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丰登楼记 南宋 · 林光朝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五六、《艾轩先生文集》卷五、弘治《大明兴化府志》卷三一
诸邑丰登,绝少公事,不识此语,是处流布。
游洋为旁县,县治之南有板桥,实作于元祐中
于是桥坏,从而复作,即其最上结为重屋,而以是大书之。
此何以书?
以喜故书之。
昨者岁且饥,今者五谷俱熟为有年,以喜故书之。
隆兴二年三月不雨,至于秋八月,二浙以水涝告,而闽人苦旱,天子为之捐膳弛乐焉。
左文林郎、三山陆楠适治是邑,以为舞雩者吁嗟而求雨也,昔人尝用之,乃走螺峰,过百丈,一登转水台,披榛刜草,媻姗而来。
及其既祷也,不张盖,不麾箑,赤日当空,步行八十里。
忽然云起肤寸,即合而日澍通夕焉。
以邦人父兄之所为喜,当有以寓其喜者。
是邑也,日者为州治,我来白马,倚杖太息,西林八月,便索夹衣。
或者谓仙掌一带如湘潭,其牵映数处如雁宕,道出平林,当趁晚风须猿吟乃去耳。
以五十之年一至乐郊,件件为可数。
及同登是楼也,若凭虚远游,溪云谷月,乃在杖履百尺之下。
而省耕,民有馀力,而省歛,家有馀,则长官日一登楼而为无惭色。
石所何山斜何许,且将负耒耜而问涂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