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何宰相 北宋 · 梅执礼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四九、《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八四
某尝闻事不难无以见君子。
不有君子,其能国乎?
若是君子云者,非必苟异于人也,居无事时,视听食息,语默步趋,人而已矣。
惟世有危疑扰攘之变,人辄顾忌震骇,气乱而识不明,首鼠两端,惘惘不决所趣舍,吾独正色耿耿,辨是否,不少贬,卒使它议莫吾夺,万乘为改心,事定功成,社稷有恃,然后人知此君子为可尊耳。
虽然,道之有君子,有小人,犹一气之运有阴有阳也。
阳者奇,阴者偶,故世之君子尝少,小人常多,即千百人中得一君子焉,非直可尊,且可虑。
何以言之?
昔者成王践阼之初,承文武之遗业,治商之遗民,命令恩威未素信于中外,而周公独以公心直道冒众疑而摄其政,则将设官分职,制礼作乐,颁度量,开明堂,以一天下而朝诸侯。
意非不美,事非不章矣,然而四国谤之,成王疑焉。
周公者方且如鸱鸮之谯其羽,而左右莫之翼;
方且如狐之跋疐其胡尾,而进退有所难语。
迹之危亦既甚矣,而卒能履赤舄,被衮衣,不失几几之安,大慰公归之望者,岂徒哓哓之音遽得以自明哉?
是时,在廷之臣为保而贤如所谓召公,固尝为之不悦矣;
能以智率人如所谓周大夫,固尝为之恶四国矣,又尝为之刺朝廷之不知矣;
其次如诸史百执事之众,又尝为之噫叹,以信金縢之事矣。
夫自贤而保,智而大夫,众而诸史百执事,一皆凛然变色,辨其忠义不可诬,而旁敢流言以厚诬公者,商奄数小人而已。
是以天之威不得不为变动,而成王之心不得不为感涕而悟也。
向使是时为保、为大夫、为百执事者,类皆委靡邪佞,助为险肤以诖误上聪,则公虽圣也,其能免投杼之疑乎?
事之幸不幸,固有如是者矣,岂不大可虑哉!
日者群小朋奸,相为表里,蔽亏太上聪明,种种妄作。
自恃根株连结,未易动摇,藐视外廷,略无疑畏。
一言近正,便以异论目之,斥逐摧沮,力示来戒。
由是仅存以幸贵者,率一时缪懦童騃之流,习侈养谀,相谓得计。
一朝寇至,则禽惊兽逸,无复君父之念;
幸未惊逸者,亦辄内顾无食无兵,鬨然唱行营之议矣。
想见当时事穷势迫,如值滔天之浪,人力弗加,惟思走避,非有巍巍堂堂具神禹之智者出而当之,民其鱼鳖久矣。
语功至是,不在下,清议昭然,无可虑者。
独闻抗论之始,颇面折诸老生,虏知中国有人,或深畏其用事,每一念至,中夜数起,切为天下危之。
顾虽陂量汪洋,心事卓荦,大任所属,神明扶持,决非小人可谮可害,特为天下过计者,未能释然无虑也。
恭惟某人以孟子浩然之气,运夷吾天下之才,蚤践华涂,已隆伟望,荐摅忠谠,奋不顾身。
去国累年,涵蓄弥厚,迨膺显拜,倚副具瞻,属赖指纵,尚勤筹幄。
所冀行智勇于功名之外,立威信于兵食之先,比君子虽和而不同,驭小人虽严而不恶。
前此见几而作,爱莫助之;
于是善刀而藏,维其时矣。
某狷介无状,推眷私,当公有为,恨身在外。
今者误蒙除召,将遂承教门关,以宽畴昔之所虑也。
敢贽此以先,伏望钧慈俯垂鉴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