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上疏陈审举之义 曹魏 · 曹植
 出处:全三国文 卷十六
臣闻天地协气而万物生,君臣合德而庶政成。
五帝之世非皆智,三季之末非皆愚,用与不用,知与不知也。
既时有举贤之名,而无得贤之实,必各援其类而进矣。
谚曰:「相门有相将门有将」。
夫相者,文德昭者也;
将者,武功烈者也。
文德昭,则可以匡国朝,致雍熙,是也;
武功烈,则可以征不庭,威四夷,南仲、方叔是矣。
伊尹之为媵臣,至贱也;
吕尚之处屠钓,至陋也。
及其见举于汤武、周文,诚道合志同,玄谟神通,岂复假近习之荐,因左右之介哉!
《书》曰:「有不世之君,必能用不世之臣;
用不世之臣,必能立不世之功」。
殷、周二王是矣。
若夫龌龊近步,遵常守故,安足为陛下言哉?
故阴阳不和,三光不畅,官旷无人,庶政不整者,三司之责也。
疆场骚动,方隅内侵,没军丧众,干戈不息者,边将之忧也。
岂可虚荷国宠而不称其任哉?
故任益隆者负益重,位益高者责益深,《书》称「无旷庶官」,《诗》有「职思其忧」,此其义也。
陛下体天真之淑圣,登神机以继统,冀闻《康哉》之歌,偃武行文之美。
而数年以来,水旱不时,民困衣食,师徒之发,岁岁增调,加东有覆败之军,西有殪没之将,至使蚌蛤浮翔于淮、泗,<鼠军>鼬喧哗于林木。
臣每念之,未尝不辍食而挥餐,临觞而扼腕矣。
昔汉文发代,疑朝有变,宋昌曰:「内有朱虚东牟之亲,外有齐、楚、淮南琅邪,此则磐石之宗,愿王勿疑」。
臣伏惟陛下远览姬文二虢之援,中虑周成、召、毕之辅,下存宋昌磐石之固。
昔骐骥之于吴阪,可谓困矣,及其伯乐相之,孙邮御之,形体不劳而坐取千里。
伯乐善御马,明君善御臣;
伯乐驰千里,明君致太平;
诚任贤使能之明效也。
朝司惟良,万机内理,武将行师,方难克珥。
陛下可得雍容都城,何事劳动銮驾,暴露于边境哉?
臣闻羊质虎皮,见草则悦,见豺则战,忘其皮之虎也。
今置将不良,有似于此。
故语曰:「患为之者不知,知之者不得为也」。
乐毅奔赵,心不忘燕;
廉颇在楚,思为赵将。
臣生乎乱,长乎军,又数承教于武皇帝,伏见行师用兵之要,不必取孙、吴而暗与之合。
窃揆之于心,常愿得一奉朝觐,排金门,蹈玉陛,列有职之臣,赐须臾之问,使臣得一散所怀,摅舒蕴积,死不恨矣。
鸿胪所下发士息书,期会甚急。
又闻豹尾已建,戎轩骛驾,陛下将复劳玉躬,扰挂神思。
臣诚竦息,不遑宁处。
愿得策马执鞭,首当尘露,撮风后之奇,接孙、吴之要,追慕卜商,起予左右,效命先驱,毕命轮毂,虽无大益,冀有小补
然天高听远,情不上通,徒独望青云而拊心,仰高天而叹息耳。
屈平曰:「国有骥而不知乘,焉皇皇而更索」!
放诛,周、召作弼;
叔鱼陷刑,叔向匡国。
三监之衅,臣自当之;
二南之辅,求必不远。
华宗贵族,藩王之中,必有应斯举者。
故《传》曰:「无周公之亲,不得行周公之事」。
唯陛下少留意焉。
近者汉氏广建藩王,丰则连城数十,约则飨食祖祭而已,未若姬周之树国,五等之品制也。
扶苏之谏始皇淳于越之难周青臣,可谓知时变矣。
夫能使天下倾耳注目者,当权者是矣。
故谋能移主,威能慑下。
右执政,不在亲戚。
权之所在,虽疏必重;
势之所去,虽亲必轻。
盖取齐者田族,非吕宗也;
分晋者赵、魏,非姬姓也。
惟陛下察之。
苟吉专其位,凶离其患者,异姓之臣也;
欲国之安,祈家之贵,存共其荣,没同其祸者,公族之臣也。
今反公族疏而异姓亲,臣窃惑焉。
孟子曰:「君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今臣与陛下践冰履炭,登山浮涧,寒温燥湿,高下共之,岂得离陛下哉?
不胜愤懑,拜表陈情。
若有不合,乞且藏之书府,不便灭弃
臣死之后,事或可思。
若有豪厘少挂圣意者,乞出之朝堂,使夫博古之士,纠臣表之不合义者。
如是,则臣愿足矣(《魏志·陈思王植传》。又略见《御览》五十六,三百五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