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郫县善应庙记乾道六年 宋 · 黄夷则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九、《成都文类》卷三三
乾道四年五月左承议郎王君倬以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军府晁公武之辟,知郫县事。
是岁蜀旱,郫四郊之土裂而不合,实者秕,植者僵,秧者死。
君忧见颜色,视事之日走郡祀,无应者。
闻诸父老曰:「有浮屠氏之宫曰金仙,唐之灵泽寺,慈姥池龙娑竭罗王者故居也,以公精神祷之,或者其应乎」。
公即衣冠,率僚吏,燎芗执板告。
念起而云旋,烟升而雨澍,百里内外,沟浍皆盈。
君却盖而返,民拥君马首,手加额,喜至泣下。
岁用有年。
或议彻故祠新之,君方究求民瘼,蠲省浮令,兢兢亹亹,未皇也。
明年又旱,乡大夫士若民相顾邑落,大作佛事塔庙,盖凡古所谓求雨之术者既用矣。
公作而言曰:「乡吾与尔有事于金仙之龙而应,今旱势如此,尔将焉之?
吾尝读忠文张公记,滋茂池龙娑竭罗者,登仙龙也,以慈为心,以慈为行,宅幽深隐,不为物先,迫而后应,其得道者
意如何」?
民曰:「大夫,吾父母也,吾敢不唯父母命」。
君走祠下,民鬨然严旂幡、奏钟鼓、错讽呗从君,且饬坛宇、奉像设,安置之,如君旨。
雨霈然下者三日。
君愀然曰:「今凡再祷而再应,率不旋踵。
令不令,岂宜有此?
民输其诚,神听其聪,吾将何以称之?
视民愧矣」。
明日,乡大夫士之贤者谒君,且言:「大夫为政,未几而成,士力学,农力田,工商安其业,顾俗无悍骄,吏亡猾奸矣。
龙之灵抑知君之为。
夫有德焉不报,非民也,固愿新龙之祠,求公一言诺」。
君曰:「是德尔民者,而报之宜,予何辞」?
唯唯退,合财力为之。
楹以枚计者若干,广袤以丈寻计者若干。
幽深壹家,可宅可隐。
将以明年七月大作乐落成,走行李宝山下谒记于导江黄夷则,且订疑焉。
夷则曰:予读忠文公记僧供备之事,异矣。
予闻娑竭罗龙者,咸海龙也。
江、河、淮、济,是惟四渎,大川三百,小川三千,合焉而一之,是为海。
今环郫之地不满百里,而金仙之湫视海当不啻合勺,顾安焉不以为小,何也?
岂得道者合散无常,潜飞以时,乘云气,御阴阳,得于《易》所谓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故能不大𤅀渤,不隘杯水,莫迎其首,孰尾其后。
彼超忽变化者,宜优于此矣,尚何疑?
惟滋茂之山,考之《登真》书,一曰慈姥,在益西南四百里。
有灵药可以已疾,山无毒害,犹慈姥焉,故曰母。
访诸秩祀,庙号「善应」而已,佗未之闻也。
今蜀人曰「善应夫人」,而忠文公之记亦曰封为「善应夫人」者,抑第弗深考耳。
庙故有像,王服而坐祀,即所谓娑竭罗者。
今当以庙像为正,而名其祠曰「善应」,或者其庶几耶?
予固未之必也。
虽然,是固不可不记也。
为之记。
王君字令修,双流人,所至以岂弟慈祥得其民,再祷雨而应也。
或问故,君曰:「天地惟无心焉,一于诚而已。
至人亦惟无心焉,一于诚而已。
人茍惟无心而返于诚,是之谓以一合一,天地可参也,而况于鬼神乎?
况于人乎?
吾非能然也,闻之师然也,而吾信之」。
县故有便斋,君至,字之以「敬简」。
尝曰:「使今南面之君子皆敬以自持,简以行之,如仲弓父之言以为治,何有哉」!
已而喟然。
然则君之心尚槩见于此夫。
乾道六年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