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袁先生 南宋 · 薛季宣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九六、《浪语集》卷三二
袁先生讳溉字道洁汝阴人也。
尝举进士免贡,避地州西山中。
建炎初,集乡民为保聚,与金人及群劫抗,屡克。
其众谋奉先生为主,先生逃于金房山谷间。
王金州彦即其庐见之,先生衣不掩胫,与相应答。
王就先生李靖兵法,先生谢不告,王怒,欲胁取其学,先生转徙山南。
时进士类试宣抚司,其年会失陕右,取士以百数,而应者过百人,或劝之就试求官,先生曰:「官不可苟求也」。
移居富顺监
先生初从二程先生学,闻薛先生名。
富顺邻家薛翁以卖香自给,其子晨以香出,父则掩关待之,子莫而归,因不复事,邻里莫详其趋步。
先生疑其薛先生也,具刺谒之,薛翁慢骂不应,先生固已疑之矣。
间日再往,又不得前。
于是积日屡造其门,薛翁喜而见之,先生与之语,不对;
再见,谈古今百氏,又不得一言;
三见,纵论六经,薛翁才有喜色,曰:「子学已博,然寡要。
夫经所以载道,而言所以明道,何以多为」!
先生曰:「如先生言,吾心将以会道尔」。
薛翁击节称善,因以所学授之。
居月馀,劝先生出关,薛翁因亦遁去。
先生自闻薛先生道,所为益纯粹近古。
其出关至夏口岳开府飞必欲延至幕下先生一见而出,不辞而行,语所知曰:「岳公武人,而泥古幕府,无圆机之士,难乎免矣」!
未几而及难。
先生因家荆州,往来夷陵秭归诸郡,与士夫言必称善,悦其旨意,然后和之,循循然,人知其厚德君子也。
孙秘阁汝翼帅荆渚,延先生至府舍,俄先生告去,过表弟虞于公安,以书寄谢孙曰:「不出此旬矣,公于厚,恨不能为公一言」。
病革二圣寺,僧问于床下,先生曰:「佛家以死生为一大事,谁谓当蹈其常」!
因戏作释氏言示之曰:「非吾事也」。
弃之而殁,时年七十,寺僧为之敛葬。
无男,二女子尚少,公安聂令诏为嫁之。
先生学自六经百氏,下至博弈、小数、方术、兵书,无所不通,诵习其言,略皆上口,于《易》、《礼》说尤邃,未尝轻以示人。
乐善孜孜,盖天性然也。
自将家下峡,其饘粥盖不继,家书祭器,间关常以自随。
贫居以小学教授童蒙,其生父以妾为配,先生即日谢去。
王枢密庶故善,王家有伊洛遗书,先生欲传未能,俄而王殁,先生不远千里,从其诸子传录书毕遽行。
会罗织狱兴,掩捕王氏家人,宾客几傅之死。
先生夷陵郡郭,一旦徙家舟中,其夕夷陵灾,首焚先生居处。
绍兴癸酉岁先生江陵得疾如中风,四支不仁殆甚,人为忧虑,先生曰:「此无伤也」!
迁居村舍,踰月而愈。
或问之医道,先生以古语告曰:「所谓存神与气,气与神会,自然周流,本无偏滞者,我能身行之耳」。
由是荆人颇神其事。
初,靖康后天下兵荒甫起,先生家为汝阴盛族,尝有客过其舍,先生察其状貌有异,白诸父曰:「客,奸人也」,徙家人避之。
是夜,客以寇来,遂与乡社义兵斗死。
后众欲据前山为保,先生争之,不听,独将妻子聚保山后,已而前山果没,金人大至,欲以万众攻山后营,先生坞中兵不满千,召其众计曰:「虏则势盛,吾知数术,保以一箭破之」。
其夕,虏砦山阿,先生使数十人各执鼓燧如四山伏,约虏军噪扰,燔山击鼓为应。
有谈经客愚甚,先生激使为虏装,窃虏号,入宿虏酋帐下,以二矢授曰:「夜中发矢而窜」。
客如先生计,恇怯仅能发箭,虏营惊乱,顾见火光并起,鼓声四合,因溃,自相攻杀数百人,为不敢复至。
有溃兵虏掠过营下,先生伏数十鼓,持礧木道旁俟,因据险拒却之。
贼还,以夜中过伏所,礧木乱下,鼓声震天,贼遂大崩,擒杀大半。
先生文武才用,大略多此类,疏其大者于篇。
瓯浦薛某曰:走述《袁先生传》,观其从薛隐君学,师弟子授受相予之际,何其严且约也。
俗薄久矣,圣人之学不可复见,走于先生焉取焉。
初,外舅秘阁荆州,走为书写机宜文字,尝得于先生授教,其所以为诱进者甚博。
尝侍先生观弈,能为负棋易寘数子,以弱为强,时弈者亦善于棋,拱手称叹。
外舅强先生弈,则曰:「先人尝以弈为废事,所不忍违」。
又尝闻先生言,盖尝以所学纂一文字,凡四类:曰理,曰义,曰事,其一今忘之矣。
走从问义理之辨,先生曰:「学者当自求之,他人之言善,非吾有」。
走请终身诵服斯语。
已归,而闻先生讣,求其书不复得。
呜呼!
先生者,可谓君子儒矣!
言行文章,皆足为世楷式,百不施一,卒以穷死,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