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隆庆寺一真轩记建炎二年 北宋 · 莫俦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七四、《永乐大典》卷五三四五
建炎二年岁在戊申,一真居士馆于潮之北城精舍曰隆庆
其东有屋,衡从函丈,居士葺之,因其号目之曰一真轩。
有客过为曰:「请问一真之境若何」?
居士曰:「子见上栋下宇,赤白圭洁,棂楹洞辟,游者改观,此非前日坏于奴隶之庐者耶?
乔木挺秀,脩篁丛楙,扶疏际空,苍翠溢目,此非前日之荒榛秽区者耶?
太唐寥廓,山邑相迎,使人超然,志在凌云,此非前日之蔽于藩篱屏障者耶?
芙蕖覆水,蛙蝇屏迹,泓澄渟彻,须眉可鉴,此非前日潢潦之所钟者耶?
夫有成有坏,有治有荒,有现有隐,有净有垢,于是可喜可愠,可悲可愕,可厌可慕者,皆梦幻之境,非一真之境也。
吾与子试为一真之游乎!
摘日月,挟宇宙,而未尝域于大也。
于一毫端,现宝王刹,生微尘里,转大法轮,而未尝拘于细也。
上与造化者游,下与无终始者友,而未尝堕于数也。
是境也,人我都忘,善恶双泯,能否俱绝,荣辱两谢,乃于其间无有间断,贯今昔而同时,混天壤而共处,凡目击者无非文殊门户,凡耳剽者无非观音坛场,凡意造者无非普贤床几」。
客乃惝恍自失,改容礼谢而退,居士书以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