小人之道寖长于今日,臣窃忧之。
惟陛下力主正道,以折群枉,罢新命,慰答佥言,使奸邪无幸进之阶,威福免下移之患,非独臣惓惓之诚,盖天下之望于陛下者如此。
伏乞圣慈少赐留听,不胜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