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新安张守劄子 南宋 · 舒璘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五○、《舒文靖公类稿》卷三
某疏拙不才,误蒙知遇。
深念事大君子之道,不惟仰赞盛德,要当竭诚尽意,知无不言,庶几不自疏外,以尽报称。
兹蒙台谕撰祈晴文,谩以拙意直叙,殊愧鄙朴。
然窃自念感格之道,在实不在文。
有如判府奏院节俭爱民,宜有休徵。
淫雨泛滥,虽在处皆然,然古今善政所召,盖有虎渡河而蝗不入境者。
郡政苟孚,焉知嘉祥之不我应?
窃见行郡凡遇雨水,放赁钱之类,必并门税俱弛。
此邦贩夫贩妇举贷经生,以糊其口。
贸易如意,得利仅如牛毛,而折阙者率大半。
万一计较少利,瞒税而入,一或见逻,纵不到官,钱物已罄。
倘吏不厌所求,械系送府,受刑追偿,不惟举室饥饿,又且逋偿督迫,实可怜悯。
今若因祷祈之次,援行都例,少宽几日,甚大惠也。
又古者遇灾弥变,或议狱缓刑,或施舍已责。
虽今明政之下,狱讼寡冤,然囹圄之中,自大辟盗贼之外,其间或有干连久系,罪轻可赦者,少赐宽假原贷,亦足以召和气。
至诸色财赋期限,虽有常程,因兹淫潦,特与宽假,俾县吏少宽追逮,境内舒伸,亦民心悦而天意回之意也。
某冷官,本不当越次有言,仰恃宽和接下,曩者撰文鄙陋,有忤台意,素蒙委曲开谕,乐君子之易事,每窃自感。
今辄于祝文中略露此意,未审台意以为何如?
僭越,不胜惶恐之至。
尚容俯伏请罪,伏惟台意亮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