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应诏福建路盗贼 宋 · 苏籀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一、《双溪集》卷九、《历代名臣奏议》卷三一九
伏睹正月二十五日诏书节文,本路帅守监司,各令具所以安辑绥抚、消弭盗贼,便民利物之事者。
窃伏详味圣意,忧悯元元,省刑薄敛,视之如伤,待遇僻远,一如辇毂。
之德度,中兴之基址。
臣下并体此意,群寇竦闻德音,宁有不怀?
消盗安民,无以易此也。
窃惟致盗之由与治盗之术,又有愚诚。
在朝廷莫若选贤能守令,任击断使者
在州郡当宽其文法,重其事权。
方今盗贼,如本路近日三十馀夥,大者一万,小者数千百人,奸民恃乱,以为富贵之资,非但失业乏食者也。
驱拥欢腾,椎埋焚劫,所在之处,官私一空,人不聊生。
鼠辈恣睢,谓莫己敌。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子太叔有言:「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
猛则民残,残则济之以宽」。
太叔以其说治郑之猛盗,若吹鸿毛耳。
方今天下多事,而郡邑惟务姑息祗畏。
朽索蒲鞭,宽待强狡之属;
文吏自爱,不任桴革之事。
爪牙钤束之职,无不旷弛。
致使州兵县卒,饱嬉游惰,骄而难使,军政无纪,师律不行。
一夫被甲行二百里,而耗库钱不下一二十千,故重于遣兵。
布衣氓隶,圜视而窥国家之隙,诱诳南亩,一旦成市。
盖贼自寡少而啸聚,官司觉举不可少缓。
萌蘖易与,滋蔓难图,故平居无寇,亦当谨邻保之法,严警察之备。
盗若纠集,岂容不知!
及势孤力劣、爪牙缺短之际,不烦大兵,亦可擒制。
此事今已无及,贼党已炽。
郡邑兵少,回遑之不暇,专务饵之以钱帛,縻之以官爵,一切不问,以安反侧。
或能以方略使之摧败,或能以反间使相残并,盗必少弭。
舍此不务,与之官惟恐不高,给之钱惟恐不厚,含垢忍诟,莫敢擒捕。
侥倖既开,小人嗜利仿效者众。
今日此乡贼发,明日某村又告急矣。
譬如养痈长疽,厌弃针艾,坐视胸背之溃者也。
至有已受招安恩命,亦不肯投戈散群,小失其意,则奋臂倍约,破坏县镇,掠千百室,太阿在手,无不可者。
东汉李傕唐朱克融,以不赦而成大乱,故以招安为务。
然贼方蟠据,招之往往不听,非能使之摧败,讵肯归我乎?
汉时所以置绣衣直指,用干戈斧钺,岂不仁哉?
不得已也。
开其自新之门不得不宽,御其不悛之心不得不猛。
无辜之民,胁从叛援,若夫训导柔辑,施其乏困,扶其疲弱,复其常产,此所以待良民之不幸者也。
若夫招之而不归,怀之而不伏,此顽民不可恕者也。
节制将士,裁节冗费,振起骄惰,赏重罚明;
借俸侯王,以充其费。
缓急之际,州郡兵将相与戮力,亦不烦朝廷顾忧。
虑胜而战,用惟其人。
歼厥渠魁,分其徒党,愿为军者拨隶诸营,其勇力易以使,遇它盗发,则以既降击未伏:皆良策也。
至于守邦之人,陟廉黜滥,选如龚遂者,以收安静之功。
若夫豺狼塞路,以力战邀我,选如王尊、虞诩文武之才,并假之以便宜,勿拘之以常法。
如此,朝廷必无盗贼之顾忧,安民利物,诚在此耳。
籀不胜区区,冒昧陈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