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先妣赠孺人吴氏圹志 南宋 · 释道璨
 出处:全宋文卷八○八四、《无文印》卷四、《柳塘外集》卷四
孺人吴氏,豫章进士陶跃之之妻,迪功郎赣州赣县叔量之母。
生于淳熙戊申二月戊子,没于咸淳丙寅正月庚子
冬十月戊申,叔量率诸孤扶葬同里阳和山,叔量哀荒废笔砚,命弟住持饶州荐福寺僧道璨书岁月纳诸圹曰:先妣讳某,年十八归我先君,恭顺勤俭,其天性则然。
先君少自负,气行万物表,御事应物不以毫挫于人。
年过三十,始大悔艾,以和易刚,赴人患难,蹈水火不自惜。
乡里族党有斗,能以片言析曲直,无少长贵贱皆翕然归之,先妣与有力。
道璨兄弟稍长,先君授之学。
四方宾友来柳塘,以先君为的,杀鸡为黍,烧,客至辄办。
先妣无难色,且曰:「宾客不来门户俗,《唐书》虽典,可赎也」。
道璨少也鲁,去从释氏,先妣留莫可,则曰:「既服僧服,当尽僧业,今之似僧而非僧者酒祟之,汝宜戒」。
伯兄叔量早有声场屋,以工深多不合有司尺度,从主一张公洽晦静汤公巾晦翁书而读之,与功名相忘。
与仲弟万均各筑室塘上,相去数百步。
风暄日暖,先妣间一往来,诸孙前后相追随,媻姗步柳塘中如画。
烧灯夜坐,子孙环侍,几坐不能容,待拥衾就枕乃去,数年如一日。
伯兄登丙辰进士第,归拜堂下,先妣无喜容。
岁丁巳先君没,明年仲弟没,稚子幼女,长短成列,先妣见辄涕下。
区画其家事,某先某后,某缓某急,口授指画无倦。
伯兄除先君服,调赣州县,欲将母之职。
致开先事而归,不忍母适千里外,执不可。
无何,又为番守忠孟公之约招之东湖,兄弟相望数百里之外,庭闱无兼侍,寝食不自安。
明年冬谒告入闽,访樗寮张公即之,不忍别膝下,乃白泉使溪山谢公奕焘,檄伯兄入治幕,以便奉养。
先是天子有事于明堂,诏子大夫父母赠初品服,伯兄请于朝,奉诏归省,而洪氏女兄自桃花峰来。
时先妣病在胸膈,厌厌卧榻上,子自远归,诰从天下,踉蹡出户外,病若辞去。
既拜受服,属亲戚罗拜止,卮酒加餐强饮,面无老色。
久之,谓伯兄曰:「吾病且间,尔初仕毋畔官,离次番毋留,且返乎」!
伯兄次番谒溪山,具扁舟绝湖,欲从豫章而上。
次鱼门,水缩不可舟,巡北掠西,舍舟而徒,归问安否。
偶膈疾再作,遂留侍汤药,起坐言笑如常,而食事日减,迄不可为。
道璨远在千七百里外,后二十七日乃闻讣,天乎痛哉!
寿七十有八。
子四人,长叔量,娶万氏;
道璨
次万钧,娶杨氏;
次万里,奉祖妣命继伯父。
女一人,妻山谷洪甥诸孙进士庭桂
孙男女七人。
曾孙男女四人。
治命合葬梅山先茔,拘阴阳莫能异也。
道璨不肖,漫游四方,未能忘母。
十年还江南,志在疾病医药,一脚出浙,遂无相见期,巧相避乃如此。
天高不可叫,奈何!
尚记七八岁时,与女兄仲弟俱疾疼,先君出未返,儿女咿嘤满室,先妣入视医药,出理门户事,待夜篝灯制衣履,朝夕樵然无宁。
晚节末路,子女各植立,而养不能久,天可荒也,地可老也,母恩不可报也。
道璨无母可恃,江南其能久留?
狐死正首丘,终当缚茅阳和冈矣,谨书岁月志诸圹,又当求立言表诸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