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谢制置吴侍郎袖启 南宋 · 度正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六七、《性善堂稿》卷九
伏以连帅荐论,偶当殊选;
朝廷过听,特畀误恩。
人微地寒,靡容控避;
礼优意渥,但切凌兢。
捧戴以还,感藏莫喻。
惟兹蜀部,虽曰陋乡,其在本朝,颇多异产。
或以风节力谏于熙宁之际,或以经行劝讲于元祐之间
或辩别邦朋,正色于绍圣而来;
或扶持国难,横身于建炎以后。
浩乎人物之富,见于史册之书。
故惟岁贡之科,是谓藩条之大。
身任州县者盖千百数,名登廊庙者仅五六人。
一被冕旒之眷知,径当公辅之委任。
惟其进用之甚速,是以采择之加严,必能得一时之英才,始可继累朝之盛事。
如正者赋资庸下,立志迂疏,本期得禄以养亲,岂敢干时而枉道。
幸因诗书之糟粕,获闻师友之渊源。
道之可宗,千里不以为远;
义所不顾,比屋未尝登门。
不知奔走之劳,自适讲摩之乐,聊欲系志于翰墨,久已冥心于是非。
乡人之善好之,自存月旦;
君子之道鲜矣,未识本原。
虽尝自立于风波汹涌之中,实不徼福于议论平定之后。
深惟浅陋,有玷明扬。
此盖伏遇某官领袖诸儒,蹈履六艺,大节已著于初筮,清名益震于裔夷。
先天下而忧,四海每深于系望;
以社稷为悦,九重尤切于倚毗。
堂堂辈赤舄之贤,勉勉下白屋之士。
然道德之老,斯垂意于儒雅;
功利之夫,必先务于权谋。
夫何端人,下取狂简。
正敢不益坚所见,思勉未闻。
穷则立言,达以行己,升沉异势,夷险一心。
赵韩王补表以悟宸聪,欧阳公连章以进善类,诚心既切,天意自回。
今观一再之陈闻,斯谓后先之相望。
念遭逢之若此,顾报称之谓何。
取其片善,录其寸长,载蒙华衮之一字;
高之九天,远之万里,愿赋《缁衣》之二章。
感激之私,敷宣靡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