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上表请兴复农官 东晋 · 应詹
 出处:全晋文卷三十五
夫一人不耕,天下必有受其饥者。
而军兴以来,征战运漕,朝廷宗庙,百官用度,既已殷广,下及工商流寓僮仆不亲农桑而游食者,以十万计。
不思开立美利,而望国足人给,岂不难哉!
古人言曰,饥塞并至,不能使野无寇盗;
贫富并兼,虽皋陶不能使强不陵弱。
故有国有家者,何尝不务农重谷。
魏武皇帝枣祗韩浩之议,广建屯田,又于征伐之中,分带甲之士,随宜开垦,故下不甚劳,而大功克举也。
间者流入奔东吴东吴今俭,皆已还反。
江西良田,旷废未久,火耕水耨,为功差易。
宜简流人,兴复农官,功劳报赏,皆如魏氏故事,一年中与百姓,二年分税,三年计赋税以使之,公私兼济,则仓盈庾亿,可计日而待也。
高祖使萧何关中光武寇恂河内魏武钟繇以西事,故能使八表夷荡,区内辑宁。
中州萧条,未蒙疆理,此兆庶所以企望。
寿春一方之会,去此不远,宜选都督有文武经略者,远以振河洛之形势,近以为徐豫之藩镇,绥集流散,使人有攸依,专委农功,令事有所局。
赵充国农于金城,以平西零;
诸葛亮耕于渭滨,规抗上国。
今诸军自不对敌,皆宜齐课(《晋书·食货志》,又《通典》二。大兴中,三吴大饥,后军将军应詹上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