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赵参政 其三 宋 · 林季仲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一九、《竹轩杂著》卷四
某拜覆少傅相公丈钧座:前月婺卒回,蒙报教之辱,仰佩谦惓,不胜下情。
春晚暄暖,钧体近复何如?
闻齿痛足肿,莫不至甚恼否?
相公屏嗜欲,甘淡漠,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纵有小小不平,当不药自愈矣。
顷在东阳,会一二过客,言相公横被口语,颇不堪之,岂其然乎?
鲁国之圣,叔孙毁之,邹国之贤,臧仓沮之,惟应平心以处横逆,宁复尚口以辩是非?
伯夷似隘也,不念旧恶,何宽如之!
颜子若怯也,犯而不校,何勇如之!
攻其恶,无攻人之恶,慝之所以修也;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怨之所以远也。
佛氏以忍辱为最健,又以能行忍者为有力。
大人至为歌利王所害,亦不嗔恨,可谓能处是事矣。
而其设心,则曰:「今子骂我,我亦不纳子,自持归祸子身矣」。
与其归祸于其人,孰若销恨于其身?
况人之祸未必应验,而已之祸先自焚烧,此佛之设心所以不如吾圣人之裕也。
夫子曰:「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论者多曰,刻覈太至,则不肖之心应之,殊不知愤疾已甚,方寸先乱,乱不在人,在乎心也。
一气之结,水即成冰;
一气之融,冰即为水。
非意相干,能以理遣,向之结者,今则融矣,芥蒂胸次,良自苦耳。
相公平生之学,正在于是,过客云云,将非以狭劣之见,妄自窥测乎?
麋鹿之姿,不偶于世,自合归田,以毕此生。
顾以八十之亲,钟爱亡弟,至今回护,不敢实告,告则事有叵测者。
势须侨寓他邦,苟延岁月。
今杜门暨阳,无所用心,时以圣贤垂世之训,反覆咏思,虽汪洋溥博,没处下手,反而求之,不过身分上事。
所惧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吝骄忿欲,日环其疆。
吾乃以一垒之微,遮百万方来之众,食少力屈,势孤援寡,安知不意怯胆弱、屈膝以降之耶?
预借一言,以为坚守之计,至叩至叩。
亡弟尝为慈溪,风俗淳朴,与他处不同,钧眷寄居,良为得所,当自交安讯也。
未有瞻近之日,乡热,倍祈为海宇保重。
不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