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嵩隐长子墓政和四年四月 宋 · 晁说之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一八、《嵩山文集》卷一八
嵩山晁说之长子公寿,字平子大观元年丁亥疾病中,改名公艾,生于昭德故庐,时元丰八年乙丑
少敦厖,有成人之气象。
方年十三四,寺庭游行,多得古书画以归。
尝欣然视予曰:「是北齐杨子华《勘书图》中一幅也」。
博古者验之,犹信。
虽幼,善用硬黄影榻古法书,予因见涧上陈叔易写科斗古文,颇留心愿学,顾非宜教童子者,则乃辄自能为文外,作五字诗往往有合处。
时学李贺歌行,亦不凡,专读《礼记》,严于陆氏音,其义说制度,根柢郑氏、孔氏,不苟异妄从,盖其志不规于举子事业也。
间则泛观务博,庶几可与学士大夫语言。
予知其所能者如是而止也。
逮其既卒,余亲为料理其书箧,见其简牍之志甚大,有数巨编正书细密,是谓《资治通鉴钞》,盖其中夜灯下之功。
予悲怛于是增,甚久不能忘也。
其卒在陕州芮城,年二十有三,丁亥六月丁巳也。
是年之春暴得嗽疾,恐贻父母忧,强忍不以言。
既不能离枕席,父母始往问所苦,必曰:「今日少损」。
亦未尝不巾栉也。
一日私语其妻子曰:「我死矣,谓父母何」!
至死不复他言。
方其未病时,予偶与论近世人物白首而不遭者,或咎诸人;
彼夭不得寿者,又将谁责?
如吾家微之光道涣之绘道、王文正家慥予顾、原武小邢、庐山刘和仲,皆奇才也。
吾儿辄愀然不怿曰:「是数人者何恨,往往见称于东坡诸公」。
余当时不知其语不祥也,今复忍追恨哉!
母盛氏。
芮城归其柩于东里祖茔。
政和四年甲午四月乙卯,葬于祖茔东第二域之甲穴。
妻贾氏。
女三岁,曰鍊师
男方生六月,名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