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崇仪使致仕赵公墓志铭大观二年三月 宋 · 刘跂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六二、《学易集》卷七
元符三年春,有诏故韩王普社稷殊勋,后嗣未有显者,其推择材行,以名闻。
文思副使赵公思恭即日擢为西上閤门副使
公惶恐上书,称臣驽下,不如臣兄思复。
书报闻,公不敢复辞,乃拜受命。
是时今上践阼才再阅月,公以宗臣后首见褒赏,逡巡辞逊,授受两得。
于是中外悦服,而公之贤益闻。
公字伯庄,其先真定人,曾祖韩王洛阳,为洛阳人
祖承,赠太师中书令
考从约,赠建宁军节度使
妣祁氏,永嘉县太君
公少以父任,方冠而仕,为鄜延路总管司属官,监寿州税、杭州酒,八作司监修官高阳关路总管司属官,太宁监及博州都监河北籴便司属官,勾当骐骥院提举修河司属官。
威胜军提举右厢马监,知信安军,改岢岚京西北路都监提举马监
乾宁军,改火山军真定府路都监河北第十一将。
永宁军,复改威胜扬州钤辖
召还,管勾客省四方馆閤门公事。
请补外,为京西南路钤辖
又请解閤门职,自引进副使崇仪使
又请宫观管勾西京嵩山崇福宫
枢密院奏公才可任,不当处以散地,起为京东西路钤辖
再请宫观,复崇福宫
盖自三班奉职十五迁官,而至崇仪使,因止不复磨勘
职事凡二十八任,非朝廷选,则官长辟除。
在官六十馀年,未尝见谴。
既再请间,遂以大观二年正旦拜章乞致仕。
四日某甲子终于私第之正寝,寿七十四。
后七日,诏许致仕。
是岁三月某甲子,葬洛金谷乡石楼里邙山之原先茔之侧。
公刚毅多知,遇事识大体。
自以勋臣之后,义先国家,在职蹇蹇,未尝顾望。
大名,属霖雨,大河涨溢,风涛下注城中,忧在晷刻。
时故相居守,以便宜檄公部禁兵从事郎吏惶惑,而公指授神速,人得赴功,堤防获完,遂脱垫溺。
是日也,微公几殆。
其处繁溃艰剧,赖以济务,类如此。
御兵严而信,不妄赏罚。
南阳大阅兵,主帅听其左右言,将厚赏射者,公请核实,主将不听,欲必赏,公亦必争止弗赏。
凡事上官,未尝少贬,遇不可,必达其意,人服其直。
治郡奉法循理,简重不苛,课最常视他人为优。
在朝廷习故事,恭慎无与比。
尝赴火山,陛对奏事,已而泣言曰:「先臣普配享清庙,顾真定故里未有庙食,敢昧死以请」。
哲宗听许,将诏立庙,欲公亲董役事,故除真定府路都监,居数月庙成。
枢密使文简冯公京,公妻父也,待公如宾友。
冯公薨,朝廷欲公会葬,故除京西北路都监,公亦感慨为之尽力。
公轻财利,重然诺。
幕官卒,贫甚,公至鬻卖器皿遣其丧归。
族人贫者必岁时赒给之,以为常。
善教子孙,所居必延儒学。
尤喜宾客,对之终日夕无倦色。
与人交,初落落不合,既厚善,不复以事故移夺,久而益亲。
閒暇观书史,或劝公何不学佛书,公曰:「忠于国,孝于家,不畏强御,不侮鳏寡,吾以此生,亦以此死,又何必学佛书为」?
劝者惭服。
娶张氏,故侍中耆之孙、某官某之女,封安化县君
又娶冯氏,封咸宁县君
子男四人:希孟承议郎
希旦,右班殿直
希尹、希箴,三班奉职
其三子皆早世,咸宁君与希孟既举公及前夫人之葬,奉公遗范,居丧如礼,乡人称焉。
孙男十一人,瑾、珵、瓘、璞、瑑、璪、璩、琛、琢、璮、环。
孙女二人,嫁右班殿直才卿,一尚幼。
公将老,谓东平刘某曰:「我死,子其为铭」。
曰:「知公与公所知,岂少哉」?
曰:「非有择也,顾心已属子,不可易」。
自是亟以谓人曰:「铭我者,刘君也」。
公殁,其孤遣人讣告且问铭。
既葬,又使长子瑾自河南汶上,持其乡人刘平仲所状事实以来,曰:「得铭,将纳诸墓隧」。
瑾致其父之意,退就舍,日造门泣以请,如始至。
感服太息曰,是公之子孙也,已乃叙次而为之铭,曰:
烈烈韩王,翊国之兴。
于昭显融,陪食庙烝。
缵惠我绪,蔚其绳绳。
于王有光,赵公维曾。
有伟赵公,简廉以质。
周旋践更,克毖小物。
乃勤民政,亦总戎律。
不吴不敖,乂宁践谧。
上圣临御,诞褒殊勋。
有来赵公,陟陟于门。
擢首拜章,义先臣昆。
盛德不忘,风致斯存。
谓公百年,尚膺多福。
翩其归休,□□匪卜。
岂无他人,墓文我属。
莫幽斯文,惟信之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