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务农劄子1145年1月 宋 · 苏籀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双溪集》卷九、《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一一、《南宋文范》卷一五 创作地点:浙江省绍兴市
臣闻王政之先,务农为本。
周公《豳风》所陈,后稷以来,田畯耜馌,斧斨蚕桑,重穋涤场,玄黄绩褐,想见先王爱利厚生之叙,慨然稼穑艰难、小人之咨者,《思文》之粒烝民,底于道矣。
古之治财者非一孔,笼货算缗,运米敛积,甚勤且裕。
周公所陈,渊源深矣。
珠玉泉货,寒不可衣,饥不可食,有补饥寒而至重者,粟帛也,二者不充,则它财无益。
盖禾不天降,非民力不生;
缣不地涌,非民工不成。
今陛下帑藏出于租税,每岁禄廪军宾以百万计。
五年之蓄,九年之备,殆其可念。
自昔承平,诸路之赋常不能自给,素所仰者,东南数十郡。
淮南往往为斥堠之郊,罕复种植,赋入惟恃二浙而已。
吴地海陵之仓,天下莫及,税再熟,贡绵八蚕
方今缣绮之美不下齐鲁,又增以鹾镪笼榷之盛,夫复何加?
白丁红女,终身丝谷;
伍符尺籍,尽力边疆。
行阵者无暇播穑,南亩者甘心馈饷,二者互相养卫,田夫必亿兆于甲士,犁牛必百倍于战马,而后济矣。
呜呼!
孰与温饱天下而富强邦国,非农也哉?
四民之最苦辛,三务之最劳剧,苟宽裕其生生之业,则士商工及末务者亦不匮矣。
臣窃惟先圣有敦本兴王之要道,田里之安,恃贤守令。
亦不必其躬行阡陌以为劝课,惟科敛正辞,恻怛务实,使民养生送死无憾。
人心悦则阴阳和,阴阳和而天下平,于是风雨时若,耕织咸遂,殆其庶矣。
太公言宽民之目曰:「利之而勿害,成之而勿败,生之而勿杀,与之而勿夺,乐之而勿苦,喜之而勿怒」。
夫如是,地无遗利,家有羡馀县官岂在加赋侵牟而后足用?
闾阎困乏,则邦本不固矣。
姑令有司量入为出,出纳之间,不失钦慎,岁计时办,裁抑浮冗,累岁均省,必致京坻之丰,山岳之储。
带甲百万,陈锡周洽,篚实盈溢,民有蓄藏。
谷缣虽钜万,不以为家赀数,虽公私咸有九年之积可也。
礼义益敦,风化益厚矣。
陛下待遇守令,赏罚以其勤惰于民,才否必由民之谤誉,谁敢不尽力哉?
尝闻汉人推衍盐铁条目之说至数十万言,亦是裨益邦家之术。
臣谓习读诗书,敦本而末茂矣,儒家仁富,与霸道固异也。
臣不胜区区,越职昧死以闻,伏惟圣明裁择。
取进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