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易外传序淳熙十五年八月 南宋 · 杨万里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二一、《诚斋集》卷八○、《诚斋易传》卷一四、《郡斋读书志》卷五上、《古文集成》卷五、《经义考》卷二九、《皕宋楼藏书志》卷二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
《易》者何也?
易之为言变也。
《易》者,圣人通变之书也。
何谓变?
盖阴阳,太极之变也;
五行,阴阳之变也;
人与万物,五行之变也;
万事,人与万物之变也。
古初以迄于今,万事之变未已也,其作也一得一失,而其究也一治一乱。
圣人忧焉,幽观其变,湛思其通,而逆䌷其图,《易》之所以作也。
易之为言变也,故《易》者圣人通变之书也。
其穷理尽性,其正心修身,其齐家治国,其处显,其傃穷,其居常,其遭变,其参天地合鬼神,万事之变方来,而变通之道先立。
变在彼,道在此,得其道者蚩可哲,慝可淑,眚可福,危可安,乱可治,致身圣贤而跻世泰和犹反手也。
斯道何道也?
中正而已矣。
唯中为能中天下之不中,唯正为能正天下之不正。
中、正立而万变通,此二帝三王之圣治,孔子颜孟之圣学也。
后世或以事物之变为不足以撄吾心,举而捐之于空虚者,是乱天下者也。
不然,以为不足以遁吾术,挈而持之以权谲者,是愈乱天下者也。
然则学者将欲通变,于何求通?
曰道。
于何求道?
曰中。
于何求中?
曰正。
于何求正?
曰易。
于何求易?
曰心。
愚老矣,尝试与二三子讲之,二三子以为愚之言乎非也愚闻诸先儒,先儒闻诸三圣,三圣闻诸天。
淳熙戊申八月二日庐陵杨万里谨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