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执冒四寸以朝诸侯 北宋 · 刘安节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六一、《刘左史集》卷三
域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惟大故能有容,有容则为物之所归也。孔子曰:「唯天为大,惟尧则之」。天下大物也,非王德之大,其能容天下之所归乎?今夫匹夫匹妇私营其身,视一身之外隘然若无所容,此一身之所为也,不可以有家。孤卿大夫士私营其家,视一家之外隘然若无所容,此一家之为也,不可以有国。公侯伯子男私营其国,视一国之外隘然若无所容,此一国之为也,不可以有天下。盖家大于身,故有一家之德者,匹夫匹妇以其身归之。国大于家,故有一国之德者,孤卿大夫士以其家归之。天下大于国,故有天下之德者,公侯伯子男以其国归之。其德愈大则其归愈众。玉人之事,天子执冒四寸以朝诸侯,岂非天子有冒天下之德而能容天下之所归乎?冒圭之制,刻之以锐,以验圭也;刻之以圆,以验璧也。四方之诸侯,大者执圭,小者执璧,各以其时而见于天子。天子于是乎秉冒圭以临之,所以示其有冒天下之法,故能受诸侯之来朝也。昔者文王小国之君,修德行道,天下归之。《书》曰「我咸承文王功于不怠丕冒,海隅出日,罔不率俾」是也。逮至幽王,暴虐无亲,虽其兄弟之国犹且叛之,《菀柳》之诗所为作也。文王虽小国之君而有冒天下之德,幽王富有天下而行匹夫之行,然则诸侯之从违断可知矣。先王制圭之意,可不深念之哉!然而必以四寸者,小之至也,于是乎又昭之以谦也。老子曰:「圣人不自大,故能成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