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弟兄不合继位昭穆议 东晋 · 贺循
 出处:全晋文 卷八十八
建武中尚书符云:武皇帝崩,迁征西府君
惠皇帝崩,迁章郡府君
怀帝入庙,当迁颍川府君
贺循议:古者帝各异庙,庙之有室,以象常居,未有二帝共处之义也。
如惠、怀二主,兄弟同位,于禘祫之礼,会于太祖,自应同列异坐而正昭穆。
至于常居之室,不可以尊卑之分,义不可黩故也。
鲁夏父弗忌僖公于闵上,《春秋》谓之逆祀。
僖公,闵之庶兄,闵公先立,尝为君臣故也。
《左氏传》曰:「子虽齐圣,不先父食」。
怀帝之在惠帝代,居藩积年,君臣之分也;
正位东宫,父子之义也。
虽同归昭穆,尊卑之分与闵僖不异,共室亵黩,非殊尊卑之礼。
以古义论之,愚谓未必如有司所列,惠帝之崩,当已迁章郡府君,又以怀帝入庙,当迁颍川府君:此是两帝兄弟各迁一祖也。
又,主之迭毁,以代为正,下代既升,则上代稍迁,代序之义也。
若兄弟相代,则共是一代,昭穆位同,不得兼毁二庙,礼之常例也。
又殷之盘庚,不序阳甲之庙,而上继先君,以弟不继兄故也。
既非所继,则庙应别立。
由此言之,是惠帝应别立,上祖宜兼迁也。
汉之光武,不入成帝之庙,而上继元帝,义取于此。
今惠、怀二帝,不得不上居太庙
颍川未迁,见位馀八。
非祀之常,不得于七室之外假立一神位(《通典》五十一)