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碧落堂景定五年 宋末元初 · 欧阳守道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九、《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九一○、同治《瑞州府志》卷一八、同治《高安县志》卷二二
碧落仙书中有之。
碧,天之苍苍色也;
落,始也,犹言泰初元始也。
高安郡江西称道院,郡治在山间,相传其上古仙人李八百修炼之所。
异时为守者因山为园亭,尽曲折登览之趣,其命名率取方外语。
而最高处有碧落堂,下俯万山,一水穿城,南北岸万家鳞鳞,楼台皆可指数。
诚斋先生杨文节公在郡日,诗为此堂赋者八章,其状烟云吞吐,阴晴变化,真若游汗漫而凌倒景。
自昔太守山水之乐,如欧阳公于琅琊,苏公于西湖,皆以郡事馀暇,晨往夕返,未有不出户庭,坐得清赏如此者。
吾不知人何代,诚斋飘然乘风来此,坐卧山水,衣披云锦,而胜绝闻天下矣。
景定庚申春,北兵奄至,焚郡,堂在山巅不得免焉。
后四年,余友文君天祥来守,期月间百废具兴。
甲子,堂成,复刻诚斋诗于上。
九月九日,携客落之,赋诗纪兴,秋晚风来,君意更在极目之外。
遣使以图与诗遗余,观图使人翛然以喜,读诗使人慨然以悲。
嗟乎!
自有宇宙即有此山,余何暇更论久远。
百年间二太守皆吾庐陵人,而所遇风景不同如此,岂特君欲寻诚斋之乐不可得,余邻郡人,犹因君感叹不已,又况高安之父老乎!
陵谷迁变,古今何常,昔所谓仙踪幽栖于此,岂知后来为郡,官府之雄壮,廛居之繁丽,忽然在吾剑池丹井之前。
江西三百年无大兵革,而高安最偏,民生其间,如古建德之国,又岂知一日之变雄壮繁丽而化为煨烬,虽仙居亦为腥风毒焰之所熏灼乎?
山川是而人民非,正使仙人不死,吾想其涉青霞以汎滥,忽临眺夫旧乡,亦有如灵均赋远游,长太息以掩涕者矣。
斯堂之不得不复,吾聊以还承平风物之旧,慰郡人俯仰之思。
然悼心前事,安得使百万亿苍生尽免于堕巅岸、受辛苦,然后我处清高隔风雨之地位,而无戚然于中乎!
余是以有感于君之诗。
堂落之前半月,诏召君还朝。
郡人谓斯堂也,壮伟有加于昔,使继今以往,高安无有后艰,则何啻支百数十年而已。
景定庚申之变,此郡旷古才一见也,郡人何用更忧,君何以忧郡人之忧。
虽然,勿谓高安一隅,四方无虞而后高安再为乐国,高安再为乐国而后斯堂永为绝胜之处。
昔人有谓天下治乱观洛阳洛阳盛衰观园亭者,书生多感,所见正略同尔。
噫!
君今还矣,临行为我徘徊徙倚于斯堂,然后诣天阍,开阊阖,以天地之无穷,人生之长勤重告之太微清都,以徼福于下土,此固君之夙心,而父老送君之深望也。
君属余为记,夫此诚斋所谓滕阁、郁孤皆不及者,附余姓名,不亦幸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